紫星仙奇缘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玄做梦

一个阴雨天午后,雨下得不同寻常。先是一会滴一点,一会一点地落,个个雨点都结结实实地砸下来,砸到平原大地覆土上,形成一个铜钱似的点,好比是色彩艳丽的海报,四处撒落。

过了一会,雨骤然拥抱了静谧得不正常的平原大地。“哗啦啦!”雨由远至近地响亮起来,直到变成一片沙沙声,和着这声音的就是各家各户叫喊着“收衣服呀!”往家返回的跑脚步声。

这天下午不能上地了,李玄除了农忙以外,一心在家专著数学研究,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已年逾半百……

他来到书房,回想起,年青时代的坎坷经历……

李自成曾前去访他,为建大顺国共谋大业,暗设机关,李自成不能破解,那是因为密码不对,李自成不是他要保的人。

大清王朝顺治帝请他保驾。就任文华殿大学士。本来早有此意,为国家效力,为人民造福,是我应尽的义务。为了显示才能,提出白送的官不要,要kao自己的真本事,参加殿试考取功名。可偏偏在赶考的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因一次打赌,遭阻挡回来。说白了,就是一臣不保二主。

大顺国也好顺治帝也罢都带顺。可偏偏对我来说都不顺。奉玉帝旨意来到人间,慌乱一生,现已到晚年。到底!谁是我要保的人呢?前思后想!想着!想着……

抬头见;闯王李自成气凶凶的来啦!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找你问个明白,你是玉帝派往保我大顺国的文曲星,你我两李两子(自,音同字不同),珠联璧合,二子合一,才能成就大业,缺一不可,可是我前往访贤,为什么不给面见?”

李玄抬起头来观看,眼前来的是位七十高龄的老人,仗二和尚摸不清头脑,他到底是谁?

闯王李自成继续诉苦道:你设龙位求要保的主,我步入龙位,为什么暗设机关?害得我把龙位错认为你家祖宗牌位。因错位丢失江山,痛失皇帝宝座。西安建大顺国一年,到北京登金銮殿登基,你只给我一天。龙椅宝座俺连屁股都没暖热。(这些,全都怪在李玄身上了。)

李玄终于知道是谁了,原来是闯王李自成驾到,于是,赶紧坐起身来道:“失迎!失迎!敢问您来找我何事?”

闯王李自成并不领情,继续嚷叫回答道:“生前未曾见面,阴间一赌真容,我要找你问个明白,你是玉帝派来保我成就大业的文曲星,可是,我去访你,为什么不给面见?请贤人给一个交代,我想亲眼见一见玉帝给你的圣旨,是你故弄玄虚呢,还是另有他人?”

李玄闻听闯王要看当年的圣旨,即点头答应,不过,他想知道闯王后来的情况,即问道:“好说,还是那个脾气,请您就坐下来,我们二人好好聊一聊,众人纷说闯王李自成在湖北通山被乡勇杀死了?”

在李玄的再三邀请下,闯王李自成终于坐下来道:“是的,在湖北通山被乡勇杀死,那是为了蒙骗大清的追杀,其实,是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考察地形时不慎坠入山谷,昏迷不醒。”

“嗷!原来是坠入山谷,后来呢?”李玄好奇继续追问。

闯王李自成叹了一口气道:“说来话长,已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当时一位化斋归来的长老,他是夹山灵泉禅院方丈主持长老与小和尚一行三人到九江化缘,归来时路过湖北通山九宫山一峡谷处,见树杈上棚着一人,两位小和尚出于好奇心,把我从树杈上救下。

方丈主持长老面对救下的人喊叫一声:“阿弥托福,善哉善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即弯下腰来察看,见我膀大腰圆,相貌堂堂,乃是将领打扮,掐指一算,此人与本禅院有缘,即产生好感。为何从悬崖上坠落?因伤势严重,危在旦夕不容多想,即刻做了外伤包扎,紧急处理。

方丈主持长老懂得医术,常与附近百姓治病,心想,此施主虽然做了紧急包扎处理,如果就此丢弃不管,照样死去。见死不救,佛祖怪罪下来,如何普度众生?何况施主与本寺有缘。无奈,只好命令跟随前往化缘的小和尚把我救回了“夹山灵泉禅院”,一直在夹山泉寺治疗。”

李玄闻听所讲,接了一句,“嗷,原来是被人所救,后来呢?”

“后来,在此治疗期间,经常听主持讲经颂佛,并劝我拖离尘俗,出家为僧,我看了看自已,已经摔成这样,半身残废,也只好同意出家。取名‘奉天玉’。”

李玄闻听闯王李自成所讲,即刻掐指一算,不错,奉天玉和尚也就在前几天刚刚圆寂,享年七十岁。即问道:“你我已经隔着阴阳両界,互不来往,不知来此何事?”

李自成继续讲道:“实不相瞒,我到了阴间,前往阎王生死处报到,当我在生死薄上签字时,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上面竟然写着:“李自成,大顺国皇帝,有帝位三十年,保驾宰相文曲星李玄。”

李自成看罢,大喊冤枉,随即找阎王理论道:“冤枉啊!我要告状,明明有我三十年的帝位,怎么只坐了一天。阎王爷!这个字我不能签。”

阎王看了看,摇了摇头,感到惋惜道:“这件事不是经我的手,那是阳间的事。我只负责阴间的事务,向我喊冤没用,也无法cha手过问此事。这里冤死鬼多的是,劝你还是安心超度,等待以后轮回吧。”

李自成越想越委屈,即向阎王道:“不行!我有冤屈,要告状!要面见玉帝。”

阎王感到无奈,即向李自成出主意道:“真的有冤屈要告状的话,不阻拦你,给三天时间的假期。但,必须提醒一下,告状要有证据,只有拿到充分的证据。才能去面见玉帝,否则空口无凭,玉帝是不会接见的。”

李自成辞别了阎王,出了阴曹地府,抓紧时间写了一份诉状。写好后看了看,心想,光有诉状不行,还要有证据。

为了搜查证据,这才来到李玄的家问明情况。最好的证据,就是当年文曲星下凡的圣旨,他想见一见圣旨是怎么回事,到底错在哪里?

见到李玄,解释一番说明来意:“我想查看一下,当年玉帝给你的圣旨。”

李玄想了想道:“当年下凡时的圣旨,好像在我母亲手里,其实,我也没看过,请闯王稍坐片刻,待我把它取来。”

这时,李玄从母亲那里拿来圣旨,和李自成一起看了看。只见圣旨上写着:“文曲星于一六二二年五月五日子时,到河南归德府鹿邑李连寨罗李村降生,二十余载后,保稆朝廷,有宰相位三十年。”

李自成看罢,从时间上看与阎王生死薄不谋而合,也是在位三十年,只是保的稆朝廷,可我姓李,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可他怎么也想不通?生死薄上明明写着文曲星李玄是他的宰相,可拿证据时又成这样。还有当年白胡老头托梦讲的:“这是稀世珍宝,两种合到一起叫‘紫金’。左手托的这一个,是皇帝玉玺,称做‘紫’。右手拿的这是,一份圣旨,叫做合起来叫‘紫金’。白胡老头还道:“呵!呵!,朝廷玉玺,当然要放到北京城金銮殿去。这一份圣旨是宰相,要下到河南柘县民间去。把两个全得到,可以得天下。缺一不可。圣旨这个县名,你一定要记清楚呀!”说完把两件宝贝抛向天空……

难道这些都是假的?为什么特地托梦告诉?不行我要找玉帝问个明白?

李玄更想不通,朝廷姓稆,庄稼不种自出的叫稆,只见过稆豆子,稆麦子,稆芝麻……从未听说过稆朝廷。天大的笑话,你想,朝廷怎么会有稆的呢?稆在豫东称次品,仿制品才叫稆。弄了半天,我要保的朝廷是个仿制品。

害得我慌乱一生!到处寻找到真君?可哪里也找不到,踏上仕途的路就这样给堵死了。既然让我保个稆朝廷,为什么要我下凡呢?于是,李玄心里委屈,也要去找玉帝问个明白?

两李拿着圣旨,一起面见玉帝。玉帝接过圣旨看了看,想起了当年的事情。即吩咐执勤官;“速把写圣旨的太白金星传来,问明情况。”

不一会儿,太白金星奉命驾来到。

二人见到太白金星,双方向前询问,“什么‘紫金’结合的,害得我们二人到处寻找,被你毁了一生。”

太白金星闻听二人所言,是前来与他打官司的,心里早有防备,来个不承认,“什么‘紫金’结合,有何凭据?”

二人想想,是没有凭据,哪里找凭据呢?

当时,是太白金星写好圣旨,临走口头问了一声玉帝,还有没有什么交代?

玉帝言讲,把那块玉玺给带上吧,是太白金星半路动了手脚,把文曲星下到豫东罗李村。玉玺放到了北京城,就这样“紫金”不能结合,毁了二人的一生。

由于二人拿不出凭据,只好干吃哑巴亏,现在唯一的就是这张圣旨了,二人多么希望能从中等到点安慰。

玉帝拿着圣旨,回想着往事,问太白金星:“当初拟稿圣旨时,我在上面讲,你在下边写;文曲星于一六二一年五月五日,子时下到河南省归德府鹿邑县李连寨罗李村降生,二十余载后,保李朝廷,有帝位宰相三十年。怎么阴差阳错成了稆呢?”

太白金星想了想,可能是我听错了。这个“李”字和“稆”字听起来差不多。

我的耳朵有点耳背,可能是把“李”听成了“稆”。遂回话道:“万岁也有责任!说话吐字不清!”

“放似!”玉帝瞪眼责怪起太白金星。他们之间扯起皮来,互不认账,到底是没讲清?还是没听清?

就这么一字之差,嚷成大错,喪送了两人的前程。

玉帝见事情已经过去,无法弥补。这是个无法查出官司,还掺连自己,总要拉个替死鬼,就罚太白金星胡子永远是白的。

李自成、李玄二人心想,怎么办呢?一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个是口齿不清,一个是耳朵听不清,合起伙来整人,耽误了我们二人的一生。

这时,只听李玄的孙子,大声喊叫:“爷爷!爷爷!快醒醒!门外来人了,有人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