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普渡

第826章 以理服人 (二合一章)

 “哦?”

 乾帝神色一喜:“亚圣公,贤人何在?”

 洪辟微微一笑,忽然平伸右手,摊开掌心。

 一枚小小的铜钟凭空出现,悬在掌心之上,缓缓转动。

 “先王钟!?”

 殿中有人惊呼。

 不论传闻,只是他们感受到的那小小铜钟上,蕴藏的那丝丝若有若无,却足以令人惊心动魄、**气回肠的气息,

 缓缓转动间,似乎隐隐还有钟声回响。

 似在耳边缭绕,又是自心底、自灵魂深处响起。

 细微,却恢宏。

 如山一般厚重。

 那是文明的气息,是文明的钟声。

 浩瀚,恢宏,壮丽……

 那恢宏的钟声让人似乎能从中见到一幅幅画卷,如身临其境。

 那是上古的画卷。

 是上古之时,人道方兴之际。

 他们看到了上古先民,躬天敬地,血汗为祈。

 看到了危难之际,存亡之续,有圣王出世,而薪火始成。

 自此刀耕火种,结网畜渔,五谷为辨……

 大殿之上,许多人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满面热泪。

 这是生而为人的感动,刻在了骨子里,灵魂深处。

 如孙先生这等已经至少是几重雷劫鬼仙的绝顶之流,眼中也现出了几分迷茫。

 不过数息之后,深邃如虚空的双眼之中,闪过几道雷霆电芒。

 一卷书卷自他眉心之中飘出,缓缓展开寸余。

 露出几个金色文字。

 一笔一画,刚劲如不朽之古木,凛冽如摧坚之刀锋。

 如同镌刻于虚空,亘古不灭。

 任何天灾、劫难,都不可磨灭。

 如同那不朽的真理。

 “诸子手稿!”

 有人惊呼出声。

 浩大渊深的纯阳气息自那文字中铺张开来,暖洋洋,令人如浸温泉。

 诸子手稿,确实是不朽的真理、不灭的精神。

 此时孙先生却顾不上得意。

 而是满脸骇然地看着洪辟手中的小小铜钟。

 双目之中,尽是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怎么可能?!

 他可是货真价实的五劫鬼仙!

 经历过足足五次雷劫洗炼,凝炼出数万颗念头,颗颗浑圆纯阳。

 一念之中,能化生世界万象。

 一念之间,能知祸福。

 加上圣人之后,传承的宝物,他能达到六劫之境。

 一念动而撕裂虚空。

 这就是千年世家,这就是他们敢于傲视王侯,哪怕面对帝王,也敢直言相叱的底气所在。

 虽然此时他只是一具化身前来。

 但也仍是半点虚假也没有的堂堂五劫鬼仙。

 却竟然在不知不觉间,被一枚小小的铜钟侵入了神魂,动摇了念头。

 若非触动了他藏于神魂之中诸子手稿,他就算能醒过来,也绝不会这么快。

 不可思议!

 难以置信!

 这铜钟,必定是一件不可思议的神器法宝。

 还是传闻之中,上古圣皇的神器!

 也只有那等神器,才能引动诸子手稿。

 不过,世间的神器,都是有数的。

 作为圣人之后,千年的世家。

 存世的神器,他们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上古圣皇“都”的仙都玉璜,能引纯阳天雷。

 原本为方仙道所得,便如今落到了这陈辟小儿手中,他们也一清二楚。

 还有圣皇“极”的一枚无极龙戒,内藏无数珍宝。

 就在眼前那个方家的小儿手中。

 这方家小儿以为他对其一无所知,却不知,他连这等隐秘也知晓得一清二楚。

 大乾皇室,也有不少上古神器法宝。

 其中最可怕、也是最令他们这些千年世家忌惮,不得不对皇室保持着几分敬畏的根源所在,就是一尊近乎神器之王的至宝,造化之舟。

 乃是数千年前的圣地,造化道所炼制的神器至宝。

 曾令得太上道至宝,真正的神器之王,永恒国度受创。

 不过造化之舟也因此而破损。

 直至如今,乾帝倾国之力,也未能将其修补。

 否则即便是他们千年世家,也不敢过于放肆。

 实是一尊神器,便能成就一宗一道,甚至一国的千秋万世基业。

 几乎是不灭的底蕴。

 那枚小小的铜钟,自然无法与那几尊神器之王相提并论。

 却已经有了神器雏形。

 若有足够的资源,早晚能将其补全,成为真正的神器法宝,乃至于神器之王。

 如此神物,为何他竟闻所未闻?!

 这小儿又从何处得来?

 孙先生忽然感觉事情逐渐脱出控制。

 他自然早有耳闻,儒门有所谓的六圣器。

 不过出于千年世家的自信,他们只以为那所谓的圣器不过是一些有些玄妙的法宝。

 毕竟神器皆有数,那六圣器传闻又是那陈辟小儿所炼制。

 一个连武圣、鬼仙都不是的小儿,能炼制出什么了不得的法宝来?

 更何况是神器?

 无论他如何惊疑,事实便摆在眼前。

 洪辟取出先王钟,轻轻一抛。

 铜钟便脱手飞出,悬于乾元大殿穹顶之上。

 “当——!”

 一声悠长钟响,响彻大殿。

 无形的钟声,刹那弥漫天地四方。

 钟声悠扬之中,非只是殿中之人,即便是玉京城中的百姓,都只觉心中一片定静,浑身却充满力量。

 灵魂深处,似有种种妙乐响起,有亿万黎庶在吟唱。

 先王者,古之圣王。

 先王有至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

 先代圣德之主,能顺天下人心。

 这便是先王钟。

 以礼乐之声,顺天下人之心。

 钟声响时,玉京城内外,有一道道浩然华光、血气阳刚,腾空而起,连成一片,如祥云罩城。

 那一道道浩然华光、血气阳刚,光华璀璨不同,粗细不一。

 其中有几道浩然华光,直如天柱,冲天而起。

 还有其余浩然之气,虽不如那几道,凝成通天华光。

 却有数千之巨。

 点点汇聚,也升腾于空。

 汇聚出一条长河,于夜空之中流淌。

 璀璨瑰丽,直与皓月群星争辉!

 其中还间杂着,一道道血气。

 有数十道血气如狼烟升腾,接天连地。

 其余阳刚血气缭绕其四周,连成血云赤霞,与璀璨华光辉映。

 直将黑夜照成白昼。

 儒门学子?!

 都是儒门学子!

 那浩然华光,诸人或许不明白其中意味,却都知晓只有养气有成的儒门学子,方有如此之异象。

 那通天彻地的精气狼烟,更是一清二楚。

 每一道,就代表一位武圣啊!

 这其中却竟有数十道之多。

 有人目光呆滞,翻来覆去地数着。

 竟足足有七十二道!

 那便是七十二位武圣!

 其余大小的一的阳刚血气,观其大小,感其雄浑,即便没有武圣,至少也是先天武师境界。

 先天武师对于殿人诸人不算什么。

 可却足足有数千位!

 当年大禅寺五百先天罗汉,已经号称力能敌国,并让大乾付出惨痛代价才灭杀。

 数千位是个什么概念?

 殿上群臣诸贤,甚至是乾帝,都已经无法保持矜持。

 纷纷走出乾元大殿。

 仰起头来,呆呆地看着那与星河争辉的浩然长河,与成片成片的血气赤霞。

 此时洪辟也缓缓走了出来。

 “陛下,贤人已至,请陛下与众位臣僚同观。”

 在孙先生惊得目瞪口呆的模样下,洪辟又拿出了浑天球。

 望空一抛。

 球中星辰转动,星轨如环。

 绽放出一道道华光,照破虚空,照出一个个光环。

 环中,竟出现了一幅幅景象。

 诸人看得真切,那都是玉京城内外的某处。

 最近者,在玉京城中,离此有数里之地。

 最远的,也在玉京城外百十里外。

 此物竟能观百里之外,如掌上观纹!

 其中有一个光环中的景象,最引人注目。

 那里,就是玉京城外,玉龙山下官道附近。

 “那是……”

 “太上道圣女!”

 “孔雀王爱女幸雨仙!?”

 “大罗圣女赵妃蓉!”

 画面中,三个女子的身份,纷纷被叫破。

 概因这三女名头实在太大。

 与另外一处有圣地之名的瑶池派的圣女瑶月如,并称天下四大圣女。

 如今有三人都到了,似乎是在联手剿杀那几个儒门学子。

 但看情形,却是吃了大亏。

 实在令人不得不惊。

 玉龙山下。

 赵妃蓉阴神入剑,驾驭桃神剑,化作漫天碧绿剑幕。

 却在几乎得手之时,为一阵琴音歌声所阻。

 漫天剑影,皆凝固在空中。

 正当其时,又有一人的声音,吟诵着豪气冲天的诗句。

 “大河之水天上来!”

 如同言出法随一般,诗中雄浑壮阔之意,尽数化虚为实。

 一条大河自天上倾泄而下,巨浪滔滔,几似能将大地淹没。

 “哈哈哈哈!”

 一人长声大笑,踏波而来。

 只见此人白衣白袍,一条白巾挽住如瀑长发,随意搭在脑后。

 风姿绝世,意态疏狂。

 赵妃蓉三女却没有心思赞叹此人的绝世风采。

 那倾泄而来的天河,竟然如同实质一般,根本不似虚幻之象。

 真如一条大河从天而来。

 天地自然的伟力,即便是鬼仙也难以抵抗。

 何况是她们?

 仅是两片薄唇一张,三寸之舌挑动,便令得在三个天之骄女各施手段,狼狈应付。

 “亚圣公,这位便是卿要举荐的贤人?果然是人中龙凤!”

 乾帝忍不住一脸喜爱,回头道:“这位贤人姓甚名谁?是何方人士?”

 “陛下,此人姓李,名太白,南州水阳省人士。”

 洪辟笑道:“辟传下儒门六艺,万千学子皆可学之,却有六位,可当其中翘楚。”

 “此人还算得经史娴熟,不过过于沉缅诗词之道,难登大雅之堂,倒是于书、剑之艺上,颇有造诣,”

 “治国经世,难为良才,为牧一方,尚可堪一用,能为千里之才,争战沙场,也当得良将。”

 “……”

 闻听之人,皆面现无语。

 这样还难登大雅之堂?

 没看到那号称四大圣女的其中三个,联手都被他打得几无还手之力吗?

 炫耀!

 **裸的炫耀!

 这里的人无论实力强弱,眼力都绝对不绝。

 这李太白头顶华光,周身气血,分明便是那六道最为璀璨的通天之柱中的一个。

 其一身武道,必然已达武圣之境。

 一位武圣,哪怕是个傻子,也能成一国之底蕴。

 “好!”

 乾帝喝了声采,满脸喜爱地看着画面中一袭白衣,如嫡仙般的李太白,脚踏长河,骈指如剑,挥出无穷剑气。

 剑气汇聚,如巨浪汹涌。

 打得三女狼狈不堪。

 战败不过是早晚之事。

 不过三女都是来历不凡,手中都有至宝护身。

 此时逼得她们拼命,用出浑身解数来,竟也扳回几分。

 “铮铮!”

 琴音再响,那美妙的歌声重新传来。

 即便乾元殿前,远隔虚空的众人,也感受到琴音歌声之中,勾动人心的力量。

 “鱼龙变化潜深渊,鸾凤和鸣上九天!”

 “唳——!”

 “昂——!”

 一声清吟,李太白脚下那条滔滔长河之中,赫然爆开一个巨大水柱。

 有一条庞大的金鲤自其中跃出,竟腾空化为蛟龙。

 一声清唳,天边飞来一只张开双翅能遮天的巨鸟。

 青羽长翎,如同传说中的青鸾。

 一蛟一鸾,分别攻向苏、幸两女,仅二人狼狈躲闪。

 剩下赵妃蓉一人,独自面对李太白。

 倾刻间便落入险境。

 在那十数丈高的剑气狂涛之中,随时可能陨灭。

 看得人惊心动魄。

 “亚圣公,弹琴的那位贤人又是何人?”

 乾帝却没有理会那赵妃蓉死活的意思,又惊又喜地问道。

 以他的眼力,哪里不知道那未曾露面的弹琴之人,也是一位武圣鬼仙般的人物?

 洪辟笑道:“此人名为伶伦,算是那六位中,最不成器之人,”

 “于经史子籍、军国之事,皆浅薄之极,唯独于声乐音律一道,可为翘楚。”

 “好,好哇,亚圣公果然不愧为天下之师!”

 连见两位武圣一流的人物,乾帝大喜之余,竟说出这番话来。

 令周围之人面色一变。

 尤其是那孙先生和方圆。

 有乾帝金口钦定,天下之师。

 今日之谋,七成已落空。

 除非那孙先生,真能把洪辟盗经窃名的罪名定死。

 “啊!”

 此时忽闻一声娇呼。

 只见那赵妃蓉被那汹涌的剑气狂潮瞬间淹没。

 “妖女,你杀伤我儒门学子,今日便拿你祭奠!”

 李太白脸上疏狂笑意骤敛,散发出无边杀机。

 “哼!”

 “狂妄小贼,竟敢在京畿重地伤人杀人!可知王法不容!”

 “本侯先拿你来祭大乾律法!”

 正在此时,一股滔天的气息瞬间弥漫天地之间。

 众人面色惊惧。

 洪辟却是展颜一笑:“你终于出来了。”

 “小朋友,今天便给你上一课,道理,不是谁都有资格讲的。”

 “以理服人,我却是很在行的。”

 “很不巧,天底下最大的道理,就是拳头!”

 话音未落,人踪已缈。

 人群之中,神童方圆面色阵青阵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