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岛大佬家的甜软小美人

第68章 第68章

◎扬眉吐气?◎

去年年底小嫂子高考时, 江奇还是个缺心眼儿的,每天在厨房里掌着勺,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前途。但这一次, 他在高考的最后关头, 仿佛一个激灵,忽然清醒过来,一天二十四个小时变得不够用了,恨不得能多挤出一些时间来。

宁荞说江奇开窍了, 其实他也觉得,自己有那么一点点的开窍。只是这一刻来得太晚, 他还有太多的知识点没有掌握, 如今来不及了。

江奇领到准考证,和考试要用到的文具一起, 收拾到一个资料袋里。

没过几天就要考试了,他将资料袋往桌角一放,面前摆着的是各种复习资料和宁荞与周怡给的笔记,凌乱却有序。在最后关头,宁荞一直陪在江奇的身边。

江奇真正开始专心学习之后,发现家里有一堆聪明人。大哥能看得懂他那些难解的题目,江果果仔细研究, 也能说出个一二,但实际上江奇学习时,并不喜欢他俩待在身边。一个是擅长于营造低气压的氛围, 另一个在面对他的问题时总会流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只有小嫂子, 她能心平气和地面对他的每一个问题, 耐心解答。

“不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宁荞说, “只要努力过,带着平常心走进考场,至于结果,咱们就先不考虑了。”

宁荞很少看见江奇如此专注于除下厨以外的事。

在原剧情中的后世,考上大学的比比皆是,大学生变得不太稀罕,可现在,大学的录取率并不高,能考上的才是少见。

高考很重要,但人生并不是一次考试就定了生死,付出过的精力和怀揣过的大学梦,都是美好的体验。

江奇放下笔,抬头幽怨地问:“小嫂子,你好像在安慰我?”

“啊?”

“你也觉得我考不上?”江奇抬眉。

“没有没有。”宁荞拿起红笔,“我们再看看刚才你说的这道题目。”

-

明早就要高考了,晚上江珩和宁荞催着江奇早点回房学习。

夜逐渐深了,小俩口没睡着,依偎在一起,聊着这些年来发生的事。

当年刚到海岛时,江奇才十二岁。

在爷爷身边被宠上天的他,来到海岛,简直是什么调皮捣蛋,他就做什么,被叫家长是常有的事。清萍岛的海水很清,江奇很快就学会游泳,拉着妹妹一起下水,往深处游,刺激得嗷嗷叫。

但有一回,江果果的腿抽筋了。小丫头在海里扑腾着,呛了一鼻子的海水。江奇吓得面色发白,但好在还没有六神无主,自己的力量并不大,却也将妹妹拽到了岸边。

这件事发生时,江源不在场,只有江奇和江果果两个人知道。俩孩子拉钩向彼此保证,谁都不能将这件事说出去,尤其是不可以告诉大哥。

“后来你怎么知道的?”宁荞好奇地问。

“他们俩吵架了。”江珩说。

宁荞轻笑:“果果告状啦?”

“不是。”江珩也笑,“他俩吵架了,果果威胁他,江奇不愿意让她握着把柄,自己来坦白。”

江珩说,江奇主动承认错误,没有挨打,但挨了一顿批评。

小少年被训斥时,满脸的不服气,咬着牙关对江果果说,以后再也不会带她出去玩了。

宁荞对弟弟妹妹们的初印象,来自于原剧情。但来到海岛时,他们都已经变得听话懂事,因此她并不知道之前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一幕幕。

仔细回想,这很符合江奇的作风。不肯低头,宁愿自己跑到大哥跟前领罚,也不愿意被妹妹拿捏。

他看起来是吊儿郎当的性格,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嬉皮笑脸地面对,可真正了解他之后,宁荞看得出来,江奇自己的心里头有一杆秤,会权衡,与他的哥哥妹妹一样,有点倔。

就像前些年,他不愿意念书,谁逼着都没用,到了现在,自己忽地醒悟,都到这个点了,他屋里还传来很轻的背书声音。

小俩口来到江奇的房门外。

他们对视一眼,随即敲了敲门。

屋里很快就静下来。

江珩推开房门进去,问道:“还不睡吗?”

江奇沉默了。

他大哥肯定会责怪,说他早些时候不上心,明早都要去高考了,反倒坐在书桌前不起身,如果明天清晨出门时提不起精神,不是更耽误事吗?

“那就不睡了。”江珩说,“要不要吃点什么?”

江奇愣了一下,随即眸光变得明亮,他用力点点头:“鸡蛋羹!”

小俩口去厨房给江奇做鸡蛋羹,又冲了一杯牛奶。

这么热的天,牛奶过了好久才不再滚烫。

温热的牛奶下肚,江奇感觉力量充沛。

还能再多温会儿书。

江奇高考前的这一天晚上,江珩和宁荞都睡得很晚。

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电风扇的沙沙作响和笔尖在纸张上划过的声音没有停过。在最后时刻,他们或许帮不上江奇太多的忙,但作为哥哥和小嫂子,这样无条件的鼓励与陪伴,令江奇温暖而又安心。

-

高考这些天,江奇不让哥哥、小嫂子和妹妹送自己去考场。

江老爷子本来也打算来学校门口等着,但被江珩给劝了回去。

高考好不容易才结束,江奇从考场出来时,脚步沉重。

边上来来往往的同学都在对着卷子上的题目答案,他报出几个自己的答案,跟人家都对不上。

“你确定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我在我们班都考全班前十!”

仿佛忽然之间,有一盆水当头浇下,江奇的心都凉了。

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走出学校,忽地瞄见几道熟悉的身影。

他爷爷、哥哥、小嫂子和江果果,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他们接江奇回家的时候,可热情了,但江奇却蔫蔫儿的。

“我刚才和别人对了几道题,都没——”

“三哥,都已经考完了,不管啦!”江果果打断他的话,“今天家里有好多好吃的,咱们回家吃饭!”

一家子人都没有问江奇考得怎么样,考试已经结束了,当然是得好好庆祝。

江奇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没考好,做什么都没兴致,回到大院,不少军人和家属们问起他的考试情况。

江奇摆摆手,答不上来,也笑不出来。

等到走远了,他听见身后细细碎碎的声音传来。他们没有看扁他,而是纷纷感慨地说,江奇是江家的孩子,考一所大学肯定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江奇的心情更沉重了。

他们还不如看扁他呢!

“开心点呀。”宁荞说,“你上次还说等高考结束之后,要好好玩的呢。”

“没法开心。”江奇摆摆手,“现在不管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都开心不起来。”

“话别说得太满。”江珩低笑。

江奇没精打采地抬眸。

果然不管做什么都有成就的人,是不会理解他心中有多迷茫的。

房门被打开。

屋子里,江老爷子嘀嘀咕咕着:“这是怎么回事?这玩意怎么弄?”

江奇定睛一看,眼睛顿时睁得极大。

他不敢相信地揉了揉眼,回头看哥哥和小嫂子。

宁荞笑吟吟道:“爷爷不会调电视呢,你去帮帮他。”

江奇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有电视了?咱家有电视了?”

他朝着自家新买的电视飞奔,江果果也步伐轻快,兄妹俩一起端坐在电视前面,调整着天线,江老爷子觉得看电视没什么值得乐成这样的,倒是看着孙子孙女这傻样,怪好玩的。

大院里的军人和军属们,这才注意到,原来刚才江珩搬到家里去的是一台崭新的电视机。

当时他大概是为了低调一些,电视机包装的纸板箱都被换成没印字和品牌的,可敌不过他们家老三和老四咋咋呼呼丝毫不掩饰的惊呼声。

“三哥,你快看,是不是有画面了?”

“有了有了!电视上有脸了!”

没过多久,几乎整个大院的人都听说了这事。

“江团长家买电视了?”

“电视多贵啊,他们家居然说买就买了!”

“花姐,你和小宁同志比较熟,能不能跟她说说,让我家小孩去他们家看电视?”

“这我哪好意思,人家刚搬过来没多久呢……”

一家子人搬到北城军区大院没多久,和大院里的人不太熟。

大家伙儿有一点分寸感,不好意思挤进他们家里看,就站在门槛外,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

十四寸的黑白电视,隔着这么远的距离,谁都看不清,不过光是听个响声,都觉得有滋有味的。

孩子们对江团长家拥有这么大一台电视机无比羡慕,刚要闹,还没来得及哇哇哭呢,嘴巴就被捂住了。

“闹着要冰棍儿还成,要橘子汁也能接受,但吵着买电视机?也不看看咱家是什么条件!”

“他们家怎么能买?”

“你想想,他们家有一个老首长、一个团长、一个公安同志,还有个能领补贴的大学生啊!”

“说不定再过俩月,他们家还能再多一个大学生,这日子过得……”

江奇听见外边的嘀咕声,尤其是最后一句。

这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不过他现在才懒得关心高考的事儿,家里都有电视机了!

“江奇刚才说什么来着?”宁荞小声问,“不管是好吃的好玩的好喝的,他都高兴不起来?”

“这不挺高兴的?”江珩接话。

江老爷子和江果果乐出声。

江奇假装没听见,继续捣鼓新买的电视机。

屋外的声音越来越大。

孩子们推推搡搡的,最后被他们父亲扛在肩膀上看电视。

江老爷子回头看一眼,清了清嗓子,中气十足道:“拿到大院里,大家一块儿看!”

大院里所有人激动得眼睛都快要放光。

老首长就是老首长。

这格局!

-

这个暑假,江家一家人成了北城军区大院的香饽饽。

宁荞多了不少朋友。

有的是比她年纪大的婶子们,有的是这家属院的小媳妇们,大家和她越走越近,起初是想要看电视来着,但慢慢地,也开始交心。

除了大朋友之后,她还成了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宁荞姐姐。

宁荞以前就是军区托儿所的老师和副园长,对待孩子们有自己的一套,不管是乖巧的小朋友,还是熊孩子,到了她跟前,都变得乖巧可爱。这边军区托儿所的园长,在来蹭电视时听说她以前的工作履历,便来问起宁荞将来大学毕业之后有没有兴趣再来托儿所工作。

宁荞答不上来。

她还没有想好等到大学毕业之后要做什么。

傍晚七点,大院里有人接好撑天线的支架。

江奇在大家眼巴巴的盼望中,将电视抬出来。

搁好电视之前,大院里的人已经抬出板凳,大人和小孩儿们排排坐,等着看电视。

江奇爬到屋顶上转动天线,底下他小嫂子和江果果在指挥。

“再转一点!”

“过了过了,往刚才那个方向转。”

“还没有画面呢……”

“江奇,往左边。”

“三哥,往右边!”

大院里的人都急坏了。

江团长委婉地提醒:“你们统一一下。”

好不容易调好了电线,江奇动作灵活,从屋顶下来。

第一排的位置,是给他们一家人留着的,他一屁股坐在江果果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机画面。

夏季闷热,但大院里还算凉爽。

只是蚊虫叮咬的问题,很难解决。江珩用蒲扇在宁荞的腿边上挥了挥,俯到她耳畔低声说了几句话。

“给我买的?”宁荞软声问。

小俩口进了屋,没过多久,宁荞换了一件长裤出来。

大院里有人看见了,盯着她的长裤琢磨个不停。

江团长给媳妇买的这长裤是什么材质?看着料子是冰冰凉凉的丝质地,既能防蚊虫,又还很时髦。

于是接下来很长一个夏天,孩子们是不再闹着要电视机了,倒是孩子们的妈妈——

冲自己的爱人闹着要宁荞那件时髦的裤子,让他们去找江团长打听。

这回军官们没法再推托。

他们忙,有江团长忙吗?江团长都能对媳妇这么上心,他们怎么做不到!

军官们叫苦不迭。

去向江团长打听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多难为情啊……

-

宁荞刚考进京大时,设想过在这个夏天,自己将怎么“跋山涉水”地去海岛和江珩以及弟弟妹妹们重聚。

没想到真到了暑假,她压根不费劲,每天都能和他们待在一起。

他们的相聚,变成了日常,而回娘家探望爸爸妈妈,也变得更容易实现。

从京市坐火车回安城,就只需要几个小时而已,宁荞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回家。江珩今年已经没有假期了,只能抽空送她到火车站,临别时,宁荞拍拍江团长的肩膀,安慰他放心。

“我是二十三岁,不是十三岁。”宁荞说,“回家还要人送吗?”

“我已经和爸妈通过电话了,他们会到安城的火车站接你。”江珩说。

宁荞:?

话是白说了,她还想给他们一个惊喜的呢!

宁荞上了火车。

一路上望着车窗外,谨记着爷爷、江团长和弟弟妹妹的提醒,都没敢合眼。

好在只是几个小时的车程而已,火车到站,她回到家乡,下车时伸了个懒腰,心情舒畅。

“小妹!”

远远地,宁荞听见她哥哥的喊声。

宁阳是一个人来接妹妹的。

“爸妈在家里给你做饭,你嫂子单位请不了假,一会儿吃晚饭的时候过来。”

宁荞左右张望:“南南没来吗?”

家中寄来的全家福里,她小侄子的变化最大,每张相片里都是不同的模样。

刚才一路上,她可惦记着见到小侄子了!

宁阳皱眉。

久违的相见,小妹就不打算给他一个拥抱?

“下次让南南一个人来接你,行了吧?”

“那不行。”

宁阳的心里好受了些。

说到底,还是需要他这个哥哥的。

“南南还这么小,一个人过来遇到危险怎么办?”宁荞正色道。

宁阳:……

太伤人了!

-

宁荞在家中小住了几天,碰见瞿若云。

瞿若云很兴奋,如之前一样,眉飞色舞地和她聊了好久。说的话题大多与宁荞的生活相关,瞿若云喜欢听这些,更想知道在大院以外的世界。

只是过了一会儿,屋子里传来动静。

瞿若云压低声音说:“估计不能和你聊太久,我婆婆看见会生气的。”

瞿若云告诉她,自己前些年怀孕了。但也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没保住。宁荞怔了一下,刚要安慰,忽地林厂长家里,俞翠曼喊了起来。

“若云,你回来没有?”

“该做饭了!”

瞿若云应了一声:“来了来了!”

她回头似乎还有话想说,欲言又止。

等到她跑远,宁荞还在发愣。

宁荞望着瞿若云跑远的背影。

焦春雨说:“若云这几年的变化很大,以前还会跟她婆婆犟,现在不犟了,每天在家里洗衣做饭。”

“她还上班吗?”宁荞问。

“她婆婆以前不是说她是营养护士吗?后来她自己说不是营养护士,只是在食堂打饭而已,你还记得吧?”焦春雨抬眼看她。

宁荞点点头。

“前年医院改革,说要规范化管理,开除了不少临时工,瞿若云也在里头。”

宁荞还记得,四年多以前,自己和江珩一起回安城。

一个深夜,在职工大院的角落看见轻声哭泣的瞿若云。后来,她借给瞿若云不少书,接过书时,瞿若云的眼中多了希望。

“大概是从丢了工作开始,她有了变化,开始讨好她婆婆,可能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得依靠婆家生活。”焦春雨叹气。

宁荞的心里闷闷的。

-

原本宁荞是打算在家里住五天左右。

但真住下了,又舍不得回去,往江珩部队里打了个电话,说要多待几天。

江团长平时是个干脆的人,这会儿却不干脆了,问了她好几回,多待几天,到底是“几天”呢?

宁荞失笑,挂断电话回来时,唇角还挂着甜蜜笑意。

常芳泽和宁致平就在私底下讨论,这样会不会对女婿太残忍?

“你们女婿就住京市,平时一天到晚都能见到你们闺女!”宁阳斜了二老一眼。

宁荞在安城一住就是十天,直到那天出了高考成绩,大院里一些孩子们拉着父母一起去看,她才临时决定买火车票回京市。

不知道江奇考得怎么样。

原本她是要打电话回家先问问情况,一路上心中有个底,然而一和部队联系上,那边的同志说江团长临时去邻省开会,要明天才回来。

幸好中午的火车票,下午就能到京市,也不急于这几个小时。宁荞收拾好行李,去火车站时,是父母一起送出门的,经过大院林厂长家门口,她脚步稍顿。

她想跟瞿若云说几句话,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正犹豫着,听见屋里传来俞翠曼的抱怨声。

“你媳妇一大早的,跑哪里去了?”

“她又不上班,也没娘家可以回,连个朋友都没有,能上哪儿去?”

林广民说:“不知道。”

“不知道、不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俞翠曼气得想敲他,又不舍得下重手,轻轻拍了一下,“你熬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成国营饭店的正式员工。当初我就不应该同意你娶这哪门子的媳妇,她哪里配得上咱们家?”

宁荞抬眉。

如果没记错的话,国营饭店这个单位,很快就要不行了。

林广民本来还没搭理,忽地抬眼,瞄见屋外宁荞的身影,心跳漏了半拍,好声好气道:“妈,若云没什么不好的,我们都这么多年了。”

“这么多年,也没生个娃,也不知道她是不是成心的……”

“妈,这哪里能成心?”林广民尴尬道。

“反正你别全信她,她这个人,蔫儿坏。”俞翠曼冷笑。

“走吧。”常芳泽拽了拽自己闺女的手,往大院外走时,说道,“若云好好一个小姑娘,嫁到他们家,被他们母子俩磋磨,真的是可怜。”

“妈,你知道她去哪里了吗?”宁荞问。

“我哪知道呀。”常芳泽说,“我和他们家又不来往。”

瞿若云真的放弃了,妥协了吗?

不知道为什么,宁荞总觉得,不是这样的。

“爸、妈,高考成绩张贴在哪里?”她轻声问。

宁荞想去看看贴出来的高考成绩。

常芳泽和宁致平唠叨她想一出是一出的,平日里压根没听说瞿若云参加高考的消息,怎么会跑去看成绩?

这不是莫名其妙吗?

可闺女下定主意,他俩也拦不住。

宁致平带着行李先去火车站,常芳泽则陪着宁荞去看成绩。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不少人围着公告板看上面贴着的红纸。

宁荞不由想起她自己看见过线名单时的一幕,那一刻的欢欣雀跃,即便是十年、二十年以后,她都不会忘记。

常芳泽走到公告板前,看了好久:“没有瞿若云,就说你想太多了吧。”

“桂花呢?”宁荞问,“妈,她叫瞿桂花!”

常芳泽踮起脚尖,又仔细找:“桂花?我再看看——还真有,瞿桂花!”

宁荞一脸欣喜,心脏噗噗地跳。

她就知道!

瞿若云听见自己的名字,立马回头。

看见人群中宁荞的身影,以及她们母女俩为自己高兴的神色时,不自觉红了眼。

瞿若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那一天,坐在石阶上哭泣的她,面前站着宁荞。

宁荞将书本递给她,而她小心翼翼地接过。

无形之中,像是有一股力量,将瞿若云拽出沼泽。

瞿若云将宁荞给的书收好,看了很多很多遍。

后来她怀孕,不小心流产,又丢了工作,在家里得不到婆婆和丈夫的好脸色,便学着卖乖。最痛苦的时候,瞿若云怪自己的肚皮不争气,直到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她才意识到,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她受了这么多的委屈,等的就是这一刻。

瞿若云已经考了两年了。

备考时,趁着晚上林广民睡得像猪,偷偷地学习。领到准考证,她藏得特别好,高考那些天溜出门,假装是去找工作。俞翠曼瞧不起她,自然从来不曾怀疑过她是去高考。

本来以为这一次,会是和上次相同的结果。

但没想到,自己竟真的能考上。

瞿若云打心眼里感激宁荞。

当年,是宁荞给了她一束光,明亮的光。

她走到宁荞跟前:“太好了,你是第一个知道我考上大学的消息的人。不好意思呀,去年没考上,还以为今年也不可能……所以没提前告诉你,我还悄悄想,如果考上了,一定要给你写信,又怕自己是在做白日梦。”

宁荞拍拍她的肩膀,冲她挤眼睛:“卧薪尝胆?”

“还有扬眉吐气!”

宁荞笑出声。

也不知道这一回,江奇是不是同样扬眉吐气了?

如今离开大院,瞿若云终于可以恢复多年前的真诚果敢。

她语气坚决地说:“我瞿桂花要跟他离婚!”

常芳泽眉心一跳,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回事?

得让闺女劝劝人家。

宁荞使劲点头:“我支持你!”

常芳泽:?

看不懂,说不得,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6552975 115瓶;苏沫子 10瓶;鸭鸭 5瓶;圆圆乐、靜靜看書 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