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夜色浓稠,冬凌提着灯笼,绕着屋舍勘察,角角落落都未放过。
平川与南越接壤,历来都有兵士驻扎,为此城中特意修建了营房。此番开战,为免扰民太过,殿下早早设防,特意将战线推到平川城外。营房只用来安置伤员和城内留守的军士,军医以救治伤员为先,自然也要落脚此处。
营房的条件虽比前线的营帐要好,但比起小郡主素来的屋舍,仍旧拍马难及。
向来由奢入俭难,冬凌越是知道她曾被娇养得有多细致,就越是佩服她能在这里住了这么久。
他勘察一周,正好见到太子神情莫名地出来。
他压下心中种种想法,上前道:“殿下,属下已将此处勘察完毕。营房各处防守严密,砖瓦齐备,并无疏漏之处。”
太子淡淡“嗯”了声,瞧不出喜怒。
冬凌知道他今晚过来是要劝小郡主回宁川,但如今殿下这幅态度,反倒让他拿不准。
正犹豫着,听到太子问:“送她回宁川的人马安排得如何了?”
“已经安排妥当,明日一早就可以送小郡主回去。”
太子闭了闭眼:“先缓一缓。”
冬凌一愣。
今日殿下看到小郡主时有多震怒,他是看在眼里的。虽然如今两军对垒,平川并未遭到太多侵扰,但毕竟是前线,倘若有个万一,平川便首当其冲。
殿下爱重小郡主,不愿她在边境涉险。明明送小郡主回宁川是十拿九稳的事情,怎么短短一刻钟,反而是殿下动摇了?
太子无暇顾及其他,率先拔腿离开。
他脑海中尽是洛之蘅说出“同生共死”四字时的神情:眼中还有未散的雾气,却仍旧藏不住坚定。仰头望着他,透着股义无反顾的果决。
她是真心想要留在平川,出一份力的。
太子慢慢地想。
这几个月他和洛之蘅朝夕相处,深知她如今是再体贴不过的性子,善解人意,从不让人为难。
这还是她第一次表现得如此强势。
不想她涉险,不愿她劳神……可再多他自以为的关怀备至,都抵不上她想要和他们同生共死的心意贵重。
没来由地,太子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曾被他藏在心底里珍藏的画面:
“我阿爹是保家卫国的大英雄!”幼年的洛之蘅五官稚嫩,说起阿爹时不由挺直了腰板,脸上透着与有荣焉的骄傲,甚是向往地说,“我长大后肯定也是!”
有人哄笑,说姑娘家说什么大话,以后能在家中把花绣好就谢天谢地了。
小洛之蘅闻言也不恼,轻轻哼了下,抱起手臂云淡风轻地丢下一句:“等你何时投壶比过我了,再来当面同我说这话吧。”
身后的人脸色青白不定,再说不出任何话。
太子闭了闭眼。
多年不见,他总以为洛之蘅是长大知事了才会性情大变。却原来,她骨子里从未变过。不能披甲,便留守后方;不能杀敌,便救治伤员。她始终都是那个遇不平事,会解囊相助;见危难时,力为其所能的她。
他自以为是的保护,和打造一个金笼,将她桎梏其中有什么分别?
*
洛之蘅有一搭没一搭地嚼着饭粒,食不知味。
半雪在一旁劝道:“崔公子没有明确拒绝,说明有转圜的余地,姑娘快别忧心了。这些都是姑娘爱吃的,吃完好好歇一晚,养足精神,明日还有的忙呢。”
话是这么说,但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心中到底忐忑。
洛之蘅忧愁地叹气。
半雪见状正要再劝,就见门倏地被人推开,讶异道:“崔公子?”又看了眼洛之蘅,悄无声息地退出去。
洛之蘅生怕太子打定主意要她离开,不安道:“阿兄怎么这个时候过来,这么晚了……”
太子问:“洛之蘅,你是不是当真想要留在这里?”
洛之蘅不明白他的意思,却还是点了点头。
“叔伯和我都要把精力放到前线战场,无暇顾及你。虽然平川现下安稳,但毕竟在战局之中,瞬息万变,谁也不知形势会如何变化。倘使有个万一,你后不后悔?”
“不后悔。”洛之蘅隐隐猜到他的意思,坚定道,“我说了,想要和你们同生共死。”
太子定定望着她。
四目相对,她眼中的坚持一览无余。
“好。”太子松口。
洛之蘅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仿佛没有想到会这般顺利。
太子眼中浮上笑意,瞥她一眼,眼风扫过几乎没有变化的膳食,拖着声调故意道:“不过——”
洛之蘅闻音知意,当即竖起手保证:“阿兄放心,我一定按时用膳,绝不拖延!”
说着就打算回到位置上继续用膳,刚一转身,被太子拉住。
洛之蘅狐疑:“阿兄?”
“凉了。”太子言简意赅,“带你去吃别的。”
“别的?”
太子微一点头:“我听他们说,西街拐角处的小馄饨味道鲜美,很好吃。”
洛之蘅倒是没想到太子还会知道这种事。眼看着太子打算拉她出去,她停在原地,失笑道:“阿兄,就算好吃,这时也是去不成的。”
“……你累了?”
洛之蘅摇摇头。
太子不解:“那为何去不成?”
见太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洛之蘅笑意更甚:“阿兄忘了?多事之秋,平川眼下正宵禁着,再好吃的小馄饨也得等到明日再尝。”
太子像是没想到还有这回事,面上浮上几分茫然。
洛之蘅笑吟吟道:“这还是阿兄亲自下的命令。”
太子:“……”
他方才只想着带她去吃些热乎的,倒是忘了宵禁一事。
太子无奈地揉揉额角:“那我让人……”
“这个时候厨子都歇下了。”洛之蘅示意太子松开她的手腕,走到桌边将膳食收到食盒中,“营房中有小厨房,咱们自己去热一热便好。”
“可是……”太子皱着眉迟疑。
“不委屈。”洛之蘅猜到他要说什么,提起食盒,“再不走饭菜就凉透了,届时才是真的不好吃。”
都在前线了,也确实没必要讲究。
太子沉出口气,从她手里接过食盒:“走吧。”
洛之蘅请缨道:“我来带路。”
半雪和冬凌候在外面。
洛之蘅借了冬凌手中的灯笼,没让他们跟着,自己带着太子往小厨房走。
夜阑人静,灯笼映出的光晕缓缓地在夜色中移动。
洛之蘅小声和太子说着话。来到平川以来,生怕被太子和阿爹遇见,她一直小心谨慎。如今过了明路,忍不住便将这段时间的种种都说给他听。
伤员和她提起太子作战的英姿,平川在战火中依旧难得的安定,还有她听到的各种趣事……都一一分享给他。
灯笼的光亮照不清她的面容。
但只听声音,太子也能在脑海中描绘出她说话时眉飞色舞的神情。
和在宁川时规行矩步的贵女截然不同。
太子原本不大安稳的心,在她轻快的声音中,终于渐渐安定下来。
洛之蘅是喜欢在这里救治伤员的。
他不由自主地跟着弯起唇角:“这么喜欢这里?”
“嗯!”洛之蘅点头,觉得简单,又补充道,“在这里很自由。”
自由?
太子心中一动,迟疑着问出心中疑惑已久的问题:“你既喜欢做这些事,怎么在王府中自困了这么多年?”
声音落定,太子敏锐地察觉到轻松的气氛凝滞住。
他看不到的地方,洛之蘅下意识握紧了灯笼的提杆。
太子忍不住看向洛之蘅。她先他半步,灯笼被夜风吹得忽明忽暗,越发看不清她的神情。
他蹙了蹙眉,正要说些什么,听到洛之蘅若无其事的声音:“那时不懂事,哪里知道府外会有这等境界。况且,我那时又不会医术,哪里能想到自己还能做这些事呢。”
她轻轻一笑,感叹际遇的奇妙。
太子嘴唇翕动,却没再说什么。
洛之蘅的话乍一听合情合理,实则处处是漏洞。
她幼年时便立志成为南境王那样的人,又怎会不知道府外的境界?
至于医术……
就算她天资再卓绝,又哪能只学了一两月便能游刃有余的面对伤兵?
章老太医这样要求高的人,只教了她数日,便松口收她为徒,又岂是单单看中了她的资质?
医术都是她曾涉猎过的,以南境王爱女如命的性情,若知道她想要习医术,早会请来名医教她,又怎会拖到章老太医来?
她轻描淡写的解释,反而让他心中疑窦更深。
太子目光深深地凝着她,终是没再说什么。
时间还长,他有大把的机会去探寻她隐瞒的东西,没必要争这一时片刻。
*
太子并未在平川城内逗留,安顿好洛之蘅,和林疏寒密谈之后,又匆匆赶回了前线。
洛之蘅按部就班地忙着伤员的事。
半雪陪着她,也干得热火朝天。
“总算是过了明路,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藏着了。”半雪长长舒了口气,一脸轻松。
洛之蘅莞尔,把手中的方子写好递给半雪:“这副药煎好给他们服下。师父说他那里还缺些药材,我去给他送去。”
半雪正看着药方点头,闻言迟疑了下:“煎药的活儿不然姑娘来做?我去给老太医送东西。”
“不必。”洛之蘅转身抓药,解释道,“正巧我有些疑问要向师父请教。”
半雪一听到他们师徒二人论医就头大,忙不迭地拿着药方跑了。
洛之蘅失笑,专心收拾后药材和琐碎用品,提着东西去找章老太医。
这条路她走了多次,总有热心的人同她打招呼。洛之蘅辨不出,一律含笑点头。
行人如织,洛之蘅跟着人群汇入街道,忽然察觉到异样,正打算转头,听到身后一句低沉的:“别动。”
尖锐的刃尖抵上后腰。
洛之蘅身形一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