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法大学伪装天才后我告白了

正文完结!感谢一路看至这里的你!

1.接下来还有两个番外(师徒颠倒、现代特工),仍旧是晚九点日更,预计每个花十章左右的篇幅。如果中途想到了什么有趣的番外,可能会再加个小几章。

2.差不多会在全文完结的时候开插画功能,到时候可以留意欣赏。

3.接档文《魔王大人是魅魔》,预计会在几个月后开,感兴趣可以提前收藏。

4..接下来是整理的对他们两人的角色剖析,总共五千多字。

好像有个说法是,好的故事都是由读者自己在故事里品味作者的意思,如果还需要另加解释,那么证明写得不好。

不过因为我个人能力的原因,大概很多东西确实没讲出来,这里把个人的理解全都放出来,供大家看看,补全阅读感受。

*

其实希尔诺不算现实里一般意义的卷王。

他是真正有那种强者的心态和心性。

过去数不清的成功积累了他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都能做好。

理智地思考分析该怎么做后,一点一滴不偏不倚地付出,然后“成功”奔他而来,这是他眼中的常识。

会发现他在那些天才同龄人面前,在那些前辈们面前,从来没有怯场。

会下意识分析他们的好与坏,甚至以“师长”的视角给予建议和鼓励。

在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潜意识里,希尔诺是以俯视的态度,欣赏着他们,爱着他们。

他所有的自卑与绝望,所有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厌恶,都只与那个人息息相关。

尤珈确实是从出生就开挂的那一类人,上一个这种人还是阿方索,那位魔法界的传说。

再加上爱慕所造成的滤镜,希尔诺的内心才有了动摇,觉得这条追逐的路比以往任何都难。

就像他心中想的,他攀过了无数的山,得到过无数第一。

“第一”的名头对他来说连新鲜感都没有。

他要的仅仅是那个人。

人类是拥有惰性的,也拥有着盲目的自以为是。

就像尤珈所夸赞的那样,希尔诺会在别人娱乐休息的时候,继续付出;会在别人认为差不多就行了的时候,继续完善;会在别人倔强地按照自己想法做事时,一心一意一丝不苟地完成尤珈的指示。

而尤珈,这个开挂了的真天才,这个走到了人类顶端的天才,所给出的指示,确实是最正确的方向。

在魔法这条路上,成功没那么难,难的就在于这么几点,而希尔诺都做到了。

每当尤珈写出新书时,每当尤珈开办演讲时,每当尤珈授课时,他所讲述的那些东西,那些细节,那些微末之处,永远只有一个孩子记得清清楚楚,并用心完成。

——事实上,尤珈也确实是想说给他听。

当然,希尔诺也会想要放弃,也会对自己产生迷茫,但每当这个时候,他所最爱慕的人,最信任的人,会坚定地告诉他:你是最好的,你做的都是正确的。

这样的希尔诺,不可能不被打磨出光亮。

就像尤珈所说,希尔诺能够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既然希尔诺有着这样强的心性,如同尤珈所说,注定能做成想做的任何事,那么尤珈对于希尔诺而言,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大概就是,正常而言,人这辈子总得摔个几跤,摔得又痛又惨,摔得狼狈不堪,才会醒悟,会反思,会成长,会变成更好的人。

但尤珈不愿意希尔诺受这种苦。

那几个烂坑,他自己来踩就好了,然后告诉他的宝贝,最正确最通顺的路怎么走,他要希尔诺干干净净,幸福快乐,走得远远的,走到最前方,超过曾经的他,享受最靓丽的风景。

这是他所唯一能给希尔诺的礼物。

他也想亲眼见证希尔诺的未来,想站在距离对方最近的位置,看着对方一点点成长。

但尤珈拼尽全力也只能够站在半山腰,努力不落下来。

山顶曾见过的风景,他再也上不去了,再也看不到了。

再说,他身上摔得又脏又难看,他会把希尔诺弄脏的。

尤珈知道,他们总有分别的一天。

但是,希尔诺要的从来不是山顶。

希尔诺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此,他是有那种神性在身上的。

对人类来说,最难的或许不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或许不是坚韧不拔的心性。

而是你在付出如此巨大的努力后,在轻松可得那份耀眼的风光后,你仍然风轻云淡,随手松开,像最开始那样说着:你在乎的从来不是山顶,而是曾站在山顶的那个人。

于是,毫不犹豫地反身走下来。

于是,希尔诺在短暂的惊讶过后,再次牵起尤珈的手。

说这辈子要一起走,一起享受沿途的风光。

走慢一点没关系,走不到终点也没关系。

山顶,无所谓。

享受追逐优秀之人,享受与志同道合之人一同竞争,享受美丽的纯粹的魔法,享受与所爱的人一起看风景,拥有努力的魄力更拥有放弃的豁达,这种人生态度是很强大的。

*

在青涩的年纪遇到那个人。

最开始被吸引的,是那份神秘的厚重,那份深邃的目光,那份似乎下一刻便要倒在地上长眠不醒但仍旧清醒站立的力量。

相处的过程中,一点点感受到对方的包容、耐心与温柔。似乎只要在对方的身旁,自己永远能做一个任性的孩子,永远能够得到无限的偏爱与独宠。

直到随着年岁稍长,真正触碰到这个世界,才发现世间一切并非曾以为的那般美好。冰冷和恶心是世间的常态,只不过自己被那人用温柔的怀抱保护得很好。

直到随着接触更深,偶尔窥见那人脆弱破碎的灵魂深处,终于理解对方身上那股萦绕不散的疲倦。

开始学会心疼,学会保护,学会像对方对待自己一样地,去牵起他的手。

带他走遍世界,带他看尽繁华,告诉他清澈的蓝天之下,候鸟群飞的方向,告诉他层叠起伏的波纹下,有金鱼在悄悄地游**。

向他分享自己的力量,陪伴着他重新进入人世间,轻轻捏着他颤抖的手心,为他讲述人性的可爱和光亮。

他为自己挡住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

现在换自己做他的眼睛。

想要他也感受活着的喜悦,想要他也在人群中欢笑,想要和他一同分享这个世界。

当他一次又一次后退时,恃宠而骄地抱住他,紧握他的手。

“陪我嘛。”

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人,则是走遍世间泥泞后,给那一个人指出干净前路。

在人世间历经一遭后,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和厌倦,对人类产生了恶心和回避,对自我的存在开始产生迷茫和痛苦。

为什么要活在这世间,仍未死去的理由是什么?

冷眼旁观人群的嬉笑怒骂,清醒无比地见证世人的愚昧和堕落,灵魂出窍般观赏着自己破败不堪的身躯,欣赏着自己逐渐沉没于黑暗,想着下辈子不想再睁开眼看见这个世界。

就在这时,看到一个奇迹般透亮的灵魂。

生命的诞生是奇迹,人格的塑造也是奇迹。那个孩子因为各种偶然的命运,而至今仍未沾染上尘埃,看着他就像看着还未经受磨难的最单纯的自己。

但又自嘲地笑了笑,自己根本不配。

忍不住靠近感受这抹温度,想要触碰这份干净的水源,又害怕自己身上的脏污侵染了这份纯粹。

想要远远避开,为他送上祝福,但当看向那漆黑的人世间,却又愤怒悲哀地意识到,他们会毁了他。

小心翼翼地护住这份光亮,不允许任何人来将他熄灭。将自己踩过的痛苦和绝望,掰开了品味分析,再告诉对方如何得以避免。将自己一生耗费心血取得的成就,耐心地交予对方。

因为是他,因为他是他,只有他,于是心甘情愿献出自己唯一仅存的温柔。

对方开始轻蹭自己,用眷恋的目光看着自己。

开始后悔,开始害怕。

开始期待,开始幸福。

开始想要回避,开始想要逃跑。

但对方紧紧抱住了自己,说不准走。

于是终于被拉回到这人世间,只为陪伴他。

*

尤珈曾有很多次,被捞起来的机会。

但都被他亲手拍掉了,那些伸出的手臂。

他拒绝了他的老师。

太年轻的脑子倔强得带刺,自以为是把所有的好意和担忧都当做说教,直到物是人非。

他拒绝了他的兄弟。

梅纳德和他不一样,拥有向内的精神世界,也拥有向外抵抗的力量,能够活得很好,不该被自己这种人拖累。

他拒绝了他的同事。

她们都是很好很善良的人,但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软弱和残破,去展示给他人,连最温和的询问,都像是**裸的嘲讽。

他在海水中,享受着窒息,习惯于窒息。

直到有一天,听到了呼救。

有个看起来相当脆弱的,似乎比他还要容易溺水的孩子,含着眼泪向他呼救。

这次,尤珈鼓起勇气握住了对方的手。

那个孩子感激地伸出手指:岸在那边。

于是尤珈呛着水,朝岸游去。

被救助的孩子很乖,不会乱动,有时还会给他助力,推着他牵着他,或者帮他擦干眼角咸湿的海水。

有时,孩子会抽筋,会笨拙地也呛口水,会在黑夜来临时害怕。

尤珈于是会背着他抱着他,安抚着他。

就这样搀扶着,踉跄着,他们终于上了岸。

然后那个浑身是水的孩子,笑着对他说:

“再陪我在陆地上看看日出嘛。”

于是尤珈没有回到熟悉的海中。

直到很多个日出日落后,恍然发现,自己早已忘记了溺水的感觉。

像是很遥远的回忆。

能刺激到尤珈的,不是他人“你需要我的帮助”这样的话,而是希尔诺的“我需要你”。

原来自己也是被需要着的,原来自己可以让那个孩子更快乐,会鼓起勇气去尝试,为那个孩子去付出。

“尤珈,你也在笑,你也很开心。”希尔诺会笑着说。

第一次尝试离开这个世界时,听到那个孩子说“我需要你”。

往后,这句话像是最强大的魔法,一次又一次让他充满勇气。

*

胆小鬼师徒这辈子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

是怕死的马库斯为了自己的徒弟而死,

是不想活的尤珈为了自己的徒弟而活。

曾经的曾经,学生时代的尤珈曾吐槽:

做老师的人,都这么具有利他和奉献精神的吗?他这辈子是不可能成为这种人的。(第43章)

十年后,希尔诺:QAQ

*

尤珈这感觉有点像是开锁一样,沉溺于撬开人们心中心灵的锁,看着里面的黑暗和肮脏就觉得兴奋,有一种自虐式的快感,觉得这个世界果然和他想的一样,崩坏了。

但是被他打开锁后,人就坏掉了。他自己也知道这样是不好的是错误的,所以一直把这种成瘾症藏在心里,不愿意接受不愿意面对。

明面上好像有点抑郁有点emo甚至有点m,感觉谁都可以欺负他一下,实际上是把那种抖s的心理藏得很深。要不怎么有个说法是,s和m总是一体的呢。

只有在遇到那种明显的败类,他才会小心翼翼地露出这点疯狂,一边看着对方痛苦扭曲的样子觉得爽,一边更加emo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要存在这种人,更加巩固他的认知。

配上他那点异变了的带污染性质的气息,只要他想,他可以摧毁任何人的精神,包括把他害成这个样子的克里斯托弗。

尤珈和克里斯托弗的关系,其实很像那种现实里家庭教育失败的扭曲氛围。父母因为某种原因受到伤害,人格扭曲,再将痛苦施加给孩子,将创伤转移给孩子。

“你是怪物……你是废物……是我塑造了今天的你……你是我最好的学生。”

克里斯托弗的前两句话,是摧毁尤珈的两个关键词。

而后两句话,则是恶毒的诅咒,是尤珈真正恐惧的事情。

因为克里斯托弗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他让尤珈从小活在一个压抑痛苦的环境里。

尤珈从小被培养出了完美主义,被定上了思想钢印:天才,天才,第一,第一,完美,完美。

只有黑魔法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一切完美是他必须做到的基础事情。做不到是他废物,做到了也是他的本分,不该被表扬。

如果说克里斯托弗代表拔苗助长的父母,那么那个孤儿院的院长就是嫉妒孩子的父母。

怨恨尤珈的天赋,于是打压他,教唆其他孩子欺负他,但又不得不屈从于家庭当权人(克里斯托弗)的威严,给尤珈最基础的生活条件和魔法教育。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不扭曲才怪。

但他很幸运的是,遇到了那些很好的正常人。小时候有孤儿院里的阿姨实施关心,虽然这关心很快被制止,但也向他诉说了什么叫“正常人”。六岁遇到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得到陪伴和沟通。十八岁入学遇到恩师,知道什么是人生。所以希尔诺遇到的尤珈,才能是那个不爱说话的看起来很累的温柔大哥哥。

他虽然整个人有点极端,看待世界有些阴暗有些悲观,但却也从小隐隐知道这种心态不对,是他这个人有问题。哪怕是毒舌,初心都是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欺负。

只能一遍又一遍抱着克里斯托弗间接灌输的“天才理论”来催眠自己,只要他是天才就好,这就没问题了。孤儿院的教育、书籍,这些对孩子人格身心最重要的东西,猜猜看克里斯托弗有没有经手。

直到这份独一无二的天赋被自己亲手摧毁,直到对自己有恩的导师因为自己而死,直到字面意义上不再是纯粹的人类。“废物”和“怪物”的双重打击,使他的内心彻底被摧毁。

梅纳德说,尤珈用来保护自己的那根刺被拔掉了,估计会很痛。关于“天才”的思想钢印被去除,他的人生观得到了解放,但钢印烙下的多年伤痕,和拔出时的淋漓鲜血,并不温和。

直到被希尔诺转变了心态,直到尝试做一名指引者,直到在校园里遇到了纯粹的学生们,遇到很多教育工作者,他才逐渐意识到,是什么将他变成了现在这样。

但童年的阴影会伴随他一辈子,这不会轻易根除。就像克里斯托弗的诅咒。他完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克里斯托弗的那点摧毁精神的手段学去,病态地在其中获得愉悦。

他痛恨这样的自己,恐惧这样的自己,他说他能轻易将希尔诺毁了,正是源于这样的恐惧。

原生家庭的阴影往往会覆盖人一生,当你在太阳下觉得自己光鲜亮丽时,偶尔回头却发现影子仍在脚下,刻入骨髓。

每当觉得自己好了可以了是个正常人了,又会有一次又一次偶然的瞬间,帮你回顾起你的人格缺陷,让你崩溃,让你恐惧你会无意识间学起你的抚养人,让你恐惧从受害者转变为施害者。

但即便如此,尤珈也努力做到了他能做的。他十年来尽职尽责,学院里的学生真心实意崇拜他,他回到孤儿院彻底整顿了风气,让后来的孩子不必重蹈挫折,他努力克制住了那点病态的想法,只对真正的败类施与。

于是,即便他一生都逃不开这份阴影,希尔诺仍旧会喜欢这样的他,并想要一直陪伴他。

在被拯救前,他首先做到了责任与给予。

于是,这位享受开各种复杂的锁,享受看里面的阴暗的胆小猫猫,碰到了一个直接向他打开的锁,吓得一动也不敢动。

猫猫炸毛,猫猫不安。

猫猫:希尔诺直白地说喜欢我?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鬼鬼祟祟在希尔诺旁边蹭蹭,又狐疑又警惕。

*

变猫的番外里,没写尤珈的心理,其实也可以猜得出来啦,尤珈嘛,总归差不多就是:

“我竟然和那只猫互换了身体,因为伤口混合了灵魂的气息吗……我果然是个怪物呜呜。”

“不想被希尔诺知道这件事……”

(爬到屋顶上emo)

“屋顶上好黑啊,果然黑暗才适合我这种人。”

“这种时候,海和天空的颜色一样,沉到海的深处,就和飞到空中一样……”

直到海边亮起金鳞,他的太阳从身后抱起他。

希尔诺:哇!猫猫在看日出!可爱!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