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平板玻璃
第二日一早, 吃完早饭后族人听到竹伊说准备开窑吹制玻璃,纷纷好奇地凑过来,想要瞧瞧竹伊描述的玻璃是什么样子。
眼见凑过来跟在身后的大熊猫们越来越多, 竹伊朝后面挥了挥手,“玻璃耗费不了太多时间, 大家一起过去看看吧……”
众人你瞧我我瞧你, 齐齐欢呼了一声, 放下手里的工具, 一同跟上竹伊来到陶窑前。
此时陶窑中的温度已经微微冷却,黑竹用麻布护住口鼻,上前一步将封闭的窑门撬开。随着窑门被打开, 一股热气带着些许烟尘直直地扑面而来。
竹伊没有将注意力放在一旁的石灰釉瓷上,直直地将目光投向盛有玻璃材料的土坩埚中。
借着窑洞口处透过的光, 几人微微眯了眯眼,坩埚中折射出微微的光亮, 映着灰白色的坩埚壁都亮了几分。
一行人先将盛着玻璃的坩埚搬出到窑洞外, 守在洞口的族人纷纷睁大了眼睛望去。
“哇!”一块块完整光滑的透明玻璃映入眼帘, 众人一时失语,连呼吸都放得轻轻的,生怕打破这份看起来有些脆弱的美丽。
“好像小溪呀……”坐在阿爹肩上的棕耳奶声奶气道, “好漂亮!”
众人这才大大喘了口气, 激动地惊叹道。
“这就是少族长说的玻璃吗?!可真好看!”
“这真是那些看起来像沙子的石头烧出来的?!”
“棕耳形容得真像,好像清澈见底的溪水啊……比我之前收集的那些亮晶晶还要漂亮!”
“要不是我亲眼看着少族长从窑炉里取出来的, 我都要以为里面其实是清水了!”
大熊猫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抒发着内心的赞叹, 目光一动不动地紧紧盯着眼前的玻璃。
竹伊将这些玻璃全部搬出来之后, 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
一共三十几个坩埚, 其中的玻璃全部烧制成功,接下来只剩吹制玻璃以及淬火了。
玻璃吹制后加工成平板玻璃是继烧制玻璃之后最难的一步,竹伊心中有些没底,但玻璃烧制成功还是给了她一些信心,大不了将玻璃做得小块一些。
将玻璃从模具中小心取出,离开了灰白色坩埚的玻璃块更显得晶莹剔透,在温煦的日光下折射出光芒。竹伊在一旁指挥着,由白竹用两根铁管夹住玻璃放在昨日加工铁器的炉火上灼烧。
虽然烧制玻璃的过程对温度要求较高,但玻璃制作成功后只需温度达到六百度以上即可将玻璃软化,八百度左右即可吹制,再将玻璃塑造成想要的模样就轻松多了。
这块透明的玻璃在火舌的舔舐下愈发变得通红而明亮,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开始变软,随着重力的作用试图向下滴落。
这时将玻璃从火上移开,将玻璃缠绕在一根铁管的管口,在一旁的粘土平板上滚平,借着重力的作用将玻璃吹制成圆圆的柱形。竹伊及时上前,用昨日磨制锋利的铁刀将中空的玻璃柱割开,平摊在粘土平板上,用刀面微微压平。
这些步骤都需要维持一定的速度,过快玻璃容易薄厚不均,过慢玻璃又会冷却需要重新加热。
淬火可以使玻璃的抗压能力上升,现代社会常用的方法是在玻璃热度在六百度左右时,将高压的冷空气喷至玻璃表面使其快速降温。
但目前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如果用冷水代替冷空气,玻璃一定会炸裂开。竹伊想来想去,决定让玻璃自然冷却,放弃淬火这一过程。毕竟这是原始社会,能够烧制出玻璃已经很幸运了,想要一步登天显然有些不现实。
粘土平板上的玻璃逐渐冷却,又恢复至晶莹剔透的状态。内里由于吹制带有微微的羽毛纹与水波纹,为晶莹光亮的玻璃更增添了一份美感。
大熊猫们全程都有些震撼,微微张着嘴巴,望着眼前的玻璃块逐渐在巧妙的操作下变为一片澄澈的平板玻璃。
粘土平板的四周是比照着已经建好的房屋窗子的大小而设置的,这块平板玻璃的大小也因此同留出的窗口极为接近。至于长短有些不够的地方可以将窗框做得厚实些,带着玻璃一同安装在窗口处。
有了第一个成功的经验后,接下来的几十块玻璃自然愈发得心应手。竹伊将接下来的任务放心地交给白竹等人,进入窑中查看被留下的瓷器情况。
此时仍旧留在窑中的石灰釉瓷器静静地泛着温润的光芒。由于这次竹伊将陶泥换成了瓷土,配方也有了进一步的调整,烧制出的石灰釉不再像上次那般带着微微发暗的青灰色,而是介于青色与白色之间,仿若一块莹润的玉石。
她抱出一个瓷盆来细细观察,青玉色的釉面光滑微凉,很是喜人。
瓷盆表面宛若玻璃的触感,在阳光照射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情。宛若凑近后看到的盐湖,澄澈中带着微微青白,静静地镶在地上。
竹伊爱不释手地摸了摸瓷盆,招呼一旁目光从玻璃上移开的族人同她一起将剩下的瓷器搬出。大熊猫们的审美在这一日再次收到冲击,相比棕红色的陶器而言,清新素雅的青白色直直戳中了兽人们的心。
“这个颜色有些像春笋诶!光是看着我都觉得高兴!”
“虽然看起来不一样,但是摸起来和玻璃好像哇,都是光光的……”
“好想把它装饰在新房子里呀,感觉会很好看!”
“伊伊,以后我们都能用上这个……额……瓷器吗?”川岩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手中的瓷碗,抬头问道。
“当然!”竹伊笑了笑,“这个可比陶碗好清洗多了。不过小心一点,它和陶碗一样都比较容易摔碎。”
“这么漂亮……我都有点舍不得了。”一旁的大熊猫们小声嘟囔着,豆豆眼几乎都要和瓷器贴在一起了。
竹伊心底笑了笑,当初烧出陶碗的时候族人也是这么说的,如今不也用得极为顺手。可见,不管到了哪里,人们的本质都是真香啊……
几人珍惜地将瓷碗放在竹篓中,下方还小心地垫了一层麻布作为缓冲,生怕在运输时将瓷碗磕出个缺口来。收着收着瓷碗,几人突然望向一只花瓶,“那是什么?用来盛水的吗,好小啊……”
竹伊顺着几人的目光望去,那是她用最后剩的一点瓷泥盘出的花瓶,大肚细颈的模样同部落以往的器具都不相同,她挑了挑眉,没想到还挺成功。
“那个叫花瓶,不是用来盛水的,可以摘些花放在里面做装饰。”
她见族人仍有些不解,留下一句“等我一下”,起身往一旁的林中走去。
稍顷,竹伊抱着两支竹枝以及一簇开得灿烂的栀子花走出树林。她将手中的枝叶微微调整了一下,插在青玉似的花瓶之中。
素洁莹白的栀子花与竹叶交错掩映着,大朵大朵地绽放着,带着微微的清香,原jsg本素雅的花瓶在花与叶的加入下更显得诗意,仿若恬淡细蒙的烟雨,带着阳光与雨露一并被封印在瓶中。
“好美啊!”几人目光牢牢定在花瓶上,不自觉地呢喃道。
“好啦……我们先把这些瓷碗清洗后送到山洞去吧。”竹伊不解风情地打断了陶醉中的大熊猫们,抱上花瓶率先朝着河边走去。
……
当天晚间,大熊猫们惊喜地发现吃饭的石桌中央多了一瓶带着香气的栀子花,清新秀雅,与青色的花瓶交相映衬,分外清丽。
当晚的菜式是白菜炒油渣以及双皮奶。炸至香酥的油渣与白菜结合起来,形成一股独特的风味。
金黄酥脆的油渣在口中爆出油脂,此时再吃上一口脆嫩的白菜,清新微甜的白菜火速将油腻的滋味从舌尖赶出,独独留下油脂的香气同菜叶相得益彰,带着微辣的滋味,香而不腻,酥脆而不疲软。
双皮奶则更是可口,上层油脂丰富的奶皮不禁让竹伊想到前世吃到过的奶皮子。雪白微黄的奶皮一口下去,尽是浓郁的奶香气息,内里蕴藏的油脂在舌尖微微化开,不许咀嚼,便已满口生香,若是拌上些白糖,更是风味绝佳。
奶皮下方则是细嫩滑爽的双皮奶,浓郁香甜的双皮奶有些像之前的牛奶布丁,却又带着一丝不同。白嫩香滑的双皮奶带着蜂蜜的甜香,比起布丁来更添一份细腻绵软。脂肪越多的牛乳做出的双皮奶越为香甜,就比如前世的水牛奶。
在环境极佳的兽人大陆生长的角牛,产出的牛奶比之水牛奶还要香甜许多,浓郁的奶香在口中绵绵地化开,带着微微的花香气息,直叫人停不下手中的勺子,一勺接一勺地吃着。
不过几口,一小碗双皮奶就已经下了肚。幼崽们遗憾地看了看空空的陶碗,拍了拍小肚子,满足地嗯了几声,迈着小八字步将陶碗放在桌上,转身与一旁的小伙伴们打闹做一团。
吃完饭后,竹伊搬出两个大些的陶瓮来,准备将剩余不好保存的大白菜腌制成酸菜,捎带着也腌制些泡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