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鹭起

第八十三章 背水一战

(八十三)背水一战

飒沓的马蹄声向巍州的方向奔去,余下的士兵们都屏着一口气。

进攻钦州是战略所需,众人遵循军令行事,回防巍州时的心情与来时迥然不同。那是他们生长的土地,有他们耶娘姊妹、妻子儿女,手无寸铁的亲人即将面临无情铁蹄,亟待他们拯救,去晚了一刻都将是血泪悔恨。

滚烫的血液在他们的胸腔中翻滚,每个人都是暴怒边缘的一头凶兽,下令行军后无须任何人催促,个个举步如飞。

尤其是家乡在普陵郡和长林郡的士兵,腮边的肉皆紧绷着,恨不得插翅赶回巍州。

可天不遂人愿,冬月十五的清晨开始刮起大风,李擎望向北边的乌云滚滚,暗叹不好,怕是要来暴风雪。本来翻越白川就是难事,赶上这场风雪越发艰险。

不仅是回援要再耽误时日,若是夜里在冰天雪窖的林子里歇脚,恐怕不少人会冻伤冻毙,倘或运气不好赶上大雪封路、困在山中,更是棘手。

他与林翡一合计,决定不抄白川这条近路,还是从白川郡穿过,至少能及时补充干粮厚衣,不至于大量减员,时日相差也并不算多。

冬月十六午间,凌赫与阿鸾终于进入了巍州地界,在南边的岷阳郡城中寻了间酒楼用饭,也好让马匹吃些草料。

阿鸾一路上好声好气问了他许多事,或许是因为就此不得不远离朝堂纷争,他也并非如从前那般闭口不言

,偶尔能说个一言半字,阿鸾见好就收。

他们出了郡城两三里路,遇上成群结队的流民,正仓皇赶路。

二人皆察觉有异,下马后盯着从身边匆匆路过的人们,不只有乡野村民,甚至有两辆装饰豪华的马车先后驶过。

阿鸾想着凌赫不会巍州话,便大着胆子拦住一个带着儿女的妇人:“阿嫂是哪里人?因何赶来岷阳郡?”

那妇人打量着她和她身后的凌赫,见穿着是富贵人家,便将孩子揽在身后,缩着脖子小声说道:“我是长林人,早间有好些骑马的老兵路过隔壁村子,哭号声震天,我们就……就逃来岷阳寻亲戚。”

阿鸾震惊地回头看着凌赫,长林郡临近钦州和阿勒真,可后者已被驱赶,此时能侵扰者只有钦、雍二州的军队。

她第一个念头就是巍州军兵败,因此敌军才能穿过白川郡突袭巍州,她的兄姊、阿嫂……还有阿岭表兄……

凌赫见她眼里顿时蓄满了泪,连半举着的手都在颤抖,有些不忍,将她拽回到马匹旁边,用官话对那妇人道:“多谢。”

妇人拉着孩子头也不回地离开,凌赫见他们走远,才低声对阿鸾说:“他们刚到长林不久,即便骑马,离巍州城还有一日半的工夫。我们改道从天晶山下绕过去,路虽难走些,但兴许能在他们之前赶到州城。”

他见阿鸾仍是惊惶不安,连眼神都飘忽不定,重重捏住她的肩,强迫她回

过神。

阿鸾被捏得生疼,不得不迎上他的双眼。

他眉心有两道刀刻一般的深纹,显得格外严肃,眼如鹰隼般锐利冷峻。

“你前日才亲手弑君!”他抬手擦去她额头的冷汗,“本以为能成大事,可一涉及亲人便如此方寸大乱,你这副样子能救人于水火之中吗?”

“救人”!

阿鸾回过神,不住点着头:“钦州来不及赶去,要救身在州城的耶娘,还有……还有这么多巍州的百姓,姑父早一日知晓,便能早一日御敌卫民。”

她抓住他的袖子,央求道:“我们回郡城换最快的马,若能救巍州城于危难中,李、林两家必会感念你的恩义!”

凌赫并未接过她的话,只默默带她赶回都城买最贵的番马。在骤起的风雪之中,两人一马径直向天晶山下疾驰而去。

他望着这北境的无垠天地,离自己原本要回的西南越来越远。他劝说她时说得轻巧,可像自己这般自幼与父母生离死别之人,对于仅剩的亲人便更加在意。

但愿在赶回西南前,瑶华能在即将到来的帝位更迭风波中保得翊奴平安。

不巧的是,他们十七日傍晚赶至州城郊外时,雍州军的先头部队恰好也陆续到达。

詹云自冬月十二夜里失利后,憋着满腔怒火。他暗骂那女军阴险狡诈,虽己方伤亡并不严重,但落败后仓皇而逃极损颜面,实在恼恨。

当夜他接到军令直接开赴巍州,五日来只歇过

三次,从最末尾赶到了陈逊眼跟前。

陈逊原本看他人困马乏,想让小将檀寅打头阵,可詹云坚称无碍,势要拔下巍州城,陈逊见他怒火中烧,小兵虽疲惫,但士气尚可,便松了口。

凌赫和阿鸾遇到的正是詹云的队伍,陈逊补给他三千余人,凑满五千打前锋。

好在詹云无心劫掠,仅是率军穿过郊外乡村,否则凌赫他们难免遇上搜刮钱粮的士兵。

凌赫观察他们行军路线,决定从左翼外侧穿过,更靠近巍州军驻地,若是遇险也有机会求援。

“按李都督的脾性,若是知晓雍州军攻入巍州,会将所余士兵如何调遣排布?”凌赫问道。

阿鸾摇摇头:“我对调兵遣将之事一窍不通。中郎将是觉得我们赶不回州城,要另寻去处?”

“如今已兵临城下,无须你再回去报信。况且此时谁敢贸然开城门?李都督会为了你一个姻亲外侄冒险?”

经兄长身陷钦州一事,阿鸾对姑父不敢再抱有任何期望,只好承认凌赫所言有理:“那依中郎将所见……”

“你可还认得巍州军的将领?我将你送往军中,应能保得一时平安。”

将领……她只知兄姊和长岭表兄,其余的人一概不识。况且阿姊应是将女军悉数带走,自己岂不是要在一群陌生男子中间度日?

阿鸾立刻伸手去抓凌赫的袖子:“并不识得!中郎将好事做到底,莫要将我弃于军营之中,我……我害怕

……”

凌赫明白她忧虑之处,若无将领保她,落在不要命的兵痞手中,直接掳了她至山野间,一条命就没了。

只是自己这样带着她,进不去巍州城,在外若遇上雍州军更是麻烦,他只好说:“我同你一道去寻巍州军,好歹有个容身之地。若非你同意,绝不将你留在军中,如此可好?”

阿鸾抬头看他,见他神情笃挚,不似哄骗,眼下也没别的法子,只能攀着他胳膊不撒手:“中郎将说话算话,莫要丢下我一个人。”

凌赫低头看她蜷缩在自己怀里的无助样子,又想起瑶华和稚君从前也如雏鸟般依偎着自己,即便看出几分矫揉造作,也只能晃了晃手臂对她说:“松开,坐正身子。”

他们行至半路,恰巧遇上驰援州城的巍州军,自报身份后二人被带到李承面前。

“阿峻表兄!”阿鸾欣喜万分,没料到是由他领军。

李承一把将她抱起:“好久未见你人影,阿鹤那小子只说你往南去了,也不讲为何,急得我阿娘追着阿舅、舅母问了四五日才肯说。傻阿鸾,何苦以身犯险!”

他留意到站在十几步开外、侧对着这边的男人,看身形有些眼熟,只是在夜色朦胧中不大好辨认,他轻声问阿鸾:“那人是谁?”

“凌赫。此事说来话长,不急一时,总之他如今回不得朝廷,无势可依,不妨先劝他暂留军中,待击退敌军后再与都督商议是否留他效

力。”

李承也无暇多言:“那你们随军一道赶往前线,只是他未必可信,还是留个心。”

阿鸾颔首应下:“我会盯着他。”

夜幕已经降临,阿鸾看不清军队人数,便问李承。

“须得有人看守铁矿,剩下的满打满算也不过八千七百人,远少于雍州军。”李承语气沉重,“况且他们已摆开阵势,我们这些人拦腰冲进去极易被包围。可若不冲进去……巍州城破是迟早的事。”

阿鸾心念一动,拍拍他的手臂:“远水解不了近渴,兄姊他们是否能赶回巍州尚不可知,我先去搬救兵。虽人数不算很多,但多少能助你一臂之力!”

事不知能不能成,她也不好与李承直说,只问了他阻击的计划,知道届时寻得援手该如何寻他。

凌赫望着巍州大军远去,他忽地想到三十年前守城的先人,今时今日的这座城又能支撑多久?

“中郎将,可否再带我去一处地方?离此处不远,亥时前就能赶到。”

他回首望着不死心的小女郎,也不再追问她此举是否可行,只让开身子示意她上马。

陈逊的大军扎营在州城外三十里,詹云的先头军已至城门外,插起“雍”字大旗,擂响战鼓,在夜色中发起第一轮攻城战。

城内百姓听着隆隆鼓声瑟缩在家中,后来街巷间响起呐喊声:“守城门,保巍州!”甚至还有不知畏惧的小女郎叫着从各家门前跑过,反复喊着这句话

“谁家的孩子,耶娘也不知抱进房里躲躲!”

各人怀里搂着自家难眠的孩子,心中满是对战乱的恐惧。

巍州虽在边境,但多是靠北的郡县遭受阿勒真侵扰,从未被打到州城城门下。

离城门近的人家从门窗缝隙窥视,并未看见披坚执锐的巍州大军坚守城楼,只有些平日在城中巡逻护卫的卫兵,便更加不安。

都督府中,娄清和拦着李宣威不肯让他坐镇城楼。

“外头风雪正大,那城楼的屋子四处透风,生了炭火也暖不起来,都督若是如此不爱惜身体,巍州百姓又该依靠谁呢?”

娄清和知他心肺受损已有数年,原先在南方还显不出来,来了巍州一年不如一年,还不知好生将养。

心力交瘁的李宣威如何不知娄清和的好意,可眼下局势极其不利,轻则损军折将、遭受重创,重则基业尽毁、城破人亡。

在林翱身陷钦州那一步,尚可壮士断腕,无奈阿鹭、阿岭盲目冲动、踏入陷阱。

钦州情形如何尚不得知,但料想应是不利,否则雍州军岂会径直攻入巍州,不见丝毫阻击、未得一句情报,导致明明巍州还剩一万士兵却还是陷于被动。

他是巍州都督,总不能将失利的罪责推在两个孩子身上,说到底,源头还是他过于冒进,急于趁机拿下钦州。

他如今尚且能支撑病体,若不趁此时打下更大的版图,亦为二子树立威信,待自己缠绵病榻,权柄

落于谁手便说不准了。

可此时长子生死未卜,次子冲锋陷阵,他的心血终究付之东流,悔之晚矣。

萧旻正在城门替自己指挥,可城内可用之人寥寥可数,百姓见势定也不肯冒险,兴许已做好了城破被俘的打算。

他李宣威如今是病兽,亦是困兽,听着外头的鼓声已响了半个时辰,不知能不能挨过今夜。

他站起身,同娄清和说:“我去城楼看一眼,给那些舍命守城的战士们壮壮士气,狐裘大氅我保管好生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