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第一百一十六章 真·热旋涂

 “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大一、大二选课选的比较多。”韩嘉莹道:

 “大一两学期修了60多分,大二加起来也有50多分。”

 “是个狠人,佩服佩服。”

 学校规定,每学期最多修读32学分。

 一般学期选课到32分这种程度的,要是每节课都认真听,课后认真刷题的话,从学习强度来看,不亚于重读一次高三。

 当然,每届那么多学生,总会出现几个这样的猛人,没想到在这里他就遇到了一个。

 小小一间实验室,竟然同时出现了卧龙和凤雏两位人物。

 ……

 晚上,想制备一批器件的话,时间肯定是不够的,除非是在模拟实验室。

 考虑片刻,许秋决定先试一试真·热旋涂方法,制备一批样品薄膜,测试它们的光吸收光谱。

 不仅可以验证光吸收性能与处理温度是否相关,还可以顺带练练手。

 许秋起身走进实验室,穿好实验服,进入旋涂手套箱中。

 后面似乎跟了个小尾巴。

 眼角一瞥,果然是韩嘉莹,她不声不响的跟在了他后面。

 想来便来罢。

 许秋没说什么,开始检查手套箱中的剩余溶液。

 之前配制的P2FBT4T-2OD:PC【70】BM氯苯溶液,还剩下大约800微升,倒是不用重新配制。

 将溶液放置在90摄氏度加热的加热搅拌台上,进行加热。

 溶液搞定了,还要准备玻璃片。

 实验室中用到的玻璃片,是直接从药品仓库领用的医用载玻片,每一片的长宽大约7.5厘米和2.5厘米。

 在使用前,需要用玻璃刀将其一分为三,得到边长约2.5厘米的正方形玻片。

 其实,实验中很多物品都干着非本职工作。

 比如培养皿,本来是生物研究者们,专门用来培养微生物的,现在却被他们拿来放置基片。

 因为要大量使用正方形玻片,所以吴菲菲之前在淘宝上买了一个专门裁玻璃片的工作台,可以一次批量的裁很多片。

 许秋将带有玻璃刀的工作台,从工具箱中搬出来,平放在实验台上,在上面码上三条玻璃片,“哗哗哗”三刀,便得到了九片方形玻片。

 如法炮制,再次得到九片。

 一共获得十八片,应该足够用了。

 许秋拿来清洗基片的支架和盒子,正准备将玻璃片装盒清洗。

 这时,跟在后方的韩嘉莹主动道:

 “师兄,我来帮你吧。”

 突如其来的声音,把许秋吓的一激灵,他回头看去。

 学妹不知何时已经穿上实验服,戴好了手套。

 稳定了下心神,他将玻璃片递了过去:

 “这个不需要用肥皂水清洗,超声的时间也可以短一些。”

 许秋心中嘀咕着,难怪人们都想当大哥。

 这有小弟帮忙的感觉还真不错。

 ……

 晚上七点半左右,其他人陆陆续续的返回实验室。

 除了田晴外,段云他们都是提前几分钟到的,只有她晚了十几分钟才到。

 许秋招呼了陈婉清和韩嘉莹,一起进入实验室,准备旋涂。

 这周组会上,魏老师定下了主旋律,所有实验优先许秋,因此没人和他抢手套箱。

 当然了,主要原因是吴菲菲她在着手写文章,没空做实验。

 许秋进入手套箱,旁边还有两大护法,拱卫在他的左右。

 熟练的夹起三片清洗好的玻璃片,放在加热台上加热。

 这次旋涂主要是考察伪·热涂法和真·热涂法,以及不同加热温度下,有效层薄膜光吸收光谱的差异。

 加热温度设定为90摄氏度和120摄氏度。

 两种旋涂方法,两种温度,一共四种条件。

 许秋把旋涂仪打开,设置好参数,打算先拿伪·热旋涂试试手。

 操作很顺利,没有什么意外。

 而接下来的真·热旋涂,主要考验他的手速。

 许秋右手拿移液枪,左手拿镊子。

 先将装有溶液的小瓶上的瓶盖旋开,将移液枪的枪头伸入瓶内,吸取溶液,保持这个状态但不取出移液枪;

 然后迅速夹起一片放在加热台上的玻璃片,将其转移至旋涂仪的平台上,紧接着开启旋涂仪,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3秒内;

 接着拿出移液枪,对准玻璃基片,将其内部的溶液快速喷在高速旋转的玻璃片上,时间同样要控制在3秒内。

 最后,盖好溶液瓶的瓶盖,防止溶剂大量挥发,造成溶液浓度变化。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基片、溶液离开加热环境的五秒内,就完成了旋涂,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成膜过程中的温度。

 “这操作也太快了吧。”韩嘉莹惊呼道。

 陈婉清则在想,如果换她来操作,肯定是做不到这样流畅的。

 不过,为了保住她身为学姐的尊严,表面上却是默不作声。

 旁边两人心里活动丰富,许秋不为所动,继续实验。

 他按照刚才涂好的两片的实验条件,又重复涂了两片。

 真·热涂法的操作难度很大,必须注意力非常集中才行,不然一走神,任意一步操作出现问题,都会宣告实验失败。

 要是一激动,把没有旋紧瓶盖的溶液瓶弄倒了,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之后,许秋将加热台的温度加热到120摄氏度,再次旋涂四片样品。

 一共得到八片样品。

 “师兄,为什么旋涂出来的薄膜,中央有个圆形的图案?”韩嘉莹现在混熟了,主动问道。

 其实很早之前,许秋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热涂出来的基片,中央位置能明显看到一个圆形图案,这个圆比正方形基片的内切圆稍小一些。

 在圆形内部的薄膜是均匀的,而圆外部的薄膜颜色较深,表明其厚度相对较厚。

 不过这对于电池器件测试倒没什么影响,因为光照的有效区域均在圆形区域内。

 他也曾和陈婉清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没有得到答案。

 “具体原因我也不清楚,”许秋如实相告:

 “我推断多半是溶液成膜时受热不均匀所致。

 溶液和基片的温度非常高,在常温的外界环境下难以保持这个温度,会逐渐降温。

 而溶液是从基片中心向四周扩散的,那么就是中心部位先成膜,四周后成膜。

 假设中心和四周温度降低的速率一致,那么后成膜的四周部位,成膜温度就偏低。

 这或许是薄膜中央出现一个圆形图案的原因。”

 “我觉得师兄讲的很有道理。”韩嘉莹道。

 “我也觉得是这个原因,”陈婉清道:

 “不过,纠结这种问题意义也不大,换台带加热的旋涂仪问题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