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第三十八章 意味深长的四届人大2

29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周恩来传达了**在长沙的几次谈话内容和**的各项指示。到会政治局成员一致拥护**的意见,并通过了经**审阅批准的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国务院副总理两项名单。

1975年,就在这一片繁忙之中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四届人大召开在即,中央加快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1975年1月的工作日程表,是一天接一天进行安排的,甚至是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进行安排的。

1月1日,周恩来同邓小平和**谈话。同日,在人民大会堂,周恩来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通过了由邓小平代表中央起草的关于国务院的部、委设置和各部部长、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人选的报告。

3日,周恩来主持有王洪、叶剑英、邓小平、张春桥参加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十届二中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及在会上传达**的指示等问题。

4日,周恩来和王洪联名向**报告政治局会议情况,并送去讨论通过的人事安排方案。

5日,根据**的提议,**中央发出1975年一号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同时,任命张春桥为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6日,周恩来主持由王洪、叶剑英、邓小平、张春桥参加的政治局常委会,继续研究**十届二中全会各项议程。

1月8日至10日,**十届二中全会召开。会议讨论了四届人大准备工作,决定将《宪法修改草案》、《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成员的候选人名单,提请人代会讨论。会议追补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在会上讲话,他说,在二中全会闭幕前,请示**有什么话要说,主席讲了八个字,“还是安定团结为好”。

十届二中全会为四届人大定下了“还是安定团结为好”的政治基调。**想安定,全国人民想安定,“革”动乱八年多了,人心思定呀。**认为,经过八年的“革命”运动,经过他近来的一番苦心安排,应该也可以达到安定了。但是,他没有认识到,八年“革”所造成的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想要通过一个多方平衡、多种妥协的人代会来解决问题和达到安定,是根本不可能的。更何况,以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为一方的老革命家,和以**、张春桥、王洪、姚元为首的“革”势力之间的关系已形同水火,绝对不能相容,想让这根本敌对的两者之间达到“团结”,是完全不可能的。其实,在这场斗争中,政坛上的两大对立面,都是要通过这次人代会的机会,创造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政治局面。**一伙要觊觎更大的权力,以便在**身后,全面夺权。而周恩来、邓小平等却是要对“革”的错误进行纠正,努力挽回动乱带来的巨大损失。

1月12日,周恩来主持政治局会议,对四届人大会议的各项议程做最后的研究和确定。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召开。人民大会堂的万人大礼堂内,灯火通明,庄严肃穆。在主席台的第一排上,右边坐着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和领导人。左边坐着以王洪、**为首的“革”势力。两个阵营,界线分明。双方都明明白白地摆下了对立的阵势,已不再有任何掩饰。

会上,由周恩来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张春桥作《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

当周恩来走上大会讲台,全场二千八百六十四名代表情不自禁地用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致敬。这掌声经久不息,人们心头**难平。周恩来激昂而郑重地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周恩来重申了要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万人大礼堂华灯的映照下,听着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人民发出的掷地有声的宏伟誓言,代表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他们对周恩来的最崇高的敬意和爱戴。

四届人大通过了对宪法的修改,通过了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和任命了全国人大和政府机构领导人员。会议选举朱德继续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董必武、宋庆龄等二十二人为副委员长。周恩来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邓小平、张春桥、**、陈锡联、纪登奎、华国锋、陈永贵、吴桂贤、王震、余秋里、谷牧、孙健等十二人为副总理。国防部长为叶剑英,计委主任为余秋里,建委主任为谷牧,教育部长为周荣鑫,铁道部长为万里,财政部长为张劲夫,石化部长为康世恩。化部长和卫生部长分别是**一伙的干将于会泳和刘湘屏。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着极为特殊的历史作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会议的成果是很大的,也是来之不易的。尽管困难重重,尽管不可能从根本上纠正“革”错误和问题,但是,在坚决而奋力的斗争之下,以周恩来、邓小平为首的正义力量,取得了在当时所能够取得的最大成果。通过这次人代会,中国确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反映了民心民意,鼓舞了全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斗志。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接受了时间的考验,并在今后,成为中国长时期的发展战略。本次会议产生了由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机构,尽管在化、卫生等部门仍被**一伙安插了人,但更多的有经验有工作能力的老干部进入了国务院的工作班子,为以后进行全面整顿准备了好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