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人

一、游子结伴回老家

“鸣——”

静卧在广州火车站即将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倏然振奋,一声长鸣,徐徐启动。软卧车厢里的定华、国华、兴华陈氏三兄弟不约而同把头探向列车窗外,心早已飞到有生以来还从未谋面的家乡——湖南省侨县金银湖镇。

“终于能回老家看看了!”老大定华望着向后疾退的村庄、田野、山岭,百感交集,轻叹一声。话音未落,泪满眼眶。老二国华递过一张餐巾纸劝哥别激动。

定华用餐巾纸按按眼眶,说:“我有点抑制不住,今年,我45岁了,总算能回老家看看了。”

老三拉开提包掏出崭新的日记本,在扉页郑重写下:“公元1998年6月10日,兄弟三人如愿以偿结伴回老家。”写毕,他合上日记本问老大,到家后,是把姐姐接过来叙叙还是专程去她家一趟。老大说,祭祖的时候肯定要把她全家接过来。

定华又叹了口气说:“我们兄妹五人,只有大姐在大陆,只知她叫兰凤也不知是什么模样。这次,该见见面了。”

逃港前,李竹己生两胎,头胎便是兰凤,二胎是定华。逃港这天早上陈兰凤由人抱走,当晚夫妻两人只带着儿子定华离开了故土。

几十年了,兰凤一直没有音信,那年洪盛夫妇首次回大陆探亲回港前向县领导透露了这桩心事,县里安排专人几经周折才在离金银湖六十多公里的山沟里找到兰凤。那时,父亲本想脚踏实地在家乡繁衍生息,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思量按共产党的政策自己必定划为地主成份,有种莫名的恐惧,只好携妻带子离开满目苍疾的祖国到了澳门。次年,生下定华,想回家乡却不敢回家乡。之后又相继生下兴华和侨兰,父亲虽不能回国,但从他给儿女的命名上表达期望国家安定、民族兴旺的爱国之情。

一想起父亲,定华极自豪地说:“那时父亲相当慷慨,凡湖南人去了香港,只要找到他,一律免费食宿半月,尽力帮助安排工作。实在找事不到便给足回家的盘缠。很快,父亲成了旅港湘人的一面旗帜。他很想衣锦还乡回家看看,但大陆政局一直动荡不安,也就一直不敢。”

兴华也说一九七四年我到过广州一次,原想玩几天,但见了大陆的人有种莫名的恐惧感,只睡了一晚又匆匆赶回香港。

定华看看老二和小弟,不无感慨叹道:“不是这次招商会,还不知等到哪年哪月。“这时,车厢喇叭里传出播音员柔和的声音:“各位旅客注意,列车已进入湖南彬州……”三兄弟又一次激动起来:“到家了,到家了。”

1999年元月,彬州籍旅港乡亲在装修豪华的京港大酒店设宴招待彬州市赴港招商团。会上,游子们将见到娘家的政府官员,因之来得格外齐,也格外早。聚会由德高望重的陈洪盛老先生主持。聚会的**是酒宴之后彬州市赴港招商引资考察团各县的官员与本县的旅港老乡自由交谈。侨县县委李书记与旅港老乡一一握手,最后与老三兴华的手握在一起,久久不放。李书记平日写文章一气呵成,作报告头头是道、鞭劈入理,但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涌塞喉头,不知哪句重要。良久,才面带微笑语含叮嘱地对兴华说:“常回家看看!”接着又对大家高声道:“希望各位常回家看看。”话一出口,李书记的眼圈红了。

“常回家看看,”五个朴实的字眼此时此景恰到好处地蹦出来,勾引得众人思乡之情如决堤洪水,汹涌澎湃。一个个泪流满面,有人还轻声啜泣:“几——几十年了,终于有人叫——叫我们回家看看。”

沉静一刻后,侨县籍旅港老乡如潮水般涌向李书记等娘家政府官员,拉着他们的手亲热地谈着。这时,陈洪盛却把三个儿子叫到一边,亲切而略带自豪地说:“在香港的侨县人,目前发展得比较好的是我们家。政府邀我们回家看看,我们就只去看看么?我们该考虑带点什么回娘家。18年前,我和你妈回过一趟老家,老家还很穷。我年纪大了,要看你们的了……”

三兄弟都是聪明人。老三兴华抢先回答:“爸,你的意思我们懂。人生在世不但要会挣钱,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么用钱,我们兄弟也早就商议过,想为家乡办点实事。”

陈老擦把浑浊的泪珠:“好,好,这就好,去给书记回个话.。”

三兄弟不只是向书记回个话,而是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很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意思。三兄弟表示:今年之内,我们三兄弟一定回家看看。

紧接着是桃红柳绿,春燕南归的四月,彬州市委、市政府和侨县县委诚邀李氏三兄弟参加“彬州市深圳招商引资会。”会上,草签了“与侨县冶炼厂合资”的协议。

为此,三兄弟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6月10日下午,三兄弟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即受到侨县四大家主要领导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李书记决定全程陪同他们的故乡之行。领导们纷纷询问陈太太的健康情况。李书记说陈太太是个难得的热心人。赴港招商回大陆那天,天下着小雨,我们都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赶来送行的陈太太特地给每人送辆手拉行李车。当时,大家不理解,到火车站检票上车时,手拉车派上了用场,老太太待人真诚细心,真象母亲待儿子。

三兄弟听了,心里很舒坦。

在县城只滞留一天,三兄弟在李书记的陪同下回老家祭祖。

祭祖仪式在父亲建造但未住一天的青砖瓦房里举行,如今瓦房里住着六户乡亲。

三兄弟祭祖极为虔诚和隆重:

神台上燃起一对拳头大的红蜡烛,神台下的大方桌上摆了炸成嫩黄色抹上酱油的全猪头、全鸡、全鸭、全鱼。焚过纸香,鸣过鞭炮后,三兄弟和姐姐兰凤一家虔诚地叩拜于地。定华以这一代陈氏家族中长子的身份祷告:“承蒙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保佑,46年前,我们的父母双双结伴背井离乡在外繁衍生息,奋斗发展,得以人财两旺。今天,我们三兄弟在政府官员陪同下首次回乡叩拜祖宗,祈求保佑我们在大陆投资兴业一帆风顺,前景辉煌。”

李书记亦随三兄弟在神台前拱手作揖。

“李书记,我们这样,你不介意吧!”

“不不不!祭拜先人,饮水思源,也是传统美德!”

“这么说,大陆也信奉这个?”

“祭典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嘛!”

三兄弟给在场的人讲,香港除敬祖宗外,最敬奉关公。李书记说难怪香港很多人家都立有关公的神位。三兄弟连说对对对,关公是财神,又是忠义和正义的化身,不须防备,能保平安。李副书记笑着说,这倒与大陆的不同,大陆供奉财神和观音,传说每年关公磨刀的那天是最不吉利的日子,司机开车都要小心翼翼。兴华开玩笑说李书记你这个共产党的干部也迷信。

“不是迷信,算是神秘文化吧!”

无拘无束的谈话,引得在场的人全都放声大笑起来。

但定华三兄弟发现几位住户笑得很勉强,甚至笑脸上掠过一道阴影。

兴华悄悄对两位大哥说,我们抽个时间与几位住户单独聊聊,他们可能担心我们会收回他们住着的房子。

担心果然被言中。

土地改革时,陈家定为地主成份。这栋青砖瓦房被政府没收分给几户贫农居住。洪盛夫妇辗转听到这个消息也在意料之中。1982年秋,陈洪盛接到侨县人民政府关于地主摘帽和将房产退还并补偿人民币9000元的通知。陈洪盛体会到共产党的英明伟大,并立即召集全家商议作出如下答复:

尊敬的侨县人民政府:

蒙共产党政策英明,我家的房产在30余年后能物归原主,我们全家万分感谢。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答复。

一、产权归我们所有;

二、补偿的9000块钱请转赠当地生活困难的乡亲;

三、请转告各住户放心继续居住。

陈洪盛全家1982年9月28日现在,住户们对三兄弟说,当年,你们没来大陆,房产没人管理,让我们住了47年,我们领情了;现在你们兄弟回来了,我们该往外搬了。

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朗声大笑起来。说产权归我们只是一种形式,只表示共产党英明,房子你们愿住多久住多久。我们想家了就回来看看,绝没要你们往外搬的意思。

几位住户感激涕零。

最让三兄弟惦记的当然是大姐兰凤。他们在姐姐家住了一晚,姐姐备办了丰盛的酒席款待,但三兄弟嚷着要姐姐的坛子菜和南瓜吃。临走前,定华递给姐姐一个存折说:“姐,这是我们三兄弟的,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姐姐什么也不说,只拉着三个弟弟的手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