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无人声

第180章.后记与关于本书的一切

 唉呀妈呀总算写完了。

 这本书写得比上本还艰难。

 如果说《死火》难点是如何用最少的人物在最单调的环境下讲一个故事,那《泰坦》的难点就是怎么跟读者斗智斗勇。

 读者太他妈厉害了。

 你写下第一个字,他们就能知道你这章的最后一个字是什么。

 作为一本悬疑向的作品,如果被读者把后续和结局全部猜出来了,那作者还玩个屁。

 可是作者怎么跟读者斗?

 作者不过一个脑子两只手,读者可是千军万马。

 一人一嘴一句话,就把后路全部堵死了。

 为了避免被读者猜出结局,作者君只能蛇形走位,就像在雷场里跳芭蕾一样,中途数次更改大纲——没错,这本书中间改过很多次大纲。

 而这本书还有个更坑爹的地方。

 它的第一部已经定死了。

 挖的坑都定死了啊!

 这些坑可真把我坑死了,又不能全部推翻重写。

 写第一部的时候,预定的是A结局,所以所有的坑都是冲着A结局去的,但写第二部的时候,已经毙掉了B结局C结局D结局E结局,要写的F结局……这特么可怎么办?

 我怎么用F结局去圆A结局的坑?

 在那些睡不着的漫漫长夜,我躺在**,在脑子里把这些故事线路翻来覆去地倒腾,把每个故事片段都拿出来反复拆分,最终把这些挖好的坑串在一起,指向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我只能说自己尽力了,尽可能圆润地去填坑了。

 最好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再有不满意的读者同学,作者君只能说自己水平低下了。

 好,吐槽到此为止,接下来是正式的问答环节。

 问: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

 一开始也没想写这么长,原计划写完第一部拉倒。初衷就是写太空克苏鲁的气氛,气氛渲染到位了,那么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达成了。

 但是被读者骂回来了。(划掉)

 但是作者君本着认真负责永不坑文的态度,还是决定把这个残缺的故事补完。

 这才有了第二部。

 但是在写第二部时,我面临一个难题,就像风月所说过的那样,创作克苏鲁风格的作品,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把控信息量的析出。

 给出的信息太少,那读者一头雾水,不知你所云为何物。

 给出的信息太多,把犹格索托斯它家的门牌号都告诉你,那克苏鲁风格最有魅力的未知和恐惧气氛就**然无存。

 所以我在权衡之后决定在故事中解开人物身上的谜团,但保留世界观中的谜团。

 犹抱琵琶半遮面,才是最合适的程度。

 问:这本书中的人物塑造都很随便,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故意为之。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甚至自己都不记得里面每个人的职业。

 因为全员工具人,他们出现在本书中的目的就是要在某个合适的时机去死一死。

 (在此鸣谢于本书中出场的所有龙套读者同志。)

 没错,所有人都是龙套。

 问:时间循环是预定结局之一吗?

 不是,从来都不是。

 时间循环纯粹是挖出来的坑让大家踩的。

 问:崖香不是默予的分裂人格吗?

 不是。

 她为什么总不出现?因为她的作息和其他人不一样,这一点书中提到过,卡西尼站内的人员作息时间是分开且平行的。

 以为她是分裂人格的读者同学,成功地踩坑了。

 问:有实体版吗?

 有。

 问:有漫画版吗?

 有。

 问:还有什么想说的?

 支持正版秋梨膏。

 好,那么关于十四亿公里之外那座科考站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江子、胡董海、万凯、梁敬、楼齐、默予、崖香,木木、葛梓、史腾、刘培茄、岱岳、卓识,他们也都该谢幕退场了。

 来,站一排,深鞠躬——!

 再鞠躬!

 大白:还有我——!

 同志们,咱们下本书再见!

 下本书叫什么?

 《我们生活在南京》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