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80章 见

挂下电话,张彧思考几分钟,决定开两辆车回家,日夜开二十来小时就到。

自己和媳妇开面包车,暖暖和梁海涛开吉普车,决定后张彧先打电话给媳妇。

再打电话给老娘,和她说明情况后问她:“娘,你跟我们一起回去吗?”。

他问老娘回不回去,当然不是去送老太太,而是他们回老家太少,老娘想老家。

林春棠想没想就说:“回”,她对前婆婆早没什么感觉,不是回去送她,只是很想念家乡,回去看看。

张彧就说:“那娘你先收拾行李,我们回去收拾收拾,中午吃完饭就走”。

林春棠应:“好”。

张彧放下电话,让许秘书把梁海涛叫来,然后把安安叫进办法室,跟他说明情况,然后交待他一些事情。

胡定安快速记下,心里忐忑,张彧交待完,看他脸上表情说:“镇定些,我回去时间不长,不能决定的事打我大哥大”。

胡定安暗里呼口气应:“是!”,姑父是主心骨,想到他不在就有点心慌,这样不行!

张彧安排好,梁海涛收拾好行李,两人各开一辆车,先去馨馨学校找她班主任说明情况,班主任去班级把张馨叫出来,到校门□□给张彧。

馨馨有点慌地坐上三伯的车,班主任和她家里长辈过逝,听说有人死她心慌,便问三伯:“三伯,老家谁过逝?”。

张彧转头和她说:“你太奶奶”,见小姑娘脸上慌,又说:“不用怕,她八十岁出头了”。

馨馨也很少回老家,但家里情况还是知道,也知道太奶奶年纪已经很大,心里安定,心想太奶奶挺长寿。

张彧心里也觉得张贵山和王大花挺长寿,这些年,他们那一辈的人陆续过逝,那一辈人不剩几个,老两口占二。

回到家,胡澜和暖暖三个学校离家比较近,他们已经请假回来,正收拾行李,天冷了,棉被被褥要带,所以才开两辆车。

西西扒拉自己的秋衣,很为难,去和妈妈说:“妈,我秋天的衣服没有素色的”。

胡澜想了想说:“你收拾里面的,拿两件颜色最淡的,一会出城路上去买几件素色”。

西西应:“好”,转身回房收拾。

女人们收拾行李,张彧和林伯还有梁海涛坐堂屋里,张彧和林伯说:“林伯,你和小郭在家小心些,不要到处走了,把安安的电话背下”。

林叁说:“行,行,我又不是小孩子,也不是脑迷糊了”。

张彧说:“你逛远了出个什么意外,没人认识你怎么办?”。

林叁没好气说:“就不能想好点”。

梁海涛说:“林伯,老板是担心您”。

林叁心里受用,说:“我知道了,我只去傅老头家,你们晚上开车小心”。

“嗯”。

吃完中午饭,行李搬上车,张彧开着面包载老娘馨馨走前面,梁海涛开吉普载暖暖三个跟后面,出城路上见到服装店停下,买些素色衣服继续出城。

到城外公路,两辆车停下,换成胡澜和暖暖开,胡澜开面包车在前面,张彧坐副驾休息顺便看路。

胡澜虽然考了驾照,但开车不多,所以开得不快,暖暖开着吉普跟在后面,见老妈开得慢便说:“老妈开得真慢”。

老板娘哪里老了?很年轻啊,梁海涛不由说:“你妈不老”。

西西笑说:“这样叫着亲切”。

梁海涛不觉得,但老板家的事他闭嘴。

西西和哥哥没什么话说,便问梁海涛:“梁叔叔,听我爸说你是鲁省胶东人,你们老家好玩吗?”。

梁海涛说:“我家乡比较穷,没有好玩的地方”。

“我奶奶说我们老家以前也很穷,吃糠咽菜,天天饿肚子,后来养兔子种蘑菇,生活慢慢好起来,你们老家种什么?养什么?”。

“种麦子,我们那不会种蘑菇,也不会养兔子”,老板老家以前的大队长真能干。

“……”。

傍晚在一个县城吃完饭,坐半天的车不舒服,于是走走路活动活动。

快天黑上车,张彧把后座整理一下,让老娘和馨馨一起躺下,地方小,好在两人不胖,能勉强躺下。

张彧开着车,胡澜坐副驾把座位调下,闭眼睡觉。

夜里开车的不多,但张彧也不敢开太快,不仅担心出事,还怕走错路,每到岔路口,张彧都下车找指示牌,判断方向。

好在他和梁海涛都是老司机,一夜无事,早上太阳出来,经过一个小镇,简单洗潄吃过早饭,活动半个来小时,继续赶路。

开车换成胡澜和暖暖,张彧开一夜车不见累,他看窗外的风景和媳妇说:“现在有一种房车,等过几年没那么忙了,我买辆房车,你放假就开车带你和娘去旅行,去你想去的地方”。

胡澜说:“好,我想去新疆和西藏”。

张彧:“行”。

馨馨在后面插话:“三伯,哥哥姐姐他们呢?”。

张彧说:“他们上班”。

馨馨说:“三伯,带上我呗”。

“看情况”。

“……”。

张彧和梁海涛休息两个多小时,继续开车,两人开得快,快中午车开进老家县城。

从车里看出去,县城有明显的变化,新房子很多,商店多,逛街的人多,就连路面也变好了。

馨馨看窗外,到老家了啊,她开口问:“三伯,我爸到了吧?”。

张彧说:“他比我们少走三百多公里,早上就到了吧”。

林春棠说:“澜澜,你打电话问他吧”。

胡澜应:“哎”,拿起电话给张建设拨过去,一会电话接通。

张建设接电话就问:“三嫂,你们到哪了?我早上到了”。

胡澜回:“刚进县城,老太太怎么样?”。

张建设语气低沉:“吃不下东西,能咽,只喝汤,还能说两句话”。

“……”。

车在一家酒楼前停下,坐二十四小时的车,都累得不行,胡澜下车后面扶婆婆下车:“娘,感觉怎么样?”。

林三丫说:“昨晚躺着睡,我没事,你们开车还行吗?”。

胡澜说:“我没事,暖暖她爸还很精神”。

林春棠:“那就行”。

西西过来扶奶奶另一个胳膊:“奶奶,去吃饭”。

林春棠说:“我不用两人扶,我没那么老”。

“奶奶,我想和你亲热”。

“哎哟,西西你这小嘴”。

“……”。

一行人在酒楼吃饭,歇一歇缓过来继续开车回家,差不多一个小时,两辆车进村,可能是车见多,车子进村再没人跟后面,只远远看着。

车开到家门口停下,张建设站在门口等着了。

大家下车,张建设靠近面包车,打开后车门:“三哥,三嫂,大娘”。

馨馨见到爸爸很高兴,大叫:“爸爸”。

张建设脸霁:“闺女,累不累?”。

馨馨说:“不累”。

林春棠把手搭上建设伸过来的手,借力起来问他:“昨晚开车累不累”。

张建设说:“大娘,我和司机轮流开,不累,你累坏了吧”。

“还行”。

暖暖他们下车叫:“叔叔”,“叔叔”,“叔叔”。

.

张建设一一回应,和梁海涛打招呼。

张彧下车打开大门进去,小旭跟爸爸后面,堂屋很干净,小旭说:“爸,家里很干净!”。

张彧“嗯”一声说:“应该是你清池大伯家里人来打扫”,他摸一下桌子和炕,没有一丝灰,和儿子说:“直接搬行李”。

小旭应:“好的,爸”。

人多,行李很快搬完,张建设和他们说老太太的具体情况,老太太半个月前还挺好,但一天晚上着凉感冒,吃药没好,几天后越来越严重变卧床不起,前天送去医院医生说老太太年纪太大,治不好,也就这几天的事。

张彧和胡澜说:“稍整理一下,我们去老宅看老太太,回来再收拾房间卫生”。

胡澜应:“好”。

张彧转向张建设问他:“老宅那边怎么安排?”。

张建设说:“老太太高龄,按喜丧办,大伯和二伯还有我爹五叔他们已经准备好,不用我们操心”。

老太太人品不行,和儿媳妇们斗一辈子,还能善终,有儿孙们送终。

林春棠去厨房看看,发现水缸旁有一对很新的塑料桶,盖水缸的竹篾盖很新,她掀开盖子,满满一缸清水,她忙转出来和儿子说:“铁蛋,水缸有干净水,有一对新水桶”。

张彧说:“清池哥贴心”。

林春棠说:“你们去老宅,我和小梁收拾收拾”。

张彧和她说:“娘,你和小梁歇歇”。

林春棠说:“我不累,小梁歇歇”。

梁海涛在一旁说:“我不累”,是真不累。

张彧看他们真没有疲惫,便说:“行,你们慢慢来”。

十几分钟后,张彧和胡澜提着东西,和建设还有孩子们进村。

村里人见进村两辆车停的地方,就知道是铁蛋回来,都在路上等他们。

一路过去,张彧他们不停和人打招呼,张彧发现,村里看自己眼光和以前的羡慕尊敬不一样,一些人眼里多了敬畏,讨好,一些少年眼里有崇拜!

经商居然被人崇拜,这是张彧从来没有想到过的。

大家知道他们去看老太太,打声招呼就离开,没有多说话。

到老宅,老宅有点变化,东西厢位置盖了两层楼房,地基扩大,院子变小。

院子里不少人,脸上不见悲伤难过,也是,喜丧嘛,见张彧一家到来,很多人眼睛一亮。

张铁石见大儿子一家来,按耐住激动的心说:“铁蛋来了”。

张彧“嗯”一声,这个男人老了变矮,头发花白,脸上皱褶明显,听说已经退休。

胡澜语气平平叫一声:“爸”。

暖暖:“爷爷”。

小旭:“爷爷”。

西西语气带些别扭:“爷爷”。

张铁石心里是高兴的,嘴上说:“好,好,进屋吧”。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