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将在七零

第115章 大喜

第二天中秋节,林三丫和胡澜合力做不少菜,送去牛棚两个,胡玮泽过来和他们一起吃团圆饭。

过几天女儿就要嫁进张家,虽然知道张彧可靠,胡玮泽心里还是难过,心里有很多话想讲。

他和张彧碰一下酒杯,心里有千言万语,说出口的不是让他们好好过日子的话,却是:“张彧,你和澜澜年纪小,难免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你们吵架时不要说过分伤人心窝的话,那个时候你们两人分开冷静冷静”,婚姻生活不会一直是甜蜜。

准岳父大人的苦心张彧心领,他说:“伯父放心,我记下”。

他不是个冲动之人,再说自己思想年龄比澜澜大很多,有矛盾自然会多让着她,澜澜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会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好主母。

胡玮泽说:“人在很生气的时候就会口不择言”,再理智的人也有生气的时候。

胡澜乖巧说:“爸,我知道了,会记住你说的话”。

胡璇脆生生说:“爷爷,我也记住”。

胡玮泽呵呵笑说:“好,你也记住”,看长高不少每天开心玩乐又懂事的孙女,胡玮泽心里欣慰。

林三丫招呼大家:“吃饭”,她不会说什么大道理,她一直觉得儿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听儿子的就行。

第二天大清早起来,张彧翻开炕桌上的记事本,他以前没有记录的习惯,只是帮人转买东西记录多了,觉得把事记下来后面很方便,结婚琐事很多,他就把这些琐事记下。

看下去,各方面已经安排妥当,三个大灶靠着西面墙砌好,三个大铁锅已经从原来小队食堂借来,棚子,放菜的板子搭好,粮食、肉菜准备好……

结婚那天有华明伯镇场,铁万伯和华庆伯两人管席宴,明伯母管着妇女们上菜,清宁和建辉负责记账,通知来喝喜酒的人没有漏下,桌椅……

确定没有遗漏的地方,张彧合上记事本,以前成亲有两天,前一天安床,亲近的亲戚来。

第二天是正日子,连着热闹两天,现在只请正日子那天一顿,简化去大半,当然主要是省粮食省钱。

他有能力大办,可以请全部的张氏族人,但不能那么干。

等待结婚的时间是煎熬,张彧只好每天早上工晚下工,下工后又清点东西,有点神经。

张建设见他这样,还说他:“三哥,我以为你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紧张”,三哥像大山一样。

张彧想翻白眼,他两辈子第一次成亲,也是结婚,能不紧张吗?他容易吗?真是!

张彧问他:“我听说你爹娘特别喜欢你弟,如果他们不愿意继续供你读书,我借你学费,千万不能缀学”。

三月份建设他娘生个小儿子,现在有半岁,据说他们夫妻俩宝贝得不行。

张建设感激说:“三哥,我知道”,接着他小声说:“三哥,我有时在山里打到兔子拿去黑市换钱,存到一点”,他自己也能挣到钱了!

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把钱交给爹娘,但自从弟弟出生,他不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加上他一向和三哥走得近,和爹娘不怎么亲,爹娘对他不耐烦起来,他现在的日子只比姐姐们好过一点。

说真的,他越来越不喜欢爹娘,虽然知道讨厌父母不对,但他心里控制不住对父母的不喜。

张彧说:“那你放好,给你爹娘知道那就是大事”。

还真是,张建设有点慌:“三哥,要不你帮我存着?”。

张彧说:“可以”,整个大队上高中的人非常少,清宁和建辉读完初中也不继续读,按三叔三婶的性子,建设读完初中,肯定不让他上高中,

自己帮建设存钱,等他上高中就不用和自己借钱或者少借点,心理负担没那么重。

张建设马上说:“我现在就去拿来”。

张彧应:“嗯”。

结婚前一天晚上,张彧来到牛棚,再次劝林伯他们去吃喜酒。

几人同样拒绝,林叁说:“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但我们真不能去,老胡是你丈人,去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我们去会给你添麻烦”。

张彧不在乎说:“吃个喜酒能有什么麻烦”。

唐济安笑说:“张彧,你经历还是太少,大队长不为难我们,并不代表所有人都和你们一样,大队里也有人对你不满,我们还是小心些”。

陈牧元说:“小心为好”。

张彧只好说:“明天傍晚我叫建设和贺知文悄悄给你们送一桌席面”。

“也好,送两个菜来就行,还有酒”,不去坐席也能喝喜酒。

“……”。

第二天清早,张彧早上起来只觉得神清气爽,紧张的情绪消失无踪。

天蒙亮,张彧疾步去公社,在公社黑市转一圈,然后提两个麻袋回家。

回到村里,大家正要去上工,见他提两个大麻袋从外头回来,和他打招呼说:“铁蛋,这么早,换到什么?”。

张彧笑说:“一点鲜肉,还有些干海货,傍晚早些来啊”。

“哈哈,下工马上就去,铁蛋晚上有酒吗?”。

“有,喝到醉就不够”。

“有得喝就行”。

“……”。

张彧回到家,把带回来食材放到厨房,今天不杀猪,做的菜品都不麻烦,所以办村席的师傅和帮忙的妇女们过中午才来。

胡澜早上起来,想到今天嫁人有点紧张,抱着软软的侄女吸几口气,缓和一下才去洗漱。

随后建设给她们带来早饭,和报告他三哥的行踪:“三嫂,我三哥一早去公社换新鲜的肉,等下我三姐还有秋莲,秋芳来陪你,我中午给你们送午饭”。

被张建设叫三嫂,胡澜脸微烫,微笑说:“谢谢建设”。

胡璇甜甜笑说:“谢谢建设叔叔”。

张建设傻笑说:“不客气,你们吃早饭,我回去”。

吃过早饭,知青们都去上工,胡澜把自己和侄女的东西都收拾进箱子、袋子里。

虽然手里有钱,但胡澜置办的嫁妆不算多,她通过张彧托人打两个大箱子,做两床大被子,两床褥子,四季各一套衣服,买一对搪瓷盆,再就是毛巾,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

没多久,建设的三姐张兰花和队里姑娘张秋莲,张秋芳过来,胡澜和侄女招待她们说说话,没有时间胡思乱想。

中午吃完饭,想到张彧两点多点来接自己,胡澜更紧张,换上红色布拉吉,穿上青色平底羊皮鞋,对着镜子整理头发。

胡璇穿着粉色裙,拉着姑姑的手说:“姑姑漂亮”。

张兰花笑说:“三嫂穿这裙子真漂亮”。

“我姑姑穿其他衣服也漂亮”。

“是,三嫂平时也漂亮”。

“……”。

下午知青们都请假,等一会给胡澜送嫁,虽然大家和胡澜关系平常,但不管怎么说,同是知青一起住那么长时间,给她送嫁是应该的。

何况张彧还全请他们去吃席。

时间越近,徐爱华看胡澜坐炕边紧张绞着双手,微笑说:“之前看你很平静,还我以为你不会紧张”。

胡澜轻声说:“之前不紧张,现在紧张”。

“来了,张彧来接新娘了”,外面陆朝阳喊。

下午两点多,张彧穿着板直的青色中山装,穿着黑裤子,意气风发,推着崭新的凤凰自行车,带着迎亲亲友去知青点迎接新娘。

到知青院,张彧把自行车交给建设,从口袋里掏出烟盒,给男知青们发烟,客气说:“澜澜承蒙各位照顾,多谢诸位”。

陆朝阳笑嘻嘻接过烟说:“说照顾不敢当,恭喜你们结婚,恭喜!”。

张彧笑:“多谢!”。

“张彧,恭喜!恭喜!”。

“恭喜!早生贵子”,“恭喜”……

张彧笑着道谢:“多谢,感谢大家祝福”。

贺知文和凌江还有封谚拦住挤过来的知青,凌江笑说:“一会吉时到,张彧要去迎新娘,大家让开一下”。

知青们听了凌江的话让开到一边,张彧越过知青们踏进房间,只见一身红的胡澜微低着头坐炕边,心里冒喜悦,两眼再看不到旁边有人,眼里全是她。

张彧直走过去握起胡澜的手,郑重说:“胡澜,我来接你回家”。

“嗯”,胡澜抬起头,脸若红霞,张彧心里小鹿乱撞,脸上稳住微笑说:“我们走”。

胡澜嗯一声,任张彧牵着自己的手出房间,两人来到外面,张彧扶着胡澜坐上自行车后座,他扶着自行车。

等迎亲亲友抬着胡澜的嫁妆出来,张彧推着自行车出院门,后面紧跟着胡璇,建设,贺知文,凌江几人,往后是抬嫁妆的亲友,后面是知青们,看热闹的小孩子们。

张彧推着胡澜在队里绕一小圈,准三点踏进家门,他们一进大门,张铁万就点一封鞭炮。

鞭炮响完,嫁妆送进新房,随后张彧和胡澜在堂屋对着伟人照片宣誓,两人一起宣誓完成,一起向林三丫行礼,再一起向胡玮泽行礼,礼成,送新娘入洞房。

张彧送胡澜进新房问她:“饿吗?”,胡澜轻声说:“不饿,我中午吃得下饭”。

张彧笑说:“我得出去陪客,饿了和璇璇说,让她去找娘拿吃的”。

胡澜应:“嗯,你快出去陪客”。

“你赶我走?”。

“讨厌”。

张彧快速亲她一口说:“我喜欢”,胡澜推推他:“快出去”,门外指定有不少人。

“铁蛋,我们来看新娘”,听明伯母在外面喊,张彧只好出新房去陪客。

张彧喜滋滋从新房出来,沈老爷子见他满面春风,打趣说:“哎哟,春风得意”。

张彧笑说:“老爷子当年也一样吧”,他转向岳父大人,和他说:“爸,不用担心”。

胡玮泽应声:“嗯”,一会坐主桌,他是有些不安,他本来不答应坐主桌,但女婿坚持,一定要自己坐主桌,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张彧陪着客人们说话,傍晚五点钟开席,主桌坐着张彧,胡玮泽,张华明,张铁万,张华庆,张贵山,沈老爷子,赵明兴。

张贵山见主桌上有张铁万和张华庆,心里叹气,铁蛋愿意亲近外人,也不愿意亲近两个亲叔叔。

倒好酒,张华明站起来说:“今天是张彧同志和胡澜同志大喜日子,我们同干一碗,祝他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好!”,“好!”,“好!”,好声起伏,张彧拿碗站起来说:“感谢大家,大家好吃好喝,我先干为敬”。

张彧说着一口气喝光酒,沈老爷子喊:“好,干!”,虽然舍不得,但男人们还是一口气喝光。

大家吃吃喝喝,凌江小声和封谚说:“沈秋阳现在肯定羡慕我们来参加张彧的婚礼”。

封谚微笑说:“嗯,我农历十月初八结婚,到时候记得去”。

凌江听了吃惊不已,身体晃了晃问封谚:“你什么时候谈对象?”。

封谚说:“春节过后,在我们村插队的知青”。

凌江更小声问他:“你考虑好了?”,说真的,这事他听着不太靠谱。

封谚说:“考虑清楚”,他以前只知道埋头读书,知道的不多,想的更少,自从和凌江三人关系变好后,他从他们那里了解很多事。

他们谈的事是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和凌江他们接触的时间长了,他也开始会思考,会分析问题。

贺知文推凌江:“再不吃,饭菜要吃光”,难得的好菜,大家肯定是抢着吃,这两人只顾说话。

凌江和封谚一看桌面,果然没多少菜了,两人赶紧加入抢菜行列。

就算大家的生活有改善,但大部份人家平时也舍不得做这样的好菜。

饭菜抢着吃,就吃得比较快,吃完喜酒,天色还很亮,张彧差清川送沈老爷子和沈夏阳回家,再送走岳父,客人们,安顿封谚住进客房,妇女们收拾好碗筷,青年们扛自家的桌子回家。

张彧提水去烧热水,叫胡澜姑侄俩去洗澡,自己再去洗,然后烧亲娘的洗澡水。

忙碌一天到尾声,林三丫把多的饭菜分给来帮忙的妇人,把她们送走,急忙去洗澡,然后去新房把胡璇小姑娘接来和自己睡。

炕尾炕桌上红烛摇拽,张彧拿出两个小酒杯倒满两杯酒,递给胡澜:“我们喝交杯酒”。

胡澜脸红接过酒杯,和张彧交叉手臂喝下酒说:“这酒好喝”。

张彧笑说:“我在上海换的,换给我的人说是女儿红”。

张彧说着把两个酒杯放炕桌上,转回胡澜身边拥着她:“澜澜,今天我们结婚,我真高兴”。

胡澜回抱他说:“我也高兴”。

两人安静相拥小会,张彧俯下头,轻轻亲上渴望已久的红.唇。

两人亲吻许久,张彧抱着胡澜上炕,拉上被子,张彧轻声说:“别怕”。

胡澜轻轻应一声:“嗯”。

许久,夫妻俩静静相拥,烛光渐暗。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