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臣贼子

第709章 巡察

第七百零九章 巡察

c_t;蝗虫之害,在于其恐怖的繁衍速度更新好快.

若不能剿杀干净,一旦来年温度适宜,飞蝗的幼虫就会从土壤中钻出来,继续为害一方.

家禽食用法也好,燃火焚烧法也罢,这两种法子已被证明,是最为有效的灭虫方法.

趁着飞蝗尚未扩散之际,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灭蝗行动.

不过有的地方官吏却不以为然.

冀州斥丘县令‘毛’敏拒不执行旨令,他写了一道奏章,认为蝗虫是天灾,是不可违抗的惩罚,朝廷也好,百姓也罢,若想消除蝗灾,只能积德行善.

李贤闻之大怒,他斥责‘毛’敏,并且语出威胁,如果斥丘田地因为蝗灾减产,必斩其头颅,传檄四方.

斥丘本想邀直买名,谁曾想碰到了铁板.

接到斥责的那一刻,‘毛’敏吓的差点‘尿’了‘裤’子,他再不敢拖延,急忙动员官吏,百姓动手灭蝗.

据说,因为蝗灾一事,朝廷一位大员甚至与李贤赌上了脑袋.

‘毛’敏自知份量不够,再也不敢抗命.

偌大的斥丘县,人人都知道自家县令因为灭蝗的缘故被李贤李大将军斥责.

眼下,‘毛’敏改换立场,百姓拍手称快.

这几日,斥丘的蝗虫日益增多.

只因为临近数县日夜灭蝗,飞蝗恐惧之下四处逃窜,而斥丘便成了蝗虫的避风港.

等到‘毛’敏下令灭蝗的时候,形势不容乐观.

空中间或有成群的飞蝗飞过,有的蝗虫掉队,飞到树上大肆啃噬起来.

蝗灾真的来了.

斥丘内外人心惶惶,商家关‘门’闭户,百姓也没了采购的兴致.

县尉陈虎亲领郡兵征缴‘鸡’鸭鹅等禽类.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此间主人刚刚开‘门’,三个如狼似虎的衙役便直入庭院.

";奉‘毛’敏‘毛’县尊之令,凡家有禽类者,俱充为官产";

";啊.这……";

一个衙役递出一张木牌,道:";这是令牌,你可以看看";.

";不敢,不敢,小民谨遵县命";

";嗯,杨二郎,不必担心.家禽灭蝗,这可是李大将军想出的法子.‘毛’县尊不过是听令行事而已,至于这家禽嘛,自然也不凭白充没,一只‘鸡’抵钱五十,鸭,鹅同价,四十五钱,你家里有几只‘鸡’鸭呀?";

听闻还有银钱可拿,杨二郎大喜过望,";三只‘鸡’.四只鸭";.

";喔,那就是三百三十钱了,喏,拿好";

杨二郎接过银钱之后,急忙数出三十枚,他低头讪笑,";劳烦上差辛苦.这一点银钱不成敬意,还请上差莫要嫌弃";.

差役咧嘴笑道:";也罢,既然是你杨二郎的心意,兄弟我就却之不恭了.不过,我也不能白拿你的银钱,我有一条财路指于你.不知你听是不听?";

杨二郎连连颌首,";上差请说,二郎洗耳恭听";.

";馆陶县尊已经开出了赏格,一斤蝗虫可换十个大钱,二郎你若是无事,不妨去捉这蝗虫去换钱";

杨二郎眼睛一亮,道:";多谢上差指点.二郎感‘激’不尽";.

此时,另外几名衙役已经捉了‘鸡’鸭,在杨二郎千恩万谢的话语中离开了.

同样的情形在冀州各地发生.

官府出钱购买家禽,然后用家禽来吞食飞蝗.

不过,飞蝗实在太多,仅靠家禽显然难以为继,于是,冀州长史国渊便想出悬赏灭蝗的主意.

只要‘交’出足量的蝗虫,无论是谁,都可以赚取一定的银钱.

此举一出,百姓热情高涨.

人力是无穷的,蝗虫虽多,可是,冀州官民一心,渐渐遏止了蝗灾的势头,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飞蝗逐日递减.

消息传到下邳,李贤很是高兴.

数百年间,从未有人成功剿灭过蝗灾,此番,如果李贤能够开创先河,必可振奋人心,提高民望.

放眼天下,青州,徐州作为李贤的根基之地,百姓对李贤信赖有加,便是豪强都不敢生出异心,可是,冀州,幽州那是袁绍的地盘,要想彻底收服民心,还需要不少手段.

灭蝗,便是手段之一.

为了彰显朝廷恩典,李贤请出圣旨,以尚书令陈允为御史,巡察冀州,抚慰民生.

陈允是陈宫族兄,此人貌不惊人,素有急智.

听闻差遣,陈允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揣摩上意.

李贤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派人巡察冀州?为什么要派自己?

陈允苦思冥想不得其法,只得向陈宫求助.

陈宫惜字如金,道:";兄长有何长处?";

";能言善辩,察言观‘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陈宫摇头笑道:

";非也,贪财好‘色’,胆大妄为,这也是兄长的长处";.

陈允脸‘色’大变,";公台此言何意?";

";兄长是聪明人,可是,李大将军又岂是傻子?他既然知道你有种种秉‘性’,却依旧让你钦命巡察,你认为是因为什么?";

陈允灵光一闪,";我听说大将军制定灭蝗策的时候,朝中大臣多有阻挠,而且,地方官吏也有人抗旨不遵者,难道,大将军想让我整治他们?";

陈宫微微颌首,";你明白便好,切记,不该贪的千万不要贪,大将军生平最恨之人便是不知进退的蠢货,兄长,你可不要让大将军失望呀";.

陈允‘精’神抖擞,他连连颌首,道:";公台放心便是,我知道怎么做了";.

陈宫再不多言,他执掌暗营,从不敢中饱‘私’囊,这一次,提点陈允也是得到李贤许可的,否则的话,他不会暗示这么多.

有了陈宫的提点,陈允再无疑虑,他收拾妥当,翌日出发.

从下邳到冀州,行程数百里,陈允将临近平原郡的甘陵作为落脚地.

车队向西而行.顺着官道一直走.

没有不开眼的贼寇,甚至连小蟊贼都没有一个.

行了五日,陈允一行终于出现在甘陵城下.

袁绍执掌冀州时,甘陵作为抵挡青州军的前哨,城墙修的很是高大.

李贤与曹‘操’对峙之初,甘陵也发挥过巨大作用.

不过,随着徐州军连战连捷.甘陵已经沦为后方的粮草转运基地.

城中有郡兵五百,负责城防事宜.

当陈允的车马出现在城下的时候.入城的百姓指点纷纷.

若不是畏惧马车两侧的骑士,说不定百姓已经围拢而来.

掀起车窗,陈允发现此地的百姓面‘色’枯黄,衣着破烂,与徐州的富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怎会如此?

大将军轻徭薄赋,从未横征暴敛,兖州百姓不应该如此困苦才对.

陈允心中困‘惑’,脸‘色’却不动声‘色’reads;.

这时候,城‘门’卫已经及时赶来.他们尚未开口,陈允的护卫便表明身份.

验过腰牌,文书之后,郡兵不敢阻拦,他们予以放行的同时,第一时间通知了本地县令.

陈允不再耽搁,他的车队直接到了驿馆休整.

入城之前,没有人注意到.一名骑士翻身下马,‘混’入人群.

须臾,县令到访,陈允拿着官腔糊‘弄’了一番,并未表态.

县令悻悻而归.

陈允知道自己的使命,巡察不法!

甘陵的百姓如此贫苦.县令责无旁贷.

如果陈允拿了县令的好处,与其狼狈为‘奸’,那才是不知死活.

钱财虽好,也得有命来享.

陈允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该做什么.

眼下,甘陵出了问题,他需要查出究竟是谁的责任.

不过.未曾查明真相之前,陈允不想枉做决断.

半个时辰的功夫过去,乔装打扮的‘侍’卫回到了驿馆.

";如何?";

";小人已经打听清楚了,蝗灾确实影响到了甘陵,城外有千亩良田被蝗虫糟蹋一空,乡下百姓存粮无多,只能到城中买粮,可是,粮价却一路飞涨,寻常百姓根本买不起米粟,只能吃树叶充饥,据说,有的地方连树叶都被蝗虫吃光了";

陈允眼皮急跳,他没想到情形竟然恶劣到这种程度,";城中不是有粮仓吗?县令为何不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临行之前,陈允做足了功课,他知道,甘陵有一座粮仓,常年储备着十万石以上的粮秣.

只要开仓放粮,百姓何必如此煎熬?

谁曾想,‘侍’卫的答案完全出乎陈允意料:小人听说,甘陵县令与斥丘县令不和,甘陵县令担心开仓放粮,会把斥丘的百姓引来reads;.

陈允觉得无比荒谬,";所以甘陵县令宁愿百姓饿死,也不愿放粮赈灾?";

";据说,斥丘县令也曾下令,不准一粒粮秣流向甘陵";

陈允勃然大怒,";该杀,斥丘县令该杀,甘陵县令也该杀,坐拥粮仓,却让百姓吃树皮,这样的县令早该杀干净了";.

";使君息怒,当务之急是搜集罪状,禀明大将军";

陈允表情狰狞,道:";不,来不及了,此地没有飞鸽,无法通讯,只能快马传书,如此一来,起码要耽搁六七日的功夫,不行,百姓耽搁不起";.

";使君意‘欲’何为?";

";开仓放粮";

";可是,没有大将军的命令,贸然开仓,只怕会为宵小所趁呀";

陈允也知道自己太急躁了,他深吁几口气,道:";也罢,是我太过着急了,当务之急是稳住县令,不能打草惊蛇,否则的话,一旦他狗急跳墙,那就没有证据了";.

";使君所言极是";

陈允思虑再三,终于有了决断,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甘陵也好,斥丘也罢,这两个地方的县令做了这么久,却一直没出事,上头一定有人帮他们悟盖子.

如果不能揪出那只硕鼠,就算杀了县令,也只能造福一方,不能摒除后患.

那么,如何行事呢?

当天夜里,陈允的信使趁夜离开,甘陵县令大为惶恐.

看来,东窗事发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一直以来,甘陵县令都在偷偷贩卖军粮,纸面上看,库存粮秣应在十五万石以上,可实际上呢,存粮连十万石都没有.

缺额的五万石都已经发卖出去,换成了各种名贵物品.

这时候就算补救也来不及,一时之间,甘陵县令去哪里找五万石粮秣?

往日里,甘陵县令打点得当,几乎没有人来找茬.

即便有人肩负巡察职责,他们也只是围着库房转悠一圈,从未有人详细数过.

由此一来,库房缺粮一事,从未泄脉去.

于是,袁归的胆子越来越大,他认为三五万石粮秣根本不是事儿.

谁曾想,天不遂人愿,冀州竟然出现了蝗灾.

蝗灾一出,粮秣必定短缺,如果是称职的官员,会在第一时间拿出粮秣,平抑物价.

可是,袁归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能做.

蝗灾初现之时,袁归也曾想开仓放粮,可是,当他打开粮仓之后,他才意识到,缺额的粮秣无论如何也糊‘弄’不过去.

一氮仓赈灾,朝廷必然知道甘陵缺了五万石粮秣.

这可不行!

为了封锁消息,袁归只得打消了赈灾的念头,任由粮价飞涨.

冀州长史国渊懂农事,却不知道官场之黑暗.

袁归夸大了受灾面积,又以军粮不可擅动为由搪塞了国渊开仓赈灾的请求.

国渊忙于灭蝗,无暇东顾,只能听之任之.

本以为事情就此过去了,谁曾想,陈允竟然来了.

陈允是后台是谁?

暗营陈宫!

那可是刺探官吏的密探组织,得罪了陈允,便意味着触怒陈宫reads;.

初闻陈允抵达,袁归带上份量足够的礼物,试图打动陈允.

谁曾想,陈允竟然不屑一顾.

根据袁归的了解,陈允素来贪婪.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贪婪之人抑制贪‘欲’?

仔细想来,袁归不寒而栗.

陈允一定是起了疑心,他不愿趟这趟浑水!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粮秣缺额一事一旦泄漏,袁归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想到这里,袁归痛下决心,实在不行就来个鱼死网破.

";来人呐,让黄业素来见我";

";喏!";

黄业是袁归的亲信,掌控府库.

没多久,黄业闻讯而来,";县尊";.

";深夜唤你前来,是有一事吩咐";

";县尊尽管吩咐,在下在所不辞";

";近日,你在库房多备引火之物,一旦上差巡视库房,你便使人点燃粮库";

黄业浑身颤抖,";县尊,这可是抄家的大罪呀";.

";怎么,你怕了?";

";小人不敢";

";你若后悔还来得及";

黄业咬牙说道:";小人的一切都是县尊给的,此番顶多还给县尊!";

";好,不枉我往日的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