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来替班
食品厂办公楼里, 韩小英忙了一上午总算整理好姚主任要的材料,给他送了过去。
到年底了工作比较多,她从早上班就忙忙碌碌的没闲着, 感觉没一会儿就到中午了。
她穿上外套拿着饭盒,准备去食堂吃饭。
自从调到厂办以后, 有时候工作忙不过来她就不再回家吃午饭了, 吃食堂省得天冷来回折腾。
食堂在办公楼后面,是一排小平房,有十多间,从办公楼到食堂不过三五分钟路程, 她从办公楼出来还没走到食堂门口,后面的常春丽紧走几步追上来了。
她一脸的绯红的叫住韩小英, 平时很爽快的人,难得见到她扭捏。
韩小英见她这样子, 心下疑惑,这是怎么了,脸红什么啊?于是便问:“春丽姐,你找我有事儿啊?”
“小英, 你手里有多余的布票吗?我,我年底结婚, 凑了一圈还是差几尺。”常春丽不好意思的说道。
她跟韩小英交情一般, 之前没想找韩小英借布票, 可厂里认识的能借的她几乎借了个遍, 最后算下来还是差几尺,实在凑不齐了, 才过来试着问问看, 也没抱多大希望。
“有, 我手里有六尺,都给你用吧,结婚是大事可能耽误了。”她攒着布票是想买个棉大衣过年穿的,既然常春丽有急用,她就先不买了。
“谢谢你小英,等我有了第一个还你。”常春丽非常感激的说道。
“行,我也不是太着急,你慢慢还,布票我是明天拿给你,还是下班你跟我回家去取?我没带在身上。”票卷她全放在了前世的家里,眼下不好拿出来,再说谁上班也不可能揣着布票。
“明天吧小英,我明早上来找你拿。”常春丽想了想道。
“好,我明天给你带来,春丽姐,还没恭喜你呢要结婚了。”韩小英眨眨眼笑道。
最近结婚的人特别多,厂里她知道的就有好几对了,所以票卷才不好借,不然常春丽也不会借到她头上。
“谢谢小英,等到时候我给你带喜糖。”常春丽脸颊红红的,她结婚不打算请酒,但喜糖是一定有的。
韩小英点点头,“好,我等着。”
这时在她身后,李秋菊跟孙萍还有几个女职工一块过来了,她们也是结伴去食堂吃饭的。
这些人好多以前都是一个宿舍的,韩小英就主动跟她们打招呼,孙萍却冷“哼”了一声,把脸扭过去了,不想跟韩小英说话。
其他人尴尬的笑了笑,眼神中带着一丝疏离,一时不知说什么,自从韩小英进厂办就是这样了。
除了陈秀娟,其他人见了她都不像以前那么自然了,要说讨厌她也不是,就感觉跟她之间隔了一层什么东西,关系疏远了很多,包括李秋菊也是,都不怎么找韩小英一起吃饭了。
孙萍对她冷脸是因为嫉妒还有不服气,韩小英才不在乎,她跟其他人之前也不过是点头之交,没有多深厚的友情,疏远就疏远吧她无所谓,反正又不是她的问题。
跟大家打完招呼了,韩小英不想多呆,再说不走留着干啥,彼此都没话说。
“你们慢慢来,我先去食堂了。”她下午还有好多工作呢,可没时间在这儿闲耽误功夫。
韩小英说完不管她们,一个人进了食堂。
孙萍冲她背影翻了个大白眼,嘴里讽刺道:“你们瞅她那样,不就是一次投机取巧进了厂办吗?有什么好牛气的!她一个初中生,进了厂办能干什么,怕是连字都没认全呢!你们等着看吧,她早晚得被领导嫌弃了,没准还得开除呢。”她最后酸道。
她一直觉得韩小英这次能考进前三是投机取巧了,要是考得是课本上的知识,她肯定不会输给她的,所以心里一直就不怎么服气,没少在背后说韩小英各种酸话。
“孙萍,你少在背后嚼舌头,上次那些题是厂里出的,和韩小英有什么关系?你技不如人连前十都没进去,自己有多差不知道吗?就算考课本上的知识你也未必考得过去,别在这丢人现眼了。”
常春丽听不下去了,出声维护韩小英,即使没有刚才借布票的事儿,她也要站韩小英这边的。
孙萍是什么人,不用她说大家有目共睹,看不惯韩小英比她强,逢人便讽刺几句,可她再如何也是她自己不行,说什么都没人信,而且她人缘不好也是事实。
不过其他人互相看了看谁都没吱声,明显不想掺和,跟她们又没关系。
“我又没说错,她就是初中毕业,进厂办也是拖后腿的!”孙萍愤愤的道,她还在为自己没能进厂办找理由狡辩呢。
在她身旁的李秋菊这时弱弱的说了一句,“小英她一直都在自学高中的课程,我看见过好几回呢。”
结果她说完就被孙萍瞪了一眼,吓得她缩了下脖子,躲到常春丽身后。
“她自学能学到什么,不过是在你们面前装装样子罢了。”孙萍一脸不屑,都能自学成才学校还要老师干什么。
“你行,你厉害,那你去找厂长说去吧,别跟我们说,我们又不能替你做主让你去厂办。”常春丽挖苦完,拉着李秋菊还有其他人就走了。
这个孙萍就知道欺负老实人,李秋菊胆子小,平时没少被她欺负。
孙萍被扔在后面,气得直跺脚,“一帮见风使舵的东西!”韩小英进厂办就巴结上了,连说话都向着她。
“呸,不就是个小干事嘛,整天跑腿学舌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才不稀罕!”孙萍气哼哼的,一个人嘟嘟囔囔了好半天。
食堂必经之路人来人往的,很多人看傻子似的看着她,孙萍被看得恼羞成怒,逮住人就骂,没一会儿又跟人干起来了……
韩小英提前走了,后面这些自然不知道,不过食堂今天开饭有些晚了,她挤着打了饭菜找到陈秀娟一块吃完,就已经到上班时间了。
还有很多人没吃上饭的,在食堂里骂骂咧咧的。
她刚回办公室,姚主任黑着脸过来了,“小英,上午食堂有个女职工摔伤了胳膊,你代表厂里上医院看望一下,有啥问题回来再说。”
他得去食堂那边看看,晚上可不能再耽误开饭时间了,中午食堂那边好悬没闹起来。
中午休息时间有限,职工们都想早点吃完饭好去歇一会,谁知道到食堂却没有饭吃,不急眼才怪。
他跟后勤主任刚被段厂长给狠批评了一顿,责怪他们没协调好工作,让职工连饭吃不上。
“好的主任,我这就去。”韩小英不敢耽误,收拾收拾就去了。
食堂那边肯定缺人了,这不快年底了,厂里加班赶订单,职工们为了方便都在食堂吃饭,上千号人一个食堂压力大。
她之前就听说食堂女工有请病假的,今天又摔伤了一个,肯定是忙不过来了才出乱子。
韩小英带着慰问品很快去了医院。
摔伤的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左小臂骨裂,肯定不能上班了,伤筋动骨的怎么也要修养两三个月。
韩小英回来跟姚主任说明情况,人家这是工伤,厂里必须得给解决好了,食堂那边也要找个人替一段时间。
眼下厂里正忙,哪有人替班,只能从外面找,最好一次多找两个,食堂人手不够用,不然那大姐也不会一个人被当两个人用,被使唤忙得团团转,结果偏忙中出错,不小心就给摔了,人家心里也憋屈呢,好好谁愿意受伤。
食堂要找人替班,韩小英就想到了肖兰,就跟姚主任提了一嘴,姚主任说可以,让她尽快把人带来,食堂那边急等着用人呢。
可她怎么给肖兰捎信呢?不行她就回宋家堡一趟吧。
结果肖兰自己来了,一脸风霜的来给她送粘豆包,她下班时,肖兰正在厂子大门口张望等她呢,怕打扰她上班没好意思进去找她。
这可真是巧了,韩小英没多说赶紧把肖兰带回家,这天嘎嘎冷,人在外面肯定冻坏了。
到家她就把炉火生起来了。
肖兰站在炉子前一边搓着手烤火,一边羡慕的道:“小英,你这小屋还挺暖和的。”收拾得也干净,看着利利索索的。
“还行,这炉火一天都没灭,点长你喝点红糖水。”韩小英给她泡了缸子糖水。
然后才说道:“点长,你今天来的正好,我们单位食堂有个大姐胳膊摔坏了不能上班,想找个临时工帮忙顶个班,一个月十八块钱,你想来吗?”
肖兰听了有些心动,忙问:“那我吃饭呢?要自己带粮食吗?”
“不用,你可以吃食堂,住的话你住我这儿就行,而且也就替一两个月,反正生产队现在也没什么活,你不如出来干一段时间,没准以后就有机会留在食品厂了,咱们先混个脸熟呗。”韩小英一直想把肖兰弄进县城,离开宋家堡那个是非之地。
“行,我干。”肖兰不是墨迹的人,想了想就答应了,她下乡这么多年手里也没存下多少钱,这一个月十八还能带出张嘴来,这活不赖。
“那你明天先跟我去厂里看看,行的话回去打个证明。”韩小英说着把豆包热上了。
“好。”肖兰喝完红糖水身上暖和过来,帮她一起做饭,“小英,马卫国跟张翠红搞上对象了。”
“那张家能同意吗?马卫国最爱占便宜,可不是个好东西。”韩小英一脸厌恶的撇撇嘴,她那前小姑子就是唬,被马卫国几句花言巧语给哄住了,什么都听人家的,恋爱无脑。
“张家当然不同意了,可两人又搂又抱的被村里人撞见了。”肖兰不是爱道人是非的,但这不包括张家人,她在张家人手上吃过好几次亏,恨得牙痒痒,当然不希望他们好过。
“那完了,张家不同意也得同意了,马卫国家条件可不咋地。”韩小英幸灾乐祸的,张翠红以后越倒霉她越高兴。
锅里豆包一热好,她就迫不及待的吃上了,“点长,这大黄米粘豆包真不错,吃着又粘又劲道。”
“好吃你多吃点,这是我单独给你做的。”知青点那些人爱计较,她给小英带来的粘豆包是在郑家和那边包的,没用知青点的柴火跟水。
“点长,也就你乐意将就那些人,换别人谁管他们,得了便宜不说感谢,还觉得理所当然的,你就不该搭理他们。”韩小英不止一次这样劝肖兰了。
肖兰笑了笑,她有时也心累,如果这次能来县城上班,她也不想回去了,躲几天清净。
次日上班,韩小英把布票给了常春丽,然后带肖兰去找姚主任。
肖兰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人能干脑子又灵活,姚主任见了之后很满意直接留下了,食堂的大师傅也找了两个人,这下不用担心食堂开不出饭来了。
肖兰不上用早班,上中晚两班,但比韩小英她们要晚下班一个小时,也不轻松。
肖兰倒不觉得能多累,她在生产队干活吃惯了苦,食堂这点活儿根本没放在眼里。
她上了一天班就回村开证明去了,等再来时,她不但人来了,还背来一袋子粮食。
她不上早班,每天的早饭还是要在小英这儿吃的,可小英每个月的供应粮是有定额的,她吃一顿,小英就少吃一顿,她自己有口粮,多背来几斤就是了,不能白吃小英的。
韩小英看着地上的粮食袋子笑了笑,不过没说什么,跟肖兰交往她从来不担心自己会吃亏,肖兰人品绝对过得去,也从来不喜欢占别人便宜。
“小英,柳玉洁跟廖俊杰过几天要结婚了。”肖兰将她带来的东西放好,她不止带了粮食,还有一些干菜油盐之类的东西。
她可不想像以前那样总是包容别人了,她来替班了,口粮要是不带来,以后回去了她那份也剩不下什么,肯定被知青点那些人多吃多占了,完了还不领她情,她何苦当那个冤大头呢。
“他们可终于要结婚了,都老大不小的,我都替他们着急了。”韩小英调侃道,不过那天好像不是周日,她跟肖兰两个人都要上班没法回去。
郑家和过几天应该会来,到时候让他帮忙捎回去一份贺礼吧,她们就不请假回去了。
那个郑家和只要有时间,每个月都要过来看看韩小英,后来即使肖兰在县城上班,韩小英有伴儿了,他也照来不误,说是冬闲没什么事,过来就当溜达了。
他每次来都不空手,韩小英不想欠他太多,就抽时间给他做了双棉鞋还有一副棉手套,算是礼尚往来吧。
有肖兰陪伴上班的日子过得很快,几乎是眨眼时间的就要过年了。
韩小英打算回定城看看,就提前跟厂里请了几天假,不然来回路上就要四五天的时间,过年就那么几天假,回去了也呆不了几天,就得赶回来。
肖兰帮她一起准备的要带回去的东西,足足塞满了两个帆布手提袋跟一个双肩背包,然后把送她上了火车……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