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娶花枝
韩小英最后才拆开田姥姥的信, 信里内容不多,只写了薄薄一页纸,
信的开篇田氏就叫她多注意安全, 保护好自己,上工干活悠着点, 她年纪小, 别傻干累坏了小身板。
田氏跟她说新来的保姆嘴太馋,大半夜的起来偷喝她的奶粉,被她给赶走了,还说她刻薄。
看到这儿韩小英勾起嘴角, 田姥姥可不是刻薄小气的人,把保姆赶走也不是因为一点奶粉, 她是不喜欢偷这种行为。
那保姆一定以为田姥姥年岁大了好哄骗,偷点奶粉也发现不了。其实老太太耳不聋眼不花, 可精明着呢。
她说马上要离开定城去疗养院了。那儿有专人照顾她,省得给儿女们添麻烦,田姥姥在信里这样感慨了一句。
韩小英想她心里多少有些无奈吧,明明应该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 却要一个人去疗养院,孤孤单单的太可怜了。
田姥姥给了她个新地址, 不是疗养院的, 是H省庆阳县公安局的。
如果她有什么事就去县城找一个叫谢良玉的公安, 他会很乐意帮助她的, 田姥姥在信纸上面还写了电话。
她没说这个谢良玉是谁,只说这个人十分可靠, 让她放心。
韩小英猜他可能是田家的什么亲戚, 但也没太往心里去。
不到万不得已, 她是不会轻易去求这个人的。
给人添麻烦不说,这求人办事欠下的人情债她还不起。
她还不起就得田姥姥去替她还。
无亲无故的,她只不过照顾了田姥姥一段时间,还是有拿工资的,田姥姥却对她这么关照,她心里是真的很感动,但不觉得理所应当。
谁又不欠谁的。
田姥姥平时对外人严肃冷硬,其实她是个柔软而慈爱的人,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再见到她,照顾她。
韩小英看完信将信收好,拿着脸盆打水到院子里洗手准备吃饭。
却发现还在院子里的马卫国直勾勾的瞅了她好几眼。
韩小英被他盯得浑身发毛,不高兴的问道:“马知青,你有事儿呀?”
马卫国连忙移开视线,“没事儿,我以为今天是你做饭呢。”他胡乱解释了一句。
这个韩小英人长得不咋地,人际关系倒不少,他刚才偷瞄了几眼,信都是定城来的,不知道其中有没有好用的。
他家是定城周边县城的,要是能攀上韩小英的关系,弄到定城的工作指标也不错。
他是想尽早回城的,乡下实在是太苦了,可惜家里指望不上。
韩小英切了他一声,“你啥记性啊,早上才刚吃完锅巴!”
每次谭雅婷做饭,锅底就会出锅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马卫国虚头巴脑的在这儿糊弄谁呢。
“嘿嘿,不好意思,我给忘了,没事儿没事,你打水吧,我回屋了。”几乎是逃的,马卫国转头就回屋了。
韩小英冲他仓皇的背影翻了个白眼,以为她小就好欺骗呢!
马卫国这人最爱占小便宜了,知青点的人基本都知道,可也没谁真的跟他计较。
毕竟相处的时间太短,不知道他的真面目,以为他只是占小便宜,其实不然,他是一肚子坏水。
韩小英是有多远躲他多远。
吃过饭,郑家和说下午请假去镇上取包裹,谭雅婷还有李明伟要一块去了,她们也收到包裹单了。
韩小英本来是想去的,不过想起马卫国刚才瞅她那眼神,好像闻到了肉腥味的绿头苍蝇,盯上她了。
以为她一次收到这么多信,得有很多关系,她说了是同学也不信。
反正除了寄信她也没什么买的,就不去了。
赶紧给金凤写了封回信,叫谭雅婷帮忙寄了,又悄悄给她钱,给她捎十个信封跟一版邮票回来,她的快用完了。
下午上工,韩小英跟几个婶子还有贾大芳被郭队长分到高粱地除草。
肖兰跟张翠云她们仍去玉米地了,不知道队长怎么分配的。
高粱地里的草特别少,锄起来根本不费力气,这工分挣的很容易。
估计是郭队长照顾她们呢。
马上快到七月了,天气越来越炎热,高粱已经拔节,人在地里一走动,高粱叶子裹着裤腿,哗啦哗啦直响。
韩小英干活不藏奸,比她健硕的贾大芳使全力愣是落不下她多少。
“韩小英,你干活还挺利索的哈。”村里人都说这个韩知青任劳任怨特别能干,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贾大芳喜欢偷懒耍滑,不过她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人家郭队长可不是吃素的,谁干活多少一目了然。
“队长不是说,不干活就没有工分,没工分年底就不给分粮食,我可不想饿肚子。”韩小英不想搭理她,可她偏没话跟她找话。
“咋会饿肚子,你家里不给你补贴一些啊?城里不是都吃供应粮的吗?”贾大芳觉得韩小英家里再穷也比她们乡下在地里刨食儿的人强。
韩小英摇摇头,露出一抹苦笑,道:“我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多,根本指望不上。”
“怪不得你这么小就下乡了,原来家里条件不好。”贾大芳面上看着很同情她,心里却在嘲讽。
这城里人也不是谁家日子都好过的,韩小英家可能还不如她家呢。
看她把自己弄得这丑样儿就知道了。
郭婶也就是郭队长媳妇,在韩小英另一边除草,干活也十分利索的,韩小英有些跟不上她。
听着她们说话,笑着回头插了一句,“大芳,你啥时订婚啊,老张家说没说给你多少彩礼呀?”
结婚都说要有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可这是城里人娶媳妇的标准,乡下没几家出得起的,能有其中一样就不错了。
“快了,麦收过了就定了。”说到订婚,贾大芳娇羞的笑了笑,却只字不提彩礼的事儿。
韩小英看不下去扭过脸去,贾大芳挺大个坨,学人家美人儿摆什么娇羞,实在是辣眼睛。
贾大芳不说,郭婶也知道,老宋家三个儿子,大儿子娶媳妇,不可能给太多彩礼,不然下面两个儿子娶媳妇的时候怎么整?给谁少了能行?一碗水不得端平了。
而且就老贾家两口子那抠搜样儿,闺女有多少彩礼都得叫他们昧下来。
他们对外说是疼闺女,实际上还不是向着儿子,指望儿子养老呢。
韩小英没说话,贾大芳父母还有阮荷花,比她妈齐淑珍还能压榨女儿女。
前世贾大芳跟张建业结婚时,老张家彩礼没少给的,可被她娘家给截留了大半,贾大芳出门子时,只有一对箱子跟几身旧衣服,可怜得很。
而韩小英嫁给张建设那会儿,尽管没有娘家撑腰,也没有嫁妆,可婆家给的彩礼她是分文不少的都给带进了门。
这么一对,贾大芳就比她这个外乡媳妇儿矮了一头,面子上自然过不去,还经常被婆婆拿出来跟村里说道,谁能受得了。
所以前世她们的妯娌关系打一开始就不太好,后来张建设一死,贾大芳跟吃了欢乐药似的,乐得就差蹦起来了。
“大芳同志,你对象长得啥样?好看吗?”韩小英转过头来,一脸好奇的问道。
郭婶子噗嗤笑了,道:“小韩,这男同志怎么能说好看不好看呢?你这孩子是什么都不懂啊。”
贾大芳也被逗得“嘎嘎”乐。
张建业长得还行,挺俊的,要长得丑的话她才不干呢。
韩小英不好意思的拿着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
然后解释道:“郭婶,我听我妈听说的,好汉不娶好看妻,赖汉才会娶花枝,郭婶你说这话对吗?”
郭婶点点头道:“对,你妈说的对,男人太好看了没啥用,有本事养家,能干活上工挣工分才是真的。”
她是过来人知道这个理,男女长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过日子。
贾大芳歪着脖子看着她们,有些不高兴了,“韩小英,郭婶,你们说啥呢?张建业好看咋了?我就稀罕长得俊的男人。”
“没咋,大芳同志,我们是希望你嫁个好男人,以后过好日子。”韩小英一脸诚恳的祝福。
心里却哼道,贾大芳不要脸,当众就说就稀罕俊的,她也不看自己长得什么德行。
贾大芳听了她的话,很欢喜的点点头,一脸坚定的道:“那个张建业可能干了,上工经常拿满工分,我以后肯定会过好日子的。”
郭婶“嗯嗯”了两声,弯下腰紧着挥着手上的锄头往前除草,不地她怕自己会憋不住笑出声来。
这个贾大芳,光长肉不长脑子,好赖话都听不出来。
小韩知青也很逗趣儿,小孩子家家的什么都不懂,都说了好汉不娶好看妻,她还希望贾大芳找个好男人,这不拐着弯说贾大芳不好看呢吗?
她可不觉得小韩知青是故意这么说贾大芳的。
小韩知青一直老实巴交的,人看着也不咋机灵,跟贾大芳之前也不熟悉,怎么会无缘无故拐弯抹角的埋汰人。
但她没看到的是,在她身后的韩小英在说完上面那句话,就用毛巾捂住了脸,嘴角大大的咧开,无声的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