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顾天准一手拿着两匹卡其布, 一面点了点下巴,示意她接回找的钱。
秦羽荞愣愣拿回钱,又惊讶地盯着面前的男人上下打量一番, 还是不敢相信,这人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京市?
“你...”秦羽荞从抢布料的人群中挤出来直勾勾盯着顾天准, “你怎么在这儿啊?”
“休探亲假。”顾天准回答地云淡风轻。
旁边沈月慧三人也买好东西挤出来, 一眼就见到秦羽荞身边站着个高大帅气的男同志。
几人中只有沈月慧认识顾营长,她和人打了招呼,主动拿过秦羽荞买的布匹和另外两人先走, “你们自己去逛逛吧, 记得准点回来。”
突然贴心的沈月慧带着另外两人走了,给这对谈对象的留足时间和空间。
京市街上热闹得紧, 到处是二八杠叮铃铃的声音,秦羽荞和男人缓步走在路上, 忍不住开口, “你是不是故意挑的这个时候休探亲假啊?”
这句话憋在她心里好一会儿, 不问出来能憋死人,虽说有些自恋, 可这也太巧了。
“是。”没想到男人倒实诚,直接大大方方承认了。
秦羽荞抬手摸摸脸, 笑意从眼底泄出,将墨黑的眸子染亮。这人吧,没得到准确答案的时候心里难免东想西想, 这会儿听到了肯定答复还突然害羞起来。
她越来越觉得, 爱情这个东西真是神奇。
“我们在这儿比在昭城还刻苦, 尤其是上回看了演出, 总政的演员太厉害了。”秦羽荞迫不及待跟对象分享最近几天的见闻。
“是不是瘦了?”顾天准听说她训练地辛苦, 仔细看了看她小脸,怎么瞧怎么觉得人消瘦了几分,得补补。
“没瘦,我吃得可多了。”秦羽荞头一回吃上北方的馒头,很有嚼劲,一顿饭能吃下两三个。
“那你胃口不小啊。”顾天准听着秦羽荞说些自己的事儿,心里也欢喜,谈对象就是这么简单,随意说说自己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就够了。
“那是。”
“一会儿带你去吃好吃的。你们几点回?”
“九点前,去哪儿啊?”
“我家。”
一个没站稳,秦羽荞差点被这话吓得绊倒,“去哪儿?”
“你不会不知道我家在京市吧?”顾天准见她反应挺大,站定问她。
“知道。”秦羽荞点点头,不过自己之前确实压根没想起这回事。现在突然就要上门去见对象的家人吗?
她的小脑袋瓜里已经晃过一连串信息,见家人,他爸妈人怎么样?家里人好不好相处......
*
程前一接到家里电话立马去买票,不过昭城每天开往京市的火车只有一班,最近几天的车票早就卖完了,连站票都没了。
他四处托关系,终于从每日火爆的开票环节抢下两张后天出发的坐票,连夜带着温倩和圆圆回京。
出发前他再次和家里人打电话确认过,奶奶意识有些模糊,不太能吃下东西,让他抓紧回去。
火车上堪比赶集,就算是有座儿也遥不可及,他护着媳妇儿孩子艰难前行,等坐下之后已经出了一身汗。
圆圆乖乖坐在温倩腿上,看着车厢里拥挤的人群只觉得新鲜,就是味儿有点大,声音也杂,从早到晚都是闹哄哄的,全是夹杂着各地方言的说话声。
火车轰隆隆行驶,将一切烦恼暂时抛下,他现在只担心奶奶的身体,以及,怎么跟家里人说妹妹的事儿。
带着一身疲惫,程前一家终于重归京市,直奔程家老宅。
程家现在住在北城部队家属院,是一栋独栋小院,两层楼,外带一个小院子。程父程胜康今年四十八岁,任北城部队装甲师副师长,于部队服役三十多年。
二十二年前,程家小女儿被拐的时候,程胜康还只是部队的一个副营长,哪怕后来一路升迁身居高位,也奈何时间太久,已难以追踪到小女儿的下落。
程胜康升任营长前,程家一家住在京西胡同的四合院里,后来部队的小院安排下来了,才举家搬迁过去。不过程家奶奶胡梦珠总喜欢时不时回老宅四合院看看,人老了总是念着年轻时候的人和事儿,睹物思人。
前阵子,老爷子祭日,老太太一人悄悄回去了一趟,结果一个没注意在老宅摔了一跤。年轻人都是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胡梦珠本就是高龄,再加上身子骨弱,一直因着老伴儿走了,小孙女丢了,愁绪缠身,在医院就逐渐失去了生机。
这个年纪,医生也不敢轻易动手术,只能慢慢将养着,不过老太太念着早几年过世的老头子,思及被拐小孙女的生辰快到了,越发没了什么求生的念头,倒是一副要坦然面对死亡的模样。
前两天更是说什么都要搬回老宅住,她说,这叫落叶归根。
她心里始终把住了多年的四合院当家,要是真要走了,她不愿意在冷冰冰的医院离开。老太太心里有数,甚至连医生都说她没有多少求生意志,刚回家那天她还安慰儿子,说自己活到七十多已经是有福的,比老头子命好。
“爸,奶奶怎么样?”程前抱着圆圆,和温倩一块儿进了屋,正看见父亲程胜康从胡梦珠房子出来。
“正念叨你呢,估计是知道你们要回来,这两日精神头好了些。”程胜康陪母亲说了一会儿话,又要回部队工作。
临走前,他看一眼紧锁的房门,轻叹了一口气。“你妈在房里,一会儿你去看看她。”
“好。”
“圆圆,一会儿见着祖奶奶要听话,别吵着她,知道不?”进屋前,程前特意叮嘱闺女。
圆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大事儿,就知道祖奶奶生病了,她知道生病了是怎么回事,会痛痛。
“奶奶。”温倩和程前轻轻推开房门,**躺着一个年逾七十的老太太,满头银丝短发收拾地齐整,就算是病中也竭力维持体面。
屋里有个程家远房亲戚四婶,四婶是来帮忙照顾人的。她现在没有正式工作,原本她和男人都是邮票厂工人,后来儿子下乡当知青,七五年的时候为了让他早点回来,四婶儿让儿子顶了自己的工作,这才成功返城。
人没了工作,赋闲在家,她也想找点活计帮补家用。这不这回自己远房姑婆病了,她也帮个忙搭把手。程家条件好,对人也大方,不到十天的功夫给她十块钱。她呢,一方面为了点沾亲带故的血缘,一方面也是个进项,便过来照顾病人。
“老太太,你看谁来了?”
程家奶奶胡梦珠年事已高,加上病弱,已是有些耳背,四婶儿在她耳边叫了几声这才侧身看到刚进屋的孙子一家。
苍老的脸上立时就笑开了花。
“石头来啦~”程家奶奶叫着孙子的小名,颤颤巍巍伸出手,声音也在发颤。
程前看着把自己带大的奶奶如此苍老,差点没掉下泪来。
“奶!我回来了,还有倩倩和圆圆,都回来看你了。”他紧紧握住奶奶的手,只觉得老人瘦骨嶙峋,手上的皮也皱起。
“奶奶。”温倩自打嫁进程家就没过过苦日子,虽说头几年没法随军,自己住在婆家,可婆婆不管事,上头的奶奶又是个好性子,没人为难过她,都把她当亲生闺女待。
就是怀孕生下圆圆后,自个儿亲娘本还担心亲家一家有意见,要说这世道,基本都是盼儿子,想有个传宗接代顶门立户的,都说生了闺女的媳妇儿得受气,但是程家压根没这种心思。
许是自家打小丢了个闺女,倒是对圆圆更加宠爱。就连这些年冷性子的婆婆对着圆圆也难得有了喜色。
“倩倩,我认得倩倩。”胡梦珠眼睛已有些凹陷,不过眼神倒还好使,挨个从孙子和孙媳妇儿身上滑过,最终定格到圆圆身上。
“祖奶奶。”圆圆鼓着脸颊小声喊了一句,不过祖奶奶似乎是没听见。
“是小妮子吗?”胡梦珠怔怔看了半晌,瞧这小梨涡可不就是自己的乖孙女小妮子吗?
程前和温倩对视一眼,心道不好,老太太糊涂了。
“是,我是小妮子。”圆圆知道家里以前有个小姑姑,后来不见了,大家都很惦记她,这会儿祖奶奶把自己认成姑姑了,她想啊,祖奶奶想小姑姑,那自己就扮一会儿让祖奶奶高兴高兴。
“哎呦,我的小妮子,奶奶抱抱。”
圆圆倒也配合,自个儿麻溜按着床铺边缘就要往上蹦,小身子卡在半空,一条腿上去了,另一条还在空中悬着,最后还是被程前给抱上去的,坐在了胡梦珠身边。
程前和温倩出了屋子,让圆圆陪会儿老太太,两人一时沉默不语。
抬眼看看楼上,程前这才开口,“我去看看妈,你再陪陪奶奶。”
“嗯,你去吧。”
...
章如茵自从小女儿丢了后便整日拿着串佛珠转动,孩子被拐,她担心心头肉受苦便每日诵经念佛,期盼老天爷可怜可怜自己的孩子,让她少吃点苦。
哪怕后来大运动开始,到处嚷嚷着‘破四旧’,不能信那些封建迷信,可章如茵还是悄悄摸摸在家里礼佛,因为她平日也不大爱出门,因此倒是一直没被人发现。
这才婆婆身体可能不行了,全家都搬回老宅四合院住,她便独自在东耳房住下,除了时不时看看婆婆,就是在屋里念念佛。
“妈。”程前敲了敲房门,屋里没有回应。
“石头。”章如茵的声音在后头响起。
程前回头一看,她手里正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刚从厨房出来。
章如茵年轻时候有一副好皮囊,加上又是跳舞出身,形体优美,气质绝佳,哪怕后来受了打击年迈不少,如今四十来岁的她依旧比旁人多了一份清冷淡然的气质。
程前想起妹妹丢了后,家里很是闹了一场,奶奶哭,妈妈也哭,那时候自己才三岁多也跟着哭,他不明白为什么出个门的功夫再回来,自己最可爱的妹妹就不见了?
这些年奶奶和妈没吵过架,也没理过嘴,就是没了以前的亲近,两人一个自责不敢在儿媳妇跟前晃悠,一个心里太苦见到人就憋得慌。
如今见到母亲给奶奶熬药,程前心里松了一口气,快步下楼。
“给你奶奶送进去,小心烫。”章如茵把药碗递给他,又淡淡叮嘱几句,“你奶奶怕苦,等喝了药再给她送颗蜜饯甜甜嘴。”
“妈...”程前心里难受,这么些年许多人都觉得章如茵嫉恨婆婆,可程前知道不是,她只是不敢见着胡梦珠,因为一见到她,就会想起闺女丢了的事儿,难受得紧。
这会儿熬了药,也只让儿子送进去。
“去吧。”章如茵任何时候都挺直腰背,仪态良好,哪怕此时她只觉得心里又累又苦闷。
回家第一天,程家人难得吃了个团圆饭,就连病中的老太太也穿戴整齐下**桌吃饭,就是手有些哆嗦。
“祖奶奶,我给你夹菜。”圆圆小屁股一挪,要往胡梦珠身边坐,乖乖巧巧地给人夹菜。
“圆圆乖。”胡梦珠这会儿清醒了,她摸摸小丫头的发顶,看着曾孙女的小梨涡,总觉得仿佛看见了小妮子。
这顿饭,人人脸上都挂着复杂的笑,有心酸有释然也有珍惜。唯独胡梦珠心宽得很,要说人怕不怕死,肯定都怕,不过她觉得自己可能是到时候了,现在儿子出息了,老头子早几年去了,小孙女也找不回来,她先下去也挺好,无牵无挂了。
老太太饭后没多久就沉沉睡去,程家人轮流在屋里守夜,就怕什么时候人不知不觉去了。
*
站在京西胡同窄口,秦羽荞觉得自己答应得太草率了。
刚一听到顾天准说上他家吃饭时,真是吓到了,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来一趟京市都不去对象家里拜访他爸妈,以后说出去确实没礼数。
所以就跟着他来了,不过现在她有些紧张是怎么回事?
“等会儿,我没买东西呢,先去趟供销社。”秦羽荞扭头就想走,却被顾天准给拦了下来。
“不用,我妈不拘那些。”
“那也不行,哪有上门不带礼的?要是我妈知道了,得数落我三天三夜。”秦羽荞想起来就脑仁疼。
顾天准没法,只能带着秦羽荞去了附近最近的供销社,秦羽荞平日买吃的倒随意,尽选些价格低,能解馋的,可这回去对象家里,怎么也得好好挑挑。
她四处看看,最后选了一把挂面,一包红糖块,一斤鸡蛋糕。男女老少都能吃,也算是丰盛了。
选好东西,秦羽荞还没来得及掏钱,就见到顾天准把票和钱往售货员的方向递。见此,她赶紧把顾天准拉到一旁,低声商量,“你别付钱,你先借我些票吧,我这回来没带那么多票,等回去了我就还你。”
顾天准听着对象要跟自己借票,忍俊不禁,“那我可得收利息。”
“你怎么是个黑心肠啊?”秦羽荞瞪他一眼笑着回他的话。
“哪有跟自己对象借这个的。”说完话顾天准上前几步又要把身上带的票和钱掏出来递给供销社售货员。
“等会儿!”秦羽荞小碎步赶过去,从兜里掏出钱,将顾天准手里的票单独抽出来,一并交到售货员手里。
“不行,上你家的东西我得自己买。”秦羽荞有自己的原则。
顾天准挑挑眉,还挺执着。
这一去又花了两块多,秦羽荞的荷包是越来越瘪了。
...
冯秋红揭开锅盖,腾腾热气争相冒出来,锅里正烧着红烧肉,已经软烂入味,带着些褐色。
“奶,我想吃。”孙子孙女眼巴巴守在灶台旁,就等着偷嘴。
“你们俩真是一个比一个馋!”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碗里,她用筷子分成两半,给两娃一人一半,“小心烫啊。”
“呼呼~”小花自己吹了吹,赶忙吃起来。
“好吃不?”
“好吃!”两人异口同声回答。
肉烧得一会儿就能起锅了,冯秋红把切成小块的一盆冬瓜倒进锅里,家里人多,不多加点菜哪够吃。
门口响起一阵说话声,冯秋红往围裙上擦擦手,赶忙走出厨房到院里望望,看看是不是二儿子带着未来媳妇儿回来了。
这人话也没说清楚,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对象了,一溜烟便没影了。
不过回来的不是顾天准,而是大儿子和小儿子一家。
“妈。”顾天阳一进院里就闻到一股肉味,香得不行,“今儿啥好日子啊,还弄上红烧肉了?”
“你二哥回来了。”冯秋红看几人一眼,又转身回厨房去。
“二哥回来了?”
“妈,二弟人呢?”顾天强四处看看,没见到人。
“二叔出门了,他说去衤糀见未来二婶婶。”志刚张着油嘴抢答。
顾家厨房里,冯秋红和大儿媳妇刘芳芳、三儿媳妇陈海燕一块儿做菜,大菜红烧肉起锅装进盆里,放在一边冒着香气,剩下的让两个媳妇儿再炒几个菜。
刘芳芳拿丝瓜瓤涮了锅,往锅里掺上几瓜瓢水,准备做个青菜豆腐汤。陈海燕在灶台另一个锅上准备炒腊肉白菜,拿着锅铲撬了一小块猪油滑进锅底,沾个油腥味儿。
“你们爸呢?这都什么点儿了还没回?”
“应该快了。”陈海燕挥动着锅铲回她。
顾建民在棉纺三厂工作,是个四级工,大儿子顶的冯秋红的工作,小儿子靠舅舅的关系初中毕业就当是机械厂的学徒工,现在也转正了,一家三个正式工,外加一个顾天准在外当兵。
顾家腰杆子还是硬,在京西胡同这里块儿说起来都是让人羡慕的。
说着话,顾建民终于回来了,一进屋就拿着碗开始灌水。
“爸,二哥回来了。”顾天阳上前打报告。
“老二回了?”顾建民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不过倒没显出来,只沉声问老三,“人呢?”
“说是接对象去了。”
“对象?他啥时候有对象了?”顾建民很是疑惑,自己怎么没听过这事儿?
“爷,二叔回来了,还带着个女的。”志刚和小花在胡同口蹲了好一会儿,终于见到人了,叫了声二叔便一溜烟跑回来报信。
秦羽荞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到顾家院门口的时候,冯秋红正火急火燎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正在切菜的菜刀。
要是自己儿子会找,冯秋红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姑娘,瓜子脸,五官精致,笑起来亲切又好看,尤其是那双眼睛,又大又亮,一看就是个机灵的。
刚想上前跟人说话,突然发现自己拿着菜刀,她立马把刀交给刘芳芳拿回厨房放着,狠狠搓了搓手,“老二,还不快介绍介绍。”
“爸,妈,这是我对象,秦羽荞。”
“这是我妈,我爸,大哥和他儿子,三弟一家,刚进厨房的是三弟妹。”
“二叔,还有我。”站在顾天准身后的小花发现自己被漏掉了,立马开口。
“你藏哪儿去了?我还没见着你。”顾天准揉揉小花的辫子,“这是三弟的闺女,小花,可机灵。”
秦羽荞端着最大方得体的笑,一一跟顾家人打了招呼,又把买的上门礼给冯秋红。
冯秋红自然是推脱不要,“你来就来,带啥礼啊?快进屋。”
进屋前,顾天准特意上前跟自己老娘说悄悄话,“妈,荞荞头一回来,你们可悠着点,别吓着人。”
冯秋红白儿子一眼,“你把我们想成啥了?还能把人吃了不成?”
说完话便堆着笑把秦羽荞送到凳子上坐下。
顾天准一看,果然太热情!他老妈就是这点,好,也不好。
顾建民打的大圆桌满满当当坐了十人,真是热闹得很。桌上摆了九个菜,除了顾天准,其他人都悄悄打量秦羽荞,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秦羽荞脸有些发烫。
一向胃口好的她,这会儿吃饭也矜持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吃饭夹菜,再夸夸菜做地好吃。
她想起二姐说她头一回上婆家的场景,那叫一个矜持,自己当时年纪小还不太懂,这会儿是体会了。
顾天准给秦羽荞夹了几回菜,被冯秋红看在眼里。要说自家老二以往不开窍,原来是要找个这么水灵的姑娘,瞧瞧这吃顿饭给人夹菜的劲儿,是真稀罕。
她用手肘碰碰顾建民的胳膊,给他使个眼色,笑得眉飞色舞,顾建民担心她给人看得不自在,皱了皱眉让她消停点。
冯秋红白男人一眼,嗔怪他什么都不懂,这不是跟自己和他头一回见面差不多?那时候这男人多腼腆啊,哪像现在?一点不贴心。
饭桌上一来一回精彩得很,秦羽荞乖巧回答众人的问题,从籍贯到工作都回答了个遍。
“是,我家在宏市,家里除了我爸妈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都结婚了,有孩子了。”
“现在在文工团跳舞,这回是来总政文工团学习的。”
秦羽荞回答地落落大方,冯秋红看在眼里更是高兴,要是人是要比较的,她看了看有些老实木讷的大儿媳妇,又看了看过于滑头的小儿媳妇,现在是怎么看老二对象怎么欢喜。
不过这话可不能让两个儿媳妇知道,她自个儿在心里有杆称。
“荞荞,你是不知道啊,我年轻时候也爱唱个小曲儿跳个舞啥的,你能进文工团真是了不起。”冯秋红一会儿功夫已经跟人熟络起来。
她年轻时候也是爱哼哼小曲儿的,因为对在文工团的秦羽荞更是看重。
“阿姨,你有空来昭城,有机会可以看演出。我们节目挺多的。”
“好啊!”冯秋红看看儿子,恨不得立马收拾东西跟着走,“改明儿我就上你那儿去看看。”
“妈,你要来我可欢迎。”
顾天准大哥和三弟就陪着笑笑,倒是不好问东问西,只偶尔跟顾天准碰个杯,喝两口。倒是大嫂和弟妹不时给秦羽荞添个饭啥的,一顿饭倒是吃地乐融融。
饭后,冯秋红把顾家其他人打发了,单独和人聊聊,她是个直肠子,对人也随和,倒是渐渐把秦羽荞初来的紧张给打消了。
两人一会儿功夫便亲近起来,从各种曲目到舞蹈,从现在时髦的红纱巾到今天下午买的卡其布,聊得兴起。
顾天准坐在一旁,一句话都插不上。
见时候正好,冯秋红准备探探两人的底,旁敲侧击催催结婚的事儿道,程前这个最完美的工具人又出场了。
“我那天还见着程前闺女呢,四岁的小丫头,长得可漂亮,老二啊,你说程前跟你岁数差不多,人孩子都多大了,荞荞,你说是不是?”
“阿姨,您见到圆圆啦?”秦羽荞没注意到冯秋红话里话外的暗示,直接抓偏了重点。
“是,你也认识?”
“嗯,我跟圆圆还挺熟的。她来京市了吗?”
“程前奶奶不好,一家人回来了。”顾天准终于插上了一句话。
说到这事儿,冯秋红一拍大腿突然想起来,“不然你俩去趟程家,人怎么说也是你老同学,现在又在一个军区,还是邻居,上门去看望看望。”
她从斗柜里拿出一包白糖,一把挂面递给儿子,“程前奶奶以前还爱回来胡同看看,我也跟她说过几回话,人挺好,回回见着都要逗逗我们小花,给塞两颗糖,你说说,这么好的人,怎么就......哎。”
“行,那我过去看看,顺便送荞荞回文工团。”
顾天准和秦羽荞起身,跟顾家人道了别,准备往两条街之隔的程家去。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来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