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天赋
不用蹲马步, 而且日华入体的感觉太好,第二天早上的武课,李重润只轻喊了一声, 冯莱莱就麻溜地爬了起来。
赵氏内功心法很简单,就是两页口诀, 通篇就六百多字。其中一半儿还是赵家历代人的题外标注。
开始看还有些晦涩难解,昨天赵四海也只是给她讲解了入门第一步,引日华入体。
没想到成功引日华入体后, 她再看那段心法口诀,竟通了。
经历过高考的人, 背六百字内容还不是分分钟, 只用一天的零碎时间,冯莱莱就背好了。
引日华入体是长期坚持的过程, 即便心法小成了,也是每天要做的功课。
区别只是现在可能要花四十五分钟,以后随着日华积累日多, 可以慢慢减少, 小成后, 每天打坐吐纳十分钟就差不多了。
哪怕冯莱莱天赋异禀,赵四海参考祖上那位能者,预估她这样引日华入体,积累到下一段位, 最少也要半年以上。
就是说半年内, 冯莱莱的早课只需打坐吐纳就好。
冯莱莱觉着太可了, 她太喜欢赵家这样文雅的武道传承了。
都不用赵四海多说, 她对着日出方向,打坐吐纳走起。
几米外, 李重润蹲着马步,说不羡慕是假的。
一会回生二回熟,今天早上,冯莱莱感觉更丝滑顺畅了。
昨天她只能偶尔补捉到边缘落单的点滴日华,可今天她按着心法静心,入定的刹那,日华汇成一丝细线,竟自主地从她百会穴贯入。
心法上不是说日华成线入体是里程碑的一步,是最艰难的一步吗?
关键时刻容不得多想,冯莱莱撇开杂念,赶紧引导着那丝日华按着心法要求的经脉路径游走,最后汇聚于丹田。
四十五分钟倏忽就过了,再起身,比昨天更妙不可言的感觉。
身体更轻盈,耳清目明精气神更足了,力气像使不完。
赵四海不动声色地问她今日如何。
冯莱莱就把日华成线自动入体的困惑说了,赵四海再淡定不来,差点喊出来。
好在他及时收住,极力压住激动的情绪,详细询问起来。
冯莱莱都一一给他说了,赵四海听了,心里已是波涛汹涌。外孙女这样的,只能说是老天赏本事了,已不是天赋异禀可形容了。
赵家门里,很多人成功引日华入体后,以为大功告成了,却又都折在日华成线入体这一步。
有人几年后倒是能堪堪做到,有的人却终其一生只能点滴入体。
而日华成线入体后,也不意味着心法会大成,只能说赵家的内功心法你练及格了,日华积累到一定程度,赵家的外门功夫招式你都可以练起来了。
而那些点滴入体的,赵家的外门功夫很多是练不起来的。
赵家的功夫招式全赖内功心法打底,两者相辅相成,内功不到家,外功也只能是半桶水儿。
赵四海当初在兄弟们中成为佼佼者,就是因为他是最早日华成线入体的。
成线入体之后是成溪,之后成河,再之后是八方汇聚这三个境界。
赵四海做为兄弟中的第一人,赵家武道这一代的最能者,也只是在四十岁那年才达到成溪境界。
至于成河,这是毕生的追求,达成者赵家历代只出过五人。包括那位大能者。
传说中的八方汇聚,至今未见一人。
开山鼻祖做为创始人,功法都是他创下的,后人们起初都认为他必能达到。可随着一代又一代无人能做到,越来越多的后人怀疑就是开山鼻祖可能也达不到。
所以八方汇聚已被认为是想象来的,是肉体凡胎的人所达不到的。近几代的赵家人,已经完全把这一境界排除在外了。
赵四海只想到自己这支出了成河境界的,还是他自己亲自教出来的,他就按捺不住,恨不能马上把自家的那些堂兄弟们翻找出来,大大的显摆一通。
只这一把,外孙女就足够他这一支显达于家族了。
唉,啥时候家族里的人能重聚一下呢?他很急很想。
最紧要还得这样躲藏于人后的日子结束才行。
南北闯**了那么多年,赵四海见识还是有些的,
年后形势越见宽泛,他觉着应该不远了。
——
中午下班回家的路上,冯莱莱遇到专等在路边的梁晓敏,知道顾湘和冯满成已经对外公开了。
“顾湘还想让我陪她去商量订亲的事,我没应。”梁晓敏说。
不管顾湘是不是有意的,梁晓敏都不想再掺和她的事了。
“唉,我这里没啥,就是你和重润回娘家就要见到她,这样可真够烦。”梁晓敏话里还有未尽之意。
梁晓敏话里的意思冯莱莱明白,是怕李重润总见到顾湘,若再不注意分寸,会引出什么闲话来。
要不是换了芯子的,那确实挺恶心人的。
现在嘛,她一点不觉着是问题。
顾湘注定会白费心思。
原以为,赵水柳拿回了嫁妆钱,短时间内会没脸喊她回娘家。
可第二天,也就是礼拜六下午,冯满同跑来石屋,跟赵四海和冯莱莱说,明天冯满成和顾湘订亲,让他们都去热闹一下。
赵四海说撂开就再不肯回头,这么多年心也早凉透了,闺女他不认了。
一手拉扯大的闺女都不认了,女婿和两个外孙相处都没几回,就更没情份了。
只一句“不去”,就转身回屋了。
一直想亲近姥爷而不得的冯满同,不由失落,“姐,姥爷咋不去?明天割肉包饺子,妈说姥爷最爱吃了。”
冯莱莱不想粉饰太平,“妈既知姥爷最爱吃饺子,这么多年送过一回没?”
冯满同说不出话来,他也爱吃饺子,所以不会忘,有记忆以来家里连饺子皮都没往石屋送过。
之前她妈说不过来是因为姥爷不让登门,他还会信。
可经了上次分家姥爷给出头撑腰后,仅一次的近距离接触,他就看出姥爷是个面硬心软的人。
若是真心悔过认错,他不信姥爷还会那么冷心肠。
想想这么多年,他妈好像只说嘴上念念,行动上啥也没有。
看清了这些,冯满同都不好意思在石屋多留。
确认冯莱莱和李重润是必去的,少年怏怏地低头回去了。
他还想着跟姥爷关系缓和了,想和姥爷学功夫呢,现在他知道没戏了。
顶着人家女儿的身份,冯家三房有什么事,冯莱莱表面文章也要做一下的。
嫁妆虽然还了,可冯有顺和冯满成兄弟待她总有份儿顾念,冯莱莱做不到完全切割。
赵四海也明白,所以也没拦着冯莱莱不去。
晚饭时他对两人说:“有那个顾湘在,饭也别吃了,去坐坐就回来吧。想吃饺子,咱们家里自己包,我可不信你妈能舍得放足料。”
他现在对赵水柳是从头到脚瞧不上,赵水柳把给闺女的嫁妆钱都能要回去的行为,已经突破了他的底线了。
祖孙俩说话,李重润一直默默围观,并没插话。
只当他是事不关己,怎样都无所谓。
等晚上的卧谈会上,他却一脸郁闷不乐。
“冯莱莱,他们订亲关咱们什么事儿,一定要去吗?”
冯莱莱想想,觉着假女婿不去也没什么相干,“那你别去了,我自己去就行。”
想也知道那个顾湘打得是什么主意,自己不去,冯莱莱要吃亏。
“算了,我不去你太势单力薄了。原来你那个哥还能护你下,现在他女人要针对你,你说他会怎么选?”
敢情他眼里她是随人拿捏的包子吗?
冯莱莱被激出了本性,笑得格外潋滟:“难道我是吃素的吗?顾湘那样的,给我送菜都不够格。她明天最好别招惹我,不然我会叫她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