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这个案子中, 犯人抢药在前,伤人在后,其行为十分恶劣, 按《周律》此人当处斩。”更有甚者,有些官员还会罚没家产, 甚至将犯人的妻儿流放, “可若从情理来看,此人抢药乃是为了救治病重的妻儿,乃重情重义之举”, 这在这个时代是被推崇的美德,“将人处斩, 难免让老百姓替犯人惋惜……”
所以面对这种有情可原的情况,大多数官员都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做法, 将斩刑改为流刑,然后让犯人给受害人一些经济上的赔偿。
“那如果我们不知道这种惯例, 考试的时候直接按照照搬《周律》是不是就错了?”
听宋夫子讲完,有人忍不住发问。
钱有福心里也有同样的疑惑, 忙转头去看宋夫子。
宋夫子捋着胡子摇头, “也不一定,要看你自己的水平也要看主副考官……”当然同等水平下,如果主副考官的想法也是应该按《周律》量刑, 那么这种答案自然更容易得高分,反之如果主副考官偏向于应该把犯人抢药的缘由也考虑在内,从轻处罚, 那这种答案拿到高分的可能性可能就要低一点。
“这么说来, 岂不是主副考官的主官想法很重要。”钱有福喃喃。
“本来就是如此,不然, 你以为每次考试前,为什么那么多人到处去打听主考官的喜好?”还不就是为了能提前推断出主考官的倾向嘛。
“可是这样的话,对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是不是有点不太公平?”
“不公平总会有的,不过每次考试,能打听到主副考官真正喜好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其实都是捕风捉影,或者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用来迷惑别人的烟雾弹,所以,总体来说还是很公平公正的。
钱有福点头。听完一节《周律》课,头昏脑胀的跟着周元一起出了教室。
路上还听到有人在讨论,宋夫子课上说的这个故事里的犯人到底应该怎么定罪才比较合理?
“阿福,你觉得,应该怎么定罪?”听到旁边的对话,周元好奇的看向钱有福。
钱有福:“如果是我的话,我可能会更偏向于考虑这人的犯罪动机。鉴于他对妻儿的爱护,把人轻判。”
不过,这人到底是不是因为爱护妻儿,不忍心看着妻儿,因为吃不起药,生病去世才生了歹念这一点,他会查的很严格,绝对不允许有人滥竽充数,故意犯罪的时候把自己说的多么多么可怜,以博取同情。
周元闻言若有所思点头,心里却突然想到这次他回来府学把妻子也带来府学,租的小院之前那户租客一家的事情——那家的媳妇据说就是一开始为了让他丈夫轻判,跟衙门的人撒谎,说他丈夫如何如何乐于助人、对他们如何如何好什么的,结果衙门的人没想到有人敢撒谎,也没让人去查,就信了,把那媳妇本该判斩刑的丈夫,判了十年牢狱。
结果那妇人的丈夫,结束十年牢狱之灾回来不到七天就失手把另外一个人又给打残了。
“想什么呢?”去吃饭的路上,钱有福看周元发呆,伸手在周元眼前晃了晃。
“在想一件事,我租的那个院子你知道吧……”周元把前面租户的情况细细说给钱有福听,末了道,“还是你说的有道理,如果要这么做的话,一定得做好监察,确保这个不被人拿来达成什么其他不好的目的。”不然,隐患会非常大,还不如直接按《周律》来。
钱有福点头,跟周元两人进了平时吃饭的,小饭馆跟掌柜的要了两个菜,两人坐下一边等饭一边继续小声讨论课上宋夫子说的东西。
刚说了没几句,就听隔壁有人提到今年的府学交流活动。
这是府学每年都有三四月都会举办的固有活动,届时府学会挑出几个优秀学生到其他府的府学或者书院去跟人交流,府学这边也会有人过来。
“听说今年到咱们府学来的是江南书院的人。”
“江南书院?!真的假的?人家能看上我们?”
“怎么看不上?我们又不差。”
“哎哟,你可得了吧,我们自己瞧着是还行,可到江南书院跟前一比,那可差远了。”
“那他们怎么会同意到我们府学来?”
这一点,钱有福也很诧异,之前他听他哥提过,说是跟他们府学互相交流的一般都是附近的府学来着。没想到今年来的会是江南书院。
“那还用说,肯定是冲着黄夫子来的。黄夫子没来咱们府学之前,人家江南书院可看不上咱们这。听说他们还想把黄夫子挖到他们江南书院去呢。听说早之前邀请信就一封一封不知往这边送了多少了,只是黄夫子没同意罢了。”
“真的?”周元无声询问钱有福。
钱有福点头,那些信他也在师父那见过,确实不少,开出来的条件也很优厚。
“那,黄夫子不会真被他们挖走吧?”周元着急道。因为太过急切,险些没控制住声量。
钱有福摇头,“不会,师父无意挪动。”师父说他挺
满意现在生活的,短期内无意动弹。
那就好,周元松了一口气。
钱有福好笑摇头,“你怎么瞧着比我还紧张?”
“本来就比你紧张。”
掌柜的刚好亲自送了两人饭食过来,周元跟钱有福一起谢过,接着道,“你是黄夫子收的弟子,黄夫子走到哪这一点都改不了,就算黄夫子有一天离开府学,你想跟着黄夫子继续学习,只要黄夫子愿意,其他人也管不了。可是我不一样。黄夫子在咱们府学,我还能去蹭几节课听听。黄夫子要是去了江南书院,我还到哪儿蹭课去?”
这一点好像还真是,这么一说,钱有福突然觉得最近好像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觉。
“你才知道啊”周元给了钱有福一个大大的白眼,“你知道私下里,大家多羡慕你能拜黄夫子为师吗?”
偏偏阿福课业上还没那么突出,因为这个每次考完试,都有人看着阿福的成绩咬牙切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