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

第065章

“啊?不, 不会吧?三婶给巧儿姐定亲前不是都打听清楚了嘛?”应该不会漏了这么重要的事吧?

“要不您叫三叔过来问问?如果您实在不放心”,钱有福想了想笑道,“这事儿也简单, 爹跟镇上孙大夫关系不是一直挺好的吗?您改天让爹去镇上找孙大夫喝顿酒,叫上袁庆, 到时候找个借口, 请孙大夫帮着把个脉不就行了?”

钱存贵眼前一亮,“你这个法子好。我这就寻你爹去。”说完,起身就往后院走, 走出去几步想起来才又转身问道,“阿福你准备啥时候回镇上?”

家里的事儿也差不多了, “明天就回。”说完,注意到老爷子陡然暗下里的眼神, 钱有福心下有点酸,只能笑着安慰道, “爷,我这次回来的时候跟哥都说好了, 等我六月院试考完从江宁府回来(之前院试就在府城考, 今年开始要去江宁府考了),他也跟我一起回,到时候, 我在家里赖上一个月,好好陪陪您,好不好? ”

“好”老爷子闻言脸上重新挂上笑, 却不急着去找钱长林说袁家的事儿了, 又走回来跟钱有福殷殷叮嘱了好些话。

第二天,回到私塾, 袁夫子拉着钱有福又是一番长谈,谈这次府试,谈他接下来的复习计划。

“现在你的贴经、墨义、算学、试帖诗、杂文这几样都没什么问题,接下来复习的重点更多还是要放在策论上。前几天你袁勤师兄从江南那边让人捎了些题回来,你回头带回去做一下然后拿过来给我看看。”

钱有福点头,“除了这个,学生还想跟夫子再借剩下的两卷在《周律》看看。”

想到了,“喏,已经给你拿过来了,你拿去看吧,等你院试考完了,再还也行。”

钱有福连连笑着鞠躬致谢,完了,时间也不早了,钱有福恭恭敬敬跟袁夫子告别,“那学生就不打扰夫子了,学生告退。”

从夫子家出来,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小胖、阿继知道他回来了,却还在私塾外面等着,看到他出来,立时迎上来,“阿福……”

“小胖、阿继。”

有些日子没见了,三人一见面都很高兴。

小胖、阿继说起这段时间私塾里的事,钱有福也简单说了一下他府试的情况。

听说他府试的时候试卷不小心被打湿了,两人既担心又有些为他可惜,“如果答题卷没有打湿,说不定阿福能再得一个案首呢。”

“哪有那么容易?”钱有福轻笑,“那些师兄那么厉害,我能得第六已经很不错了。”他对头名并没有那么执着,也没有那么高的胜负欲,一定要得案首。

“这倒也是,一山更有一山高”小胖、阿继跟着甲班师兄一起念了一段时间书,见识了那些师兄的厉害,也确实认识到了这一点。不过,“阿福,我们相信你,你六月份院试肯定会中的。”

钱有福笑着点头,“我会努力的”。

说到做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钱有福除了跟甲班周元几个同样报名了今年院试的师兄一起讨论学习,向袁夫子请教问题,就是各种刷题、读书、练字。

这种过于充实的生活过的相当快,钱有福自己都没咋感觉,就又已经到了他要乘船南下江宁府参加院试的时候。

这次私塾里除了他之外,包括周元在内的几乎所有甲班学生都会参加,加上杨夫子那边王吉等人,他们一个镇这次就有八个人要参加院试。

因为每年几次几个私塾之间的交流活动,大家互相都认识。所幸凑一起商量了一下大家一起租一条大船走,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虽说大周建国到如今已经十多年了,可各地土匪、强盗这种却是屡禁不止。谁知道此去江宁府几百里,路上会不会有个什么事情?

“阿福,你怎么还把这个弹弓也带上了?”

上了船,钱长林拾掇东西,打开钱有福包裹,看到里面静静躺着的弹弓,好笑的道。

钱有福:“用来缓解压力的”读书读累了,打会儿弹弓就当休息了,必要时候还能用来自保,一举多得。

钱长林笑着点头,把钱有福这几天在船上要用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好。见钱有福这才坐船没像之前钱有福第一次坐船去府城的时候那么难受,有心让他出去转转,便招呼钱有福去找船老大问问船上吃饭的事。

“船上提供吃的,不过大多都是就地取材”也就是吃鱼,“你们要是吃不惯,自己带的有菜也可以自己做,到时候给几个柴火钱就行。”

钱有福点头,“那路上呢?一路上船停吗?”

“停那肯定是要停的。”他们也得补给,“路上停两回,今天晚上我们会津湖停船休息,明天下晌到扬州休息,快的话,后天午时左右就能到江宁府。”

钱有福点头,从船老大这边要了个小炉子,又要了个水壶提溜着往回走。快到房间时正好看到周元从他们隔壁房间出来,“周师兄”,钱有福开口叫人。

周元笑着点头,“正要找你呢,船上旅途无聊,我想把大家聚一起每个人

出两道题,大家一起做做,互相品鉴一二,你觉得如何?”

“可以啊”他没问题。

“行,那我再去问问其他人,如果有人同意,我就找船老大给我们开个房间,然后过来叫你。”

钱有福点头,两刻钟后,包括钱有福、周元、王吉在内的五人出现在二楼一个能看到沿河两岸风景的开阔房间里。

为了应景,周元还奢侈的贡献出一壶金银花、薄荷茶。

“这个味道闻着怎么那么熟悉?”王吉一口金银花、薄荷茶喝下去疑惑的道。

旁边有喝过钱有福家金银花、薄荷茶的轻笑,“这不就是阿福家卖的那个吗?提神醒脑很有效的,我这次出来还特意带了几包呢。”

“对对对,那个洗澡的也很管用,后来出的的那个艾草薄荷膏更好,驱蚊、提神醒脑都可有效了。”价格还不贵,“可惜量太少了,我娘去了几回才抢到一盒。阿福,你那有没有多的?有的话匀些给师兄呗,师兄出钱买。”

钱有福摇头,“那个膏子做起来比较麻烦”,而且这半年他娘他奶几乎心思都在他考试上,也没太多心思做这个,所以“我也没多少。”

“好吧。”

“好了,人都来了,咱也别说什么薄荷膏了,来吧,咱们来出题吧。第一轮,每个人尽量挑自己擅长的出哈。当然如果有疑问,后面也可以问。”

众人点头,铺纸磨墨,一个个略作思量开始提笔刷刷出题。

钱有福出的是一道算学,一道经义题。

周师兄出的是一道策论,一道经义题。

王吉的是一道诗文,一道默写。

加上另外两人的题,刚好是算学、杂文、策论、诗文、经义每题各两道。

这些题,今天想一次性完成肯定是不可能的,钱有福便提议,今天先做并讨论算学、杂文、经义这三类题。诗文和策论今天下午回去写,然后明天早上再来探讨。

周元:“你们觉得如何?”

“好。”其他人都觉得可行。

“那么咱们就从算学开始,阿福,你先来?”

钱有福点头,作为青山镇乃至整个青阳县都有名的算学小天才,钱有福当仁不让,站出来把两道算学题都认真剖析了一下,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题思路。

有人提出新的想法,大家畅所欲言头脑风暴。

最后钱有福发现每个题他们竟然都想出了至少三种解法,而且至少两种以上都具有普适性,可以推广到其他题目中。

经义也一样,几位师兄对经义的不同理解让他耳目一新。

半天下来,钱有福不仅不觉得累,甚至精神还比之前好了很多。

直到他吃上船老大让人送过来的只放了点盐,腥味都没去的鱼,整个人才又肉眼可见的蔫了。

钱长林心疼的道,“是不是吃不惯?来的时候你奶让带了点绿豆、大米,还有红糖、生姜,要不爹去借个锅子,给你熬点绿豆粥?”

钱有福摇头,这一顿就算了吧,“来的时候,娘不是在包裹里塞了一包红枣糕、一包桂花糕吗?先吃那个吧。”这么热的天,留着也容易坏。

对对对,包裹里还有糕点,钱长林都给忘了,闻言连忙去把媳妇特意准备的红枣糕、桂花糕取出来放到桌子上。想了想钱长林又从红枣糕、桂花糕里各拿了两块,用油纸包了,交给船上的帮工斜眼,还给了两个铜板的小费,请他帮忙弄个小锅。

“好,等着,等下就给客人送过来。”

斜眼年纪虽然不大,却已经跟着船老大跑了好几年的船了,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这还是人生第一次见对他们这些身份低贱的船工说话都这么客气的读书人家人,很是有些意外。

不仅很快就把钱长林要的砂锅给找来了,给砂锅的时候,见旁边没人,还特意小声提醒了钱长林一句,叫他晚上睡觉的时候警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