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揭晓答案
清安中学高三年级8班是年级的实验班,
课堂上,语文老师正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一篇文章,
如果林小磊在,他会发现,文章是他二模的语文作文。
“走着走着,我们胆小了,笑着笑着,我们就老了,哭着哭着,我们坚强了,活着活着,我们明白了!
“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老师放下卷子,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这是他第二次读,依然感触颇深。
“同学们,这篇文章是这次二模唯一的满分作文,拿出来读给大家听,主要是解析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
“大家应该能够发现,文章的结构非常简单,开篇一个疑问,然后接上三个很平凡的小故事,最后用那段发人深省的文字,将文章升华,成为一篇精品佳作。”
学生们都在听老师讲,只有张雪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高考作文考的是知识的输出,也是思想的输出,华丽词藻的堆砌,无痛呻吟的感叹,都是没有灵魂的,真正的好文章,是用简单的文字,却可以戳到你的心里。”
“文章我贴在教室的前面,大家有空多看看,学学这篇文字的结构组成和思路,如果你们想要在高考中拿到高分,这篇文章很有借鉴意义。“
语文老师把文章递给语文课代表。
这时,低着头的张雪抬起头来:
“老师,我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
同学们都诧异的看着张雪,
要知道,她很少关心学习以外的任何事,今天竟然忍不住想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想要读懂林小磊的文章,需要一定的阅历。
高三的他们,18岁的年纪,大多数无法真正读懂文字背后的现实。
张雪懂了。
小时候她会憧憬,长大了会妥协,若无其事的对自己说一声好吧,然后坦然走开,
小时候快乐无处不在,长大后却不知道快乐是什么。
小时候微笑是一种心情,长大了微笑是一种表情。
她经历过成长,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成熟,所以更能体会到最后那句话里的现实和孤独,
张雪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仅仅用文字让她产生了共鸣。
语文老师嘴角含着笑,只不过笑的有点意味深长。
“写这篇文章的同学就是我们学校的,说起来,他可是学校的大名人……”
底下的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
清安中学的尖子生就那么几个,能够写出满分作文的更是风毛菱角。
张雪刚才主动问是谁写得,可以排除她。
张超年级第一,但是语文并不是他的强项,基本排除。
文科班那几个,作文经常被选读,有实力,但是风格完全不一样,也排除。
“老师,到底是谁啊……”
学生们不猜了,直接问答案。
“哈哈哈,就知道你们猜不到,那我就揭晓答案吧。”
语文老师想到自己的之前也是完全猜不到,心情不错。
他故意停顿片刻,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慢悠悠的吐出了三个字:“林小磊……”
教室先是一静,接着爆发了一阵哄笑声。
--
作者有话说:
【看完觉得喜欢的,可以收藏加入书架,然后从第一章开始看,希望不会让大家失望!也希望大家高抬贵手,点赞、给五星好评,谢谢……我每天都会更新,每天最少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