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养萌娃

? 第114章

齐德华立刻说:“确实不能让信川去做, 那你等着,我去打浆糊,喊老大出来给我垒个灶。”

老大齐信易也不用他招呼, 已经跑去外头搬石头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各忙各的, 小孩子都在齐小浩的带领下在外头跟村里的孩子一起做游戏,只有童珊珊跟齐信川是闲人, 钱凤什么活儿都不让他们做, 只给他们俩坐着嗑瓜子。

童珊珊就跟齐信川坐在堂屋的角落里一边烤火一边嗑瓜子,顺便闲聊一些村里的趣事。

到中午十一点多,午饭做好了,香味从灶屋那边一阵一阵地飘出来,孩子们也闻着味回来了,个个都跑去灶屋喊肚子饿。

钱凤塞给他们一人一个炸圆子, 就把他们往外撵:“快去洗洗手, 喊你爷爷把大桌子挪一下, 准备吃饭了!”

齐德华也不用钱凤喊,自己听见声音就跑去堂屋挪桌子了, 齐信川站起来跟他一起挪桌子。

把八仙桌挪到堂屋的正中央, 齐德华又拿出两个烛台一个小香炉和一对小酒杯放在八仙桌上。

这些东西看着很有些年代感了, 应该是以前就有的东西。

齐信川愣了一下,问道:“爸,这是干什么?”

“这是敬祖先, 之前不是不给敬祖先了吗?我们每年过年都是偷着禀告一下就算了,今年听说没人会管了, 我就想着还是得敬祖先。”齐德华认真道。

有些人家可能还会担心害怕, 但齐德华胆子比较大, 他不怕这些。

齐信川点点头:“那我们要做点什么吗?”

“不用你们, 我一个人就行了,你要是想在旁边看着也行。”齐德华又说:“珊珊啊,你帮我出去看着孩子可以吗?这十分钟内,别让孩子进来了。”

“好的。”童珊珊拍拍两只手走了出去,然后带着家里的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猜谜游戏。

齐小浩今年十四岁了,已经是个大孩子的样子了,他五官端正,遗传了齐家的高鼻梁和浓眉,看着非常精神。

他很会照顾弟弟妹妹们,特别是对齐小满,总是更多出一份细心。

等屋内的齐德华忙好了,他就喊了一声:“孩子他妈,端菜吧!”

“好!”

童珊珊也趁机去了灶屋:“妈妈,你们忙了一个上午,做了什么好吃的呀?”

“那还不是有你带回来的鲜猪肉,所以才有好吃的吗?”钱凤笑着说:“来,你也来端菜。”

童珊珊端了一个最大的砂锅去了堂屋,然后放在桌子的正中间。

今年家里难得这么多人一起过年,钱凤非常高兴,加上童珊珊带回来的新鲜猪肉,所以她硬是做了十道菜,凑了一个十全十美的意思。

正中是一大锅现熬的鸡汤,鸡是家里的养的,虽然没那么肥,但上头还是飘着一层黄亮亮的鸡油,看着就想淌口水。

其他还有一盘红烧肉,钱凤按照人数份切成了小块,到时候一人一块,谁也不会吃亏。

还有笋丝炒肉、红烧鱼、油炸小鱼、炸豆腐、炸圆子这些平时很少能吃到的好东西,不光有荤腥吃,连油水都是一等一的足,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因为人太多,所以全家人是坐不下的,旁边就又摆了一张小桌子,让孩子们坐小桌子上吃。

齐德华开了一瓶白酒,给儿子们每人倒了一杯酒,其他人喝麦乳精,他甚至还说了一段祝酒词,大意是今年是个好年,过得如此富足,要感谢齐信川还有大家一起的努力。

一直说了一分多钟,就听齐小腾说:“爷爷,还要说多久?我实在是馋的受不了了。”

大家哈哈大笑,钱凤立刻道:“好了好了,可以开始吃饭了,来来来,把你们的碗拿过来,我给你们夹菜。”

大人们先给孩子们夹了菜,然后才坐下来开始吃饭。

刚刚开始吃起来,就听见院子外头传来了一个喊声:“亲家!亲家!行行好吧,给口饭吃吧!”

听见这个声音,童珊珊被一个炸圆子噎住了,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才顺下去。

“亲家!亲家给口饭吃吧!我快要饿死了!我们可是亲家,你不能眼睁睁看着我饿死吧!”那个喊声继续在外头喊了起来,还越喊越大声。

童珊珊立刻站了起来:“我去喊他离开。”

她也没想到,这大过年的,童丰收居然跑来齐家要饭吃,这要是被左邻右舍听见了,肯定会瞧不起齐家的。

童珊珊自己是无所谓的,但她不希望齐家任何一个人被别人看不起。

“别去。”钱凤笑嘻嘻地拉住童珊珊的袖子,然后轻声道:“大过年的,别跟任何人吵架,不就是要口饭吃吗?我出去,给他装点饭,今天是过年,我们分他一口吃的,也没什么的,你别跟他生气。”

“可是……”

“没关系的,你坐着继续吃,我去给他装饭,就当做个善事了。”钱凤说完,就走了出去。

齐信川低声在童珊珊耳边说:“没关系的,我陪妈出去,不会有事的,这事儿你别管了。”

“那好吧。”童珊珊轻轻点头。

大嫂又夹了一块炸豆腐给童珊珊:“珊珊,吃这个,妈说你喜欢吃炸豆腐,多吃一点儿。”

“谢谢大嫂。”童珊珊往外头看了一眼,转过头继续吃饭。

钱凤去灶屋找了一个很大的碗,装了热气腾腾的白米饭,然后又把灶屋没有端上桌的那些菜一样夹了一大筷子,还放了一块豆腐乳,然后两只手捧着大碗走到了院子门口。

童丰收穿着一件脏兮兮的旧棉袄,正蹲在齐家的院子门口,满脸菜色。

齐信川正在跟他说话,问他为什么过年出来要饭吃。

“没饭吃啊,我也没办法!之前去了牛棚,分不到什么粮食,早就吃完了,没有粮食吃,就快饿死了,我已经打算每天来亲家家里要饭吃了。我知道的,女婿你有钱有粮票,你爸妈家里日子过得好,肯定不会少我这一口饭吃的。”童丰收黑着脸道。

他的语气非常不善,充满浓浓的怨恨。

齐信川刚要说话,就见钱凤端着一个大碗递给童丰收:“亲家,过年,你多吃一点吧。还有,你家里没有粮食,我可以给你装一点儿粗粮回去。但是再多的,我家也没有了。今天是过年,咱们都和气一点。你知道的,我家三个儿子,孩子他爹也是个高个子,力气大,旁的话我不说了,亲家你是懂的。”

童丰收冷笑一声:“你家劳动力多,个个力气大,说这个话是在威胁我的意思吗?怎么的?我要是真的来要饭,你们还能打死我啊?”

齐信川说:“打死人是犯法的,再说我们家都是好人,不干那种事儿。我妈的意思是,我们家的人力气都大,要是老丈人你以后不识趣,我大哥二哥是可以用绳子把你一捆,然后抬回你家去的。我妈心善,但她不是傻子,你要是老老实实不惹事,有时候实在吃不上饭,我私下里接济你一点儿粗粮,那也是可以的。但你要是想闹事,那就对不起了,别说粗粮了,饭也是没有一口的。”

童丰收抓到了重点,他捧着大碗立刻问道:“你愿意接济我一点粗粮?”

“一个月二十斤粗粮,我会让我大哥给你送过去,一直到公社再分口粮为止。前提是你别闹事,也别吵着我爸妈,更不能让珊珊知道你闹事。你要是能做到,我保证每个月一号,我大哥就会把粮食送过去。”齐信川冷冷道。

童丰收确实不是个傻子,他立刻端着大碗站起来:“行啊,那就这么说好了,你是我女婿,你养我也是应该的。亲家,你也听到你儿子的话了,他要是赖账,我可是要去找大队长的。”

“我儿子不会赖账,他说话算话。”钱凤道。

“行,那我祝你们新年好,我也回去过年了。”童丰收看了一眼大碗里的菜,忍不住道:“还是你们条件好,这些菜……我都没吃过的!”

“那也是我们家勤劳肯干,你们自己不好好干活,能怪谁啊?”钱凤看着童丰收的背影说:“记得把大碗还给我。”

“一个破碗,你们自己来拿。”说完,童丰收就走远了,脚步倒是飞快,一点也看不出吃不饱饭的样子。

钱凤忍不住叹口气:“自从吴大芬不在了之后,这个人就经常在村里耍无赖了,工分也不好好挣,听说还去童大顺家里要过饭,反正亲戚朋友都被他要过。”

“没事儿,一会儿我去拿大碗,童丰收想吃饭,那他就不敢闹事的。”齐信川低声道:“童建国现在怎么样了?童丰收没有粮食吃,他呢?”

“他倒是每天都出去挣工分,听说他手里还有钱,所以应该是不缺粮食吃的。他啊,就是不给童丰收吃饭吧。”钱凤说:“幸好当初香菱跟他离了。”

“恩,不提过去的事了,我们回去吃饭吧。”齐信川跟钱凤一起回到堂屋,继续跟家里人一起吃饭。

吃过丰盛的午饭,一家人都挤在堂屋里聊天嗑瓜子。

钱凤倒是闲不住,又开始去灶屋剁饺子馅了。

剁好饺子馅,她跟齐香菱两个人坐在灶屋包饺子,童珊珊嚼着花生糖过去帮忙,她们不让她动手,她就坐在旁边跟钱凤聊天。

钱凤说:“姓张的前几天还来过的,当时就我一个在家,他问香菱什么时候回来,我没搭理他。”

齐香菱笑着说:“没事儿,搭理他也没什么,我早就不在乎他了。我现在可是一个月拿三十三块钱工资的人,过节还发吃的,我会稀罕他?”

“那你的钱都存起来了没有?”钱凤最关心这个。

“都存好了,我有个存折,都在里头呢,我可不会乱花钱。”

钱凤说:“那你是准备在矿上干一辈子了?”

“应该不会,三哥不是说以后可以读书吗?我还想读个学校,学点儿东西。那天我听一个老师傅说,种地也有种地的学问,要是学好了,那就是科学家。”

“还科学家呢,你踏踏实实能养活自己就好了。我跟你爸都商量过了,你这样的以后怕是也不会结婚了,将来你手头有钱,可以让小浩或者小腾照顾你。”钱凤说。

齐香菱说:“那我老了可是不愁了,小满也说他以后会照顾我的。”

“你可别跟小满乱说话,孩子还小呢。”

童珊珊笑着看她们母女俩聊天,觉得特别有意思,她以前也是这样跟自己的妈妈一起做饭聊天的。

钱凤大概是从童珊珊的表情看出了一点儿什么,就立刻说:“珊珊,信川真的说以后可以去读书吗?”

“对,他说过的,大学老师不是陆陆续续都回去了,老师回去了,学校也会慢慢开课吧。”童珊珊说。

“那你们以后都能去读书了,咱们小满以后也可以考大学了。”钱凤说:“我是看出来了,小满是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以后读书肯定特别聪明,比他的哥哥姐姐都强。”

说到小满,童珊珊就说了几件他在托儿所发生的趣事,逗得钱凤笑弯了腰。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过饺子,轮流洗漱好了,就守在堂屋打麻将和守岁。

齐小浩带着弟弟妹妹趴在小桌子上用煤油灯写寒假作业,大人们吵吵闹闹,他们也不管,还是写得很专注的样子。

齐小满年纪小,熬不了夜,到了八点,童珊珊就带着他回去睡觉了。

齐信川一直陪着家里人守岁,过了十二点才回来睡觉。

第二天清晨,童珊珊被鞭炮声吵醒,她还想再睡一会儿,却听齐信川低声说:“今天要去拜年,很早就要出发了。”

“给我一分钟,我马上就起来。”

果然,一分钟后,童珊珊就爬了起来,吃了早饭就精神抖擞跟着齐信川出门拜年。

因为有车子,所以去拜年非常方便,大哥二哥也跟着一起,童珊珊这一天见了很多人,几乎有点晕头转向了,到最后还是没分清谁跟谁。

等到初三回去那天,村里的那些亲戚过来送送他们,她还叫错人了。

钱凤笑着说:“没关系,下次再回来过一个年,就能记住了。”

童珊珊拥抱了一下钱凤:“谢谢妈妈,我们回去了。”

“好,回去好好的,有空就再回来。”

童珊珊带着齐小满坐上车,齐信川刚把车开到那头小路口子上,就见童丰收站在那头,拿着一根拐棍拦下了车子。

“你要做什么?”童珊珊探出头,很不客气地问道。

“这个给你娃娃吃。”童丰收拿出一个很旧的小布袋子,递给童珊珊。

童珊珊不敢接:“不用了不用了,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吃吧。”

“不要拉倒!”童丰收哼了一声,拄着拐棍扭头就走。

齐信川继续开车,开到省道上的时候,童珊珊才凑过去问道:“齐信川,你是不是给童丰收什么好处了?”

“怎么这么说?”

“他怎么会突然给小满吃的东西?一看就很奇怪。这个人无利不起早,他舍得给东西,肯定是拿了你什么东西。我们是夫妻,你要是真的给了他什么,也可以如实跟我说的。”

齐信川这才说了粗粮的事情,童珊珊听完以后没说话。

齐信川有点着急,但是开着车又不好讨饶,只能找了个地方把车停下,然后转过身说:“我有地方可以弄到粗粮,都是很差的粮食,只能保证他不被饿死……你别生气。”

“啊?我没生气。”童珊珊瞪大眼睛,“你以为我生气了?”

“你突然不说话了。”

“哦,那是我在琢磨,这要是换了我,会不会给他粗粮。我想了一下,我可能也会给,但会给的更少。如果我不给,他会一直去打扰爸爸妈妈,那我会很难过的。”童珊珊笑着捏了一下他的肩头,“你别担心,我觉得你做的很对,用一点粗粮就可以解决,已经非常好了。”

确定童珊珊没有生气,齐信川才继续开车往前走。

回到大院儿,到处依旧是浓浓的过年气氛,就是天气不太好,又是风又是雨,所以孩子们不能在外面玩耍,只能聚集在小伙伴的家里做游戏。

童珊珊跟齐信川也没法闲着,他要忙着到处拜年,童珊珊在家里做点心拿去孝敬高云。

到了正月初八,向雪峰突然拎着大包小包跑了过来,说是要给他们拜年。

童珊珊说:“我们回村就听说你请假回城里过年了,看你的样子,家里是不是都恢复了?”

“我爷爷奶奶之前被占的房子还在要,不过应该也快要回来了,家里一切都好。”向雪峰看上去意气风发,整个人气色都不一样了。

但他的穿着还是非常朴素的,依旧是村里那套常见的蓝外套,下头罩着旧棉袄,戴着一条戴了很多年的旧围巾,脚上一双旧棉鞋补丁重补丁,但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干干净净的,一看就是个爱干净的人。

齐信川说:“你家里人的身体怎么样了?”

“看过医生了,爷爷奶奶都在吃药,我妈也在吃药,倒是外公外婆还挺硬朗的。但以后不会再劳累受苦,身体总是可以慢慢养回来的。”向雪峰笑容灿烂,“现在家里也有一部分钱了,但是大头还没领到。等过两个月,我就把钱还给你们。”

“不着急,你慢慢来,我们也没什么用钱的地方。”童珊珊端着一盘子洒了白糖粉的炸糍粑从厨房走出来,“尝尝这个,糍粑是我婆婆自己打的。”

“谢谢。”向雪峰说:“钱还是要快点还给你们的,我爷爷奶奶还说,要多给利息。”

“不用,我们是朋友啊,就按照原先说的还钱就行了。”童珊珊道。

向雪峰说:“那……那我也要感谢你们啊,特别是小童,你之前在农场,还给我爷爷奶奶送了粮食,还让人给他们买了蛤蜊油擦手。这个恩情,我们全家都不会忘记的。”

“向同志,你年纪不大,说话也太严重了,还恩情呢,还是不是朋友了?”童珊珊笑着说:“当时也是碰巧遇到了,你之前都感谢过好几次了,怎么又拿出来说啊。你这样,我都不好意思了。既然我们是朋友,那就别提什么恩情不恩情。”

向雪峰想了一下,道:“那要不然这样,齐同志之前不是说过,要是有学习的机会,还想多学点知识吗?”

“是的,怎么?你爷爷奶奶那边有消息了?”齐信川眼睛一亮。

作者有话说:

有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