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里养萌娃

? 第108章

那个匿名信封装的两千块钱, 一直被童珊珊收在了空间里,虽然她很喜欢钱,但对于这笔来路不明的钱, 她是不打算拿出来用的。

当然了, 如果家里或身边朋友真的需要用钱而他们又凑不到钱的时候,童珊珊也会拿出来给他们用掉的。

但现在他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童珊珊手头也有余钱, 所以就压根不用考虑这笔钱的问题了。

齐信川说:“我也赞成不要动用那笔钱,我们家虽然不富裕,但钱还够用,要是真的用那些钱,我心里会过意不去。谁知道那笔钱是怎么来的呢?”

“我就是猜到你心里会过意不去,所以才不打算用的。等过个两年吧, 到时候找个机会把这笔钱捐给福利院, 反正, 我们不用他的钱。”童珊珊说:“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就这么办。”齐信川说:“那我们手头现在还有多少钱?”

他是完全不管家里的钱款的, 每个月发了钱和票就直接交给童珊珊, 自己身上常年留个十块钱, 也没有地方去花费。

童珊珊也学着邻居们记过账,后来因为嫌麻烦就不记了,反正她用钱的时候心里有数, 也不买那些超标准的东西,今天一算账, 果然结余了不少。

“一共是二百二十五块钱, 陈同志给的一百块钱也算在里头了。等过年的时候, 可以给爸爸妈妈二十块, 再给家里的几个孩子买点东西,给哥哥们买点白酒,嫂子们买点雪花膏什么的。”

“妈说过,以后不要我们的钱了,他们在家里每年分的钱也不少。”

“那不行,该给还是要给的,之前过年的时候我们手头没钱,所以没给,现在手头有结余,二十块总还是要给的。”童珊珊说:“我还给爸爸妈妈织了毛线衣,买了新棉鞋,下个月找一天,给他们送回去吧。”

“辛苦你了,我听小满说过,我不在家的时候,你一直在忙着做衣服做鞋子。”

童珊珊笑着说:“家里的衣服鞋子都做好了,我已经在大院儿里说过了,我身体养好了,以后就可以多接活了。从现在开始算,等到年底,应该还可以再赚一点手工费。到时候,我们就存两百块放到存折里去。要是还有多出来的钱,就自己拿去花掉,我也想再买一双皮鞋呢。今年存的钱不多,争取明年存个四百块五百块。”

今年他们家结余的钱实在不多,主要是家里日常开销还是挺大的,虽然童珊珊收门票也赚了三个月工资,但不做衣服还是减少了很大一笔收入。

好在马上就可以全心全意给人做服装了,所以童珊珊对之后的生活充满希望。

齐信川说:“赚多少钱是次要的,你可别把身体累坏了。”

“我还这么年轻,在家做个衣服有什么累的?你应该看看香菱,他们在矿上种菜才是真的不轻松呢。”

“她在矿上确实不轻松,但也是她自己选的路,再说那边包吃住,比在村里种地强多了。”齐信川说:“香菱从小身体就结实,你可不用担心她。”

“你对香菱也太严格了吧,还是不是好哥哥了?”童珊珊打趣道。

齐信川一本正经道:“我就是以前对她太不严格了,才会让她吃了那么多亏。对了,你经常跟她通信,她在那边……有没有处对象?”

齐信川最怕齐香菱到了那边又不记得之前的痛处了,要是又找了一个不靠谱的男人,那他肯定会愁死。

“没有,她说自己根本没有那个心情。矿上倒是一直有人想给她说对象,但她都拒绝了。你放心吧,香菱这次是真的长记性了。”

矿上那边男人多,齐香菱虽然有过离婚经历,但她年纪不大,长得又好看,人家也都知道她有个在省军区当兵的哥哥,所以领导家的配偶给她拉过几次红线了,都是那些三十出头不幸丧偶的男人,在矿上也都当个小领导了。

对方一般都不缺钱,要说般配也算般配,但齐香菱全都第一时间就拒绝了。

她在信里跟童珊珊说过,她只想好好工作,多存点钱。

齐信川这才微微放心:“你要多盯着她一点儿,万一她心里出现了蛛丝马迹,就要敲打敲打她,可千万不能犯糊涂。”

“你放心吧,我觉得香菱是不会在矿上找对象的,她都去了那么久了,没有她喜欢的类型。”

“那要是出现她喜欢的类型……”

“那我就再敲打她。”童珊珊收起算账的纸笔,走过去看了一眼年历,道:“齐信川,下个月你能抽两天时间出来吗?现在的天气已经渐渐冷了,我想早一点把毛线衣和棉鞋给爸妈送回去。”

齐信川说:“最近不太忙,立冬前后应该就可以回去,等我借到车子就跟你说。”

“好。”童珊珊说:“那我去做饭了,你去接小满吧。”

齐信川穿上外套走了出去,过了二十分钟他才回来。

他是跑回来的,童珊珊隔着厨房的玻璃窗,看见齐小满趴在他的背上,父子两个看上去都有点慌乱的样子。

“怎么了?没出事儿吧?”童珊珊打开厨房窗户问道。

齐信川说:“我刚刚收到大哥发来的电报,你母亲吴大芬去世了。”

童珊珊一愣:“真的?”

“真的。”齐信川说:“大哥叫我们速归。”

“什么时候的事?她是怎么走的?”

“电报上没说,只说她去世了,让我们速归。”

电报太贵了,按字数算钱,所以为了省钱,一般都是只说最基础的信息。

齐信川跟童珊珊是必须回去的,不管她跟吴大芬关系多差,她们俩都是母女,不光她要回去,齐信川的家里人也要去参加葬礼的。

“那你现在去借车子,明天早上四点钟我们出发,你看可以吗?”童珊珊冷静地问道。

村里的规矩她还是知道的,一般都要停灵几天,所以不用那么慌慌张张赶回去。

他们这次回去少说也要三四天,今天晚上可以全家人都洗一个澡,然后带够东西再回去。

齐信川说:“好,那我现在就去借车子,一会儿就回来。”

他放下齐小满,让他自己进屋,转个身他就跑出去了。

齐小满背着自己的小包包跑进来,一把抱住童珊珊:“妈妈妈妈,你别难过。”

童珊珊心里非常温暖,她蹲下去抱住齐小满,然后轻声道:“谢谢小满的安慰,我挺好的,你不用担心我。你先去洗手,一会儿我们就可以吃饭了。”

“好。”齐小满很听话地走出去洗手。

童珊珊把米饭焖上,就去了隔壁郑荷花家,告诉她吴大芬去世的事情。

郑荷花非常意外:“我记得她岁数不大,不到五十岁吧?”

“对,远不到五十岁呢。”

“这眼看好日子都要来了,怎么突然去世了呢?”吴大芬不明白。

童珊珊也有一点不明白,毕竟农场啊、牛棚啊这些东西都不存在了,吴大芬肯定早就回家去过舒坦日子了啊,怎么会突然去世了呢?

郑荷花说:“别是什么意外走的吧。”

“我也是这么猜的,所以我刚刚想过了,我不打算带小满回去了。本身小满也是我的养子,村里人也不会计较他的。我一会儿就去跟严奶奶说一声,还是请她帮忙照顾几天。还有一点,我担心小满还记得之前他爸爸妈妈的葬礼,万一回去以后看到那些东西,想到了从前的事情,那岂不是吓到孩子?”

“不带孩子回去是对的,小满还是太小了,别让孩子被吓到了。你放心回去吧,我也会帮你看着小满的。”

“谢谢荷花姐,那我现在就去严奶奶家。”

吃完晚饭,童珊珊先给齐小满洗了一个澡,换了一套干净衣服,然后就把齐小满跟一个装满衣服和零食的大包一起送到严奶奶家里去了。

齐小满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回去啊?我想见小腾哥哥。”

“这次回去是有事情,所以你就算回去了,也不能跟小腾一起玩的。再说你年纪还小,老一辈说过了,小孩子不能参加这种事,所以你要乖乖待在这里。”

“那好吧。”齐小满拉住童珊珊的手舍不得放开,“那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可能要三四天以后才能回来,但是妈妈答应你,只要能回来了,我们就第一时间回来接你,好不好?”

“好。”齐小满伸出右手小手指,“打钩钩。”

“打钩钩。”童珊珊跟他打了钩钩,然后轻轻揉了揉他的脑袋,低声道:“要听严奶奶的话,知道吗?”

“知道。”

“有事情就去找郑阿姨。”

等把一切都交待好了,童珊珊才回到家里。

她跟齐信川也洗了澡,换上干净暖和的衣物,她还带了两对自己做的护膝,到时候肯定可以派上用场的。

“行李收拾好了,去睡觉吧。”童珊珊毛线衣和棉鞋都装好了,又拿了一包酥糖和一盒子饼干,打算回去给几个小孩子做礼物。

“好。”齐信川跟着她一起回到卧室,两个人抓紧时间睡了一觉。

凌晨三点半,他们就被闹钟叫醒了。

齐信川瞬间就清醒了过来,但童珊珊整个人都是迷糊的。

等到洗漱结束,齐信川给童珊珊剥了一个煮鸡蛋:“吃个鸡蛋垫垫肚子。”

童珊珊吃了一个煮鸡蛋,还是觉得自己在梦游一般。

“齐信川,我一点儿味道都没尝出来。”

齐信川好笑地捏了捏她嫩嘟嘟的小脸,又递给她半根水煮胡萝卜;“吃不出来味道也要吃,一会儿肚子会饿的。”

“好。”童珊珊特别听话地吃了胡萝卜,就坐在那儿闭上眼睛了。

齐信川哭笑不得,赶紧拉着人往外走:“我们出发了。”

坐上车子童珊珊就继续呼呼大睡,齐信川稳稳当当开着车子,早上七点多就到了村里。

这会儿村民们都准备下地了,车子一路开回去,大家都在跟他们打招呼。

开到童家附近的时候,可以看到童家的院子门是敞开的,院子外头也坐着一些人,应该都是童家的亲戚和吴家的亲戚。

见齐信川跟童珊珊开车回来了,童大顺立刻从院子里跑了出来:“珊珊回来了。”

“二叔,我们回来了。”童珊珊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厚外套,一条黑裤子,脚上一双黑布鞋,看上去非常朴素。

齐信川穿的也是一身黑色的衣服,显得他更加严肃了。

童大顺的身上是一件深蓝色的旧外套,穿了很多年了,还有不少补丁,他右耳朵上夹着一根烟,看上去一脸憔悴,估计是一夜没睡的关系。

“戴上这个,你们快进去磕个头吧。”童大顺低声说:“你妈走的太突然了,我们都没有想到,她也才四十几岁,连副寿材都没有。你爸整个人都不行了,像是糊涂了一样,我们跟他说话他也没有反应,就只知道喊你妈的名字。现在家里就我在操持这些事,小齐你回来就好了,你是姑爷,姑爷是半子,你得帮忙做主。”

童珊珊戴上旁边亲戚递过来的白麻布头巾,奇道:“童建国呢?他是儿子,不应该是他做主吗?还有,吴……我妈是怎么去世的?她身体不是挺好的吗?”

童大顺往地上呸了一口,道:“你快别提童建国这个小畜生了,他在跟不在还不是一回事吗?他亲妈都走了,这个人一点儿忙都不帮,就躺在**睡大觉!邻村姓黄的那户人家今年才做了一副寿材,是给他老爷子准备的,不过他老爷子也才五十几,身体好着呢,你堂弟去问了一下,人家愿意把寿材让给我们,不过得花钱。你爸整个人都糊涂了,也不知道钱放在哪里,我就去让童建国拿钱买寿材。你知道童建国说什么?”

“说钱是他的,他才不给呢,可能还说,让你们用草席子给吴大芬卷一卷就行了,买什么寿材啊。”童珊珊平静道。

童大顺一愣:“你怎么知道他是这么说的?”

童珊珊说:“见多了,就习惯了。那二叔的意思是,让我们出这个寿材的钱?”

“你有钱吗?”童大顺问道。

“有,但我是女儿,还是嫁出去的女儿,按村里规矩,我不用出这个钱,葬礼的钱也不用我出。不能因为我有钱,就坏了这个规矩吧?”童珊珊道。

“可是童建国也不出钱,你爸又糊涂了不知道钱在哪里,难道真的让你妈裹一床草席子下葬吗?”童大顺低声说:“我跟你妈的关系也不好,但死者为大,她都走了,就别跟她置气了。”

童珊珊说:“那是两码事,还有,我知道爸妈的钱放在哪里的,我去找,要是找到钱,就用这个钱。要是实在找不到,那我们再商量一下。”

“行。”童大顺说:“走,先进去吧,给你妈磕个头。”

童珊珊拉住童大顺:“等等,二叔,你说来说去,一直没说她是怎么走的。”

吴大芬到底是怎么走的?看童大顺的样子,闪闪躲躲的,压根不想说。

童大顺还没说话,就见童翠花从院子里走出来,一边走一边说:“她是半夜去偷人家的咸肉,从围墙上摔下来,不知道摔到了什么地方,爬回来叫唤了好几天,童丰收跟童建国都没有管她,以为她是装的。谁知道昨天上午,她渐渐没声儿了,还是我跟隔壁婶子觉得不对劲,喊了陈大队长进去看看,才发现吴大芬几乎不喘气儿了。陈大队长赶紧叫了驴车把她往医院送,驴车才走出去一里路,她就咽气了。所以你二叔才不想说她是怎么走的,你现在明白了吧?这是丑事儿。”

“我明白了,她去偷谁家的咸猪肉了?”

“那边老武家的儿子不是在当兵吗?人家儿子孝顺,寄了一点肉票回来,老武去县城买了猪肉回来,一顿吃不完,就做成咸猪肉了。吴大芬去他们家借磨刀石的时候看到了咸猪肉,惦记了好几天,大概是馋的受不了的,就爬墙去偷肉了。”

童珊珊点点头说:“我们现在可以进去了。”

她跟齐信川按照规矩进了院子,院子里全都是亲戚,连嫁去县城的孙彩琴都在。

晚辈们的头上都带着白麻布头巾,不过大家看上去都挺平静的,没一个人面露哀色。

大树村这边的习俗是停灵在堂屋里的,把院子门卸下来一半,用长板凳架在堂屋的角落处,然后铺上被褥枕头,吴大芬就躺在上头。

因为盖着被子,头上还戴了帽子,所以也看不清楚她身上有没有伤。

童珊珊跟齐信川在堂屋门口磕了头,烧了纸,就赶紧去找钱了。

按规矩,童建国应该跪在堂屋一直给吴大芬烧纸,但他就是不去,他一直躺在卧室里睡觉,听见童珊珊他们回来了,他还打开房门取笑了一番:“你居然还愿意回来。”

“我乐意,你管得着吗?”童珊珊冷哼了一声。

等童建国关上房门后,童珊珊走到了童晶晶之前住的那间屋子里,然后摸到床后头,在墙边一个挖了一会儿,摸出来一个挺大的油纸包。

油纸包裹了好几层,里头藏着一叠钱,最大的面额十块钱,最小的面额一分钱,看上去还挺多的。

齐信川说:“你是不是看了童晶晶写来的信?”

“对,陈同志的那件事之后,我把照片放回抽屉的时候看的。她居然在信里说了吴大芬藏钱的地方,而且,她也太傻了,既然早就知道钱藏在这里,当初走的时候,为什么不带点钱走呢?”童珊珊表示不理解。

“她太恨吴大芬他们了,所以连他们的钱都觉得脏。”

“对了,童晶晶会回来吗?”

“还不知道,要出去问问,要是有人拍个电报发过去,应该会回来的。”齐信川说:“我觉得她现在成长了很多,也懂事了。”

“那也跟我没关系。”童珊珊撇撇嘴,“走吧,把钱拿给二叔。”

童珊珊跟齐信川一起走出去,然后把油纸包交给了童大顺。

“二叔,这些钱够不够买寿材了?”

“我数数,看样子应该是够了。”童大顺说:“你再去看看你爸吧,他像是真的傻了。”

童珊珊没说话,但是也没动弹。

童大顺见叫不动童珊珊,也只能作罢,自己拿了这些钱,做主给吴大芬买了一副寿材。

从头到尾,童丰收跟童建国都没有出现过。

中午,亲戚们离得近的就各自回去吃饭,离得远的,就由童玉兰和童翠花一起做疙瘩汤给大家吃。

不过童家粮食不多,所以疙瘩汤做的特别稀,根本吃不饱。

童珊珊跟齐信川偷偷摸摸吃了一点儿饼干和午餐肉,才算填饱肚子。

下午,童大顺叫来所有姓童的人,给大家开了一个会。

“大哥傻了,话都不会说了,童建国也不管这事儿,所以只能由我出面安排了。吴大芬走的不算光彩,家里的儿子也不管事儿,要不,就不用多停几天了,寿材也有了,明天早上就去下葬,你们说怎么样?”童大顺问道。

“我没意见,早点埋了吧。”童玉兰道:“早了结早好,天天待在这里,多耽误事儿啊。”

童翠花说:“是啊,早点弄吧。我们帮忙帮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好亲戚了。”

“那明天出殡的时候,孝子怎么办?”童大顺问道。

按照乡下的规矩,会请年轻力壮的亲戚去抬棺材,除此之外,需要儿子捧着灵位走在棺材的最前头,属于孝子,这是必须有的。

像那些没有儿子的人去世了,也会由亲侄子来捧着灵位做孝子。

虽说经历了特殊年代,但这些风俗是一直没有改变的,如果一个人下葬的时候没有孝子,那是没法子安生去投胎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堂亲说:“要不,让建军去吧。”

童建军是童大顺的儿子,一听这话,年轻人还没说什么呢,童大顺就说:“这个不行,我跟他妈都活得好好的,再说大哥大嫂自己有儿子,哪有借我儿子的道理?要是真的让建军去,那不是在咒我吗?”

童玉兰说:“要不,还是去劝劝建国吧,他不是想要钱吗?把之前买寿材剩下来的钱给他,让他帮个忙嘛,他喜欢钱,一准能行。”

“就是,这不是还有童珊珊在吗?童珊珊有钱,次次都开小汽车回来,拿出一百钱砸给童建国,他还能在**躺的住?”

作者有话说:

有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