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京城。
陆才盛回京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在一次早朝上向陛下禀明青州府内的九岁神童,事无巨细,从县试到院试全给说了一遍。
最后不着痕迹、真情实意的拍了拍圣上的龙屁。
——说什么有神童出现全靠陛下治国有方、内政修明, 如此大盛朝太平安宁、盛世之下, 才有这样的福迹。
天晟帝自然被捧的龙心大悦。
他不过不惑之年,仍然身强力壮,一双眼睛清明威慑, 自继位以来, 除却一直没有子嗣之憾事以外,励精图治、有雄才大略,也是节俭爱民、躬勤政事的好皇帝。
是以, 没有子嗣的缺陷才更加令人感到遗憾惋惜。
但如今, 天晟帝已召了王爷的儿子们入京, 想必心中是有了旁的成算。
这事儿暂且不提。
之前就在陆才盛讲话陈述的时候,二等安定伯慕史进本来还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但等到陆才盛说到“青州县”“慕书玉”等这些字眼时, 安定伯慕史进的表情便陡然有了变化。
——先是皱眉疑惑、然后加上惊讶诧异,最后想起什么一般, 整个表情就开始变得不受控制起来。
如此显眼可称为失礼的表现, 自然很快就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当即有那和安定伯并不对付的官员就明里暗里地指了出来。
“怎么,看安定伯此时的表情, 似乎并不为我大盛朝有神童出现而高兴?”
天晟帝随着这位官员的话音看向安定伯慕史进, 恰巧就也瞧见慕史进还未来得及收回去的神态。
眼见天晟帝不经意地皱了皱眉心, 犹有不悦, 慕史进急忙跨步迈出, 拱手道:“陛下圣明, 微臣自当为此而欣喜。”
“这说明陛下文武兼通、贤明果决, 治下才能有此聪颖伶俐的神童, 年仅九岁就已经成为了秀才,并且还是小三元。”
“要知道大盛朝以前最为年轻的秀才不过才十二岁。”
“微臣之所以有失态之举,是因为、是……”
“是什么?”天晟帝眉心舒展,见安定伯似有迟疑便道:“但说无妨。”
慕史进转头看向陆才盛,问道:“不知陆大人可否说明一下这名神童的籍贯出自哪里?”
陆才盛虽然不解,但也说道:“这我倒是未曾注意,但此学子一直生活在青州县栖山村,而他自称也是青州县之人,籍贯应当亦是这里才对。”
“不过,听安定伯之言……难不成安定伯知晓些什么?”
陆才盛当初只扫了眼慕书玉的成绩。
籍贯等记录的信息另外在册,陆才盛没有去翻看。
再加上先入为主,慕书玉言语之间只谈青州县,简墨先生也并未说及其他,陆才盛便一直以为慕书玉就是青州县栖山村里的本地人。
现下,安定伯这样一问,倒让陆才盛察觉出些许不对来——慕书玉……也姓“慕”。
难道他与安定伯慕史进有什么关系?
紧接着,便听安定伯道:“陛下,微臣之所以失礼,实在是因为我伯府三房的庶长子便名为慕书玉,只不过,此子……”
慕史进将当初三房的庶长子与嫡子先后出生的事情讲了下。
两个孩子的生辰八字合在一起有些相克,嫡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嚎哭不止,不得已请来了云游的大师到府上算命,得出要在十岁之前分开抚养的结论。
否则稍有不慎,两个孩子都有无法健康长大、夭折的可能性。
“因此,臣只得做主,将书玉这孩子给送去别处生活,他姨娘跟着一起前去照顾他。”
“这送去的地方正是青州县栖山村……”
慕史进说到这里一脸想念孩子并心疼地表示道:“臣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书玉这孩子毕竟是我伯府的第一个孙辈,送出去哪有不想的。”
“所以,臣一直不敢去探听有关于这孩子的任何消息。”
“直至方才,听见了陆大人所言,微臣才不禁变了脸色,恍然确定,可能青州县里的小神童就是我伯府三房的长子,慕书玉。”
陆才盛惊讶。
其他官员也不由得相互对视一眼,或悄声交谈。
“这九岁的小神童果真是伯府的孩子?”
“应当是,毕竟一查籍贯信息就能确定了,慕书玉……都姓慕啊,我记得伯府三房的嫡子好像叫、叫慕书垣(yuan)?”
“都是‘书’字辈儿的,差不了吧。”
“呵,这慕书玉参加童生试,一人连得三案首,成为九岁的秀才,此等能光耀门楣的喜事,安定伯府的人竟然皆不知晓,还得是从陆大人那里得知。”
“可见啊,此事哪有像安定伯嘴里说的那样。”
什么心疼想念孩子,故意不去探听,应该是压根就没有想着吧,也怪不得人家孩子都考中秀才了,却没有往伯府里提前递个话。
现在,直接让安定伯在朝会上差点闹出个笑话。
虽然安定伯嘴上说的好听,但实际上,懂的都懂,无非就是嫡庶有别,庶子不受重视。
而且,别看安定伯此刻表面淡定的样子,没准心里正怎么怄呢。
“嘘,快别说了,怎可揭人家短呢。”
话是这样,但语气里却饱含着嘲笑揶揄的意味,一看就是安定伯的对家所言。
“虽是如此,不过这慕书玉到底是安定伯府上三房的庶长子,同一个‘慕’字写不出两笔。”
“人家是九岁的秀才神童、小三元,别管往后的前途如何,现在,可不就是安定伯府的面上有光,你要知道,这是人安定伯的亲孙子。”
你有这样的孙子吗?
没有的话,可得羡慕去吧。
“说的也是……”
这时,天晟帝轻咳一声,下面窃窃私语的讨论便立刻停止下来,恢复安静。
天晟帝道:“陆卿,差人去取青州府院试籍贯的存档册子。”
参加院试并通过的考生学子们都是秀才了,已经算是有功名在身,自然要留案存档以供日后查阅需求。
陆才盛回京述职便也带回来一份备案。
“是,陛下。”
不多时,便有人迅速取来了记载着青州府秀才名单的籍贯册子。
天晟帝一经翻阅。
——果不其然,这慕书玉的的确确就是京城之人,而不是青州县的小神童。
看罢,天晟帝让人将册子传去了下面,并笑道:“安定伯家里有福了。”
安定伯慕史进闻言,露出受宠若惊、不敢当的表情,道:“这都是陛下之功绩,有陛下在,安定伯府才有这福气。”
天晟帝一开口,其余官员们便也纷纷张嘴祝贺道恭喜。
“安定伯有福啊,家里居然出了一个小神童,九岁的秀才、小三元,这在我大盛朝可是史无前例的,恭喜恭喜。”
“这孩子在青州县那种地方都能够考出如此成绩,学识不凡,要是来京城,请来名师教导,岂不是更加前途不可限量。”
“安定伯,三房可真是给你生下一个好孙儿啊哈哈,恭喜。”
“这孩子要是来京城,应该会入国子监吧。”
甭管这些祝贺道喜的官员们真心还是假意,最起码当着圣上,在明面上,他们都得对着安定伯笑意盈盈,对慕书玉夸赞一番。
毕竟有神童出现在大盛朝,更是在天晟帝治理期间,可不就是长了陛下的脸面。
再往后一联想,这慕书玉居然还有伯府的背景作为靠山,之后的发展绝对是不容小觑。
而被这么多人恭贺,安定伯的脸上到底露出几分真切的笑容。
就在这时,陆才盛又道:“陛下,还有一事也要恭喜安定伯。”
“哦,还有?是什么,陆卿说来听听。”天晟帝道。
安定伯表情疑惑。
陆才盛:“这慕书玉拜了一名老师,正是简墨先生,尹道元尹大家。”
“竟是如此。”天晟帝略有惊讶道:“看来此子必然在书画上面也颇有天赋,能得尹大家传授书画技法,真是期待他以后的成就。”
说完,天晟帝也不由面露期许地看向安定伯,道:“此子可得好好培养一下,日后说不定能够成为我大盛朝的股肱之臣。”
“是,陛下。”安定伯俯身称是道。
暂且不提一众官员们又是一番祝贺恭喜,而安定伯的神情又多出几分真,心里也终于涌出一点激动来。
下早朝后,安定伯便赶回了家中召集所有人,将此事一说明,各人的反应又是不尽相同。
慕史进先看向三儿子慕正言,也就是慕书玉的亲生父亲,道:“书玉考中秀才这件事,你提前不知情?”
慕正言一脸茫然地摇摇头。
别说提前知情了,直到现在安定伯说出这件事,他还有些懵呢。
他的庶长子怎么就突然考中秀才了呢?也没有人告诉他啊。
慕史进见状心里有些无语,做父亲做到这份上,连儿子在青州县的情况如何都不知晓,真是……
不过,却也怪不得正言,青州县那边的事情可一直都是正言的妻子在处理,伯府这几房媳妇,就属正言的妻子娘家最为家大势大。
现在,正言被妻子牢牢拿捏住,万般事不管,每天只顾着痴迷于读书写字……
当初也不知道是娶对了还是娶错了。
慕史进又问:“那书玉拜了简墨先生为师,你也不知道?”
慕正言惊讶又惊喜地说道:“什么?书玉居然成为了简墨先生的学生?当真是尹道元,那位尹大家吗?”
不用再问,看这样子就是先前不知道了。
慕史进暗自摇摇头,在肯定了慕正言的问话后,便将头转向正言的媳妇,也就是诸婼薇,问道:“你也事先都不知情吗?”
虽然是问话,但慕史进的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
三房的妻妾不和在安定伯府上已是人尽皆知,毕竟当初闹得凶,倘若诸婼薇一直注意着青州县,应该早就清楚慕书玉的情况。
见这样情形的话,难道她还能任由庶长子这般成长,变得如此优秀?恐怕早就得暗中布置一些阻挠了。
想到此,慕史进不由得庆幸诸婼薇生长于将领世家,家风清明,一点下作的小手段她必然是不屑于使的。
否则的话,他就要有可能失去这么一个聪慧非常的孙子了。
果然,诸婼薇表情淡淡、瞧不出任何情绪地说道:“我也不知。”
慕史进:“既然如此,现在知道了书玉这孩子的情况,就快些计划将人给接回来吧。”
“九岁、十岁也差不了多少。”
“这些年来,书垣的身体健康,少有生病的时候,孩子们都长大了,不会再像刚出生那会儿体弱相克。”
“书玉早些回来后,还可以与一家人、弟弟妹妹多亲近亲近。”
诸婼薇和慕正言有两子一女,长子慕书垣与慕书玉同岁,但后出生便为弟弟,次子慕书谦比慕书玉小三岁。
最年幼的女儿则比慕书玉小五岁,名为慕姝芸。
慕姝芸出生时是真的体弱多病、身体不好,不像慕书垣,出生时壮的跟小牛犊子似的。
至于相克不合、嚎哭体质弱一说完全是诸婼薇的伪装和计划,除却她和姚芷娴等几个知情人以外,伯府上下都被蒙在了鼓里,被骗了过去。
如今,这印象巩固得很。
而安定伯之所以提前和诸婼薇说明要接回慕书玉的意愿,没有越过去直接做决定,也是因为诸婼薇的娘家背景——一等辅国将军府。
在其父为大盛朝征战死后,同样有功劳在身的诸(zhu)毅便被圣上封为了一等辅国公。
在诸婼薇最初嫁给慕正言时,诸家还没有如此煊赫的背景可依靠。
但是现在,诸婼薇的亲哥哥成为了一等辅国公,手握权势,风头正盛。
一等国公府、二等伯府……不用去比较,也能知晓到底哪方势力更大。
因此,慕史进先说这话是给诸婼薇提醒——慕书玉这孩子要被他看重起来了,就连陛下那里都已经得知九岁秀才、神童之名。
他决定要接慕书玉尽快回来伯府,就谁都不可以反对,诸婼薇自然也不行。
就算搬出辅国公来,难道还能比得过陛下?
果然,慕史进话音落下,诸婼薇没有表现出异议,她道:“但凭爹做主。”
慕史进闻言,满意地点点头。
于是,伯府开始商量起要接回慕书玉的章程。
首先,要提前去消息给青州县那边,能够提早回到伯府,想必慕书玉及他的姨娘得知后,必然会欣喜万分。
慕史进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却没有想到,不久后,青州县那边的消息传来。
——竟说慕书玉拒绝此刻回京,要随他的老师尹道元、也就是简墨先生外出游学去,游学之地则为多才子佳人的江南。
作者有话说:
大肥章哦~
ps:游学经历不会废话,会直接略过,时间大法启动,跳到游学归来京城,翩翩少年(女)去攻略男主啦,名动京城,看是谁心动~
pps:看,封面字体变啦,不是笔刷,我纯手写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