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小媳妇逛街
◎麦丽素?明明是仙丹!◎
离开肯定是能离开。
月亮离开戈壁滩, 是赶上恢复高考那年。
她心头火热,等不及下课就举手询问老师。
“我们也能考吗?”
柳老师笑容激动,“当然。”
月亮抓住同桌的手, “泡泡,你听到没!只要考上大学, 我们就能离开戈壁滩。”
一转头,看到个圆脸胖乎乎的女孩龇牙咧嘴地吸气。
“知道了知道了,你赶紧放手, 还在上课时间呢。”
月亮放开她,不好意思地看向讲台。
柳老师依旧笑容温和,眼底绽放着前所未有的光亮。
他说:“要好好学习。”
月亮被感染,激动的心情无论如何都平复不下来, 一直和同桌碎碎念。
上初中后,元宵就不爱跟月亮坐同桌。
他一男孩子,自然得跟兄弟们同进同出。
安大泡就是月亮新认识的同桌,热情,自来熟, 从此霸占了月亮初高六年的同桌。
北方二+二模式的初高中,因为种种原因,改成南方三+三模式。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六年时间,安大泡休息的三分之二时间都在秦家, 她知道的也更多。
安大泡虽然不忍, 还是委婉地打断月亮。
“你的成绩考大学, 肯定能拿个省状元, 但是……”
月亮冷静点, 停下听她说。
安大泡:“你家里人同意吗?你爸妈那么疼你, 以前都没愿意让你跳级,现在能放你去上大学?戈壁滩上可没大学。”
月亮觉得这不是问题,“我爸妈肯定会支持我。”
月亮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没底。
等放学回家的路上,和安大泡告别后,主动拉住要跑去打球的元宵。
“我有事跟你说。”
元宵抱着排球,“你说,说完我再去。”
“回去说。”
“你这不是耽误我时间。”元宵不耐烦地念叨着,手上把球扔给旁边人,再伸手接过月亮的书包,“麻烦。”
书包往肩膀上一甩,跟着月亮回家。
月亮沉住气,到家主动给元宵冲杯奶粉,习惯性地加两勺糖。
农场那边牧草种植顺利,隔年便养上牛羊,随着面积扩大,孟秦建议养部分奶牛奶羊。
戈壁滩年年有孩子出生,能吃的东西不多,牛羊奶算是个补品。
慢慢的形成规模,农场还专门开个加工厂。
牛羊奶喝得就是个新鲜,为装牛羊奶,又炼沙做玻璃瓶,这部分独立出来,倒是让秦则方得到新想法,提前搞出钢化薄玻璃。
最先用在建筑上,放风沙击打,试验后又用在汽车上,效果显著,慢慢得又有人提出,能不能当航空材料?
整到最后加工厂挂到兵工厂名下,最开始的奶玻璃瓶反倒成为顺带做得。
鲜奶不易储存,很多时候喝不完都会倒掉,孟秦嫌浪费。
把这事给月亮当练手,带着一群研二代,搞出了一条奶粉生产线。
研二代们来了兴趣,生产线稳定下来,立马着手改善包装,莫名的,一群少年少女们靠着父辈的光,又建起个塑料袋厂。
独立包装奶粉,避免开封后浪费。
孩子有时候确实比大人们的想法要多,大人们同意建厂的要求:不能浪费,生产不能有超标污染。
然后可降解生物塑料袋被研发出来。是孟秦和秦则方都没想到的。
至少上辈子重生前的俩人都没听说有这玩意。
降污染概念被提出,冶炼厂那边倒是来接触过,想问问看能不能改变厂里现在化工程序,降低一定污染。
要说戈壁滩绿化改变,到处都肉眼可见的成功,独独冶炼厂,像是被孙悟空画圈圈住的唐僧,周遭片草不生。
冶炼厂厂长都很为难。
这次父辈没给小孩子们折腾,冶炼厂是国营单位,规章制度在那,冲小孩子说得好听,万一沾上什么不能沾的呢。
于是,塑料袋厂生产上轨道后,研究这些的孩子就全被赶回学校去上课。
而独立袋装的奶粉,比鲜奶更迅速地走入家家户户。
月亮知道元宵爱甜,搅拌好端到他面前。
“给。”
元宵眼神上下打量,“无事献殷勤,你先放下。”
他可不敢接。
月亮哦一声,放下杯子,自然而然地问,“现在恢复高考,你打算考哪所大学?”
元宵想,“清大还是京大,我得好好考虑一下。”
月亮:“……”
你那二百多的成绩,确定能考上?
像是眼中的怀疑过剩,元宵被刺激到。
“你不说话是不信我,我好歹是你手把手教出来的,我小学补课一个月考上初中,初中补课半学期考上高中,考大学你给补课我肯定没问题。
“……你是不是忘了,外面消息进来很慢,还有一个月就开考了。”
“?”
元宵反问,“是你忘了吧,高三还有半学期课程没学呢。”
他忽然反应过来,“你别告诉我,你打算参加十二月的考试,这哪来得急。”
他又说:“万一高考又是假消息呢,前几年说恢复高考,咱妈还准备着重考呢,结果呢,半路取消掉。”
这话算是给月亮热乎乎的脑子降了降温。
“万一呢。”
元宵端起牛奶,突然动作一顿。
“你问我这么多,其实是想我跟你站一例,好让爸妈同意考大学吧。”
所以外人一直说元宵当哥哥的不如她这个妹妹聪明,月亮从来不信。
一个娘生的,她这么聪明,元宵能笨哪里去。
月亮没瞒着,“我是有这个想法。”
“我跟你走了,爸妈身边不就没人了。”
“什么没人?”
孟秦推着车子进家门,停在墙根下,进屋摘下帽子围巾,露出一张保养得宜的脸。
三十六岁的孟秦保有成熟女人的韵味,却不见上年龄的皱纹,打眼一看说二十四五都有人信。
“你俩说啥呢?”
“妈,我们学校说国家恢复高考了。”月亮站起来,接过围巾挂门后。
孟秦一愣,戈壁滩上不知岁月,消息进来又慢,她现在忙得事情不少。
乔治一算,七七年,恢复高考。
孟秦问,“学校通知的?”
元宵告状:“月亮想考大学,然后离开戈壁滩,妈你放心,我还是你的宝,我不走。”
“……”
孟秦嫌弃地拨开儿子的手,“那不行,你也得考,我和你爸都想有个大学生儿子和女儿。”
元宵郁闷。
孟秦算着日子,“已经十一月过半,学校现在通知,有说什么章程吗?”
月亮回想,“只说让我们好好学习。”
孟秦猜,恢复高考这一年时间这么紧张,戈壁滩肯定是赶不上车了。
“那就听老师的,好好学习。”
月亮突然上前抱住妈妈的胳膊。
“妈,这次真的能离开了吧。”
……
“能。”
……
地理问题,周遭市里安排考场,完全遗忘了戈壁滩上的学生们。
孟秦见此,紧急和学校沟通,替换掉下一期的内容,专注高考这个事情发了一期地方报。
登报这天销量迎来一波小高峰,不少家长想法一样。
他们习惯了戈壁滩上枯燥乏味的生活,不想孩子继续留在这里。
还有些,想把孩子送回家乡。
孟秦也买了一份,以读者的身份重新看一遍,心里百感交集。
晚上秦则方洗漱完上床,她拉着人唠起磕来。
“我看闺女的意思,很想离开这。”
“月亮成绩一直很好,没准像元宵说的,真考个状元来。”
“你放心?元宵意思想留我们身边,不去考,那月亮自己出去,她一个人唉,你这当爹的真狠心。”
“……”
他干啥了。
秦则方搓搓脸,想得也多。
“我走不掉,要不……你跟着月亮一起复习吧。”
孟秦拿白眼看他,“你醒醒,恢复高考有年龄限制,我超岁数了。”
“……”
“要说陪读还行,可我不放心你爷俩。”
秦则方突然很高兴,“我还以为你会说,你舍不得你手底下那些工人。”
“厂子离了我,照样能转。”
“也是,不像我,离了你不能活。”
“……”
孟秦是发现,这老头越上年纪越酸。
她看着老脸皱巴巴的男人,伸手摸一把,压低声音问。
“你预计,什么时候能离开?”
“演习基地在准备撤退,兵工厂那边也拆分开一些东西,所长提过,有机会会把研究楼搬进城里。”
“?”
“如今戈壁滩上的发展越来越大,农场和加工厂都和外面有合作,这里已经不够隐蔽。”
最开始的全面封锁,到现在只维持半封锁的状态。
“近几年,肯定会有调动的。”
秦则方抓住脸上作怪的手,“媳妇,我现在级别挺高的。”
“嗯?”
“你想回家吗?”
……
盛京如何,从一家四口销户搬到戈壁滩来,就没人再提过。
早些年秦则贤调来,孟秦是后面才知道,秦则贤伤到腰椎要好好调养几年,一线是没法继续待的,刚立下大功,好好的苗子转业太可惜。
两方一合计,就干脆把人丢过来训练。
秦则贤来后,和盛京的联系也被切断,他知道秦则方的态度,两兄弟见面也很少谈秦家的事。
这一搬十四年,孟秦都不敢想。
想也是徒增伤感。
她摇头,“时间太长了,不说这十几年,上辈子中间还隔着十来年呢,感情本就淡,回去又能干嘛,看他们哭天抹泪?”
孟秦打趣,“没准人家早就把我们给忘了,突然出现再怪我们大白天诈尸。”
秦则方遗憾地叹口气。
孟秦多想一遭,“如果真的要被调走,你选对你前程有利的单位,别考虑太多,要我说,能有机会去北京就选北京,照你闺女那心高气盛的性子,肯定往高了考。”
首都,地方报里出现最多的地方。
没见过都会向往。
……
恢复高考的消息散落数家,戈壁滩上的这个冬天,总多几分躁动。
十二月中考完试,孟秦小年夜这天才收到采购车队带进来的报纸。
上头刊登着省内状元的采访,还有全国因这次高考带来的改变。
让带报纸的除了孟秦,还有其他家的。
不少人都在关注,也是从这开始,大家发现戈壁滩的封锁松懈不少。
年后更是颁布了通知,戈壁滩同临时正式搭建大巴车路线,一天三班,早中晚来回各一趟。
这消息投放到戈壁滩上,瞬间炸晕不少人。
第一天通车,就挤得满满当当。
郑佩佩还专门跑来,“孟秦,去赶大集啊!今天通车了。”
孟秦想都知道车上多挤,婉拒了。
当天晚上郑佩佩回来,就揉着腰同她抱怨。
“车上人太多,去市里头要坐俩小时,我没赶上位置,生生站到地方。”
“你没去不知道,外头城里变化可大了,我都快忘记楼房长啥样的。”
“就是时间赶得太着急,哪天我空了,可得去城里头找招待所住上个几天,好好玩玩。”
孟秦听这话,突然发现她也有点忘记楼房长什么样子。
红砖红墙?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等其他人那热闹劲一过,天气回温慢慢热起来。
孟秦脱掉棉衣换上单外套,突然想带俩孩子出去逛逛。
周末人多,孟秦选得周四,给元宵和月亮请假,赶早上七点的车,摇摇晃晃到九点半才进城。
城是陌生的。
孟秦看哪都不习惯,倒是元宵和月亮,看什么都稀奇,看什么都热闹。
“妈!这楼盖得好高啊。”
元宵声音响亮,这一声出来吸引不少人往他们看。
元宵无意中对视上其中一个人的目光。
是明显的鄙夷。
他愣了愣,闭上嘴巴没再说话。
月亮也在抬头向上看,“原来这就是楼。”
孟秦听得心里不是滋味,“这是百货大楼,小时候我经常带你们去找你们干妈,还记得吗?”
“小姨。”月亮突然喊出声。
孟秦诧异,“你小姨小时候没白疼你。”
提到孟许,孟秦也有点思念。
当初她离开的突兀,也不知道孟许后续如何。
月亮那,只是猛地提到这么个人,真让她说还记得什么,脑海中只模糊的有张脸浮现在那,遥远又斑驳。
“走,去看看新衣裳,外面的样式比裁缝做得要新颖很多,看有没有喜欢的。”
然而让孟秦失望了。
距离戈壁滩近得城市,距离时尚中心也远。
百货大楼的服装店内,黑白灰绿依旧是主打色,样式……
元宵小声念叨,“妈,这还不如郑婶的手艺好。”
孟秦:“……”
失策了。
“随便看看,喜欢就说,不喜欢就算,你要是喜欢你郑婶的手艺,扯几丈布回去请你郑婶帮忙做。”
元宵这时看到食品柜台,他激动地戳着月亮。
“快看快看,农场产得奶粉,那旁边放得是啥?”
一瞅外文,不认识。
月亮涉猎一些,正勉强翻译呢,孟秦扫一眼。
“巧克力,味道有点苦,咖啡你不是尝过,类似的苦味。”
“!”
元宵立马打消念头,转而盯上洋气水。
孟秦一人一瓶,站在原地边看边喝,结束再把瓶子还给人家。
元宵喜欢这味道,可惜了,“戈壁滩上只有沙棘果这一种水果。”
还戝酸。
孟秦笑,“那做得沙棘醋你还老偷喝。”
“我那是为身体健康着想,妈你偏心,好东西只留给爸。”元宵一通乱扯。
孟秦一巴掌打在他背上,十七岁的大小伙子个子足足高她一个多头,巴掌拍上去都没多大声响。
运动多还是长个的。
孟秦想到这,四处找到卖运动鞋的店,带着元宵过去。
如今解放鞋已经被年轻人给淘汰,更多穿得是小白鞋,运动鞋的价钱就筛选掉一批消费者。
哪知道到店里一看,现在流行那种一脚蹬的懒汉鞋。
“你自己选。”
月亮那,销量最好的黑凉鞋她看都不看一眼,倒是被隔壁的丁字搭扣皮鞋给吸引住。
“喜欢?去试一试。”孟秦拿起来看看,让售货员选个三十六码。
月亮笑着坐下,小皮鞋穿上秀给妈妈看。
孟秦看着,觉得挺秀气的,配上裙子肯定好看。
为鞋子,专门去看了裙子。
以前和苏联关系好,喊裙子叫布拉吉,之后关系劈裂,裙子还叫裙子,只是分了连衣裙,半身裙。
月亮爱浅色,另一家店里,芽儿青的半袖长裙,鸡心领,元宵瞧见也说好看,轮到他自己,元宵只要支钱自己去买。
“买什么不能跟我说?”
孟秦随口问一句,从钱包里掏出十块钱。
元宵只拿钱。
他大了!哪还好意思让当妈的去买大裤衩,因为运动多,他之前的裤衩上好几个洞。
买完回来,路过食品柜,摸着兜里剩得最后那点零食,买了包售货员说得仙丹。
外包装上写着麦丽素,旁边画着褐色圆豆。
元宵没看过小说和画本,拆开前满脑袋疑问。
这玩意,仙丹?
骗小孩呢。
不过还挺好吃的,脆脆的。
元宵留一半,找到月亮后,献宝似的供上去。
“快尝尝,仙丹!吃完立马飞升,后羿拿大弓追你屁股后头,都射不中你。”
元宵虽然没看小说,长辈却讲过神话。
月亮面无表情,“后羿射的那是太阳。”
她是月亮。
“后羿老婆奔得是月亮啊!”
“那他射自己老婆干嘛。”
“追媳妇啊,你当都跟咱妈一眼,哄哄就好。”
孟秦扭头,一个眼刀甩过来。
元宵立马站直,“我错了,后羿媳妇跟我爹媳妇没法比!”
“……”
熊孩羔子,真烦人。
孟秦勾起唇,抢走儿子的仙丹,“让我也飞一个。”
元宵:“……”
他的糖豆豆!
……
元宵后来又磨着老妈,拎了一大兜的零食才离开百货大楼。
中午饭娘三个是在国营饭店吃的。
大厨拿手的肉夹馍,羊肉粉丝汤的滋味一绝。
元宵吃得意犹未尽,放下筷子多看月亮一眼。
月亮桌子下踢他,“我分过给你了,不准看!”
“小瞧人不是,我是你哥还能跟你抢那一口吃的。”
“……”
你从小到大抢得少?
“我在想另一件事。”
双胞胎是有点灵异在身上的。
元宵刚说完,月亮就抬起头,“哥,你要不要跟我一起考大学,听人说首都有好多吃的,像豆汁啊、焦圈儿、烤鸭、炸酱面……”
元宵却想到大鱼。
大鱼是南方人,以前也没少念叨家里好吃的。
“听说沪市好吃的也多,小笼包、蟹黄壳、生煎、锅贴、熏鱼……”
孟秦拿手敲敲桌子,“我少你俩吃的了,这么念叨。”
月亮乖乖闭嘴,小眼神却还怂恿着元宵。
元宵靠着背后的墙,心动了。
他突然扭头,“妈,我想吃熏鱼了,你回家做呗。”
孟秦:“现在这天我上哪给你去弄鱼去。”
元宵遗憾,“果然特产都很难吃到嘴。”
“……”
孟秦看他馋那样,下午也就没再打算,走哪逛哪,遗憾的是没问到哪有鱼。
回程上车后,孟秦才说:“回去问你爸,看研究楼那边能不能买到。”
元宵立马精神,“好嘞!”
娘三个大包小包也吸引到车上其他人的注意。
基本上坐这班车的,全是家属区的人。
有熟脸瞧见都忍不住上来说两句。
“小孟啊,你今天荷包大出血,这是买了多少东西,得花不少钱吧,还是秦工有本事,也舍得给你花。”
这话面上是夸,却连月亮都听出来不对味。
元宵更是一早拆开瓜子,不阴不阳的还回去。
“那确实,家属区谁不知道我爸疼老婆,也得亏我爸找的是我妈这样能干的,心疼我爸工作忙,想多赚点钱买好吃的给补补。”
“要我就特羡慕婶儿你,想吃想和朝我叔一伸手就行,多轻松啊。”
孟秦看眼儿子,心情复杂。
好好一年轻俊小伙,攥把瓜子嘚吧的碎嘴毛病是跟谁学的?
孟秦胳膊撞他一下。
元宵嘿嘿一笑,冲老妈问,“嗑瓜子不?”
“小孟你儿子多乖,不像我家那个,成天把你气半死。”
“闺女也好,小小年纪就能带着人开厂,一看就是个当厂长的料子。”
话题一下子就歪掉,最开始找茬的那个连话都插不上嘴。
一车好几十个人,一人一句就乱得不像话。
等车进站,孟秦下车时整个脑子都是嗡嗡的,以至于被其他人先看到等在站外的秦则方。
隔着人海,就回头吆喝。
“小孟,你男人来接你啦!”
……
出去一趟,接下来几天元宵和月亮都觉得老妈不对劲。
总算赶上一次老爸先下班,元宵率先跟老爸勾肩搭背进屋,美名其曰有秘密要说。
秦则方瞅着儿子高过他的个头,心想这些年牛奶没白喝。
进屋摘掉他胳膊,拉过板凳坐下。
“说吧。”
“你最近惹我妈生气没。”
“?”
“我妈最近特不对劲,我多吃零食她都没骂我,就说吃多了零食不好,让我少吃点。”
“那还不好,你就是皮痒。”
“可月亮说要考大学,考北京去,她也笑眯眯的点头,还鼓励月亮奔着清大京大去。”
“我听出点味,你话里话外都觉得你妈平时太严厉。”
“……”
那是觉得吗?
根本就是好吧。
因为老爹一直不在家,元宵一直把妈当爹看的,揍孩子也是她动手。
秦则方失笑,瞅着元宵和媳妇十分相似的面容,心情挺好的。
媳妇情绪有变,孩子能感觉到,说明在意。
她和媳妇也挺在意。
秦则方拍拍儿子肩膀,“我和你妈,都觉得对不住你们兄妹俩。”
出来倒水的月亮皱起眉头。
“爸,你说什么呢。”
秦则方轻笑,“倒水?给我也倒一杯来。”
等待时他继续说:“认真的,自小让你们生活在戈壁滩上,你们比其他小孩子少不少乐趣,别的不说,如果是在老家,亲戚朋友都在,疼你们的人也多。”
元宵不乐意,“爸妈你们够疼我了,其他人排不上号,要他们也没用,我和月亮没觉得不好。”
虽然无聊了点,风沙天多了点,喝水麻烦了点。
“我虽然不记得刚来的时候戈壁滩是什么样子,但我记得小学游戏一次吹沙尘暴,那会风沙好大,我差点都以为家里房子要被吹走。”
“可沈老领着妈妈到处种树,不方便种树的地方也栽灌木,现在戈壁滩看着多好看啊。”
“爸妈你们可给我们,给家属院出了大力。”
秦则方敲他,“那是大家的功劳,家就是大家一起维护的地方。”
月亮说:“爸,你和妈在的地方才叫家。”
所以想那么有得没得,纯粹是浪费脑细胞和时间。
月亮重新倒杯水,觉得跟老爹谈这个也挺浪费她时间的。
“我回房了。”
元宵喊一声,没得到回答,只好和老爸并肩坐下。
之前想考大学的心思又没了。
他坚定道,“爸,我改注意了,以后你和妈的事业我一块儿继承。”
“……小孩子吹牛不好。”
“咋不相信我呢,我实力也是很强的。”
“嗯,你妈那,手把手带你还好说,我这……你得先考个大学,再读个硕士,有精力把博士念完,就离继续我事业不远了。”
“?”
元宵瞪圆眼睛,“爸你以前放高利贷的?这利滚利的,你自己个都才是个大学生。”
“你和我这届的大学生比?”
那含金量都不一样。
七七年首届大学生确实受到各行各业的瞩目。
但,十年刚过去,文化收到迫害,教育这一行业被影响,不是一时半会说恢复就恢复的。
更何况他从未来来,走过这一遭。
元宵不服气,却还是被老爹镇压。
等隔天再去上学,才后知后觉坐到月亮前桌那,翻身撑她桌面上。
“妹儿,爸妈这是同意了?”
“什么?”
“上大学啊。”
“……你这反射弧,怪不得笨。”
……
和市里通车后,孟秦单独又去过几次。
从旧货市场的旧书里淘出几本资料书,带回来给女儿临时抱佛脚,看完教儿子。
孟秦语重心长道,“不求跟你一个学校,能进首都的学校读书就行。”
月亮抱着书,眼底闪过期待,“妈妈,你和爸爸……”
“我们努力。”
“我也努力!”元宵正进来,原谅拽着他,“我带元宵一起努力!”
七八年依旧会高考的消息下来,最后半年,整个高三都认真起来。
这一次时间足够,高考前还组织了一次考试,达到一定分数的同学才能拿到高考申请书。
毕竟,高校能安排考试的位置,也是有限的。
针对测试考,月亮一举镇压省内全部学校,拿得第一,元宵紧张点,卡着三百分的线也挺侧目的,至少省内好学校都能进,专业如何不论。
但要进首都,不够。
元宵倒是看得开,“好歹拿到了考试申请书,接下来还有三十几天,让我再冲一波。”
月亮都佩服他心大,等到有大学的招生老师找来,月亮表达了自己对清京的向往。
还有背后有关系的,打听到元宵的成绩,许诺只要月亮来他们学校,同等安排对待元宵。
孟秦知道后,拿这话笑话元宵。
“你看你,现在成了搭头。”
元宵受刺激大了,开始头悬梁,锥刺服。
这样的状态,秦则方瞧见过两次。
他忍不住感叹,“这临时抱佛教的毛病,到底是跟谁学的?”
说完看眼媳妇。
孟秦推开他,恶人先告状。
“肯定是你,还用说!”
……
七月高考,天气热得人难受。
元宵和月亮是跟随老师一块离开,统一安排。
这次,沈老都来送人,站在车外看着一车孩子,沈老笑着笑着就咳嗽起来。
孟秦吓一跳,“师父,你没事吧。”
“没事,老喽。”
孟秦看眼他头发,已经全白,这些年又戈壁滩上到处奔波,沈老也吃不少苦。
“累就歇歇,事情都安排下去,有人做。”
沈老摆手,孟秦倒是念叨他。
“可千万别逞能,我认你这老师,为得是教我酿酒,你这小老头当初说得好听,这都多少年过去了,我酒呢。”
“又不是没成过,逢年过节喝得是个啥?”
“那就是最普通的高粱酒,可还没成你说得那种,能流芳百世的酒。”
沈老哼哼,脾气一上来也不去农场了。
“上你家,我还不信了。”
孟秦松口气,沈老也听见了,知道她就想拦人,默默胡子笑得像只小老鼠。
但被压得沈老心里不舒坦,不知道打哪找来的试卷。
“喊我师父这些年,考考你。”
“?”
您老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孟秦乖乖做了,大多都是沈老平日教过的东西,速度很快,等抬起头瞧见监考的不是沈老还有点意外。
“沈老人呢?”
“在外面等你。”
卷子就一张,是综合卷,交上去出门就看到沈老坐在阴影地里,摇晃着藤椅好不自在。
听到动静,沈老看过来。
“写完了?”
“恩,完了,你要是困,回屋睡吧。”
“外头有风,凉快。”
孟秦随他,之后报刊有事找她。
之后两天,家属区的话题总是绕不开高考,担心孩子,又忍不住期待。
万一自家出个大学生呢。
等待时,苗苗还来一趟,挺着个大肚子,穿着枣红色的褂子,脸上笑意盈盈。
苗苗是二十岁那年结婚的。
对象不是姓焦的那个,当年孟秦把这事说给大嫂听后,没多久就听说姓焦的那小伙子被选拔去了兵工厂。
刚开始苗苗还能坚持,时间长了,见面机会少了,俩人刚见苗头的那点感情就淡了。
姓焦的也争气,进兵工厂努力一年就被提拔,后来娶了厂里一工人的女儿,婚后全职在家照顾孩子。
苗苗那,是大嫂给介绍的对象,秦则贤训练的那支队伍里头的一个小队长。
来这就是为进修,等训练一结束,就能调走,而苗苗也能跟着一起离开。
而去年年底,队伍分批离去,苗苗原本该跟着转移的,却在临走前不久检查出来怀孕,大嫂就想着她自己是医生,盯着孩子生下来,满月后再走。
苗苗扶着肚子,手里拿着个小盒子。
“小婶儿,你忙呢,我妈又搓了点山楂丸子,让我给你送来,元宵和月亮是不是明天就回来了?”
“对,今天最后一天考完,明天一早的车回来。”
孟秦接过东西,扶着她坐下,“等我去拿就好,你还专门跑一趟。”
“我妈说后期多走,生得才快。”
这倒是。
孟秦看着苗苗,唠着最近的事,想起大嫂之前说,底下征、行两兄弟的婚事,不打算再在戈壁滩上找。
话里藏着意思,是上头有人安排秦则贤,正式归队。
当年腰上的伤,这几年精细养着,早就好了,秦则贤早几年就跟着队伍一起训练了。
大嫂还问,要是能走,秦则贤打算回老家一趟,问她要不要一起回去看看。
孟秦当时摇头。
现在想想,都不知道自己是拒绝,还是不知道。
她现在是黑户。
孟秦猛然想到这一点,在结束高考的这一天晚上,拉着秦则方问户口问题。
“你要是调走,户口能恢复?”
“恢复什么?”
“你快说,别卖关子。”
“好好好,我们不是有户口。”
“?”
“还是你亲手办的。”
孟秦眨眨眼,“那……”
“你当当初费劲普查户口是为什么?就是为这一天,如果真的离开,直接调走我们在这里的户口,说来说去,和以前关系都不大。”
所以上次问她想不想回老家,回老家那就是另一层安排,不如新地方直接接收户口方便。
孟秦狠狠松下一口气,身子就歪过去。
秦则方扶着人,忍不住笑。
“这么着急?”
“其实不止孩子,我也害怕。”
“?”
孟秦靠着人没动。
她害怕,上辈子就是个梦,是她当真了。
她害怕,要是真离不开戈壁滩呢。
孟秦意识到这点,还是上次见大嫂。
她望着大嫂双眼,什么都看不到了。
自打来到戈壁滩,认识到自己能读心还被秦则方算计一通后,孟秦就嫌少再去窥探人心。
久而久之,就快把这本事给忘掉。
上次大嫂提及秦则贤调职,她想了解时,意外发现读心术消失了。
当时觉得轻松,总归,她又成为正常人一个。
事后,现在,重新谈起来,总归有些担心。
挂着忧心迎回俩宝贝蛋,孟秦一番关心,俩人倒是很自信。
柳老师那边事后拿到试卷,带着答案让高考的全部人回去估分,之后就是报考志愿。
月亮很自信,直接只报了京大物理系。
元宵则纠结得多,最后第一志愿随妹妹填京大,第二志愿填清大,看着下面还有第三志愿,又写了个航大。
月亮看得直无语。
“北大和清大填一二志愿,你直接告诉我你心属航大好了呀。”
“又小瞧你哥,看不起谁呢。”
话说得硬气,手却把底下的服从调剂给勾上。
月亮轻哼。
元宵嘴硬,“保险,保险起见!”
一旁安大泡扯着嘴角控诉。
“就没比你们兄妹俩更会气人的!让我中专师范情何以堪!”
……
考完试不算完,继讨论高考后,如今话题围绕着通知书什么时候下来。
担心考不上,担心学校不是理想的。
大人瞅,心思重的同学更是家门都不出。
月亮倒是轻松,放假后直接抄起小本本,又跟在沈老屁股后头去当小助理了。
孟秦控诉过酿酒的事,这会沈老就使唤着月亮爬上爬下,遇见孟秦还哼哼两声。
像是说:你气我,我折腾你闺女。
孟秦:“……”
月亮忙,元宵则撒欢了。
俱乐部球场上都快塞不下她,成天像是开屏孔雀一样,到处乱窜,引得孟秦发现,路过自家门口的年轻姑娘都多起来。
可她儿子才十八呀,还没过生日呢。
未成年呀!
比通知书先一步的,是苗苗发动。
耗时一天一夜,生了个俊俏的小姑娘,哭奶都像小奶猫一样,呜喵呜喵的。
小姑娘生的同一天,他爹来电话,升职了,还是跨级升职,喜得苗苗婆家恨不得立刻把娘俩给接回家去。
小插曲过去,依旧是盼着采购车来的一天。
为方便,戈壁滩没专门的邮递员。
只将采购队伍里的一人安排上邮递员的指责,负责收发东西。
这天,采购车凌晨出门,清早回来。
早起的婶娘们听到动静,家里有高考生的立马围上去。
“小杨,今天有通知书不?”
扫眼小杨的绿色邮政包,扁扁的,肯定还是没有。
“有。”
“!!!”
“谁的?你快说是谁家考上了。”
小杨低头翻包,扫眼封面。
“谁是孟秦?”
“孟秦是哪家孩子?”
抱着球路过的元宵眨眨眼,行动比脑子快一步,举起手大喊。
“我家孩子,我家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