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征集夫子
看着沈敏认真的眼神, 沈嘉直接面对面向她发出邀约,“那不知姑母可否愿意加入我们鸿蒙书院?在其中担任讲书一职。”
“何乐而不为?”
三个人喜悦的声音在工坊上空响彻,接着一同回家, 夜晚就著书院以后可能需要的事情, 开始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想解决办法。
或许是因为这件事的特殊性, 三个人聚在一起聊到深夜也没觉得有一丝疲惫,最后还是沈母出言提醒之后,三人才各自回房休息。
这一天之后最令三人紧张的就是教材和夫子的问题,只要细究就会发现传统的一些教材对女子的不好姿态, 这一次三人决定全部替换。
当然一些流传至今的优秀课程她们也不会拒绝, 同时才课程学习之中,加入一些令人思考世事的环节。
这件事有沈玥和姑母的细心研究,到也不算是很难, 反倒是要找出一些不拘泥于世事的女夫子,令沈嘉头疼不已。
可是为了自己的目标, 在鸿蒙书院建设进程过半的时候, 她还是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 在各地宣传起自己新开的女子书院。
书院的性质可以说是升级版的工坊学堂, 不拘泥于女子的年龄、身份、地区, 只要你愿意报名, 就可以来到鸿蒙书院求学。
不征收一切费用, 结束学业后还能参加沈氏的招工考试, 只不过其中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就是逐出师门。
同时还有一则写在下面的就是, 同时面向所有人开始招收夫子, 除了限制性别为女性, 其他的无限制。
但是必须通过考核才可以成为鸿蒙书院的夫子,包吃包住且束脩也是高于临源县的平均水平,年假福利更是和沈氏不相上下。
此消息一出立即在整个河州引起议论,尤其是作为话题中心的临源县。
这不临源县的顺天酒楼大堂里坐着用膳的人,正在听着说书的把沈嘉的沈氏工坊说的头头是道,当然也不能错过如今这间女子书院的大事。
“话说那沈氏工坊的沈嘉沈老板,那是开创了工坊有学堂的局面,如今更是要办起我们临源县第一间女子书院,或许是大盛朝的第一间女子书院……”
陈鑫喝一口闷酒,对着身边的好友讥笑道:“这女子莫非是以为自己有点经商的小聪明,就开始动起诗书的心思。
她们女子哪里懂得什么是四书五经、经纶、诗赋?
好好待在家里相夫教子才是人间正道,出来抛头露面已是离经叛道,现在还弄什么女子书院,简直就是伤风败俗,我…我可得和吴…吴知县上报才是。”
身旁一起喝酒的男子眼里闪过一秒的阴毒,谄媚地说:“陈童生可真是仁义之辈,直言不讳,这种小女子就该好好教训一顿。”
“你…你放心,我肯定会把这件事上报的,我可是今年最有概率考上秀才的,为了自己的政绩,吴知县肯定会听的。就算不给我面子,我岳父的面子,吴知县肯定会给的。”
“那就等着陈兄的好消息。”
“来来来,继续喝。”
这边对于沈嘉的议论还没有停止,楼上的两人却是听得一肚子气,要不是沈嘉不让行动,许昭真想冲下去和那些只会嚼人舌根的人打一架。
她们这么好、为百姓思考出路的东家,还要被人以最恶毒的心思揣测,这些人看起来衣冠整齐、仪表堂堂的样子,居然还看不起她们为百姓做实事的东家,真真是可恨极了。
许昭看着依旧面色如常的东家,忍不住说:“东家那都是他们有眼无珠,您可是天底下第一大好人,这建书院都是为了普通百姓,您的好我们可都记着呢。”
沈嘉继续着自己的手里的动作,把一壶清茶移到许昭面前,安慰道:
“我都知道,我决定做的事就没有人可以阻止的,他们说的话我都不在意,猛虎岂在乎犬吠?你也喝杯茶平复心情,我估计李娘子马上就到。”
今天已经是沈嘉把招夫子告示贴出来的第十天,这是她们收到的第一封关于女夫子的来信。
对方说是要在顺天酒楼的雅间相商,之后再决定是否加入鸿蒙书院,因此两人也就出现在这里,顺便听了一嘴关于自己的散言碎语。
“叩叩叩!”
听到敲门声,许昭立即站起身来,沈嘉也缓慢起身,对着门外说:“请进!”
小二一推开门就对着沈嘉说:“客官,这是来找您的客人。”
门外站着一个身形如弱柳夫人的清秀佳人,手边还牵着一个约莫着两三岁的女童,看样子应该就是和自己约定好的李娘子。
她微微一笑说:“就是我的客人,你去上壶茶和两盘糕点,待会儿送上来。
李娘子请进。”然后又看向门口的两位客人,伸手请两位进门。
“好嘞!”
小二把人送进雅间,习惯性地关上门离开。
沈嘉看着虽然身形孱弱,眼里却闪烁着坚毅光芒的李娘子,说:“两位请坐,我是鸿蒙书院的山长,这是我的护卫许昭,不是外人。”
李青玉先是把自己和孩子的椅子用手帕擦干净,接着像是古代标准的仕女画那样,端正地坐在两人对面,让沈嘉和许昭不自觉收敛自己的肢体。
接着一道清冷悦耳的在耳边响起,“在下是李青玉,这是我的女儿孙欢悦,乃河州广河县人士,偶然看到山长的招工,想着自己是秀才的女儿,也读过不少的诗书,这才冒昧来访。”
听这解释也算是家学渊源,想必在诗书上的造诣也不浅,但是看着对方孤身来访,还带着自己的女儿,这不由得让沈嘉好奇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
只不过,贸然探听别人的隐私可不是什么好习惯,因此沈嘉把自己的疑虑说出来,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她们书院的情况。
“因为我们书院的特殊性,夫子是需要在书院长时间的待着,一旬休假两日,不知道李娘子的家人可否接受?”
“这些基础条件我都在告示中仔细看过了,听闻书院包吃包住,我这才到访,不知我可否带着自己的女儿一同住进去?
不怕山长笑话 ,我刚被丈夫休弃,娘家嫌我丢人不愿意接我归家,只能带着女儿住在客栈,不知山长可介意我们的身份。”
此话一出口,沈嘉和许昭就很快明白对方的为何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这么一个看起来就是大家闺秀的娘子,很少有愿意出来抛头露面的?
现在说出理由两个人也没有那么的觉得奇怪,带着孩子,这也不是什么问题,就是得自己照顾,毕竟书院宿舍不会配备专门的服侍人员。
虽然沈嘉并不想提前考验前来询问的夫子,只不过对方主动送上门,显然也是想先了解一点情况。
于是她询问道:“带着孩子没问题,就是需要你自个照顾,我们书院不提供奴役。我们告示也说了不拘身份,只要是自己愿意就成。
请问李娘子擅长的是那一方面的教学?学过什么书?”
“不怕山长笑话,因为家父是秀才的原因,自己还开有私塾,四书五经均有涉猎,琴棋勉强能看,《女则》《女训》也可。”
主要是李青玉一看起来就不是什么说大话的人,这番话沈嘉自然是相信的,并且觉得她的造诣应该面对一些基础性课程肯定是够用的。
但是考核还是必须要过的,今天就是给她一句话的事。
“既然如此,李娘子就留下来参加我们鸿蒙学院的考核吧,通过之后即可走马上任。至于《女则》《女训》我们书院应该用不到,您可以多复习其他方面的知识。”
听到沈嘉的准话,原本担心自己会在资格审核出问题的李青玉,差点维持不住自己冷淡的表情,清冷的声音也带上一丝喜悦。
“谢谢山长解答,如此就考核时再见。”
知晓李青玉情况的沈嘉,难免动了一点恻隐之心,忍不住发问:
“不知李娘子食宿在临源县可有不便,不介意的话可以暂时在我们沈氏工坊住下,等到来日的考核结束,再说其他。”
李青玉自然是拒绝,她有自己的坚持和道理,“不必麻烦山长,我们自有去处。”
接下来的几天,沈嘉又见了几个到访的女夫子,就连有刺绣手艺的都来碰运气,只可惜和沈嘉的教学路径不太相符。
令她没想到的是,在县城待了几天之后居然还收到一封告密信,原本以为是相求见面的,看见里面的内容后,令她不自觉发笑。
就在她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的时候,居然收到吴知县的邀约,让她不自觉又想到那封信上所写的内容。
看到吴知县在书房里正襟危坐地瞪着自己的到来,沈嘉依旧如往常一般微笑着,问道:
“不知世叔邀请可是有什么要事相商?”
“你先坐,坐下之后我们再谈。”
看着对方也不像兴师问罪的模样,沈嘉真的好奇吴知县找自己的原因。
吴知县等着沈嘉坐好之后,像是之前一样欣赏地说:
“侄女,你这次办的大事可真是让整个河州都为之一振,这些日子可是有不少人都和我打听你的消息。
你的书院现在办的怎么样?又没有什么需要世叔帮忙的地方?你尽管说来。”
“不过就是在我们临源县小打小闹罢了,哪里还用得着世叔帮忙,书院马上就要建成,学生不用愁,夫子最近也来了不少,就是不知道有多少合适的。”
听到沈嘉的话,吴魏下意识摸了摸自己拇指上的扳指,思考了一会儿再继续说话。
“既然如此,你觉得我的女儿蓉娘怎么样?能够去那里帮帮忙,学点你身上的本事就是她最大的荣幸。”
主要是如此吴珍蓉也到了可以许人的年纪,因为他不过问内宅之事,如今才发现自己的这个女儿,好像被教的有些过于怯懦和死板。
他很担心女儿出嫁之后会被人欺负,虽说现在临源县还是自己做主,可是世间风云变幻,你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无能为力的那一天。
他想要为自己的女儿寻一个保障,这世间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这也是他在和沈嘉这么长时间的交流下来发现的。
沈嘉一听这话,就开始回忆起自己只有一面之缘的吴珍蓉,看起来就是自己想象中大家闺秀的样子,一举一动很符合时下的审美,因此对于吴知县的话还是挺不理解的。
虽然和吴知县的合作很愉快,但这都是在商业上,沈嘉身上可没事时下文人喜欢的地方,让他的女儿学习自己,这是个笑话吗?
自己的教学可不是什么相夫教子,那都是要学些真本事,除了诗书,一些实用的技能才是最核心的地方。
吴知县开口,她也不想很明显的拒绝,于是回道:
“蓉娘自然是温婉可人,我也非常喜欢,可是我们书院主要还是为了工坊而服务,人员混杂并不适合蓉娘这样的小娘子待着。
再者我们书院的招工并没有限制人员,通过考核即可,如果蓉娘自己有意愿的话,可以一起参加,我们是肯定欢迎的。”
吴魏也知道自己贸然提出这个想法很冒昧,但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他还是想试一试。
短短三年间,沈嘉就通过自己在工坊建立的学堂,把一批批的人才培养出来,壮大自己的工坊队伍。
如今在整个北境取得的成就肯定和这个分不开,他希望蓉娘也可以学到点真本事。
说句不好听的,老师的女儿他也知道点消息,之前也是嫁给衡州的大户人家,或许说还是低嫁,现在什么情况自己也了解。
以前直接去工坊或许妻子还会有怨言,但是书院不一样,还是一间只有女子的书院,只要自己稍加撺掇,肯定可以成功。
他也舍得下自己的这张老脸,继续说:
“那我们就说好了,届时蓉娘来参见你们的招工考核。”
看着兴致勃勃的吴知县,沈嘉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而后转念一想,如果吴珍蓉有真本事,那她们书院又可以多一个老师,如果没有通过考核,那也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所以最终她还是笑着说:“既然如今,就在书院恭候蓉娘的大驾。”
原本沈嘉还以为吴知县找自己是有人高密的事情,现在看来,还是自己误会了。
同时对于吴知县默许自己办一间女子书院,还希望自己的女儿担任老师的事情,感到有些困惑。
算了,反正现在局面对她有利,那就暂时先别庸人自扰。
吴知县的确是仔细听了陈鑫的告密,看着对方大言不惭的样子,要不是北境文人气氛淡薄,不然一个小小童生怎么可能在他面前大放厥词。
他难道不知道大盛律例里面并没有规定不允许办女子书院吗?
而且说不定这件事还会在文人中掀起学习之风,让临源县的学风更胜,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阻止?
耐心听完对方的酸言酸语,吴魏反而思考起来让自己的女儿也加入其中的可能性。
沈嘉的人品和学识,他都很佩服,要是自己的女儿也能学到一点该有多少,因此他平生第一次想要改变妻子的教女方式。
两人聊完天之后,沈嘉在吴知县的再三邀请后,还是留在了吴府用膳才离开。
光阴流转,深秋时节。
沈嘉和沈玥、沈敏三人一起站在书院的大门前,等待着山下的学子和未来夫子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