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吴家见闻
杨泽听着沈嘉的话也不似做伪的样子, 更加觉得惭愧,可是里面的含义也让他激动不已,成为秀才有不少的好处, 而且一路走上去说不准还可以帮帮对自家有救命之恩的东家。
想到这, 他也无法说出拒绝的话,但是考科举对于自家来说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他还是希望可以和家里人商量商量。
于是回道:“小的想想。”
不只是杨泽很激动,在一旁听着他大哥大嫂更是激动,想不到自己被迫卖身之后,居然还会有这样一番际遇。
读书人, 谁不想成为读书人?
他们家之前就有送过杨泽去村里的学堂, 只是被迫终止了而已,现在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他们恨不得自己可以替代杨泽, 对着沈嘉的提议连连称是。
大哥杨河看着专心记账查账的程妧,赶紧把杨泽拉到一处角落, 开始就他没直接同意这件事开始追根究底。
沈嘉也没有心情去管他们的眉眼官司, 继续盘账, 顺便等待吴知县的消息, 她预计今晚肯定得去吴府做客才行, 明天就是盛会的日子, 礼品早早就准备好了。
令沈嘉没想到的是, 下人居然是午后才来到沈氏豆腐铺子告知, 这个时间点可不早,她应承之后, 来人还买了点铺子里面的东西才离开。
这次沈嘉来时特地和祖父要了一副他的墨宝, 作为礼物肯定是足够的。
其他的就是这次新收获的黄豆制作出来的豆腐和豆油, 香味浓郁,颜色透亮,是为上佳。
沈嘉特地带来让吴知县也尝尝其中的味道,才能明白它的品质有多好。
准备好一切之后,沈嘉在申时就来到吴府门前,作为知县的宅院看起来比简陋的府衙好上不少,但是在县城来说肯定比不上那几个富商的宅院。
她走上前叩响门上的铺首上的圆环,“咚咚咚!”
声音响了之后,很快就有人上前来开门,正好是今天去沈氏铺子告知消息的下人,看见沈嘉到访立即邀请进门。
“沈小姐快快请进,我这就着人前去通报一声。”
一边伸手请沈嘉进门,一边用眼神示意另一边守门的门房赶紧进去通报一声,说是今天邀请的贵客到了。
沈嘉微微颔首,然后跟着人往里面走去,吴府的宅院倒是在北境装饰成一副江南庭院的模样,俨然一个小型的苏式园林,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简直是一步一景,有种说不出的美感,出来迎接的是吴知县的夫人,一副柔弱婉约的模样。
仿佛是从古代仕女图中走出来的人一样,看见沈嘉朝自己走过来,扶着婢女的手,嘴角勾起最完美的弧度,笑着说:
“老爷此时正在书房处理公务,侄女就同我一起去坐坐,我们两家之间的关系称呼我为叔母即可。”
“叔母安好,今日叨扰了。”
面对此情此景,沈嘉觉得自己的动作也开始轻缓起来,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聊简单的话题,她觉得这可能是自己来到北境之后,见到的最富有古韵的女子。
很快吴魏也被通知了沈嘉到来的消息,因为明天是一场全县瞩目的大事,他赶紧拉着沈嘉又回到书房开始商议明天的流程。
“明日我准备按照你提的建议,在中间的时候插入一次签订契书的流程,这样就可以让大家看到我们的决心。这是我让师爷提前拟制出来的契约,你看看里面的内容可有不妥之处。”
沈嘉接过厚厚的一沓契书,把里面的条条框框都看了一遍,比起之前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宽松不少。
上一次她几乎是垫付了所有资金,这一次也是给她大开方便之门,是让她把今年的赋税预缴一部分,之后将会留出来作为明年失约时赔付农户的金额。
并且对于农户拿到种子之后的行为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因为优良的种子价值不菲,为了保障沈嘉的权益,严格限制农户浪费、倒卖、掺假等行为,被查出来之后需要负责任,这将由官府来制约。
也算是让沈嘉之前的要求合法化,至于符不符合大盛律例,这就是知县说了算,山高皇帝远,加之吴魏也在临源县经营多年,不会有没眼色的人特地来触霉头。
确认自己的权益得到很好保障之后,她也觉得没什么可以添加的。
于是说:“没有什么问题,世叔的为人肯定信得过的。”
吴魏高兴地抚摸自己的长须,不停地点头,等他把这种模式摸透之后,以后临源县的百姓肯定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接着两人又就其他的问题开始商讨起来,时间也在悄悄流逝,要不是门外传来的声音,感觉还能聊个天昏地暗。
“老爷,夫人差人来说已经快到了用膳的时间,估摸着沈姑娘也应该饿了,请您和沈姑娘去膳厅用膳。”
原本吴魏还对刚刚沈嘉提出的新想法意犹未尽,现在突然被打断,再一看,外面的天色也是不早了。
于是对着沈嘉说:“时间不早,我们先用膳,其他的明天还可以接着聊。”
沈嘉站起身来,请吴魏先行,“世叔先请。”
身为长辈,这句话吴魏自然收下,然后走在前面,沈嘉落后一步。
此时膳厅已经坐好了三个人,一个是沈嘉今日刚见过的吴夫人,还有一男一女应该是府上的公子和小姐。
她也曾经打听过,一个名为吴琅,一个名为吴珍蓉,看着男的年纪大些,应该比自己的年纪大,另一个应该比自己小。
一来三人就习惯性站起身,吴夫人赶紧叫着两人落座,“要不是我去提醒,老爷你都不知道要拉着侄女聊多长时间。
这是家中的两个孩子,你随便叫做世兄和珍蓉妹妹即可。”
接着向沈嘉介绍自己的两个孩子,她顺势叫出口并行礼,“琅世兄好,珍蓉妹妹好。”
两人也对着沈嘉的位置回道:“沈妹妹/姐姐好。”
把这一幕看在眼里的吴魏还不忘对自己的两个孩子训诫道:“沈嘉可是位了不得的年轻娘子,你们有时间也可以向她学习。”
一心只知道读书的吴琅已经习惯了父亲严厉的教诲,点头称是。
吴珍蓉却是有些不知所措,据她所知的沈嘉应该和母亲对自己的要求迥然不同,她下意识看了一眼娘的方向。
吴夫人脸上原本保持完好的表情也有一瞬间的呆滞,但是下一秒立即恢复正常,对着女儿的位置微不可见地摇头,让他不要违抗自己爹爹的意愿。
最终吴珍蓉也只得在爹的注视下,微微点头,小声道:“是。”
“饭菜也快冷了,先用膳,不然身体容易出问题。”
见此情景吴夫人赶紧出言转移话题,桌上奇妙的氛围沈嘉像是没感到一样,在吴知县的热情招待下开始用饭。
令她没想到的是,吴府居然菜色全是南方菜,并且滋味不俗,想起之前她家为了找个南方厨子发生的事情,一时之下吃得更多。
在小鸟胃吴夫人和吴妹妹的衬托下,更加显得沈嘉一顿所用之多,这都差点让吴琅看傻眼了,倒是吴知县一吃起饭来就再也顾不到其他。
这一顿下来,沈嘉也可以算是在吴家人心里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天色不早,之前吴魏在书房里的想法只得打消,以后也还有机会可以去沈家商谈。
翌日就是为全县百姓所瞩目的盛会,一早就有不少人等候在台子下面,上面则是摆放着一排的桌椅,只等来人开启活动。
在吴魏看好的吉时,台子两侧适时响起激烈的鞭炮声,接着沈嘉和吴魏就从两侧的位置同时出发,走到台子上站定。
被请来主持盛会的是县衙的师爷,不光写案情好,嘴皮子也是溜,同时也看得出吴魏对本次活动的看重,连自己手底下的第一人都邀请来主持词活动。
“值此嘉时,相聚此地,本次沈氏工坊和府衙合作盛会正式开始!我们本次的来宾有沈氏工坊的东家沈嘉沈大娘子,本县知县吴大人,一起见证此刻,大家热烈欢迎。”
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知县有名,沈嘉有利,并且都有利于普通百姓,所以大家一听立即送上自己的掌声。
原本不相信沈嘉可以真正收购黄豆的人全都傻了眼,看着其他人少的也挣了一两银子,此时恨不得三月时领种子的人是自己,现在听说沈嘉即将又和吴知县合作,就算是为了捧个人场,他们也得来撑撑场面。
等到听到明年合作的亩数达到三万亩时,一个个还以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下子增加三倍,自己一下子挣个买牛钱都不是难事。
对于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就是自己可以有一头年减轻自家的负担,最好再挣钱修房子,也算是圆满了。
说不准自己这一次就可以翻身,一个个恨不得现在就冲上台去,把这件事定下来。
等到提到“预约制”这三个字时,百姓们更是激动,这样子的话,自己还可以提前把沙地开出来,把地契上了,等到之后领取种子的时候肯定会更顺畅。
为了避免有人多领种子不干事,沈嘉还新增了需要地契户籍二合一的想法,也是加强对自己的保障。
消息百姓们是越听心里越火热,最终在沈嘉和吴魏在签字的那一刻气氛达到顶峰,他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见证历史的人之一。
热烈激动的气氛也感染到沈嘉,她很快就做下来尽快推进这件事的决定,婉拒了吴知县家中用餐的邀约,她和许昭飞速赶回宁安镇。
这一次杨泽也跟着他们回去,之前已经在沈嘉手上赎身,趁着时间已经办好自己的户籍,她之后也会委派另一个人来县城负责账簿的事情。
杨泽则是在负责芙蕖的一部分事务的情况下,还可以询问沈辞关于科举的事情,包吃包住,工资自然没有。
把近期需要进行的新上任员工下个月委派其他四县、预约制黄豆种植都交代清楚之后,沈嘉又踏上了去府城的路程。
等到她们赶到府城,此时已经是金秋九月中旬,珍味阁比起之前是要冷清不少,这时在北境冰饮已经不再令人们提起兴趣,铺子得尽快做出整改才行。
看见沈嘉进门,原本在柜台后站着的芙蕖赶紧迎上来,“嘉娘,你怎么这个时间来府城?”
随后环顾了一下周围的环境,致歉道:“都是我们没用,这时节一换,我们的饮品和甜品不再讨得府城娘子和夫人的欢心,近期铺子的生意不大好,暂时还没有想出什么解决方案。”
沈嘉安慰地拍拍芙蕖的手,“我就是来解决这件事的,你们都没经验肯定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是我新写出来的食谱,你交给后厨的几个厨娘,研制出来之后给我尝尝。”
其实在沈嘉说话的时候,芙蕖也很想说:小姐,你也不是没有经验吗?
不过持着对沈嘉一贯的盲目信任,芙蕖把手中的食谱收好,然后带着沈嘉朝楼上的雅间走去,正好遇到出门的林桐语。
林桐语之前在珍味阁吃过之后,就是这里的常客,而且非常喜欢沈嘉的奇思妙想,看见她回来,立马喊道:
“沈娘子回来了,这些日子我可是一直询问芙蕖掌柜你的归期,不知道近期珍味阁可有打算上些新吃食?我最近可是一直思念你的手艺,我们家正好准备举行赏秋宴,如果有好的可得先给我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