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帝国从高分子材料开始

第一集 团的大佬铁青着脸,推出视频会议。

 比亚迪的王老板深深叹了一口气说道:“哎,高老板,您这是何苦来呢,这下可好,把大佬给得罪了。”

 高原淡淡说道:“攘外必先安内,大佬过去的日子太安逸,忘记了自己的初衷究竟是什么,当初发展合资企业,是为了用市场换技术,可到最后,市场倒是让出去了,技术在哪呢?”

 “如今,汽车产业正在向全电驱动飞快推进,在这条电动车的赛道上,我们已经可以做到独立自主,为什么大佬依旧抱着合资企业不放呢?还不是因为利益二字。”

 “2020年,第一集 团校招,几乎砍掉了所有机械,车辆等专业的招聘!”

 “这件事很奇怪吧?”

 “全华夏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不要机械系和车辆系的理工科人才,倒是德语专业和其他文职人员招了一大堆。”

 “我就纳闷了,他们到底要干什么?没有理工科人才,他们拿什么搞研发?”

 “我们昆仑公司现在求贤若渴,但凡合格的理工科人才,一概高薪录用,而第一集 团倒好,居然不要理工科,这也太他妈的扯淡了吧!?”

 “后来,我终于弄明白了,原来他们已经整个被外企架空,机械工程师就算招进去也没用。”

 “外企根本不让华夏人碰核心技术,什么东西都是技术保护,车辆出问题了,录个追踪信息都要限制读取权限。”

 “以第一大众为例,大部分车辆工程,机械,机电专业的毕业生,哪怕进了开发部门,从事的工作也就是翻译,邮件转发,打打费用报销单,和日耳曼人盘盘零件进度,向供应商催货之类的。”

 “真要自己设计,华夏人连改个螺丝,升级个零件号都要日耳曼人同意!这不是扯淡吗!?”

 “至于为什么大众不放权限,一来是保护自己核心技术,二来是变相吸血。”

 “众所周知,从名义上来说,第一集 团和大众,利益是对半分的,似乎还算合理是不是?起码我们得到了就业机会,锻炼了一大批产业工人,还给当局创造了税收。”

 “但是我的天哪!大家也太小看日耳曼人了吧?这些元首的后人,当初可是只差一点点就统一了欧洲!”

 “如今全球第二大货币欧元,其幕后本质是什么?”

 “欧元的本质,就是改头换面后的日耳曼马克!当初元首没能做到的事情,马克伪装成欧元做到了!”

 “总而言之,日耳曼绝非善类,他们的种族歧视和野心,早已写入骨髓,只不过因为是二战战败国的原因,不敢显露出来罢了。”

 “表面来看,日耳曼人给了华夏很多好处,自己只赚利润的一半。”

 “但他们除了分成,还死死掌握着开发权限,第一大众每年要上缴给日耳曼大众天价开发费,数量高达几百亿元!”

 “要知道,第一大众一年的净利润也才几百亿!”

 “与此同时,每卖一辆车还要缴纳授权费用,因为用的是大众品牌!车前挂着大众的车标!”

 “许多零件也必须从日耳曼进口,美其名曰技术保护与特有专利,讲道理,只要把图纸拿来,现在国内什么零件不能做!?”

 “这就是日耳曼人的作风,哪怕利益输送,也要说的冠冕堂皇!”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大众在中国的盈利模式,是开发费+license+CKD零件+百分之五十的利润。”

 “表面利润就百来亿,实际上,每年都是千亿级别的输血量!”

 “与此同时,南北大众还有一项更恶心的任务,养一些没什么用,但是又裁不掉的废物。”

 “你们或许并不清楚,大众在日耳曼的地位,相当于超级国企,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裁员,而欧洲人工偏贵,本部又负担不起那么多人工成本,怎么办呢?”

 “很简单,把日耳曼不要的废物,摇身一变成为专家或者经理,扔到华夏分公司,让华夏来养。”

 “于是,大批毫无价值的废物来到华夏,拿着比华夏人高几十倍的工资和补贴,到处指点江山,颐气指使,工作结束再找几个华夏妞,生活简直不要太惬意,不知道的,还以为梦回德租界呢。”

 “我们与许多外国企业合资,但只有日耳曼企业对华夏的技术封锁最厉害,相比起来,哪怕霓虹企业都比日耳曼企业要开放一些。”

 “但有什么办法呢?日耳曼人擅长包装自己,擅长给自己立牌坊,帕萨特那质量完全和屎一样,结果照样有大批德吹捧臭脚!”

 听高原说完这番话后,所有人全都傻了。

 厉害啊!

 谁说高老板不懂汽车的?

 他不仅懂汽车,还从不同的视角去分析,把德国人玩的那套,彻底给看透了!

 这分析判断能力也没谁了吧?

 更有很多大佬心虚的不敢和高原直视,因为尽管高原没点名,但他们麾下的合资企业,情况并没有比第一大众好哪里去。

 高原冷笑了一声,沉声说道:“现在大家明白,我什么要把第一集 团踢出去了吧?”

 “不踢,留着过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