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一段路是多余的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大好机会降临,而一个人能否抓住机会、能否成功,全看他积蓄的力量是否充足,人的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能够贮藏可供一生应用的充足力量。
奥里森?马登
大约三四岁时,做教师的父亲就会隔三岔五地或借或买回家一本小人书,在那个几乎没有零食和玩具的年代,能够看到一本小人书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就在阅读小人书过程中,我渐渐迷恋上阅读,当我知道小人书中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是一个个作家写的之后,我对作家就充满了一种敬慕。上小学后的一天,当老师问班级的同学们有什么梦想时,我的脑海里立刻跳出一个词:作家。
实际,我根本不知道成为作家需要怎样去努力。只是凭借自己的理解,刻苦地学习着,以为,有了好成绩,考上大学,就可以成为作家了。我16岁那年,一场爆炸事故中,我的眼睛和手受伤严重,不得不辍学了。这带给我极大的打击,我以为,我的作家梦也就此夭折了。
此后,在茫然和落寞中,我在生活的漩涡中起伏挣扎着。偶尔,心情郁闷、烦躁难眠的夜晚,我会静坐在灯下,写下一些心事。偶尔,我会将自己的涂鸦按照一些报纸、杂志上的地址投寄出去。大约在我28岁那年,我的一首诗被一家杂志发表,这带给我极大的喜悦和动力,我开始疯狂地写诗,一首又一首,一天又一天。我觉得,这是通向我那个作家梦的路,我只要沿着这条路写下去,一定会抵达那个我梦寐的殿堂。
那几乎是拼尽一切的努力,除了日常必要的工作之外,所有的思维都倾注在写诗之中,为了能多写一首诗,每天的睡眠时间被我缩减再缩减,睡眠最少的一段时间,每天只睡4小时左右。
但是,不是努力了就一定可以成功。
整整写了半年诗,却再没有一句诗发表。我放下笔,开始反思我的选择,并开始了对诗之外其他学作品的阅读。在这样的反思和阅读中,我发现,当时的一些青年类期刊杂志风行的美,是我能够写得来的,于是,我不再写诗,而是改写美。让我快慰的是,很快,便有一篇篇美作品被刊发出来。后来,随着美写作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将写作题材不断扩延到更多方面。2009年,在鲁迅学院第十一届高级作家研讨班学习的我,接到了加入中国作协的通知。喜悦之余,回望一路走来的波折坎坷,我对那段写诗的记忆异常深刻,并心存感谢。
可以说,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是,那次尝试却并非毫无价值,因为那段日子的尝试,让我清楚了自己并不适合写诗,这为我日后将写作方向调整到其他题材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生活以纷繁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时刻都需要面对选择。没有人天生就会清楚哪一条路是最适合自己的,是通向正确和成功的路。但是,每一段路都不是多余的,哪怕是岔路。岔路虽然无法帮助我们抵达目标,但能够帮助我们排除错误。最重要的是,虽然是一条无法抵达目标的路,但路途中仍旧有风景入怀,这样的缤纷虽然零碎,但日复一日积累下来,生命会悄然丰满起来。
越丰盈的生命,才能够迸发出更绚烂的美丽。
没有哪一缕风是多余的,春风让花红柳绿,冬风让雪开如银;也没有哪一段路是多余的,崎岖让我们学会坚韧,岔途让我们明晰方向……流沙里有珍珠,暗夜里有星光。常怀睿智、感恩的心,淤泥就可能成为滋养美丽荷花的沃源,苦涩就可能成为茂盛甜润人生的根须。
快乐提示:
一个人拥有别人无法替代的是经历,经历是人生的资本和宝贵的财富。
成长和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需要一步一个脚印,那走过的脚印,可能不会印刻到成功的奖杯上,但绝非毫无作用。
或许,如一缕风,送来呼吸的氧。
而那些挫折、磨难,更应该是砺石,坚骨韧志。
没有糟糕的经历,只有糟糕的人。许多看似徒劳的经历,对于智者,都可以成为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不要因为糟糕就颓丧,那或许就是快乐的泥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