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恨

六十一:不信君恩唤不回

六十一:不信君恩唤不回年末绯霜殿容华李芷产下皇四子与皇五女。

在宣室殿忙完一天政务下来,刘彻坐在御辇之上,抚额闭目,心中忽然浮现起那张颊若芙的容颜,听得身边杨得意轻声禀道,“皇上,长乐宫到了。”

“唔。”

他轻应道,踏上长乐宫的阶梯,问道宫人,“太后近日如何?”“太后娘娘今日身子好多了,早起的时候进了药。

如今丹阳候夫人正在殿上陪着太后。”

长乐宫人跪在地上,禀道。

“嗯,”他拂袖道,“退下吧。”

进得宫来,果然见金娥跪坐在王太后脚下,轻轻伺候。

见他进殿,连忙起身行礼道,“参见皇上。”

“免。”

刘彻含笑道,“娥儿有空就多进宫来陪陪母后吧。

有你在身边,母后的心情必会好很多。”

“是。”

“娥儿毕竟有自己的家啦。”

王太后睁开眼,道,“让她老这么陪着哀家,总归不太好。”

“是。

母后。”

刘彻应道。

“彻儿,新皇子公主的名字取好了么?”在王太后的示意下,刘彻搀着她起身。

“嗯。”

刘彻漫不经心道,“皇子名旦,公主,便叫嫣吧。

封号作盖长就是了。”

“盖长,”王太后回味了一阵,欣慰道,“倒也不错,彻儿,今日娥儿进宫,求乐哀家一件事。

哀家捉摸着并不是大事,便答应了。”

“哦,”刘彻不免看了金娥一眼。

目光虽无锐利,金娥还是有些心惊胆战的低下头去。

他勾唇一笑。

道。

“娥儿若有事,便直接与朕说便是了。

若是朕能做到,如何会不答应?”“也没什么大事。”

王太后含笑道,“娥儿嫁给淮南——丹阳候也有数年,一直无生养,总归不好。

娥儿说前些日子飞月长公主曾与她说,若是在夫家近宗收养一个孩子,最好是女孩子,多半能带动命盘中的子女宫运来。

但刘迁毕竟是皇族子弟,娥儿心动之下。

有些为难,这才找到哀家。”

“飞月?”刘彻若有所思,沉吟道,“娥儿可有满意人选?”“陈娘娘说,江都翁主细君,如今年纪尚幼。

善解音律,柔顺可人。

是极好的。”

金娥道,“若可以,娥儿必会善待。”

“细君,”刘彻念着这个陌生地名字,无谓一笑。

“她乃罪臣之后。

若得娥儿收养膝下,倒也是善事一件。”

“这么说,”王太后望着他。

道,“皇上是同意了?”金娥见刘彻含笑点头,心下欢喜,拜倒道,“谢皇上。”

“都是一家人,谢什么呢?”王太后含笑道,语意微凉而深长,“彻儿,若有一日,哀家不在了。

你定要好好照拂子仲和娥儿。”

“母后。”

刘彻地眸一暗,近些日子,王太后的身子越发不好,经常头疼泛起来,连眼前都看不清。

他心里极是忧虑,但也无法可施。

只得尽力多到长乐宫来,陪着母亲。

王太后安抚拍拍他的手,道,“娥儿,你先回去吧。

哀家有些话想对皇上说。”

“是。”

金娥细细应道,一拜离去。

“彻儿,”良久,王太后微微道,“你陪我到长乐宫外走一走吧。”

“好。”

一向与母亲关系甚是和睦的刘彻,自然不愿意违逆母亲此时的要求。

“母后想去哪?”“哀家想去越阳台,回头看一看这座长乐宫。”

“彻儿,你知道,当年,哀家怀着你的时候,也曾在这个地方,看着长乐宫。”

秋阳之下,长乐宫显得越发肃穆。

低声的宫人在廊上走着,捧着送给皇太后的药膳。

“是么?”“哀家便是在长乐宫第一次看见阿娇。”

王太后感觉搀在她臂上的手紧了紧,不动声色的一笑,道,“那时候地堂邑翁主,在长乐宫里当真是受尽恩宠。

窦太后只有她唯一一个外孙女,疼如珠宝。

很多年后,当哀家也有了娥儿,才能体会窦太后的心情。”

“那时候哀家想,这个女孩真实幸运,无知间就拥有了这个世间最尊贵的身份,单纯不知心计,只怕对她未必是幸事。

果然,后来,一一应验。”

“母后,”刘彻垂眸,淡淡问道,“你到底想说些什么?”“如今,彻儿也有了四个儿子了。”

王太后却是毫不在意,“回想元光年间,因无子而陷入的窘境,当真是恍如隔世。”

他脚步一滞,不悦道,“还提那些做什么?”王太后并不看他,慢慢道,“这些日子我冷眼看阿娇,竟是比从前懂事多了。

而她一个娇贵女子,要吃多少苦,才能磨成如今的模样?彻儿,当年,是我们母子对不起阿娇,所以,彻儿,这些年既然你已经大权在握,能对她好些,就对她好些。”

刘彻沉默了一阵子,道,“我知道了。”

“还有陌儿,”王太后继续道,“毕竟是皇家血脉,须得敬告太庙,明发天下。”

“嗯,过些日子,朕自然会办的。”

“这些年,哀家也老了。”

王太后轻轻叹道,“所以心软了很多。

也许不久以后,就要去见先帝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她含笑道,“这些年,我当过皇后,如今,你又在皇位上做地很好。

哀家知足了。

只是,”她顿了顿,道,“哀家这一生来欠的竟然都是自己地女儿,你大姐如今尚能受你照拂儿……”“母后,”刘彻心下有些惨然,勉强一笑,眸中却迸射出万丈雄光,“终有一日,朕会打下整个匈奴,将昙姐带回来,让她在你面前,再唤一声母后。”

******送王太后回了长乐宫。

刘彻遣退了御辇。

行在未央宫的长廊上。

前几日清欢楼的风波他自然听闻。

冷哼一声,陈,卫,王,竟是将他外戚名分全占齐了。

在未央宫里斗不够,偏要到宫外去继续斗么?自建元与元光年间,他深受外戚之害,便对外戚深恶痛绝。

在这种潜性理由的影响下,将阿娇罢黜长门,这才遏制住了大有继窦。

王两家权制君王苗头地陈家。

他本是极自信地人,掌权之后,立歌姬卫子夫为后,一手捧起另一个烜赫天下地卫家。

宠幸王沁馨时,对王家也是大肆封赏。

只因为他相信,只要他愿意。

他可以随时收回自己赐予他们的荣华。

而如今,王家似乎已经开始得意到忘了分寸。

清欢楼上三家外戚。

刘彻最是喜爱霍去病,而陈商,莫不说他并没有直接参与,便是给阿娇面子,他也不会动。

而且。

理亏的毕竟是王家。

元朔五年。

他渐渐厌倦了卫子夫地柔顺,未央宫中的妃嫔,也久未有新奇。

御驾往上林苑狩猎。

在途中百无聊赖,遇见了民女王沁馨。

王沁馨自然也是绝色的美人儿,也许比不上卫子夫美丽。

但是鲜活的性子,让他爱不释手。

很久没有见这样,一眼可以望的见底的女子了。

不知为了什么理由,他宠了她近已年余了。

也不知为了什么理由,忽然就觉得,她实在不够聪明。

既然不够聪明,那么做错了事,自然也该接受一些惩罚。

“杨得意,”他吩咐道。

“奴婢在。”

“传朕地旨意,李容华升为婕妤,王美人育有皇三子,也升为婕,赐住芸萝殿,算了,还是往清凉殿吧。”

“是。”

杨得意躬身道,垂眸掩住一丝讶异和一丝了然。

阿娇不肯搬回未央,李芷刚生产,方才他刚刚决定,将王沁馨这个名字尘封在这座未央宫,那么,刘彻略一迟疑,往椒房殿的念头一闪而过,却不知为何有些排斥。

道,“今夜往承华殿吧。”

承华殿里,邢迎了出来,盈盈拜倒,“臣妾参见皇上。”

“免了,儿。”

刘彻作势搀了一把,邢就势而起,嫣然道,“皇上能来,是儿的福分。”

她的神情娇媚可人,刘彻含笑看了一会,道,“从甘泉宫回来,儿似乎越发清减了。”

“许是天气转凉,儿的胃口淡了吧。

没什么大不了。”

邢嫣然道。

“哦?”刘彻微笑道,“那便让御厨上些好菜,朕陪儿用吧。

可莫再说什么胃口不好啦。”

“儿多谢皇上。”

刑面上泛过一丝晕红之色,向身边侍女萦香道,“去准备吧。”

“是。”

萦香亦为主子高兴,自下去吩咐。

不消片刻,八色御肴已经备齐。

刘彻尝了尝,忽然忆起当年清欢楼上的几道简单却风味绝佳地菜肴。

刑察言观色,道,“皇上不喜欢么?”“不是。”

刘彻含笑道。

殿外忽然传来喧哗,他面上闪过一丝不快之色。

邢忙停奢,转脸向外问道,“禀皇上,轻娥,”萦香屈膝禀道,“是敷香殿的王美人闹着要见皇上。”

“她要见皇上,到我这来算什么?”刑便不悦,却依然盈然转首望向刘彻,娇滴滴道,“皇上。”

“告诉王婕妤,让她安心搬往清凉殿,不必再见朕了。”

刘彻面上没有半分神情,淡淡道。

刑低下头,面色微变。

承明殿虽然不似芸萝殿冷僻苍凉,却也在未央宫东侧,帝足一向不涉地地方,住了那里,等于是一生与帝宠无缘了。

想这年余来,敷香殿王沁馨受尽恩宠,风头最盛之时,连卫皇后都不得不避其锋芒,又育有.皇子。

却不料一朝君王转首,便落得如此田地。

心中不免有点苍凉意味。

君心反复,狠决若斯。

“娘娘,娘娘。”

承华殿外,侍女夏音迭声唤道,“你可别吓奴婢啊。”

听了内侍转述的旨意,王沁馨脸色惨白。

“夏音,我和卫子夫斗了年余,为的是什么呢?”王沁馨喃喃道。

“娘娘,你不要这么说,无论如何,你还有三皇子啊。”

“我不求我有个能干的亲人,像卫青或是霍去病,为我争光。”

她苍凉道,缓缓笑开,“但至少,不要来拖住我前进的脚步啊。”

一滴泪水,从她地眼中沁出来。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