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安宁和沈泽秋看完账簿, 情况不太乐观。
第二日清晨,到了铺子里,又找账房先生一块来商量。
“掌柜的, 抽一千五百两左右已是极限,再多, 这经营上会出问题的。”账房先生拿着算盘敲敲打打, 最后说道。
沈泽秋点点头, “知道了。”
等账房先生走出去,安宁起身轻捏沈泽秋的肩膀,柔声问, “咱们怎么办?”
放弃吧心有不甘, 不放弃这钱又凑不齐, 实在是左右为难。沈泽秋往后仰,整个人靠在了安宁的怀中, 他握紧安宁的手,望着安宁的眼睛, “你想收购云裳阁吗?”
安宁认真的点头, “当然想。”
这样一来, 宁秋阁更壮大, 以后的应经营也能更平稳, 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召集商会的掌柜们来议事, 筹款。”沈泽秋坚定道。
很快,他们筹措到了足够的银子, 换成银票递交到了青州衙门里。
梅玉成看着面前沈家、黄家、钟家交来的银票道,“初选有五家合格,能交齐三千两银子的却只有三家。“
师爷听了,在边上连竖大拇指, “大人实在是高明,用这个法子巧妙的淘汰了不合格的人。”
若三千两都凑不齐,拿什么来经营商铺。
不过,云裳阁到底归哪家,梅玉成不能私断,他将三家的情况写在信中,呈到州府,请巡抚严大人定夺。
一晃又是冬季,白雪皑皑,将整个清源涂抹成一座白色雪原。
每当书院放假,小石榴就去找赵家姐弟玩,他们去小摊吃羊肉面,糖葫芦,烧饼,在雪地里捉麻雀,堆雪人,玩的可欢乐了。
赵夫人太忙,忙着张罗修葺内院,学着下厨、打点家务,靠着县令那点微薄的俸禄,张罗一家子人,加上初来乍到,着实很艰难。
好在,日子慢慢平稳过渡,赵夫人适应了京城贵妇人到清贫的县令夫人的转变。
这天下午,赵夫人无意撞见女儿,儿子和小石榴笑着互相追逐,扔雪球的场景,她犹豫了一会,要是直接出面将女儿和儿子带回家,恐怕有些失礼,可女儿家在外疯跑成何体统。
等傍晚赵大人回屋,忧心了半天的赵夫人把这情况说了。
“夫君,沛柔和沈家公子走的这么近,恐有不妥。”
赵大人揉了揉眉心,想了想之后握紧妻子的手,“罢了,小孩子打闹玩耍是天性,沈家人我接触过,品性都很好,那沈小公子也是机灵人,夫人没发现吗?和沈小公子走近以后,沛柔和泽洋都开朗了许多。”
赵夫人想了想,刚来时姐弟俩整日闷闷的,现在脸上笑容多了不少。
“待沛柔长几岁再避嫌不迟。”赵大人安慰似的拍拍妻子的手背。
赵夫人点头,她最听赵大人的话,而且,做为一位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
……
这年除夕,一家人回了老家过年。沈泽平已经提前回村把宅子收拾了,院子里洒扫的干干净净,被褥枕头也提前洗晒过。
“哟,毛毛啊,长大了,伯娘都快认不出哩。”
这两年何慧芳都没好好见过毛毛,除夕他也没回村里,拜年的时候人多,又忙,也只是匆匆一见。
毛毛今年十八岁了,长得高高大大,完全没小时候黑瘦的影子,身穿绸布衫,脚蹬皮靴,浓眉大眼的招人喜欢。
“伯娘,您一点没变,还是那么年轻又干练。”毛毛本名叫做沈泽晖,现在也只有亲人唤他小名了,乍一听,特别的亲切。
“头上都有白发哩。”何慧芳笑着把毛毛拉过来,“我有两身好料子,过完年你拿给妮妮裁衣裳穿,是我的一点心意。”
毛毛的脸刷一下红透了,“欸,我替妮妮谢谢伯娘。”
安宁和沈泽秋在边上瞧着,也是满心感慨。沈泽秋也是万万没想到,阴差阳错,促成了一段姻缘。
前几个月毛毛和妮妮已经订婚了,钱掌柜觉得女儿还小,准备过两年毛毛及冠,妮妮满了十六在让他们成亲。
沈家人腊月二十五到的回的村,腊月二十六门口就挤满了来拜访的人。宅子又扩建了一回,后院的山坡填平了,修成了内院,白墙黑瓦,院子整洁宽敞,是村里的独一份。
平时沈泽文沈泽武还有沈泽钢都会帮忙照看,院子里还养了狗,村里人根本没机会看,现在何慧芳他们回来了,当然要借拜访的机会好好欣赏一番了。
后院是自家人住的,没给进去,何慧芳坐在前院的堂屋里待客。糕点糖饼摆出来,大大方方的叫村民们吃,小孩儿拜早年有小红包。
前两年村里还有人说风凉话,现在彻底没有了,毕竟人家现在拔一根汗毛也比他们的腰还粗,巴结都来不及,哪里敢得罪。
“哎呦,这小公子过了年就九岁了吧,真聪明,一看就是出息的。”
”闺女叫啥名?真体面,十里八乡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沈家热热闹闹的,对门王汉田家就冷清多了,房子被积雪压垮了一角,还没来得及修补,雪水滴滴答答的往下淌,刘春华拿着盆、碗在下面接,心里烦透了。
幺儿现在做了铁匠,他力气大,手艺也不错,一月能挣一两多银子,算是铁匠里的佼佼者了。
“娘,对门真热闹,我看看去!”幺儿站在门口兴奋道。
刘春华正想叫幺儿站住,可惜幺儿现在不听她话了,一溜烟就凑进沈家院子,还和村里的小辈一起,给何慧芳拜年。
幺儿得了一包糕点,兴冲冲的走了。
十年前,站在沈泽秋家门口瞧王秋娟出嫁的热闹,笑话沈泽秋穷的娶不起妻,要打一辈子光棍的新媳妇,如今也成了三个孩子的娘。
当初穷的叮当响的一家人,如今多风光,多红火。
“风水轮流转哟。”她叹道。
作者有话要说:小二来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