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曙光初现
六骑快马径直往怀宁而去,却见一队大约两千骑的骑兵,风驰电掣般往东北方向开进,目的地应该是桐城、舒县甚至历阳方向。
“伍长,这批骑兵……应该是咱们的南中骑兵,还有一部分应该是匈奴战马,应该是参加过凉州之战的老兵。”
“伍长,这队骑兵本是驻于柴桑,怎会调来江北?”
“可能与江北的战事有关。”伍长猜测道,她也能确定,在这之前,这支骑兵由俄何率领,一直驻在柴桑。
现在的大汉,骑兵众多。若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就算不认识每支部队骑手的面孔,但从战马装备马鞍的颜色,一眼就能看出这支骑兵来自何处,以及它近期的驻防情况。
年初,蜀军大举东进时,长江两岸各配置有四千骑兵,而关银屏麾下的一个营的女骑兵,她们一直部署在下雉,不久之前才转进柴桑。
上个月,赵广、夏侯霸引一万骑兵来援。如今,这批骑兵已经全部调往江北;
此时,正往东北方向而去的,明显是烧戈、李球二将北上后返回的兵马。
几个女骑手刚从潜山城出来,她们只看到一营骑兵去往历阳。
然而,江上的吴军哨探,却发现了三批骑兵前往历阳,总量已达六千骑之多!
彭泽,吴军大寨。
“刘将军,情况可能有变!”吕据递上一封信,然后说道:“不知为何,原本佯装渡江的蜀军骑兵,突然之间全被调往江北,并没有偷偷返回!呃……这是曹彦送来的密信。”
“司马懿的大军……正往合肥集结?总量将达二十万?”刘纂不可置信地说道:“难怪阿斗突然间改变了计划。”
“刘将军,蜀军很有可能把所有骑兵调往桐城、舒县一带,曹彦将军担心情况有变,希望我尽快派战船去往赤湖,尽快接应他们。”
“我确实应该尽快前往!”刘纂点点头说道:“若是曹彦和烧戈被调往江北,归姜维统领之后,他们就没那么容易脱身。”
“陛下令我派战船去往赤湖,若按原定计划,我军在攻陷官亭之后,只需坚守几日,再由陆丞相的战船将我接回石城;如今,若我立刻派战船去往赤湖,我在五日内将无船可用,这对我很不利啊!”
“陛下特别看重这批战马,我不敢违令啊!”腾胤愤愤地骂道:“这个司马懿!他急着来合肥送死,咱不拦着!他却阴差阳错,将蜀军的骑兵调到了江北,简直坏我好事!”
“刘将军,我与魏国,很快就能在江北集结三十多万兵马,阿斗和姜维必会继续把骑兵调往桐城!”
孙畯郑重地说道:“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我得立刻派战船去往赤湖,尽快接回这批战马。”
如今,蜀军被迫将骑兵调往江北,加之蜀军在柴桑仅剩三千步卒,这对刘纂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好事。
现在的形势变得对吴国更加有利,刘纂的兵马也是蜀军的数倍,但失去了战船之后,他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此时,刘纂确实不敢输!现在的吴国也输不起!
“传令:立刻派战船去往赤湖!”刘纂郑重地令道:“再派斥侯前往赤湖,让曹彦、烧戈做好准备。三天后,辰时,准时登船,不得有误!”
两日后,柴桑。
刘闪和几将领站在城楼上,看着几百条战船往下雉方向而去,众将总算松了一口气。
“陛下,我此次的歼敌计划变数颇多,最难的就是合理地调走骑兵。末将一直担心露出破绽,没想到刘纂如此轻易就上当!”邓芝欣喜地说道。
此时,高翔也如释重负地说道:“刘纂已在彭泽驻扎两日,仍未兵进官亭,极可能是忌惮我骑兵。先前,我佯装让骑兵伏于幕阜山下,只给了刘纂一天的空虚时间,若他的胆子小一点,他必不敢进兵。如今,我在柴桑只剩一千骑兵,刘纂必会倾巢而来!”
“确实如此!此次魏国大军兵临合肥,我调集骑兵前往江北御敌,合情合理,刘纂自然不会起疑。真是天佑我大汉!关键时刻,岂料有魏国大军相助,哈哈哈!”
“陛下!我此战成功的关键,在于调走吴国的战船,如今已经成功了一半。只要我东至的兵马及时截断吴军退路,我方可大获全胜。”
“东至那边,朕从来就没担心过。”刘闪盯着逆江而上的吴国战船,面无表情地说道:“若是孙权识时务,此战之后,他也该降了。”
“陛下,恐怕没这么容易!”邓芝谨慎地说道:“石城一失,孙权在长江以南就无险可守。若孙权能降,我可立刻与魏国决战于合肥;
不过,陆逊和诸葛谨在江北仍有十一万大军,建业也有四万精兵,孙权还有回旋的余地,他很可能拼死一搏。”
“江北?哼!”刘闪不屑地说道:“在江北,看似有三十万魏、吴联军,但在我骑兵的威压下,邓艾绝不敢支援吴国。
再说了,石城一破,孙权若还想再战,他必会抽调江北的兵马回防,大将军即可趁虚而入,一举吃掉江北的吴军!”
“报……”
“陛下,吕据引兵五千南下,距离官亭还有二十里!”
“终于来了!”刘闪欣喜地说道:“传令:令关将军出城迎击,然后退入城中,明日辰时,再沿着鄱阳湖退走;邓芝,引柴桑城中步卒星夜驰援官亭;再给李球将军传令,令他引骑兵两千驰援官亭。”
“陛下,我既然在诱敌,吴军也知道我在诱敌,何不直接弃城?”高翔不解地问道。
“若我骑兵仍在下雉,我自然可以弃城而走。如今,我骑兵已经不在,若再弃城而走,岂非不打自招?”
“陛下果然英明!”邓芝恍然大悟道:“双方的计谋都已经摆到了台面上,我本是诱敌深入,再以骑兵歼之;如今,我骑兵已经去往江北,再也无法围歼吴军;我只有死守官亭拖住吴军,调集各路兵马去援,这才符合常理。”
刘闪没有猜错:吕据引兵前来,这确实是刘纂在试探:此时的刘纂,因为缺少战船变得更加谨慎。
关樾引兵前去阻截,用蹶张弩迟滞吴兵的进攻,摆出一副死守官亭的架势,刘纂果然不再怀疑。
“哈哈哈!阿斗千算万算,却没料到魏国大军兵临合肥!”刘纂迫不及待地令道:“腾胤,你再领五千兵马前去助战,等到明辰,一鼓作气拿下官亭!”
“刘将军,我何必心急?”孙畯不屑地说道:“蜀军的骑兵难返,官亭小城,一击即溃,何需一万兵马?”
“孙将军,还是谨慎些好!”刘纂正色说道:“正是因为蜀军的骑兵难返,阿斗的诱敌之计已经破产。他为了保护城中粮草,必会调集各路兵马驰援。我速破官亭并驻兵其中,然后坚守到战船前来,这才能万无一失。”
当夜,吕据、腾胤二将领兵一万驻于城外;
辰时时分,关樾依令悄悄地领兵出城。
得知城中的粮草堆积如山,得知蜀军的少许骑兵和步卒正在来援,刘纂担心已经到手的粮草有失,赶紧引着彭泽的所有兵马开往官亭。
与此同时,东至县以东,山间小道的隘口上,埋伏在此的吴兵突然发出一阵**:他们不论藏身何处,都会被箭矢射中。
这里的五百吴兵把守着险要。然而,袭击者藏身何处,他们至死也没能弄明白。
少时,马承领着大批蜀兵从山间小道涌出,本就坑洼不平的泥泞沼泽地,被这支部队破坏得面目全非。
此时的道路,就算轻装步卒也寸步难行,吴军若想抬着拒马通过,简直就难于登天。
退路已被截断,如此巨变,驻于官亭的吴兵却浑然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