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做刘禅

第414章 逼近建业

相隔一千多里的两支魏兵,虽然都是兵败如山,但巢湖的魏兵还算幸运,许多兵卒至少可以跳水而逃。

此时的五千虎豹骑,虽然健制完整,但他们的战马全都累得趴在地上,骑手也饥肠辘辘。

当大汉铁骑杀来时,失去战马的魏军骑手跟步卒没什么区别,全是待宰的羔羊。

在这辽阔的平原大地,他们面对骑兵自然无路可逃,就算想跳黄河,也得徒步北上几十里才行。

前段时间,刘闪察觉到斩敌、俘虏的漏洞后,为了鼓励士卒在战斗中多抓俘虏,他将「斩敌三十铢、俘虏十铢」的奖励措施做了更改,变成了「俘虏三十铢,斩敌十铢」。

因此,在巢湖的战斗中,再也没有出现疯狂杀敌抢割左耳的情况,各个兵卒都尽量活捉敌兵。

然而,远在陈留的烧戈、李球二将,他们还不知道军功赏赐规则的改变。

不过,在「俘获战马赏五百铢」的**下,在缺少粮食,深入魏境的情况下,这五千虎豹骑的「步卒」全被蜀兵斩首。

天色渐黑时,每个骑手都揣着一到五片耳朵,每个骑兵都牵着一到两匹战马,乐呵呵地扎帐休整。

“把曹彦、夏侯玄给我捆好了!他二人值十匹马!要是跑掉了,你得赔我一麻袋耳朵!听明白没有?”

“烧戈将军,你就放心吧,绝对跑不了!”

“烧戈将军,若你不放心,要不……咱把他二人的腿给敲了?只要没死,断腿和重伤都算俘虏吧?”

“那可不行!万一陛下要完整的呢?”烧戈谨慎地说道:“还是捆好,派几个兄弟专门看管!”

“诺!”

“大家今晚饮餐一顿,把所有的马都喂饱,做好警戒,明晨往南阳进军!”

“诺!”

……

长江以北,江边。

姜维、吴班、张翼皆举着望远镜,仔细地凝望着江上:数百条吴军的艨艟战船,簇拥着五十艘楼船,满载士卒和粮草顺水而下。

“大将军,依你之见,陆逊会屯兵何处?”

“今,诸葛谨屯兵于阜陵,我让李遗屯于历阳。如果陆逊胆大一点,他会屯兵于含山,若他谨慎一点,必会屯于乌江。”

“大将军,我巢湖大捷,陆逊此时应该不敢屯兵含山吧?”吴班谨慎地说道。

“大将军,含山城三面环山,西有小道可通濡须水,陆逊担心我再次填平濡须水,他应该不会屯于含山。”

张翼期待着说道:“大将军,我不如让关将军抢屯一军在含山,既可与李遗遥相乎应,又能同时威胁乌江和巢湖,进可攻,退可守,这应该是最稳妥的方案。”

二将都建议屯兵含山,这明显是与吴国决战于江北的部署,姜维略微有些犹豫。

“大将军,陛下令马承屯兵于石城,又在命人整修道路,这个意图很明显:如果以豫章郡之粮诱不出石城的吴军,陛下必会强攻石城。

如果石城告急,陆逊必会抽兵回援。届时,我屯于历阳、含山的兵马,就可趁机渡河,一举歼灭诸葛谨和陆逊的主力。这样一来,孙权就无力回天了。”

“大将军,陛下将柴桑的主力大军调来江北,应该也是与吴国决战的意思吧?”

“大将军,我在江北有一万骑兵,又填平了濡须水,我粮道虽然漫长却无危险,屯兵含山,事不宜迟啊!”

“自我领兵五千支援永安,取巴东,夺秭归,至今四年有余!”姜维凝望着江面,郑重地说道:“四年啦!也是时候了!”

“传令:关索、廖化、罗宪,速速与李遗汇合于历阳;张嶷、吕祥、马忠、霍弋、句扶、李韶,引兵五万进驻含山;

貂融,引巢湖剩余的五千兵马,将魏国俘虏押回桐城,然后交给张瑛,补充运粮队。”

传令的校事离开后,张翼问道:“大将军,你将主力前锋屯于含山,历阳仍然只有一万兵马,是不是有点……”

“不!”姜维肯定地说道:“含山城三面环山,易守难攻,适合做帅帐;历阳虽然紧靠江边,我却有骑兵巡逻,又有关将军坐镇,吴军必不敢来;

我站稳脚跟之后,含山可兵分两路,一路袭阜陵,一路袭乌江;我在历阳驻一军,另有他用!”

“大将军,邓艾那边……”

“据细作来报,现在的魏国,朝中暗藏杀机,邓艾损兵两万多,必不敢轻易出舒城。”姜维肯定地说道:“传令:令张绍、傅佥、柳隐、文钦四将,引兵五万,进驻舒县,多扎营寨,可适当袭扰舒城,确保我大军后路之安全!”

“诺!”

姜维翻身上马,走出几步后又令道:“传令:张畯、张瑛、张护雄,尽快接收魏军俘虏,务必确保我大军之粮草充足,如果人手还有不足,可立刻征召百姓!”

“诺!”

……

石城……

这几日,马承领兵来到城下,屡次挑衅,城中吴军皆坚守不出;

在马承的营寨东南,七千蜀兵日夜不停地整修,泥泞的江边道路上铺满了碎石和树木,基本具备了大队步卒和骑兵通行的条件。

当日傍晚,刘纂、腾胤等人站在城头,冷冷地瞪着城外挑衅的蜀兵。

“刘将军,这蜀兵是不是闲得慌啊!他们也太天真!以为在城下骂几句,咱就会出城?”

“哼!”刘纂不屑地哼道:“这阿斗也够天真,以为派个不知名的小将过来,就能将咱们诱出城!恐怕他得失望了!”

“蜀军已经整平道路,城外也能部署投石车,阿斗或许会派大军过来,我得谨慎应对!”吕据面无表情地说道。

“吕将军,蜀军的投石车虽多,但你见过被投石车砸破的城池么?”腾胤不以为然地说道:“石城,能被称为石城,不仅仅是山石多,咱的城廓也是巨石所筑,难道还怕他几个投石车?”

“腾将军,你别忘了!当初,蜀将吴懿砸城数日,不就砸破了南郡的宜城么?谁说有砸不破的城?”

“特玛的!本将听到吴懿这名字就来气!”刘纂恨恨地说道:“这家伙砸破宜城,转身就走,丞相命我重筑宜城城廓,用了本将半年时间!哼!不过还好,这家伙已经兵败跳崖!”

刘纂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兵败自刎后,被孙权弃尸的周承,心头多有悲凉。

“几位将军,你们看!”孙畯指着西门外的小道。

几人抬眼望去,只见一队蜀军缓缓而来,然后有序地进驻张承的营寨。

“柴桑城的蜀军,应该全都到了!”刘纂疑惑地说道:“蜀军就不怕我水师袭取柴桑?就不怕我再次偷袭下雉?就不怕我断他后路和粮道?”

“刘将军,若在一月以前,我大吴还有此等实力。”吕据无奈地说道:“如今,我水师皆在守卫建业,守卫乌江和滁水,哪里还有战船去袭下雉或柴桑?”

吕据说罢,突然屏住呼吸,疑惑地问道:“你们……有没听见什么声音?好像是……”

“吕将军,你的眼睛也太不好使了!哪还用听?”腾胤指着西门外说道:“是阿斗领兵前来!”

“阿斗?他来城下干嘛?难道敢找本将单挑?”

“特玛的!这个阿斗!为何还没被酒色拖垮?依我看来,至少得有两百艺姬吧?”

“好像……他没有兵将跟随……阿斗真敢来单挑?”

“卧槽!”刘纂大惑不解:“阿斗在干嘛?排场还不小!他以为带着乐队前来,单挑就能赢过本将?”

“这年头,脑子锈逗了才单挑!”腾胤冷冷地喝道:“蹶张弩准备!阿斗再敢靠近,乱箭射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