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每天逼朕营业

第128章 遇强敌千里营救

这一场胜仗, 谢景元达到了自己一箭三雕的目的。

一是给铁柱和韩一啸争取时间,二是把丢掉的面子捡回来, 三是成功地让柳文渊在大战中崭露头角。

这一年多以来, 他多次对柳家冷淡,罢免了柳家一群男丁,柳家的威势大不如前。他又不想纳妾, 肯定不能再继续打压柳家。

柳文渊一人斩杀对方两员大将,让白敬朝彻底丢掉了自己内心的那一丁点好胜之心。

等吃了败仗, 白敬朝才发现自己上了当。

从当年第一次与晋王打仗开始, 白敬朝还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败仗。

他迅速调整战略,一是通知朝廷, 让朝廷派兵拦截韩一啸和铁柱。这二人当年跟着谢景元在草原上打家劫舍,最擅长像一阵风一样来去无踪, 白敬朝担心这二人在后面给他捣乱。

二是开始跟谢景元一样研究战术,他以前打仗都是凭着自己变化莫测的心意。刚开始大家觉得诡诈, 然而到了谢景元这里,再飘忽的战术他都能给你研究出规律来。

谢景元本人就是用兵诡诈之人,碰到白敬朝,那就跟研究自己一样。

白敬朝想研究谢景元, 然而他发现自己对谢景元知之甚少, 谢景元以前主要的作战对象是胡人。跟胡人打仗,谢家人都打了两百年,这些老战术谢景元早就丢弃不用, 白敬朝就更无从研究。

谢景元胜了白敬朝一次, 第二次白敬朝果然亲自上阵。谢景元自然也不会再躲在柳文渊身后, 白马银铠, 立在最前方。

二人心里都清楚, 这一战关系到后面北方与朝廷的生死,坚决不能输。

二人都不敢大意,第一天没有大动干戈,第二天仍旧是将士们比武,第三天正面冲突了一次,白敬朝与谢景元还交上了手。

在万千人群中,白敬朝紧盯谢景元。本来二人不必下场,可白敬朝实在太想跟谢景元打一架。

谢景元知道自己与此人早晚有一战,这次没有任何躲避。白敬朝也用枪,看到谢景元之后,他拎着枪就冲了过来。

谢景元这次不再保留,一套陆家枪法携雷霆之怒奔腾而来。两百年前,陆婉柔靠着这套枪法席卷胡人王庭,两百年后,她的后人靠着这套枪法再次立下赫赫威名。

白敬朝大吃一惊,此子年纪轻轻,如何功力这等深厚,看来陆家两位老祖的传闻果然非虚。

白敬朝兴奋起来,丝毫不畏惧谢景元的威名,两个人在人群中打了起来,刚开始还骑在马上,后来二人都弃了马,两杆枪舞的密不透风。

谢景元不愧自己杀人王的名声,一边跟白敬朝打架,一边还能杀敌。这可苦了他的侍卫们,想保护将军,可将军比他们跑的还快,最后将军还得保护他们。

打着打着,二人身边的人都避的远远的,好多人甚至停下动作开始观战。

多难得啊,杀人王谢将军和百战百胜的白将军打了起来。

同样是用枪,白敬朝的枪法跟他的战法一样飘忽不定。

但谢景元是谢家两百年传成的集大成者,他最不怕的就是这种飘忽,你飘是吧,老子比你还要飘,老子飘的过程中还能发现你是怎么浪的。

谢景元从刚开始的试探,到模仿,再到最后的反攻,不到半个时辰,他开始全面发力,白敬朝那种完全的野路子遇到他这种亦正亦邪的打法,开始显露出颓势。

白敬朝渐渐不敌,等打到最后,白敬朝的帽子都被谢景元挑飞了,过来保护他的侍卫们全部被谢景元挑死。

对方将领一看不对劲,再打下去白将军要丢脸,丢脸是小事,这姓谢的不讲道义,万一直接阵前将白将军斩杀,那就彻底完蛋!

双方的士兵又打了起来,谢景元也被柳文渊带着一队人保护起来。

就在天水城打的激烈时,铁柱带着五千人已经跑了两百里。他来的时候什么粮草辎重都没带,仍旧发挥以战养战的方法,唯一的区别是他不去打劫老百姓,也不杀无辜。

没有一座城池愿意给铁柱开门,这难不倒铁柱,大城池他绕着走,小城池根本挡不住他,他吃饱喝足继续上路。

他的目标是京城,他要接泰安公主和仁孝太子妃去北方。

铁柱不知道韩一啸的任务是什么,他心里隐隐有了答案。但谢景元让他们各跑各的,铁柱出了北营就跟韩一啸失去了联系。

这是打仗,不是过家家,他必须忘掉那是他大舅子。

覆巢之下无完卵,铁柱跟着谢景元离开淮阳侯府之时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京城,我回来了!

铁柱一路上遇到了很多次击杀,谢景元给他配备了一等一的好马和刀。遇到大部队他就绕,别人撵不上他,遇到小股人马他就杀。一路风雨兼程,如同杀神一样过关斩将,奔袭了十几天,铁柱带着剩下的四千人到了京城附近。

此时,韩一啸还没到。

虽然只有四千人,却让孙太后坐卧难安,她在寝宫里大骂:“这个土匪是要干什么,关内都是大雍的江山,他这是要杀手足同胞吗?”

秦孟仁心里也着急,白敬朝被谢景元拖住了脚步,已经吃了好几个败仗。

他万万没想到谢景元这个土匪把关内当关外,派两员虎将四处冲关卡,不仅干扰白敬朝作战,还给老百姓带来恐慌。

“娘娘莫要惊慌,贼人只有四千人马,也就是比一般的山匪多一些人。白将军不在,请其他将领出城捉拿此贼。此人是谢景元自幼的心腹,若能捉住他,能换来不少好处。”

孙太后这才停止骂声:“你说得对,不能任由这个贼子再继续恐吓百姓。你去让孟国公过来。”

孙太后在上书房见的孟国公,秦孟仁也在场。

孟国公进来后就给孙太后行礼:“娘娘万安。”

孙太后直奔主题:“爱卿,哀家这里有个任务要劳烦爱卿。”

孟国公一笑:“娘娘说的是城外那个小子吗?臣老胳膊老腿的,哪里是那些年轻人的对手。”

孙太后也不绕弯子:“老公爷不想去,贵府大公子自然是可以去的。哀家跟老公爷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兄长家的侄儿不成器,不然哀家早就让他去了。”

孟国公见孙太后这样直接,也不再绕弯子:“不知娘娘给犬子多少人马?”

孙太后这回不小气:“那贼子据说有些本领,我给你一万人可够?”

孟国公心里忖度片刻后道:“多谢娘娘。”

孙太后摆摆手:“你去吧。”

孙太后想的简单,一万人打五千人总是没问题的,秦孟仁心里知道孟国公世子必败无疑,但他什么都没说。

不让孟家再栽两个跟头,他们怎么舍得服软呢。

果然如秦孟仁所料,孟国公世子那一万人在铁柱面前都不够看的。

孟国公世子开始追着铁柱跑,铁柱见他人多,跟他绕圈子,等他发现孟国公世子是个花拳绣腿时,铁柱来了精神,直接跑到人少的地方把孟国公世子痛揍一顿。

铁柱是跟着谢景元靠着杀人成长起来的,孟国公世子虽然也习武练兵,一个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的人,再厉害也是纸上谈兵。

孟国公世子吃了个大败仗,一万人折损的七七八八。

孟家丢了好大个脸,京城里的人都在背地里笑话孟家是一年不如一年。

孙侯爷看足了热闹,原来都说孙侯爷家的世子不如老子,说孟家子弟成器,好嘛,这也不咋地嘛,一万打人家四千,输的裤衩子都没了。

白白折损一万人,孙太后气得把孟国公叫去骂了一顿。

孟国公世子要重整旗鼓,要跟铁柱决一死战,铁柱可没时间跟他耗,他牢记着自己的任务,他要接走泰安公主与仁孝太子妃。

陆双平接受北方情报系统后,开始在京城安插各种细作。从铁柱到京城第一天开始,他就在有意识地寻找本地的细作人员。

果然,等铁柱打败了孟国公世子后,陆双平的人找上了门。

而此时,韩一啸也赶到了京城。他比铁柱惨一点,因为铁柱跑得快,好多地方驻军还没反应过来呢,等到韩一啸后面过来时,遭遇到的拦截比铁柱更多跟猛烈。

亏得韩一啸勇猛,但五千人马最终还是只剩下两千多人。

郎舅两个在京郊汇合,铁柱看着衣衫褴褛的韩一啸,忍不住开起了玩笑:“二哥,你这是一路要饭过来的?”

韩一啸呸了一声:“你小子跑那么快,也不等等我,害我损兵折将。”

铁柱把韩一啸的队伍查看了一遍,好多人的刀都卷刃了,还有人的铠甲破了,铁柱忍不住叹了口气:“二哥,你这一趟跑的可真是不容易。”

韩一啸表情严肃:“将军有命,我等万死不辞。”在月升的带领下,以前一门心思学武的韩一啸也开始学文,偶尔也能说几个词儿。

铁柱看了韩一啸一眼:“二哥,将军让你干什么呀?”

韩一啸警惕地看了他一眼:“这事儿怎么能告诉你了。”

铁柱笑起来:“二哥,这你就不懂了吧,之前你不告诉我,是谨遵将军令。到了京城,咱们两个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若是还是各自为营,那就是不懂变通,这是将军在考验我们两个呢。”

韩一啸狐疑地看了一眼妹夫:“你莫不是在骗我?我们可不能再犯错了,将军上次生了老大气。我可是听说了,要不是将军带着柳将军他们连打几个胜仗,我们丢掉的脸现在还捡不起来。”

铁柱收起笑容:“二哥,你必须得告诉我,陆大人的人十分精明,我们想从他嘴里窃取情报,早点完成任务,必须要一条心。”

韩一啸吃了一惊:“陆大人的人来了?”

铁柱点头:“我告诉了他我的任务,他说要去帮我联系。你若是迟了,到时候我完成任务先走了,你难道要一个人在这里?”

韩一啸看他一眼:“我倒是不怕一个人在这里,就怕耽误将军的事。也罢,我就跟你说我的任务吧。”

等铁柱知道韩一啸的任务居然是裴谨言时,铁柱愁的直皱眉头:“二哥啊,你这个任务太难了,怕是不成。”

韩一啸也替他操心:“你难道就容易?仁孝太子妃和泰安公主那么显眼,说不定孙太后那婆娘还指望扣着她们谋好处呢。裴大人只是个五品官,跑了也就跑了。”

铁柱自然不能跟韩一笑说裴谨言的作用,他真是愁死了,这两个任务一个比一个艰巨。

但总是在这里等也不是回事啊,郎舅两个索性在城外找了两个村庄落脚,一边修养一边等待消息。

铁柱和韩一啸的动静这么大,城内谁人不知。就在孙太后气哼哼地准备找人把这两个贼子活剐了时,裴谨言开始行动了。

陆双平的人无法接近仁孝太子妃母女两个,只能先来找裴谨言。

裴谨言第一次接触谢景元那边的细作人员,他看着眼前灰扑扑的中年汉子,有些不大相信:“你是何人?”

能当细作的人没有一个简单的,那汉子见裴谨言不相信自己,只能露出实底:“裴大人,小人这里有个东西想给裴大人过目。”

裴谨言嗯一声:“什么好东西?”

那汉子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条,那正是谢景元给铁柱的纸条。

裴谨言一眼就认出了谢景元的字迹,他拿过去仔细看了看,然后将纸条还给那人:“我能帮你做什么?”

那汉子再次拱手:“大人,小人江大,请大人做好准备,随时跟小人出城。”

裴谨言笑道:“我走不了了,不过你放心,我会想办法帮你们带走仁孝太子妃母女二人。”

江大诧异地看着裴谨言:“裴大人放心,小人这边有办法,只要大人愿意。”

裴谨言摇了摇头:“我走不掉的,你出去时可以自己看看,我家附近已经有很多人在盯着我,我但凡敢出城,立刻会有人抓我,到时候反倒连累仁孝太子妃和泰安公主。”

江大虽然不懂这中间的原因,但凭着敏锐,他刚才来的时候也发现这附近有些不正常,他担心起来:“大人,若是这般,小人往后就不来了,以免暴露。”

裴谨言点点头:“我给你个东西,你去城东找一户人家,他们会带你去王府寻人。往后你莫要到我这里来了。”

江大带着裴谨言的东西,佯装成送菜的老农离开了裴家。

江大在城里忙活,城外的铁柱和韩一啸十分着急。两天了,他们明显看到京郊大营那边已经开始活动了。

若是人家真的派大部队来,他们这几千人怕是得全部埋在这里。

韩一啸十分着急:“景泰啊,我们就这样干等着吗?”

铁柱虽然着急,但也知道现在不能轻举妄动:“再等两天,让人盯紧各处动向。我估计孙太后现在不敢派太多人来,一来怕输了丢不起人,二来她也没那么多兵,而且南方晋王还虎视眈眈盯着呢。二哥别急,快了。”

江大的行动力非常迅速,两天后的夜晚,他果然送来了仁孝太子妃母女两个。

仁孝太子妃蒋氏已经吓得浑身直哆嗦,看到衣衫褴褛的铁柱和韩一啸,她紧紧搂着怀里的女儿。

“你们是何人?”

铁柱对着蒋氏抱拳:“太子妃殿下,在下谢景泰,奉我家将军和夫人之命,千里奔袭前来迎接二位殿下。”

蒋氏又害怕又激动:“果真是表妹让你们来接我的?”

铁柱知道她害怕,尽力安抚:“殿下,此地不宜久留,您快点跟我走。将军正在与朝廷打仗,若是将军赢了,将来兵临城下,娘娘与公主必定要成为人质。夫人日夜忧心,将军这才派我前来。”

蒋氏仍旧在权衡:“我若走了,将来我娘家岂不是要遭殃。”

铁柱一针见血:“末将实话告诉娘娘,蒋家已经叛变,娘娘不能再留。”

蒋氏吃了一惊:“此话从何说起?”

铁柱挥挥手让其余人都下去,单独留下蒋氏母女:“娘娘,令兄给姜巡抚传信,点破当年的机密,让公子陷入危险之地,蒋家要利用娘娘与孩子博弈,娘娘何必再留恋。”

蒋氏的眼睛都直了,抖着声音问道:“你说的是真的?”

旁边江大道:“将军,我们来的时候城里已经开始寻找二位殿下,有什么话往后再说,快走吧!”

铁柱侧耳一听,不远处好像有马蹄的声音:“娘娘,快走!”

想到远离之外的儿子,蒋氏顾不得了,一把抱起女儿:“我听将军的。”

铁柱把韩一啸叫过来:“二哥,你带二位殿下走,我殿后。”

韩一啸道:“你先走,我还要等裴大人。”

旁边江大道:“二位将军,裴大人被人监视,一时一刻都不能妄动。二位将军快走,把两位殿下带走了,裴大人往后就没有牵挂了,我会想办法帮他的,你们快走。”

铁柱听到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当机立断:“二哥,裴大人比我们机敏,我们尽力了,少爷不会怪罪我们的,我们一人带一个,走!”

泰安公主大了,蒋氏哪里能抱得动孩子,铁柱一把将泰安公主抱进怀里:“二哥,我们分头走!你照顾好娘娘。娘娘,他是我舅兄,他娶的妻室是夫人自幼的贴身丫鬟,星辰的好姐妹,娘娘只管跟着我二哥走,路上我会想办法跟他汇合。”

要说蒋氏现在最相信的人是谁,必定就是星辰。听说韩一啸的妻室是星辰的姐妹,她毫不犹豫对女儿道:“乖乖,跟这位叔父走,他是你姑父的兄弟,我们过两天之后再见面,一起去找你哥哥。”

泰安公主有些害怕,她夜晚睡得正香呢,忽然被母妃叫起来,说要带她找哥哥。

泰安公主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还有个哥哥,她忍着心里的害怕,十分懂地安慰仁孝太子妃:“母妃,母亲您别害怕,我们一起去找哥哥。”

时间来不及了,铁柱抱起泰安公主就上了马:“二哥,我先走一步,你多保重。”

韩一啸问蒋氏:“娘娘会骑马吗?”

蒋氏摇了摇头,韩一啸也顾不得男女之别:“殿下,末将得罪了。”

亏得韩一啸外貌不出众,仁孝太子妃心里惦记两个孩子,不再顾及男女大防,坐上了韩一啸的马。

深更半夜,铁柱和韩一啸带着泰安公主母女二人沿着城外疾驰往北而去。

城内的谢家小院,裴谨言看着半夜三更闯进来的一批人,披着外衣从容地走了出来。

“何人喧哗?”

“裴大人,跟下官走一趟吧。”

作者有话说:

晚上好宝贝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