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城浮屠

第二十五卷第三十二章 什么事情春丽知道了,

凯文也就知道了,他倒是没怀疑本田对四条雏子有什么龌龊心思,而是觉察到春丽真挺喜欢这小姑娘的。

本田大概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经常带着小姑娘在春丽面前晃,言语之间,也有托付之意——并不是打算把这徒弟让渡出去,而是拜森直接杀死了T·霍克,让他感觉的了一丝危险。

这是所有竞技运动出身的武道家的通病,他们不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只是因为踏入更加危险的领域而产生的紧张感。

体育竞技赛与现在的死亡竞技赛给人的压力和兴奋点完全不一样,在体育竞技赛中,支撑选手前进的往往是对荣誉和胜利的渴望,但是在死亡竞技赛中,基本没有荣誉什么事儿。

要说渴望胜利,那当然的,因为输了就得死,或者像格斗联盟这种成熟赛事,必须死变成了可能会死,然后世锦赛就是几率更大一点。

所以支撑选手们对抗死亡压力的精神爆点,就因人而异,而且情况复杂——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长期混迹于死亡竞赛的人,基本上都有精神病儿,心理是非常不健康的。

除了警察和医生,不是精神病谁成天和死亡打交道?

这些人在死亡竞赛中的追求,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是希望在生死之间做突破的,保志隆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做刺客是为了赚钱生活,但是参加这比赛,就是希望能和更多的强者交手,增进技艺。

这样的人不算最多,但是不少,而且他们一般都是群体中实力顶层的人物,因为只有到了那个等级,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第二种应该是人数最多的了,这些人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追求刺激,觉得和强者战斗真他么痛快,人生乐事无过于此,不懂战斗之乐就不配为武道家,四舍五入一下就乃至不配为人——基本都是精神病。

偏偏以各种理由,最后站到这条路上的人最多,什么桑吉尔夫,迪·杰,阿顿,埃德蒙·本田等等,其实吉斯早期也有这个倾向,他就是觉得弱者那就不叫战斗,就叫打架斗殴,没啥意思。

现在他也这么想,但是不会因为对方强就上去挑衅打一架了,倒是他弟弟克劳萨这个倾向越来越严重,很令他头疼。

至于第三种,是这个圈子风气不好,风评极差的主要原因,这些人就是想杀人,喜欢杀人,而且他们自诩为上等人,还不喜欢乱杀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狗屁不通的理论和理由。

可实际上,一旦他们遭遇失败,多半就不择手段不要脸皮了,什么原则问题都会扔到脑后去。

偏偏这些人大部分都喜欢大场面,喜欢炫耀,是非常合格的反派人选,就是那种会在杀死敌人前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把自家生平复述一遍的……#@。

死亡竞赛里就这号人物张扬,声势大得好像圈子里都是这种人似的。

不过幸运的是这样的人一般死得快,因为仇家会很多,现在情况跟过去不一样了,武道家越来越多,而且武道也不是唯一一种可以普及的超凡战力,这些人被反杀的几率越来越大,而且仇仇家报仇的方式也越来越多选择。

现在的状况有所好转,就是因为这样的人死的多,有点供不应求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家伙也是死亡竞赛里的一种特色,在其他比赛里看不到这种只在影视剧里生存的古怪品种。

有不少人喜欢观看死亡竞赛,就是看他们,无论是死是活,他们的行为都很有戏剧张力。

原本巴洛克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人长得又帅,又特别会装腔作势,所以粉丝众多,死了之后还有很多人惋惜的——并不是惋惜他死了,而是惋惜这家伙没死在擂台上,大家伙儿没看到。

据说接替巴洛克四天王位置的,就是最近几年名声大噪的深红毒蛇玛雅·苏妮,一位业界最顶级的特工。

古烈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朋友王牌特工纳什就是栽在这女人手里,他也是为了追查纳什,才放弃了军队,转到情报这边来工作。

不过此前深红毒蛇是作为情报人员为维咖工作不假,现在因为身份暴露,名声太响,好像也专职了,具体的情报春丽在跟踪,古烈的后台NSA并没有什么新鲜的消息。

世锦赛采用的是淘汰制,拜森杀死了T·霍克赢下了第一场,自然就成功晋级为四分之一决赛的八个参赛选手之一,所以他接下来就是休息了——虽然他也不太需要——其余的人,还是要等待各自的对手。

淘汰赛就是进程快,第二场在第二天就开了,对战双方是阿顿和迪·杰,战况要比第一场明朗得多。

迪·杰的名气还是很大的,不过不是在格斗界,而是在乐坛上,他是一位非常出色,地位很高的黑人歌手,多才多艺,在世界黑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偶像人物。

他也参加过上一届的世锦赛,和有趣儿的是,他是败在了阿顿的师父,沙加特拳下,伤得不轻,以至于后来的赛程都没有参加,也幸运的躲过了多米尼克岛的灾难事件。

虽然作为一个踢拳手,他的实力是不错的,但是阿顿呼声更高,因为迪·杰除了世锦赛,基本没有其他的战绩,实战很少,而且他最近几年音乐事业一点下滑的意思都没有,说明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音乐上。

而阿顿不一样,这是个常胜将军——常胜将军的首要条件,就是的常打,没有足够数量的场次,说是常胜含金量也不会被人认可。

他是有这个实力的,这些年转战欧洲各个赛事,能拿到的荣誉都拿到了,之所以还不是欧洲泰拳王,是因为他还没有打败上一届泰拳王沙加特。

泰拳就这一点非常残酷,新一届泰拳王,必须要打败上一届的拳王,不然有多少荣誉都不算数,历史上也不乏运气不好的人,还没等挑战,上一代泰拳王就死了,结果只能空缺,等到有同样荣誉的后来人挑战他

——悲催就在这一点,赢了他是新一代泰拳王,输了他是前代拳王,可是在输赢之间,他从来都没是过拳王。

--

第二十五卷第三十三章 阿顿现在就处在这么一个尴尬的境地,

所有的泰拳赛事的满贯,他已经拿到了,但是像综合格斗这种跨拳种的综合赛事,他还差着,原因并不是他的实力不够,而是没法参赛。

他的地位够了,参赛的话需要的出场费和奖金都是有固定规格的,这一点上泰拳世界总会是不会妥协的,因为这并不仅仅是泰拳王个人的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其他泰拳手的生存环境。

现在的综合赛事,只有格斗联盟的奖金足够,但美洲泰拳王是东丈,那地方的评选标准不一样,阿顿并不符合参选条件。

其他的老牌赛事,要是再按照以前的标准邀请这些大牌选手出赛,用不上几场他们就得破产,根本就赚不回来那么多。

所以阿顿在战绩上想要超越沙加特,基本就不可能了——好在也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他在世锦赛上打败上一届泰拳王沙加特,他也能成为新的泰拳王,如果能拿下世锦赛的冠军就最好了,因为沙加特都没能拿到这个荣誉。

现在格斗界的格局非常有意思,各式各样的拳王都有,但是这些经过竞技赛决出来的拳王,在格斗界表现并不算亮眼,哪怕是拜森也一样。

而格斗界的各种赛事因为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间较晚,很多流派此前根本名不经传,结果搞得好像那些体育赛事才是传统武道一样。

这像拳击、跆拳道什么的,因为拥趸众多,在舆论上声音一向不小,他们对其他选手的批判是去不掉的杂音,格斗之王那个时候还表现的不太明显,现在世锦赛观众缘这么差,这部分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阿顿作为泰拳新秀,一直被拿来和东丈比较,从各方面来将,阿顿看起来是要优秀一些,就是他这个执拗于要战败自己老师的选择,让很多粉丝也挺无语。

相对来讲,美洲泰拳王的传承方式算是不那么正统的,因为他们需要在唐镇中站稳脚跟,并不关注泰拳王个人的荣誉——这也和美洲没有那么多泰拳赛事有关。

现在的美洲是格斗联盟的天下,拳击、摔角这种专业型的赛事,已经被迫转型为格斗联盟选角赛了。

事实证明,如果没能拿到金腰带,在格斗联盟里最多也只能混个常规赛——从这一点来说,金腰带的含金量还是可以的。

而且东丈的日常,也并不都是训练,美洲泰拳王的主要工作是经营拳馆,这也是普遍认为欧洲泰拳王实力更好的最大原因。

因为欧洲泰拳王的主要活动就是出门打各种比赛,每一个欧洲泰拳王都是荣誉等身,这样的打出来的名声,自然很难诟病。

和他作为对手的迪·杰,从某种角度上接近美洲泰拳王的评价,他的主业毕竟并不是格斗,本身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因此被人大大的看衰。

不过……金融战争却在他身上开启了,因为开幕式那一战并没有动静的比利,突然在封盘之前,投了极限的资金押注迪·杰。

所谓的极限资金,就是恰巧卡在需要更改赔率的边缘,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精密的计算,还有对局势的把控,以及……精准的情报,他们至少得知道投注池的实时资金量,才能计算出他投注的金额。

这是非常难以实现的战术,一般只存在于理想状态,算是金融领域的纯理论猜想,即使是最优秀的投机客,也不会奢望自己有一天能做出这样的操作。

如此行动涉及到方方面面,因为每个公司,他们对赔率更改的底线都不一样,这其中甚至夹杂着很多公司高层的个人习惯和意志,光是心理方面的博弈,就足够难倒绝大多数人

——因为你不可能知道对方因为一个什么诱因,就起了更改赔率的念头,唯一的机会,就是这个念头想要实行下去,也是需要数据专家进行模式计算的,这需要一定时间。

但是这些人每天都在和各式各样的赔率变化打交道,谁能保证一定会比他们快呢?

尼基塔可以。

包括投注金额的计算,都是尼基塔在负责,让尼基塔选择投注时机参加心理博弈她会宕机,但是纯数据计算,就是把全地球人都变成比利·凯恩,都比不上尼基塔。

封盘时间是远在比赛开始之前的,如果是拳击赛,就会定在选手们头一晚成功称重之后,因为那意味着除非不可抗力,比赛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体重和称重时状态的确认,就是影响观众投注的最后因素。

在世锦赛上,封盘的最后因素是赛前签订生死状的时候——当然根据欧洲文化这东西叫做免责声明,联邦则叫做免责条款——这同样意味着,比赛不可避免。

这个程序格斗联盟也有,主要是为了突出一个仪式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要知道格斗联盟的前身是黑拳,即使现在霍华德集团声名也摆在那儿,有没有那个仪式无论对观众还是拳手差别并不大,也不会因为没有那个条款就有什么期待。

而格斗之王是没有这个程序的,因为选手签订的并不是赛场合同,而是赛程合同,也就是说,在格斗之王进行期间,选手们出了什么问题赛委会绝不承担后果和责任,这主要是应对高涅斯才做的改变。

世锦赛自然不会搞例外,就算是维咖想签赛程合同,也不会有人同意的,那玩应儿一签维咖还不得用克隆人把赛场直接围起来……

甚至没有人签订世锦赛出场合约——这个倒是历史遗留问题。

因为第一届举办的时候,不知道维咖抽什么风,非得把这比赛办成了锦标赛,这种赛事都是有准入门槛的邀请赛,除了饮食和场地安全的意外保险,参赛人员——不只是选手及其团队,还有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没有其他合同的。

除非是因为职业问题而承担额外义务,比如保密合同,安保合约什么的。

理论上讲世锦赛除了门票不应有任何其他收入,但实际上这一条也就是别人嘴上那么一说,信不信的基本没人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