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洪水的消息
来西北之前,岑永贞觉得此地只是一滩浑水,没想到真正涉身其中,才发现这根本不是浑水,而是深渊。
如果赵恣顷真的存了反心,那贺阳知不知道?若贺阳知道,他是否支持对方的意图?
两人四目相对,脑海中瞬间都想到了许多可能。
叮咚一声,加速进货到货,将岑永贞的注意力自越来越可怕的设想中拉回现实。
她点开系统,看着包裹中多出来的一大堆粮食,半晌又将它关上。
“我觉得,不至于。”
陆韶白忽然打破了车内的沉默,怕岑永贞无法理解他这句没头没尾的话,他又额外补充了一遍,“赵恣顷此人,不至于做到这一步。”
他见过真正心有野望的人目光是什么模样,赵恣顷不是那种人。
这是他的直觉判断。
“就算不是有反心,他这么做必然也有更深层的原因,只是没有说出来,得我们想办法去查。”
岑永贞说完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呼出,而后自嘲笑道,“本还担心到了西北后面对茫茫宦海,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查找奸细,谁知才来两日就发现了大堆疑点,倒是不用愁没东西可查了,只是仍要烦恼该从何处开始下手。”
“依我看,铸币一事可以先押后,我们先试着把赵恣顷为何急着囤积粮草的根由查出来。”
陆韶白思虑一番后做下决定,铸币一事牵扯甚多,一个不好就会惊动贺阳,等到军队掺和进来,他怕会让岑永贞身陷险境,不如先盯紧赵恣顷这边儿,查完一样再去查新的。
“嗯,也只能如此了。”
岑永贞点点头。
两人先回了宅子一趟,叫赖明找来三个装粮食的大竹筐,分别在里面放上玉米、红薯以及青稞,再抬上马车回到知县府。
叫他们想不到的是,赵恣顷竟然直接等在了街口,看到马车过来远远就冲他们招手,“走,直接赶着车过去,不必忌讳那些个死板规矩。”
赖明一停车赵恣顷就跑上来,十分自来熟地掀开帘子坐进马车,指挥着赖明将车直接赶进知县府。
“原来这就是玉蜀黍红薯跟青稞。”
能急得跑到路口来等二人的赵恣顷自然等不及回到衙门再看粮食,在车上就将三个竹筐上面盖着的麻布揭开,手捧着三样粮食一一验看,一双眸子亮得吓人,“青稞原来与麦子有些相似,这玉蜀黍跟红薯的模样倒是古怪,不知这两种东西该如何食用?”
陆韶白于是跟他先后介绍了这两种东西的吃法,因为进货来的玉米都是晒干过的,烹饪起来比较麻烦,所以他着重介绍了红薯,“红薯即可晒干取粉,也可切块熬粥,就算不做任何处理也能存放很长时间,而且此物放置于炭盆之内,待火熄后取出,去掉外皮就可直接食用。”
“那我一会儿试试这红薯,看它是否真如贤侄说的这般风味独特。”
赵恣顷捻着胡须笑呵呵道。
陆韶白微笑点头,一旁岑永贞心中暗暗无语——得,这一交粮食不得了,陆韶白直接升级成“贤侄”了。
在赵恣顷的热情邀请下,两人留在县衙与他一道儿用了“朝食”,北川乡这边儿农闲时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所以虽快到晌午,但吃的饭还是叫“朝食”,为了验证红薯的口味,赵恣顷还特意喊田云端了个炭盆过来,在里面埋上六个红薯。
一会儿功夫,朝食被端上来,看起来非常讲究的赵知县竟然直接在书房用餐,连客厅都不去,两人也只能跟着一道在书房开饭。
摆上来的主食是一篮子三合面的馍馍,每个有成人拳头大,还有四样菜品,一盘腊肉炒菜薹,一盘猪耳丝炒萝卜,一碟麻油菘菜,跟一碗黄豆炖猪脚,最后端上来三碗粥。
“都是家常便饭,你夫妻二人不要拘谨。”
赵恣顷说完自己拿起筷子开吃,陆韶白跟岑永贞于是也拿起筷子像模像样地吃起来,实则根本没往肚子里塞多少东西,因为这几样菜量实在是太少,若真叫陆韶白敞开了吃,恐怕凭一人之力就能给赵知县清盘。
当然,在外做客是不能给人家清盘的,当每样菜品都剩下一小半时,两人不约而同放下筷子,赵知县也在就着菘菜咽下最后一口粥后把筷子往桌上一放。
炭盆里已经飘出红薯的香味,赵恣顷转眼去看,脸上饱含期待。
终于等到炭火熄灭,几人把红薯取出来,方一剥开皮,浓郁的甜香味扑鼻而来,红彤彤的内瓤软糯适口,把赵恣顷吃得赞不绝口。
“这红薯不仅耐旱,嫩叶还能食用,藤蔓也可用来喂牲口,除青稞外,也极为适合在西北推广种植。”
岑永贞先把红薯的好处尽数说出来,说到一半突然话锋一转,“大人,我们来北川的这一路,途径了不少地方,知道莲枫县那边儿闹了饥荒,您这么看重粮食,是不是跟这场饥荒有关系啊?”
这话一问出来,赵恣顷脸上喜色一凝,眼底的光亮仿佛风中的烛火般渐渐熄灭。
俄而,一声叹息。
“若只是一场饥荒,本官不至于紧张至此啊。”
赵恣顷说完起身,冲两人招招手,“你们随我来,我给你们看样东西。”
两人起身跟着他一道走到书桌前,赵恣顷从一旁白瓷画缸里取出一卷用牛皮绳捆扎的画,解开铺展到桌上——原来这是张塔拉河走向图。
塔拉河西起昆吾山,横贯整个贺驰州,是这个州最重要的水源,也是唯一的一条水上航路,每年朝廷发往西北的粮草,都是通过塔拉河运送的,贺驰州几个比较大的城市都分布在塔拉河两侧,北川乡也不例外,从北川乡西边儿的城门出去,走不到二里地就能见到水面宽广的塔拉河。
“从年初开始塔拉河沿岸降雨分布就极不均匀,源头处的昆吾山接连暴雨,越往南,反而雨水越少,当时我便担忧若暴雨持续下去,恐怕会有洪灾,于是征收徭役,叫百姓前去修筑河堤以防患于未然。”
赵恣顷说着,用手指在地图上圈了下北川乡这三个字,而后划到上面,“结果两个月前,塔拉河果然暴涨,北川乡这边儿地势虽低,但因为修筑过河堤暂时安全无虞,可大量的河水却在此处冲破河岸,直接改道而行,导致塔拉河中游靠下出现了断流。”
他又点着塔拉河中游一处位置,“改道点就在此处,塔拉河主流分出一大一小两支分流,导致主河道干涸,往常这个时候,外地运粮食来的商船早该到了,可如今一直杳无音信……怕是难了。”あ七^八中文ヤ~⑧~1~ωωω.7\8z*w.cò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