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试寻夫,平地风波任汹涌
到霜降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庄稼都已收割完毕,田野中处处可见的,已不再是壮实的汉子和年轻的农妇,而是老人和孩子们悠闲的身影。
颗粒归仓,这是农人们感触至深的道理,但是忙碌了整整一秋的劳力们,显然是不会有足够的力气和心情,再去跟田间地头那些零零落落的粟粒作斗争的了。
沐着晨曦、踏着薄薄的白霜走在陌生的田埂上,我的心里说不出是悲凉还是茫然。
只要人还活着,每日就总会有新的故事要发生,人在戏中,身不由己。
秋收结束之后,仍然未见孩子的爹回来,我便已知道传言非虚了。
第一个着急起来的,自然是那个热心冷面的四弟。粮食刚弄进家门,他便把所有的细活儿交给了弟媳妇去做,自己马不停蹄地跑到外面打听消息去了。
直到此时我才有些相信了,这个四弟大约是真有一些本事的。不出几日,他竟已不知从什么地方打听到,他三哥带了十几个人,在前些日子便早已亡命芒砀山一带,落草为寇了。
四弟小心翼翼地告诉我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没有丝毫欣喜,也没有半点恐慌。
只要他一日还在,我的责任便一日不了。他是在乡里当一个小小的亭长,还是跑到山里做一个人们眼中的贼寇、强盗,对我而言并无多大区别。
因而我听完这个消息,只是极其平静地问四弟道:“芒砀山,离咱家不过百里吧?”
四弟微微一愣,眼中闪过狐疑的神色,顺口答道:“百里有余。三嫂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如果不是很远,我可以去看看他。”我依旧波澜不惊地答道。
此时此刻,我正孤身走在去芒砀山的路上。即使有驴车代步,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在看到眼前完全陌生的山水时,心下仍是难免有一些底气不足的。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不管是出于做妻子的责任,还是仅仅为了演一个贤妻良母给闲人看,我这一趟,我都是不得不走的。
百里山路,比我原先想象的还要难走。万幸的是,昨晚日落之前,我竟幸运地在山脚下找到了一处废弃的山神小庙歇足,方不至于露宿荒野。
今日若是顺利,应该能在天黑之前找到他吧。自然,若有意外,那便是谁都无法猜测的了。可是人生在世,最常见的,便是防不胜防的意外了吧。
从未想过,在荒山野林里找一个人竟是这样难的呢!山坳里、沼泽边,我在这一带几乎已
经转了整整一天,竟是连半个人影子都不曾看见,我不由得微微有些焦躁起来。
不过,我要的只是“来过”,那个人能不能找到,什么时候找到,根本都不是我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样想着,我很快平静下来,漫无目的地在山林中、沼泽边胡乱转着。直到最后,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究竟是不是愿意找到他了。
“哟,这是谁家的小媳妇儿,怎么天快黑了还不回家?”我转累了,正坐在山石上休息的时候,一个苍老的声音忽然在我身后响起。我慌忙回头看时,只见一个樵夫打扮的老人站在山石之后,惊奇地打量着我。
“老伯,”我定了定神,索性上前浅施一礼,“劳烦老伯动问,小妇人乃沛县人氏,前来此处寻亲……”
“寻亲?”那樵夫重又细细地打量了我一阵,方笑道:“小老儿虽是个打柴的,却也算见过几分世面了。你这孩子倒不像是个粗野无知的乡间妇人,却似是流落异乡的大家闺秀呢!你到此处寻亲?这里可是芒砀山,附近基本都没什么人家的,你怎么会到这种地方来寻亲?你是迷了路的吧?”
我找的正是芒砀山啊。我心下暗道。只是,怎么跟他解释呢?这个樵夫或许会知道些什么,也未可知呢!如何才能既打听到我想要的消息,又不会惊扰到他呢?我暗自沉吟着,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见我只管沉吟不语,那樵夫又道:“最近这一带来了一拨山贼,虽然没见他们做过什么杀人越货的大事,但你一个年轻女子这样乱走是不行的,不如……”
我知道这樵夫是好意向收留我,只是我听到新来一拨山贼,却是不由得眼前一亮:“有山贼么?他们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他们?”
那樵夫显然是吃了一惊:“你要找那波山贼?”
我迟疑一下,只得点了点头。这片地方那样大,若是我一个人这样瞎转,还不知要转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呢!这樵夫既然是这山上的人,他应该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吧?
那樵夫惊奇地看了我半日,方叹气道:“那你跟我走吧,我便是给他们打柴做饭的。方才见你一个人在这里瞎转,本想把你吓走,谁料竟然歪打正着了!你是来找谁的?”
我见那老人和善,也便不打算隐瞒,幽幽叹道:“我找刘季。”
那老者微微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看我的眼神却明显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喂,老吴头,你从哪里带了个小娘们儿回来啊?是要献给咱们三爷的么?”在乱石间
走了一阵子,一个嘶哑的声音忽然从旁边响起,听得我一阵不舒服。
只听那樵夫笑道:“你小子就是不会说人话!三爷在哪里?”
原先说话的那个嘶哑的声音继续道:“这不还是找三爷的么?还能在哪里?不过是在寨子里吃酒罢了!”
所谓“寨子”,不过是一座稍高一些的草棚罢了。我略一迟疑,默默地跟着樵夫走了进去。
“婆娘,你怎么来了?”甫一进门,我还没能适应草棚中的黑暗,便听到了那个虽然早已熟悉,但始终让我觉得有些别扭的声音。
我微微眯了眯眼,试图看清草棚中的摆设。
“不会吧,三爷,这是您的婆娘啊?兄弟们还以为是您的闺女呢,长得这么俊,水灵灵的!顶多也就二十来岁吧?”真是物以类聚!他身边的人,即使说的是赞美之词,也始终只会让我觉得不舒服。
眼睛渐渐适应了黑暗,我淡淡向他道:“估计你怕是有些日子不能回去的了,所以赶着给你将冬衣送了过来,另外还带了些粮食和干粮。你们在这边有吃的么?”
“嘿,怨不得人家都说老子的婆娘有良心!”当家的呵呵一笑:“来得正好!上次在山下收的粮食也快吃完了,正愁着这两天再收不上钱粮来,弟兄们就要饿肚子了,想不到老子自家的婆娘却来了!看来老天爷也不打算灭了老子啊!”
我揣度着他话中意思,所谓“收钱粮”大概指的便是劫掠客商,或者打家劫舍之类的勾当了。我虽不赞同这些行径,但当此乱世之时,却也并不打算将自己装得有多么慈悲,当下只淡淡道:“有用便好,我只怕自己多此一举了呢!”
“不会不会!”他显然兴致颇高,哈哈笑道,“婆娘想的蛮周到的,算老子没白疼你!”
“却也不是我想得周到,”我并不打算接受他的赞赏,“这些事情,我是半点儿也不懂的,还是四弟提醒了我,说是你没带多少东西,冬天未必好过,恰好今年收成不错,我便给你带了些来。四弟让我告诉你,不管别人怎么样,他都是站在你那边的,你便是要造反,也一定要带上他。”
“哈哈哈哈……”他笑得十分舒畅,“我就知道还是这个小四良心最好!比那个成日不把老子放在眼里的二哥强多了!好婆娘,你回去告诉他,我刘三确实是准备造反,他要是没什么事忙,早些儿来帮忙也好!没事的话让他把肥儿也带过来,老子这回要干一票大的!成日家人人都怕皇帝,凭什么老子就做不得皇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