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自我疗法
70年代出生的东北农村人,大多数人是吃粗粮长大的。雨欣对肉的情感不是笑谈,是事实。
不想吃肉的人也有,小勇就是。小勇从医学的角度来分析,应该属于那种先天不足类型。他从小就特别瘦弱。
他的身上除了血管就是骨头。初中的历史书中有一幅‘山顶洞’人的画像。当时雨欣看到这幅画时,第一个就拿给小勇“像你不?”
身体的脆弱让小勇连一点男人的火气都没有。本来雨欣这种行为是很伤他自尊的。可他只歪着眼睛瞄了一下说,“那是我们共同的祖宗”。雨欣语噎。
他怕冷、怕热、怕油还怕风!从小抱着中药罐子不放。如果让他像雨欣那样狂吃一顿肉的话,准拉稀拉到‘爆肛’。
上帝造物,真的是很公平。比如上帝造一个美女时,虽然给了她一个漂亮的躯壳,但不一定给她一个聪明的大脑。否则为什么很多美女抱怨“男人没一个好东西,骗了色就跑路!”
上帝造小勇,有意对他的大脑进行了装饰而忽略了他的躯壳。小勇的大脑属于超级聪明。
在小勇刚上初一的时候,学校选拔一名尖子生到县上参加数学比赛。在三百多名学生中,小勇脱颖而出。轻松拿回了此次竞赛的第一名。高中二年级,小勇参加了全国物理大赛,成绩为全国第六!
事物总是在正反之间寻求平衡。小勇的学习成绩一路飘红,可是身体也是一天比一天地虚弱!药
吃的越来越多。
雨欣后来生有一女。从小勇的身上,雨欣似乎悟到了一点道理。所以当妻子抱怨女儿不听话,不爱学习时,雨欣却劝妻子说:“只要孩子健康,爱玩就让她玩个够吧。英国的霍金倒是学习很优秀,可是他却是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我的女儿只要健康,学习靠她自己,父母不要逼了。”
为这一句话,雨欣长时间地遭受着来自父母和岳父母双方的唾骂!为了给孩子解压,自己却时时处于压力之中!后来雨欣自嘲地讲“这也是平衡啊,子乐父悲的平衡。”
小勇在学业上,是没费什么力气就完成了。可是走上社会之前,他的身体就给他带来了第一次麻烦。
虽然是重点大学毕业生,虽然成绩优秀。可是当用人单位一看他那“风吹稻花儿”般的‘摇曳’身躯时,都遗憾地摇摇头。
如果身体好一点,他可以任选他想去的单位。事实是残豁的。企业用人时,不会单纯地考虑成绩了。身体也很重要。
最后还是校方的极力推荐和帮助下,天津一家不是很知名的电子企业收留了小勇。
久病者成医的道理,在小勇的身上最能体现。从参加工作开始,工作之余的小勇就有时间开始钻研中医学。
因为病治到现在,他每提起看医生就失望。他曾对三个同窗说过“现在的医生,有的是白痴、有的是禽兽、有的是贪财鬼。有医德有才华的医生,在中国差不多死绝了。”
此话一出,雨欣和大凯只感慨一番,没说什么。倒是小杰不高兴了,她学的是医。一听小勇这样地贬底这个职业,她当然很气愤。“你那个破底子,神仙来了也治不好。”
小勇不信医生,但他信自己。以自己的文化水平,开始学习中医,为自己施治!之所以选择学中医,是因为小勇对中华文化的信仰和敬仰。
后来小勇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最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不是医生是自己。如果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再懂些医学,那么自己治比医生治要见效快。”
这观点大凯认同,雨欣也认同。小杰是学医出身,只提醒小勇说:“是药皆有毒性,中药的配比是经过几千年的临床验证,千万不可自己独创”。也许是学了一些医书,对小杰的这个意见,小勇也是赞同的。但他依然坚持自己配药施治直到现在。
在天津这样的大城市里生活,各方面都方便。对小勇,就一样儿不方便,那就是找对象。
就是因为他那不争气的体格。你想啊,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一个整天抱着中药罐子的人?
在四人中,只有小勇在婚姻上最为苦闷。由于身体的原因,此时的小勇似乎干什么都力不从心似的。所以工作成绩平平,一直受不到领导的重视和提拔。
婚姻的压力,使小勇又一次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性。这比起他当年在学校里那种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反差太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