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新帝

第57章 第57章

◎去准备凤冠和喜袍◎

玉璧见崔莺一句话也不说, 只是盯着沈柔看,也不叫沈柔起身,便在旁小声地提醒, “娘娘不叫沈娘子起身吗?”

崔莺微微蹙了下眉,眼睛从那把玉梳上移开, 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

“沈娘子请说。”

“我是个苦命的人,当年沈家和陆家交好,陆家出事, 就连沈家受到牵连, 府中男丁被流放,而女眷则沦为官妓, 兄长护着陆大人逃了出去,自己却被乱箭射杀,兄长临终前将我托付给了陆大人。”

想起当年的伤心事, 她湿了眼眶, 脸上满是悲苦之色。

“而我险些被人糟蹋,是陆大人救了我,可我是那样的身份,一辈子只能活在阴影里,我不能拖累他。世人对大人皆有误会,大人众叛亲离,就连他最敬重的老师也误会了他,我心疼大人, 可我一个弱女子, 又能做什么呢!直到我被荣王看上, 我便想能留在荣王的身边, 暗中替大人传递消息,只有这样才能帮到他。我知道委身荣王,被人看不起,但大人是正人君子,不能因为我的卑贱之躯,便轻贱于我。”

崔莺捧起茶盏,静静地听她说这些不幸的经历,心想这个沈柔当真是极厉害的角色,几句话便暗示当年沈家人临终托孤的恩情,和陆庭筠待她非同一般。

“所以你今日是为何而来?沈娘子?”

能潜伏在荣王身边,还能暗中替陆庭筠传递消息的,不被察觉的,沈柔绝不简单,今日她定是来者不善。

“不瞒娘娘,我自小爱慕大人,我知当年陆伯伯为您和大人定下亲事,我知道我没了机会,也打算放弃了。只不过,后来我被关进乐坊,遭人毒打,我不想活了,选择投河自尽,直到我再次遇到了大人,是他救了我,是他给了我活下去的希望,我那时便立下誓言到死都会陪着大人。既然娘娘已经进了宫,和大人已经没了婚约在身,娘娘可将陆大人让给柔儿吗?全了柔儿一片痴心,也不会让陆大人因为当年之事对兄长失约。”

她轻抚头上的玉梳,眼中流露出对陆庭筠的爱慕之情,“今日柔儿前来,是想请娘娘为我和大人赐婚。”

好一个挟恩以报,好一个一片痴心。

好像陆庭筠不娶她,便是背信弃义,便是负心薄幸。

崔莺笑了笑,“本宫是皇后,他是陆相,本宫与他是君臣,又何来沈娘子口中的相让之说,沈娘子慎言!”

沈柔心中大喜,她几乎以为皇后为了掩饰自己和陆相没有私情,便会答应为她和陆庭筠赐婚。

她赶紧跪地对崔莺叩头,“是妾失言,还请皇后娘娘恕罪!”

没想到崔莺话锋一转,“既然沈娘子和陆相情投意合,两情相悦,又何必来求本宫,如今前朝后宫都由陆相说了算,你又何必来求本宫,更何况是陆相的婚事,既然陆相对沈娘子有情亦有责任,想必也是好事将近了吧!那本宫就坐等喝你们的喜酒了。”

今日崔莺虽然穿了一件立领的宫裙,但还是隐约可见那修长的脖颈处有几道浅浅的红痕,

沈柔就在延明宫伺候,她知每晚陆庭筠都没有宿在清风馆,看到崔莺脖颈上的那些痕迹,她几乎可以断定陆庭筠每晚宿在了坤宁宫。

沈柔不觉捏紧了拳头。

她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蹲身行礼,离开了坤宁宫。

玉棋在殿外等得焦急,“娘娘可答应了?”

沈柔摇了摇头。

“那可如何是好,若是大人发现这把玉梳……”

沈柔赶紧捂住了玉棋的嘴。

“我本就没指望她会答应,不过是借着这把玉梳,想让她死心罢了。我好不容易才能回到大人的身边,任何人都不能从我身边抢走大人。”

沈柔出了坤宁宫,便去往延明宫,正好见一美貌妇人跪在宫外,那妇人掩面低泣,恳求见陆相一面。

那妇人穿着华丽,风韵犹存,可看出年轻时定是位绝色美人,眉眼间和皇后有几分相似,她便很快猜出了这位妇人的身份,便对玉棋道:“那位应是崔国公的夫人?皇后娘娘的母亲吧!”

玉棋点头道:“正是,可堂堂国公夫人却是这般当众哭哭啼啼的不成样子,还真是连崔国公的脸都丢尽了。”

沈柔轻笑了一声,“听说这位崔夫人极为偏心宠爱长女,为了宫里的崔美人,倒是没少坑了咱们那位皇后娘娘。”

她突然心生一计,倒是可利用姜氏为她做一件事。

“将崔夫人请进来。”

姜苓从延明宫出来,便神色匆匆地坐上了马车,想起了沈柔对她说过的话,不由得拧紧了手里的帕子,心中很是忐忑不安。

“夫人,您可不能再做糊涂事了,谋害皇后娘娘,那可是死罪啊!再说娘娘也是夫人亲生,难道夫人当真能下得去手吗?娘娘也是夫人怀胎十月生的啊,也是从夫人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再说那沈柔是什么底细,咱们也不清楚,陆相也不一定就能听她话,去劝皇上,将大小姐从冷宫里放出来啊!”

尚嬷嬷再也不能看着姜苓再糊涂下去了,为了崔郦,夫人是越错越离谱,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夫人一错再错下去。

“不行,我一定要救郦儿,她快要生了,不能再在冷宫里呆下去了,再说崔莺早已对我恨之入骨,我是不指望她能顾念亲情,去为郦儿求情的,我看她巴不得我和郦儿去死才好,就当我从没有生下她,你不必再说了,既然如今有人肯帮郦儿,便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只要是为了郦儿,莫说让我下毒,便是即刻要了我的命,我心甘情愿。”

“那沈娘子如此针对皇后娘娘,甚至想要了娘娘的命,又怎会帮夫人,说不定她的目的是崔家,说不定这就是一个圈套,夫人不能上当啊!”

姜苓赶紧抬手阻止,“你别说了,我心意已决。宫里已经没人肯帮郦儿的,便是陷阱,我也要试一试。”

尚嬷嬷见劝不动姜苓,便打算去让人送信去临安,请姜老夫人来。

姜苓却用警告的眼神看着她,“你是不是打算去给母亲报信?”

尚嬷嬷被姜苓猜中了心思,面色有些不自然,“奴婢不敢。”

姜苓冷哼一声道:“你不要以为我不知,你是母亲安排在我身边的,派来盯着我的一举一动的,我一直容忍你至今,是觉得你一直衷心为我着想,若是你将此事泄露出去,我定会赶你出府,到时候就休怪我不再顾念我们多年的主仆情分。”

尚嬷嬷赶紧跪下磕头,“奴婢不敢背叛夫人!”

“去看看浩儿回来了吗?”

姜苓也想过了,她与崔莺向来不和,若她冒然进宫,定会徒惹崔莺怀疑,说是她拒不相见,她如何能找到机会下毒,说不定还会打草惊蛇。

此事还要另作打算才是。

自从那日崔浩被崔莺所救,捡回了一条命,他大受震撼,便收了性子。

虽然他消沉了一段时日,但也没再出去惹事,又因被陆庭筠绑去了胭脂楼遭万人围观,再出去花天酒地,他也觉得没脸。

他本性并不坏,只是被姜苓溺爱太过,爱胡闹了些,如今收了性子,想着自己一事无成,若遇到危险,却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拜了府里的一个武艺高强的护卫为师,在府里苦练武艺。

没等姜苓说明来意,他便已经猜到自己的母亲又要作妖。

他气得打断了姜苓的话,“儿子劝母亲还是消停些,母亲为了崔郦,将府里闹的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父亲再也不愿进母亲的屋子,还一怒之下,放话说要休了您,还将您禁足在府里反省,为何至今您却没有半点觉悟?儿子告诉你,崔郦惹怒了皇上,是彻底指望不上的,皇后姐姐心善,若是你不整日想着与她做对,暗地里害人,她不是那种会记仇的人,也会让你好好当你的国公夫人,安稳度过一生。”

“你……”姜苓气得头疼病都要犯了,有气无力地倒在贵妃榻上,“你到底是不是我生的,怎能说出这般混账话,怎能开口训斥你的母亲。可气死我了。”

“崔郦到底给母亲灌了什么迷魂汤了吗?她犯下大错,被皇上厌弃,母亲却还要为了她去害皇后娘娘,如今又来坑自己的亲儿子!”

“你滚!”姜苓见自己的儿子非但不帮自己,还帮崔莺说话,气得头痛犯了,头都要裂开了。

崔浩临走前丢下一句话,便扬长而去,“要是母亲往后自食恶果,可别怪儿子没提醒母亲,还有儿子最近事忙,便没空来给母亲请安了。”

“逆子!”

姜苓觉得头部像是针扎般的疼,气得倒在贵妃塌上,大口地喘息。

毕竟她之前因为崔郦绑走了崔莺,若是冒然进宫对崔莺示好,定会被崔莺怀疑,而崔浩又不愿帮她,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晚些时候,从宫里递出了崔郦的求救信,信中写到她还有一个月就要临盆,让姜苓赶紧想办法救她出去。

自崔郦进宫后,便音讯全无,再也无只言片语传到姜家,姜苓知道这封信是沈柔替崔郦传出宫的,她知道沈柔一定会有办法将崔郦救出来。

她一定要赶在崔郦临盆前,将崔郦从冷宫里救出来。

*

出宫后,陆庭筠却并未回他在京城的那间歇脚的宅院,而是出城,去了义庄。

有个衣衫凌乱的老伯守着这座荒凉阴森的义庄内,他靠在破门板上,竖起耳朵听着脚步声,“公子终于来了,老夫已经等了公子整整三年了。”

“刘伯果然眼力好,即便过去了整整三年,刘伯还记得我。”

刘伯喝了口葫芦中的酒,抹去嘴边的酒渍,“我在这里守了三年,便是盼着公子有一日会再回来,接他们回去,入土为安。”

陆庭筠撩开衣袍,跪在刘老伯的面前,却被刘老伯用拐杖阻拦,不让他下跪,“公子腿上有疾,还应保重身体,当年陆相誉满天下,多少人敬佩他的才识和人品,老夫也曾慕名前来,也想出仕为朝廷出力,可惜了……”

刘伯轻叹了一声:“先太子仁慈,不是肃王的对手,而陆相也被奸人构陷至死,至于那个满目疮痍的朝廷,”

刘伯连连叹气,“我还不如守在这义庄,逍遥度日,只是有些遗憾不能与陆相畅谈对饮,不过能在他死后守着他,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了。”

“多谢刘伯。”

刘伯看了眼陆庭筠,抚摸着雪白的胡须,眯着眼,对他笑了笑,“公子是陆相之子,既然身居高位,掌握着生杀大权,却为何周身戾气如此之重,若是将来另有一番际遇,老夫恳请公子善待天下百姓!”

陆庭筠躬身恭敬地对刘老伯行礼,“如今大熠正缺先生这样的大才,现如今,凭我的身份可举荐先生入朝为官。”

刘伯摆了摆手,从破旧的木板上起身,对着面前的那口棺材跪下,磕了几个响头,“陆相,刘清辉就此拜别!”

陆庭筠大吃一惊,刘清辉在名号在青州很响亮,此人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一手占卜算命的本事更是出神入化,是难得的惊世奇才。

外表看上去就是个低调的普通老头,却是个大隐隐于市的大才。

可见大熠利弊已久,错失了这般人才,看来大熠的国运,只怕早已岌岌可危了。

潇鹤觉得这老头说话神神叨叨的,好像是在装神弄鬼,疑惑地走到陆庭筠的跟前,“公子,这老头方才说公子还有一番际遇,公子都已经是权倾天下的右相,还能有如何际遇?这老头子莫不是在胡说八道吧?”

“先生大才,不容你乱说话。”

他见留不住刘伯,便对着刘伯哼着歌远去的背影鞠躬行礼。

他将那十三口棺木都运回去,葬在陆家先祖的陵园中。

陆庭筠这才策马回城,想到自己大仇已经得报,一切都已经安定了下来,或许正如潇鹤所说,他也该考虑成家的事了。

他将潇鹤唤到跟前,“那个,有件事需要你去做。”

见公子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潇鹤咧嘴笑道:“难道公子吩咐的事是与皇后娘娘有关,这便对了!公子想通了便好,公子可是想要送皇后娘娘什么礼物?西市卖的衣裳首饰也没有宫里精致,不如公子就给娘娘买着好吃的,这个时节,糖炒栗,芙蓉枣糕,云片酥都还不错,如今宫门还未关闭,现在出宫采购也还来得及……”

陆庭筠却将一袋金珠扔在桌上,那袋子沉甸甸的,是他自做官以来的全部积蓄,“去找京城最好的匠人师傅,最好的裁缝。准备凤冠和喜服。”

宫里的东西自然都是最好的,她要嫁给他,大婚当日,便不能再穿皇后的凤冠和喜袍。

潇鹤高兴地在原地转了三圈,重重地击掌三次,喜极而泣,“公子,我太高兴了,比我自己成婚还要高兴,我这就去准备,只等公子敲定了大喜的日子,我定会热热闹闹地替公子操办亲事。”

“现在还不成。”

如今崔莺的身份还是皇后,必须换个身份,才能与他成婚,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需徐缓图之。

“下月初八便是皇后生辰,我想给她一个惊喜,在这之前,你不可将此事透露出去。”

“好。公子放心,我定会替公子保守秘密,绝不会叫第三个人知道,到时候再给皇后一个惊喜!”

潇鹤喜得推门出去,恨不得立刻就出宫替陆庭筠操办了亲事。

却被陆庭筠唤了回来,“要是这些钱不够的话,再来找我要。”

“可公子还有钱吗?”

当年陆家获罪,家产全都被抄没了,这些年公子在青州布局,钱都用在买通消息、筹备人手上,花销巨大,哪里还有什么积蓄。

“当年母亲早就预料到家里会出事,便将自己的一部分嫁妆交给了姨母代为保管,说是留给我成婚的时候用。我还以为我永远都不会用到母亲的那些嫁妆,如今我打算成婚了,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公子早如此想就好了,也没有之后的那些事了,若是公子当初履行婚约,娶了崔小姐为妻,现在连小主子都有了。”

提到孩子,陆庭筠心突然变得很柔软,这是自他家破人亡之后,飘泊三年,第一次产生了对家的渴望。

而这么久了,崔莺一直没有身孕,大概是因为那寒症的缘故,后又几次落水,伤了身体。

“去让陆伯给娘娘诊脉调养身子。还有这盒糖,让人送去坤宁宫。”

潇鹤推门出去,见沈柔正焦急地在地上找着,像是丢了什么东西。

他便上前打招呼,“沈娘子这是在找什么呢?”

“我娘留给我的坠子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便想着早晨给大人送汤,许是遗落在这院子里了,便来找找。”

潇鹤很是热心,“那是夫人的遗物,可不能丢了,我帮沈娘子一起找。”

沈柔赶紧福身行礼,“那便有劳潇大人了。”

潇鹤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不是什么大人,沈娘子唤我的名就好。”

最后潇鹤在草丛中发现了那翠绿的坠子,沈柔感激得再三道谢。

直到沈柔走后,潇鹤对陆伯说道:“这沈娘子也是个可怜人,跟了荣王那个畜生,如今好不容易脱离了苦海,对公子是一片痴心,可公子却压根不喜欢她,还有公子就要和娘娘成婚了。”

他突然想到自己答应过公子要保密的,赶紧捂住了嘴。

陆伯轻抚着自己雪白稀疏的胡须,“我总觉得这沈娘子的心思有些深,老夫也有些看不透她。”

“那是因为她年纪轻轻便成了个寡妇,将委屈都藏在心里,对了,陆伯,公子让你去给娘娘诊脉,为娘娘治疗寒症。”

作者有话说:

之前还没留言的宝子们赶紧留言哦!我补发红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