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梁宇至是来赶饭局的。
他要重新筹拍电影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他每天的饭局都很多,很多都是不得不去的,容不得他拒绝。
他年龄也不小了,自然也不会像年轻时候一样年轻气盛,以为单靠自己就能改变世界。他那根倔强不容弯折的脊梁,早就被人磨弯了。
才到街心花园的时候,他老远就看见了里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像是大型集市一样,人们头上身上都穿着相似的文化衫,简直像是哪里的组织出来搞团建了。
他知道这肯定又是哪个流量小明星开见面会了,他倒是对于流量没什么恶感,他只对业务能力苛刻些。
“喂。”
“哎哎,梁导,我是苏媛媛的经纪人,是这样,本来预定的下午四点,但是我们媛媛赶通告迟下班了一些,可能要迟一会才能到。这样,您先吃,不等我们。”
“真的对不起,这次真的是意外,您别往心里去。”
“梁导,您先吃啊,真的不好意思。”
连说了几声没事对方才小心恭谨地挂了电话,梁宇至叹了口气。
他早就回绝过这个叫苏媛媛的艺人团队,他这次的电影里没有适合她的角色,可人家跟没听见似的,三番五次打电话请客,还找到了他的家人帮忙当说客。这锲而不舍的劲儿,自己去拍一部电影都够用了。
这次他也是想借这次一次说清楚算了,实在不行给她一个女三的角色,反正现在就这个角色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但再上去是不可能了。
他随意地走着,在广场中心的展示牌前停下了脚步。
他不怎么接触现在的流行文化,这个看起来人气很高的女团他也没听说过。
“sea-son。”名字倒是很普通。
“啊啊啊啊冬冬!仙子下凡薛冬冬!”
路过的小粉丝抱着展示牌好一顿表白,把梁宇至看得有些好笑,便伸头去找是哪位明星值得小女生这样。
展示牌是粉丝自制的,薛冬的照片是那张上了热搜的图片,这次专门打印成了超高超大的展示牌,摆明了是嘲讽杨燕家粉丝认错人的事。
笋都被她们夺完了。
梁宇至看见照片的时候来了些兴趣。
照片的构图并不高级,色调的也有些失真,但照片上的人物却提升了照片的档次,给照片带来了饱满的故事感。
有的人就是这样,就适合在相机底下,随意一颦一笑都是绝品。
这样的人只做个小女团,倒是浪费了。
他看了底下写着的名字,兴趣更浓,他好像记得接收到过对方的试镜申请,不过被助手忽略了。
来都来了,反正还有时间,干脆进场看看。
他极其遵守规定,排队去旁边的音像店买了专辑,又去排了签售的号,这才被放进了内场。
还没开始找座位,他就被守在内场门口的粉丝发了一套的应援物,他在生活中向来好脾气,也不至于扫了小孩子的兴,就也带上了发箍,逗得几个女孩子笑成了一团。
“叔叔,你也喜欢我们冬冬吗?”
年轻的小孩子们就是这么有活力,眼睛亮亮地凑过来搭话,对于自己的偶像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粉丝而骄傲。
“啊...家里小孩子喜欢。”他沉默了几秒,还是没脸说是自己想来的,都这么大年纪了,怪叔叔一样。
“这样啊,那您好好呀,还帮他来排签售,我爸就不管我这些,让他帮我买个专辑都不乐意。”
梁宇至尴尬地笑了笑,“家长嘛,都这样。”
“那叔叔,您拆专辑了吗?要是开出了冬冬的小卡我可以跟您换!”小姑娘眼睛眨巴了几下,还是提出了请求,“我这次买了两套都没开出来。
“小卡?”梁宇至没听说过。
“是专辑里面附赠的小照片卡片,随机在几个人的照片里抽六张,我之前运气不好,一张都没有冬冬的。”
梁宇至看了眼台上被签售的粉丝遮得看不清脸的薛冬,想着呆一会就走,也不影响,就答应了下来,“行,那我拆开看看。”
他正拆的时候,身后就围了一圈人,都是一个年龄段的小女生,探头过来看他抽卡。
他竟噎埖然也有了点紧张,生怕开出来不对让他们失望。
专辑包装得还算不错,除了两张光盘还有两大本照片集,在最下面压着一包小卡和大一些的明信片。
“明信片应该是抽不到的。”女生叹气,“之前的破公司真是恶心,照片集上冬冬就没几张,明信片里出现冬冬的概率更低。”
他听话地拿起了还封在袋子里的小卡,听身后的女孩子们一阵的抽气声。
“怎么看别人拆专我也这么紧张呀!”
他好脾气地摇摇头,将几张小卡全部拿了出来。
“啊啊啊!”
尖叫声响起,吓得梁宇至手一抖,差点把照片扔了。
“都是冬冬!!!!卧槽!!!”
“神手啊叔叔!!!”
“叔叔卖不卖!我出五百!”
“这一套要值些钱呢,五百哪够?”
薛冬这次释出的小卡总共六套造型,梁宇至买的这套里直接包含了所有的六套,放市面上恐怕都要上千。
梁宇至被身后吹捧的语言说得晕乎乎地,他干脆也把明信片翻了出来,这一翻不要紧,后面的女孩子们直接抱成了一团。
“这是彩蛋专吧!据说每个人只投放了两套!里面所有的照片影片都是关于这一个人的。”
“叔叔你待会带这套专上去签名,就太有牌面了!”
“叔叔你玩游戏吗?给我抽个卡吧?”
“去去去,叔叔你等会不忙的话帮我去再买套专呗,我给你钱!”
梁宇至笑着跟她们回应,拿起了几张小卡定睛一看,却感觉有点奇怪。
他明明应该没有见过这个名为薛冬的小爱豆,不知为什么从她的照片里却看出了某种似曾相识的眼熟。
他思考了片刻,就放弃了,他看过太多的作品和人,可能是在哪里有过一面之缘吧。
他掏出手机,对着一整套的小卡和明信片拍了一张,赶时髦地发了朋友圈。
“偶遇小朋友,买了套专辑,据说这样算很有运气?【叼烟得意】”
底下回复果然很符合他的心意。
【哦呦,老梁,年轻的很。还买专辑呢,果然是大导演,跟得上潮流!【大拇指】】
【我闺女也在搞这东西,奇奇怪怪的,这算啥运气。】
【老李你老古董了啊,这都不知道,现在年轻人买专辑都是为了里面的小照片。老梁这开的都是一个人,厉害的勒。】
他满意地关掉了朋友圈,刚打算把小照片都送掉,却又收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发来的私信。
【专辑给我留着,不要送人。回去买酒陪您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