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她抬头看去,却看到了在她面前坐直了身子,高大沉稳的背影仿佛能挡下一半冬天的风的楼成。
薛冬搬着板凳小步地往楼成背后的地方挪了挪,几乎要钻到他的衣服里面。
人群还在议论吵嚷,没人注意到她的小动作,但薛冬确实好很多了。
楼成的身体在源源不断地散发着热气,好像是个移动的小太阳,而且他身形高大,躲在他身后侧,几乎也吹不到什么风了,更何况还有手上这个暖烘烘的保温杯。
薛冬终于有心情侧耳去听编剧的讲解了,她手上下意识就摸着杯子上的粉红小猪,没注意到楼成回头又看她一眼的动作。
“大体剧情就是这样,现在各位演员讲解一下自己的角色理解。男主角先开始。”
谷来在这种时候还是很要面子的,他已经换上了男主角在戏里的衣服,白色衬衫配黑色西装裤,外面套了件黑色棉袄,他已经没有了刚刚来时那种潮流时尚的模样,反而像是个刚出社会的大学生。
虽然他本来就是。
“在我理解里,陆仞是一个敏感但坚韧的利己主义者。”
“他辜负了很多个人,但唯独没有辜负的是他自己。”
“······”
编剧作家认真地用笔记录着一些观点,最后点了点头,“不错。其实你在演绎的时候只要抓住他内心外在的反差就可以。”
“下一个,我们的女主角吗?”
杨燕抢着举起了手,“编剧老师,我先来吧。”
杨燕其实是偏可爱的长相,笑起来是很讨人喜欢的,她这时正抱着谷来的一边胳膊,歪着头撒娇。
“这...”编剧左右看了眼杨燕和女主角宣思的脸色,有些不好决断。
毕竟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按照番位来的,若是轻易改动了顺序很可能会让自家女主角的面子不好看,但杨燕又是资方塞进来的人,着实也不好拒绝。
楼成没什么反应,依旧面色冷淡地坐得笔直,眼神没有从自己的本子上离开。
倒是宣思开口了,“没关系,让她先来吧。”
她没有看宣思,反而直直地看薛冬,直看得她有些发毛,才慢慢地收回了视线。
见有人给台阶下,编剧马上顺水推舟,“那就燕燕先讲。”
杨燕笑眯眯的,脸侧出现了两个小酒窝,“我的角色很简单,她心里就只有谷来...演的陆仞。他们从小青梅竹马长大,陆仞照顾她比她的父母还要用心,她对于陆仞的感情也不仅仅是爱意,还有藏在心底的亲情。世界上好像只有陆仞懂她疼她,可以说是她唯一的救赎。”
编剧点头,“嗯,但你的情绪应该挖掘得再深入一些,要知道古灵这个角色不是简简单单的爱和依恋,她的世界观是有点偏执和扭曲的,她也不是说非陆仞不可,反而其实陆仞对于她来说更像是个符号,代表着她过去单纯的情感。在表演中要注意的是,她不是恋爱脑。”
杨燕好像没有听出编剧委婉的暗示出的她的功课不到位的意思,反而一脸得意地看着谷来,时不时拉他一下,小动作不断。
薛冬看着这幕,终于明白了经纪人的疑问,按理说以杨燕的咖位不至于还需要带资进组,拍一部前途未卜的电影。原来人家来这里不是单纯为了事业。
晚上结束的时候,杨燕又跟着谷来亦步亦趋地回了帐篷,看得王明都不住摇头。
“这娱乐圈的瓜,有时候吃得人真难受。”他手机已经玩没电了,冷得直搓手,“又没法跟别人讲,光自己抓心挠肝的难受。”
薛冬表示赞同,但她这份吃瓜的心思在想到第二天的戏之后就彻底消散了。
有这空闲还不如多读会儿剧本。
“冬冬,你这保温杯用多久啦,感觉时间挺长了不准备换吗?”晚上薛冬还打着灯在帐篷里看剧本的时候,王明突然想起了自己经纪人的职责,到处翻找准备给薛冬去接热水。
他在帐篷边上找到了一个黑色毛线套的保温杯,上面还有个粉色的小猪标志,看着已经用了好些年,边角处都有破损。
他倒没觉得这是别人的东西,毕竟薛冬在来的路上就连掏出的耳机都有粉色小猪的图案,是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杯套是我小时候织的,一直没换,你灌了热水给我当热水袋用吧。”
虽然不是自己的杯子,但薛冬说得理直气壮,毕竟是自己原来上手工课的时候织的,只是后来送给了楼成当作临别礼物。但既然是自己织的,那就当然是自己的东西。
薛冬还记得当时一学期的课程,她报废了无数捆毛线才织出来这么一件,之后她就认清了事实,决定再也不碰这些需要手工的东西。
也可能是接触到了久违的小时候的物件,薛冬在梦里又经历了一次大火,四点钟被闹钟叫醒的时候,她还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第一场戏是六点开始,她就需要提前起床去化妆换衣服。
王明还在隔壁帐篷里打呼噜,薛冬深刻怀疑昨晚自己梦里大火伴随着轰隆隆的可怕音浪,就是因为这种可称之为噪音的可怕声响。
她带上保温杯,踢了下王明的帐篷,惊得他窜起来就喊地震。
他还不怎么高兴,但看到是薛冬后又憋住了怒气,“你先去化妆,又用不到我,再让我睡一会有什么关系。”
他顿了下,被薛冬不高兴的眼神看得害怕,用手揉了把脸,无奈道:“走走走,真是欠你们的。”
“先帮我去灌点热水。”
——
这次再踏进片场的时候,就比之前正式多了。
各种仪器设备堆砌在片场里,里头人头攒动,各个小组都在确认到位情况。
这场是薛冬和谷来第一次见面的戏,没什么词,主要要表演出自我封闭的农村少女第一次见到外来的人群的不适和逃避。
在简单地拿着剧本走了几遍位之后,场记准备上前打板,原本还在拍摄区忙活的所有工作人员就全部瞬间移动到了摄像区之外。
薛冬没有细数,但光是架在架子上的大型摄像机就有三五架,乌压压的人全部挤在仪器之后,目光聚集在他们这两个台前的人身上。
要是刚刚接触镜头的人,肯定会感觉到非常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