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胡惟庸拉拢?去踏马的吧!
江临好奇地转头看去……
只见来人身上穿着华丽的丞相服饰,正是中书省的左丞相胡惟庸。
胡惟庸的到来,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见到胡惟庸,许多和王垣脸色一变,急忙躬身施礼:“见过丞相大人。”
胡惟庸摆了摆手:“不必多礼,尔等忙各自的便是。本相只是想跟江大人聊几句。”
他的语气虽然平和,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江临此时却心生疑惑,自己和这位胡丞相八竿子打不着,他怎么会突然找上门来?
他心中已然打定主意,不想跟这个家伙扯上关系,毕竟现在是洪武十一年,距离胡惟庸密谋造反被杀只有一年的时间了。
自己要是跟这家伙走得近,早晚得被牵连进去。
再说,胡惟庸此人满肚子都是阴谋算计,绝非善类,跟他打交道无异于与虎谋皮。
如果没猜错的话……
这个家伙多半是想要拉拢自己!
去踏马的吧!
别的不说,就说他两手空空,连个像样的礼品都没带……
什么玩意儿?
老子可以不收,你不能不拿啊!
这是拉拢人的态度吗?丞相怎么了?让你今年就提前死!
豪横!
“江大人真是年轻有为,如此年纪便能担任二品官职,前途不可限量啊。”
江临微微一笑,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警惕:“丞相大人过奖了,卑职只是侥幸得到陛下的赏识罢了。”
胡惟庸眼中的狡黠一闪而过,继续试探道:“不知江大人出身何处?家中可还有亲人?”
江临知道这是胡惟庸在试探自己的底细,他不动声色地瞎编道:“卑职乃寒门出身,家中父母早已仙逝,如今只剩我一人在这世上漂泊。”
胡惟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显然对江临的回答并不满意。
可胡惟庸一的笑容仿佛春日里和煦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却掩藏不住他心中翻涌的波涛。
他心中暗自思量,这江临小子,到底是真的单纯无邪,听不懂弦外之音,还是在故意装傻,与自己周旋?
不管如何,从朱元璋对他的特殊关照来看,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胡惟庸的眼神在不经意间变得锐利,仿佛要看穿江临那层看似无害的外表,直达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然而,江临的表情始终如一,既无得意之色,也无惶恐之态,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这让胡惟庸更加难以捉摸其深浅。
因此胡惟庸话锋一转,看似不经意地提起:“江大人,本相听闻你初来乍到,已深得陛下信任,委以重任,真乃可喜可贺。
不知江大人平日里可有与陛下共赏诗词歌赋,或是谈论治国之道?”
言罢,他轻轻抿了一口递上的茶水,目光却紧紧锁定在江临的脸上,试图捕捉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江临心中暗笑,这老狐狸开始试探了。
江临当即打开了自己的录音笔,今天你胡惟庸套我的话,那我也套你胡惟庸的话!
古人只知道提放隔墙有耳,并不知道有录音这种手段,因此江临猜测胡惟庸必然会跟自己说些什么。
而他今天所说的话,来日也会成为江临拿给朱元璋的证据。
但是江临面上却故作不解,笑道:“丞相大人说笑了,我不过一介儒生,哪里懂得什么诗词歌赋。
至于治国之道,更是惶恐,我只愿兢兢业业,为陛下分忧解难。”
胡惟庸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却仍不死心:
“哦?那江大人平日与陛下相处,可有其他特别之处?
比如,陛下可曾提起过对江大人的特别期许?”
江临故作沉思片刻,随即摇头笑道:“卑职不过一普通官员,哪有什么特别之处。
至于陛下的期许,自是希望卑职能恪尽职守,为大明江山添砖加瓦。”
胡惟庸见状,心知江临故意避重就轻,不愿透露过多。
他心中暗叹,这小子倒是狡猾,不过越是如此,越说明其身份不凡。
于是,他换了个角度,继续试探:“江大人,本相听闻你尚未婚配,可有心仪之人?
或许本相可为你牵线搭桥,成就一段佳话。”
江临心中一凛,这老狐狸竟将话题引到了个人私事上,显然是想从侧面了解他与皇室的关系。
他面上不动声色,笑道:“多谢丞相大人美意,我一心为国,暂无暇顾及个人私事。”
胡惟庸见江临含糊其辞,索性直接说道:
“江大人如此才华横溢,不知道是否与陛下有什么关系,例如亲......”
“丞相大人!”
江临突然打断了他的话脸色骤变怒喝道“您这是何意?莫不是认为我是个靠关系上位的不成?”
胡惟庸没想到江临会突然发难一时语塞。
但他毕竟是老狐狸很快就恢复了常态赔笑道:“江大人息怒我不过开个玩笑罢了。”
但江临并未就此罢休他直视着胡惟庸的眼睛语气坚定:
“丞相大人我虽初入官场但也知道‘君子坦****小人长戚戚’。
您若有何指教但说无妨何必如此试探?”
胡惟庸被江临的一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文弱的年轻人竟然有如此魄力和胆识。
竟然敢硬怼自己这个中书省丞相!
但他毕竟是老狐狸,很快就恢复了常态,继续劝说道:“江大人误会了,我此番前来并无他意,只是想结交一番罢了。”
江临冷笑一声:“结交?丞相大人想要结交的人恐怕多了去了。
卑职不过是个小小的二品官员,哪里敢高攀?”
胡惟庸被江临的直言不讳弄得有些下不来台,但他仍不死心:
“江大人此言差矣,英雄不问出处。以你的才华和能力,日后必成大器。”
江临毫不留情地回怼:“丞相大人过誉了。我只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陛下分忧解难。至于大人所说的‘必成大器’,还是留给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吧。”
胡惟庸闻言,脸色微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
他心中暗赞江临果然是个聪明人,但同时也更加确定了这个年轻人绝非池中之物。
于是,他话锋一转,直接提出了邀请:“江大人不必自谦。
今日前来,本相想邀请江大人加入我等,共谋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