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五十六|定公十年,尽十五年(四)
[疏]“文子欲以为卿”。()○正义曰:既欲以为卿,则当去范、中行二氏,乃始得立。言此者,明文子欲为乱以去之。
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襄子,魏舒孙曼多也。昭子,士吉射。○曼音万。故五子谋,五子:范皋夷、梁婴父、知文子、韩简子、魏襄子。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於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为盟书沈之河。○跞,力狄反。沈,如字,又音鸩。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巳不钧矣。请皆逐之。”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彊曰:“三折肱知为良医。高彊,齐子尾之子。昭十年奔鲁,遂適晋。○三,如字,又息暂反。折,之设反。肱,古弘反。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三家,如、韩、魏。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韩、魏以赵氏为请。经所以书赵鞅归。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传录晋衰乱。
初,卫公叔文子朝,而请享灵公。欲令公临其家。○令,力呈反。退,见史暥告之。史暎史鱼。○曇羟铩J服曉唬骸白颖鼗鲆樱∽痈欢君贪,其及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告子,是吾罪也。君既许我矣,其若之何?”史曉唬骸拔藓ΑW映迹可以免。言能执臣礼。富而能臣,必免於难。上下同之。言尊卑皆然。○难,乃旦反,下注同。戌也骄,其亡乎!戌,文子之子。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戌必与焉。”与祸难。○鲜,息浅反。与音预,注同。及文子卒,卫侯始恶於公叔戌,以其富也
。公叔戌又将去夫人之党,灵公夫人南子党,宋朝之徒。○恶,乌路反。去,起吕反。朝,如字。
[疏]注“灵公”至“之徒”。○正义曰:传於明年始云:“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此年言“夫人之党”,杜巳云“宋朝之徒”者,灵公之召宋朝,又在前矣。明年为宋人歌而发端,非明年始召之。
夫人愬之曰:“戌将为乱。”为明年戍来奔传。○愬音素。
“经”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戌来奔。卫赵阳出奔宋。
[疏]注“阳赵黡孙”。○正义曰:案《世本》,懿子兼生昭子举,举生赵阳。兼即黡也。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
夏,卫北宫结来奔。亦党公叔戌,皆恶之。○佗,吐何反,又徒河反。牂,子归反。恶,乌路反。
五月,於越败吴于槜李。於越,越国也。使罪人诈吴乱陈,故从未陈之例书“败”也。槜李,吴郡嘉兴县南醉李城。○槜音醉,依《说文》。从未陈,直觐反,下同。
[疏]注“於越”至“书败”。○正义曰:於越即越也。夷言发声谓之“於越”,从彼俗而名之也。传称“陈于槜李”,则是皆陈,而从未陈之例云“败吴”者,越使罪人诈吴,乱吴之陈,使不得用力,故从未陈之例书“败”也。《释例》云:“长勺之役,虽俱陈而鼓音不齐;槜李之役,勾践患吴之整,以死士乱吴,虽皆已陈,犹以独克为文,举其权诈也。”
吴子光卒。未同盟而赴以召。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魏郡黎阳县东北有牵城。○黎,力兮反。公至自会。无传。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洮,曹也。○洮,吐刀反。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无传。石尚,天子之士。石,氏;尚,名。脤,祭社之肉,盛以脤器,以赐同姓诸侯,亲兄弟之国,与之共福。○脤,市轸反。盛音成。
[疏]注“石尚”至“共福”。正义曰:杜以天子上士、中士俱称名氏,石尚必是士矣
。但不知为是上士,为是中士,故注直云“士”耳。必非下士,《释例》曰:“王之公卿皆书爵,大夫书字。元士、中士称名,刘夏、石尚是也;下士称‘人’,‘公会王人于洮’是也。”杜知然者,《周礼·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大夫四命。”大夫既四命,则士三命也。故郑玄云:“王之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曲礼》云:“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得不以命数当天子之士,故称“士”也。襄二十六年,晋韩起聘于周,自称曰“晋士起”,是诸侯之卿,与天子之士命数同也。以诸侯之卿三命再命,皆书名氏,大夫一命,则称“人”,知天子上士、中士称名氏,下士则称“人”也。成十三年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先儒及杜缘彼传文,知是定例,故解此云:“祭社之肉,盛以脤器,以赐同姓诸侯。”《周礼·大宗伯》云:“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大行人》云“归脤以交诸侯之福”,是以祭肉赐诸侯,与之共福也。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蒯,古怪反。聩,五怪反。
卫公孟彄出奔郑。彄书名,与蒯聩党,罪之。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无传。称宋公之弟,例在十年。
大蒐于比蒲。○比音毗。
邾子来会公。无传。会公于比蒲,来而不用朝礼,故曰“会”。
[疏]注“会公”至“曰会”。○正义曰:庄二十三年,公及齐侯遇于穀,萧叔朝公,就遇处行朝礼,故曰“朝”。此就蒐处行会礼,而不用朝礼,故曰“会”也。言“不用朝礼”,辨其与萧叔文异。
城莒父及霄。无传。公叛晋助范氏,故惧而城二邑也。此年无冬,史阙文。○父音甫。
[疏]注“公叛”至“阙文”。○正义曰:城邑之由,传无其说。以传称公会齐侯、卫侯,谋救范、中行氏,知为叛晋之故,惧而成此二邑也。无冬阙文,自是常事,特辩此者,说《公羊》者以此城在冬,故去“冬”字。何休云:是岁孔子由大司寇摄相事,齐人馈女乐,孔子去。言去“冬”者,贬之也。或说无“冬”者,坐受女乐,令圣人去。冬阴,臣之象,言去“冬”见无臣也。杜以此为妄说,且明城实在秋,是非时而城,故特辨“冬”阙。
“传”十四年,春,卫侯逐公叔戌与其党,故赵阳奔宋,成来奔。(终史鱼之言。)
梁婴父恶董安于,谓知文子曰:“不杀安于,使终为政於赵氏,赵氏必得晋国,盍以其先发难也讨於赵氏?”文子使告於赵孟曰:“范、中行氏虽信为乱,安于则发之,是安于与谋乱也
。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二子既伏其罪矣,敢以告。”告使讨安于。○恶,乌路反。知文,音智。盍,户腊反。难,乃旦反。与音预。赵孟患之。安于曰:“我死而晋国宁,赵氏定,将焉用生?人谁不死,吾死莫矣。”乃缢而死。赵孟尸诸巿,而告於知氏曰:“主命戮罪人安于,既伏其罪矣,敢以告。”知伯从赵孟盟,知伯,荀跞。○焉,於虔反。莫音暮。缢,一四反。
[疏]“安于则”至“而死”。○正义曰:安于请赵孟先备,赵孟不从其言,则安于其无罪矣。但安于之谋,国人闻之。梁婴父惧其知谋,恐赵氏彊盛,假此事而罪之。赵鞅叛而得还,不敢违命,故安于自缢死耳。
而后赵氏定,祀安于於庙。赵氏庙。
[疏]“祀安于於庙”。○正义曰:礼,臣有大功,配食於庙。《周礼·司勋》云:“凡有功名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于大烝,司勋诏之。”《尚书》,盘庚告其卿大夫云:“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孔安国云:“古者天子录功臣,配食於庙。大享,烝尝也。”天子既有此礼,诸侯或亦有之。今赵氏祀安于於赵安氏之庙,其意亦如此也。
顿子牂欲事晋,背楚而绝陈好。二月,楚灭顿。传言小不事大,所以亡。○背音佩。好,呼报反。
夏,卫北宫结来奔,公叔戌之故也。
吴伐越,报五年越入吴。越子勾践御之,陈于槜李。句践,越王允常子。○句,古侯反。陈,直觐反。句践患吴之整也,使死士再禽焉,不动。使敢死之士,往辄为吴所禽。欲使吴师为取之,而吴不动。使罪人三行,属剑於颈,以剑注颈。○行,户郎反,下同。属,之欲反,下同;又之住反。而辞曰:“二君有治,治军旅。臣奸旗鼓,犯军令。不敏於君之行前,不敢逃刑,敢归死。”遂自刭也。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灵姑浮以戈击阖庐,姑浮,越大夫。○刭,古顶反,本又作“刎”。阖,户腊反。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其足大指见斩,遂失屦,姑浮取之。○将,子匠反。屦,九具反。还,卒於陉,去槜李七里。释经所以不书灭。○陉音刑。夫差使人立於庭,夫差,阖庐嗣子。○夫音扶。庭,本又作廷。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三年,乃报越。后三年,哀元年。○唯,惟癸反,旧以求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