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谦妃后我在清宫修文物

第54章 除夕

婉襄独自一人坐在养心殿后殿东次间的长榻上, 灯火昏昧不明,烛花偏偏爆了又爆,雍正没有要醒过来的意思。

昨日皇后与熹妃离开之时, 他清醒了片刻。

待吃了药, 婉襄进去时便又困倦不已,不过略略同婉襄说了几句令她不要担心的话, 便又沉沉地睡了过去。

至今日,仍旧是昏睡的时候多,醒来的时候少。

婉襄回过头去望了一眼窗外,隔着明纸, 望得并不真切,应当是没有在下雪的。

红泥小炉之上的药罐再一次沸腾起来, 婉襄走过去熄了火,举着银缸, 掀开纱帐, 朝着雍正的床榻走过去。

走到近处, 银缸上的烛火之光微微地落在床榻边沿,婉襄才发觉原来雍正已经醒了。

顷刻之间的欢喜让她在雍正的床边坐下去。

不敢坐床榻,便坐脚踏, “四哥,您是什么时候醒的?”

那银缸上的烛火一跳一跳,重新在她面颊上稳定地展开一片光芒, 雍正伸出手来, 将那光点的痕迹细细描摹过一遍。

“醒了有一会儿了。见你坐在帷帐之外,漂亮地像是神仙宫里的灯人一般, 又好像风一吹便灭了。”

他好像真的只是长睡半晌, 语调慵懒平和, “所以朕没有出声,想安静地看你一会儿。”

婉襄忍不住低头笑了笑,这是雍正第一次夸赞她的容貌。

雍正的手停下来,“外面下雪了吗?”

红云浮上面颊,她来不及羞涩,温言道:“晚来天欲雪,红泥小炉之上新药已温好,四哥先喝药吧。”

雍正笑着点了点头,不必她搀扶,自己在床榻上坐了起来。

见她转身去取了药碗,又耐心地吹凉,方才接过来,很快一饮而尽了。

药汁的苦涩仍旧停留在唇齿间,婉襄仍旧跪坐在地上,举起手帕,仔细地擦干了他唇边的药渍。

他望她时满眼怜惜,“昨日受委屈了吧?”

婉襄没能反应过来,他将她搀起来,同他一起坐在床榻边沿,让她可以靠在他肩膀上。

“皇后已经都同朕说过了。瓜尔佳氏素来便是这样的性子,几十年未曾更改。”

“她所求之事朕已驳回,亦不许除怡亲王之外的人再请。”

原来是为了瓜尔佳氏在景仁宫为难嘲讽她的事,看来昨日皇后其实陪着他说了许久的话。

也包括,腊八那一夜的真相吗?

“若是不会说话的话,可以闭嘴。”雍正轻嗤了一声,“就只有这点骂人的能耐?”

婉襄抬起头,同雍正对视了一眼,不服气地顶了回去,“那四哥想要嫔妾如何?便是打狗,总也还要看主人呢。”

雍正捏了捏她的鼻子,“真该让你看一看那些密折之上,朕是怎么教训那些不听话的官员的。”

不巧,身为妃嫔的刘婉襄不能翻阅密折朱批。而未来世界之中,两万余件雍正时期的奏章都是对外公开的。

柳婉襄还真看过不少雍正骂人的奏折。

引经据典、冷嘲热讽、妙语连珠,每一次都把臣下骂得狗血淋头,实在是大清第一嘴炮王者。

她这样想着,忍不住望着他傻笑起来。

他尚不知何故,神色忽而认真起来,“待到过完年,朕便晋你为常在。”

这不是一句寻常的话,而是一道旨意。

婉襄的神情也严肃起来,他便直接问了下一个问题。

“快是除夕交子之时了吧?”

方才苏培盛还来询问过,“往年您都要到昭仁殿用些饺子的,今年不如就在养心殿中品尝,与天下人同乐吧?”

雍正摇了摇头,下床趿鞋,“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朕不能随意改动。”

见婉襄侍立在一旁不说话,又温言道:“放心吧,朕的身体无碍。”

婉襄这才取了衣物来帮他穿上,她知道雍正是个独断的铁腕君王,不会听她的劝阻的。

他们牵手走至明间,苏培盛和小顺子已经候在门外。

雍正的脚步迈出后殿的那一刻,小顺子便回过头去,让小太监们点燃了一挂鞭炮。

爆竹声一下子便将新年的氛围送到身旁,婉襄回头望那鞭炮片刻,心中盈满了欣喜。

他们继续向前走,每经过一道门槛,便会有小太监点燃鞭炮。

干清门前的小太监一张笑脸,站的离婉襄太近了。

雍正自然地伸出手护着她,拥着她往干清宫东侧的昭仁殿走去。

踏上干清宫台阶的时候空中恰好飘起了第一片雪,那雪花落在雍正的披风上,落在她和他交叠的体温上,很快便化去不见了。

到他们各自在昭仁殿中坐好,侍膳的太监便同时送进来两盘饺子。

从皇帝踏进干清宫的那一刻,御膳房就会开始煮饺子。每一串爆竹的声音都是讯号,不会有人弄错。

雍正的那一份盛放在木胎描金漆的大吉宝案之上,宝案边缘饰以葫芦万代纹样,正中央书写了什么,尚不能看见。

宝案一旁还放有四只珐琅制的佐料盘,婉襄查看了一下自己的,应当各自是每餐都有的清酱、南小菜并醋与姜汁。

另外便是一些诸如筷子、叉子、勺子、手巾、渣斗之类的工具。

皆是皇家气象,用料以象牙、纯金、纯银不等。

雍正见婉襄一直好奇地打量着这些东西,低头偷笑了一下,转而望了苏培盛一眼。

苏培盛便上前,将盛装姜汁与醋的小碟放在大吉宝案的“吉”字上,躬身请雍正用膳,“请万岁爷进煮饺子。”

雍正夹起了第一只饺子,婉襄也沉下心来品尝这清廷的新年第一餐。

这饺子是素馅的,其中包裹的应当是长寿菜——马齿苋进了清宫,便有了这么个好听的名字。

再尝了几个,也都是诸如金针菇、笋丝、蘑菇鸡蛋这样的馅料。是全素的。

雍正知道婉襄在想些什么,她是汉族人,“太/祖连年征战,大清铁骑之下死伤无数,因此入关之后年年新年都食用素饺子以纪念逝者。”

宫人们都侍奉在一旁,寂然饭毕,雍正漱了口,又问苏培盛:“皇后和十三弟进了饺子么?”

苏培盛便道:“回万岁爷,皇后娘娘和怡亲王都已经用过饺子了。娘娘夸今年的饺子煮得好,还赏了煮饺子的御厨银子。”

“哦?皇后这些年难得有这样的心思。”

雍正站起来,向着婉襄伸出手,“走吧,陪着朕去神武门上看一看,其他人都不必跟着了。”

苏培盛似有未竟之语,终究没有再说什么,在步出昭仁殿的时候撑开了一把伞,交给了雍正。

他仍旧像来时那样将婉襄包裹在他的披风里,低下头亲昵地贴了贴她的脸,将他身上惯有的,混合着薄荷的烟草味道掺进她的气息里。

雍正的身量高大,婉襄亦算不得矮小,但身量单薄,在他面前仍旧娇小地像是他养在养心殿后殿廊下的白喜鹊,被他捧在心上。

出月华门,穿过御花园,折一朵红梅落于婉襄鬓上,过顺贞门。

不知道在宫道上行走了多久,他们才终于登上了神武门。

子时已过,整座北京城中欢乐的氛围在慢慢褪去,灯火仍旧辉煌,一朵一朵的梦交织在一起,在他们所看不见的地方。

他们并肩站在一起,“婉襄,你的父母那么疼爱你,你为什么会进宫呢?

她觉得他好像也并不是真心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与此刻的相伴比起来,它是不值一提的。

于是婉襄偏过头去,看着万家灯火也映照不亮的他的面庞,举起了手中的宫灯。

“那万岁爷,又为什么要做这个万岁爷呢?”

雍正转过头来,婉襄手中的宫灯瞬间将他面容点亮。“大逆不道。”

他并没有为这个问题而真正地愠怒,忽而抬起了婉襄举着宫灯的手,让它同时遮住了他和她的面容,遮住了城楼下百姓好奇张望的目光。

红牛角双鱼挂灯在他的动作之下摇晃转动起来,他不允许那双红鱼在婉襄眼中比他更鲜活,强硬地托起了披风之中婉襄的腰肢。

油纸伞落在汉白玉上,婉襄的手顷刻之间便僵硬在这里。

而后他欺过来,将风雪从她眼中推开,再用他玉雕金刻的脸庞填满。

不需要一字言语,炯炯星眸轻眨,将光亮都吞没进去,婉襄闭上了眼睛。

他的唇犹带风雪之夜的冰凉,如期地覆上来。

彼此的身影都融入宫灯的光芒之中,在对方的呼吸里贪婪地吐纳。

宫灯之中落进了太多的琼英,烛火无力,散为一阵青烟。婉襄放下了提灯,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大雪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的额仍抵着她的,她微微地踮起脚,碰了碰他的鼻尖。

而后她说:“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那支红梅为冬风吹落,无人有心去管。方才有灯火跃进了她心里,连带着这句诗。

“什么?”他问她,也离开她,温柔地拂去了落在她额发上的白雪。

“我本来是守着我的红泥小火炉就能过一生的人。”

但她今夜更站在这万盏华灯之上,同他一起。

“四哥就是这散雪之人,以自己的心血燃灯作火……我知道为什么四哥要做这个皇帝了。”

他歪着头看了婉襄片刻,终于微笑起来,自她手中接过了那盏宫灯,如来时一般同她并肩站在城楼之上。

“春/色/欲来时,先散漫天风雪。婉襄,新年已至了。”

作者有话说:

都让一让,相拥夫妇先过个年~

#狗皇帝接个吻还要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