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农女发家史

第150章自选超市

第150章自选超市

我和哥上午赶了半天路,下午又干了半天活,午饭还是中午在镇上吃的面条,因为想着回家来妈肯定也没准备我们的饭,所以在镇上吃了才回来的。

这会子早就饿的不行。

两人回到家,屋里黑灯瞎火的,林兴国不在,妈也不在,桌上啥也没有,到厨房一看,碗啥的都洗的干干净净,锅里一口剩余的饭也没有。

我明明记着提回来两屉小笼包子,这会也看不见了。

“这可真是亲妈!”

我冷笑着从食堂走出来,哥脸色也不大好,只是没说什么。

这时候天色也晚了,村里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再淘米做饭我也是不乐意,正琢磨着怎么弄点吃的。

“孙建国,”是大李来了,他走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篓子,是用来放黄鳝的那种,“知道你今天回来,我刚钓了几条黄鳝,拿几条来给你尝尝鲜,城里可吃不到这么鲜美的。”

哥从厨房出来,蔫蔫的,“大李。”

“你们这是咋了?”

我跟哥一下午没吃东西,早饿的前胸贴后背,精神自然看上去很差,哥闷着头把篓子接过来到厨房找了个盆把黄鳝倒出来,又把空篓子还给大李。

我实在饿的不行,也顾不得其他了,“大李,你家还有剩下的饭没,我们两还没吃晚饭。”

大李是知道我家情况的,也是叹了下,“去我们家吧,都是自己种田的人家,哪还会没有米饭。”

我们去了大李家,他妈妈和媳妇知道我们没吃饭,起身去弄饭,又热了两个菜,端出来的时候还有一个炒鸡蛋,我和哥实在饿的不行,也顾不了其他,三下五除二把饭吃了干净。

我这才觉得身体里的力气好像又回来了不少,对大李的妈妈和媳妇说了谢。

大李的媳妇圆脸盘子,人看着就是很和气的那种,连连说没事没事。

他妈妈去厨房刷碗,我看哥和大李有不少话要说,也没着急走,目光不着痕迹在他们屋里打转,大李家的条件在村里算不错的,屋里收拾的也干净。

倒是墙角放着两个大盆子,我颇为好奇,就走过去瞧了瞧。

可不得了。

一盆子里面都是黄鳝,足足有十几条,旁边则是一大盆龙虾,都是这个季节最时兴的野物了。

“屋里还有一篮子螺蛳,你要是喜欢一会拿些回去。”大李媳妇笑眯眯的走过来,“大李没事就喜欢到外面去打点野味,之前还抓了一只甲鱼,到镇上也卖了三块。”

我不由想起我之前买的那只甲鱼,五块还是我还价还下来的。

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我有些激动的问,“你们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吃还是卖?”

大李也被我们这边的谈话吸引了过来,“捡好的拿到镇上去卖,卖不了的就自己吃了,这些东西外面都有,只要费点功夫就能抓到,也卖不出价钱。”

这东西在城里可都是新鲜货,一只甲鱼这边卖三块,到了城里就能卖五块。

这边去城里一来一回搭车也就是两毛,还能多挣一块八,怎么也划算。

我突然有个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

“大李,那你现在在哪做工呢?”

大李很是尴尬的挠了挠后脑,“没找着活,就靠着捕些鱼,弄些野味卖卖。”

这个年代找活干的确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厂子也都是国营厂,每年招的人有限,大多也是儿子接父亲的班,其他人很难挤进去。

就赵鹏还不是因为他爹被压断了腿,才有机会进的工厂。

像大李这样也属正常。

“我有个主意,这些活物你不如卖给我怎么样,我都收了,回头等我走的时候带着去城里,放在我那边卖。”

这些有营养的活物,尤其黄鳝什么的,城里人最是喜欢。

我那铺子反正开着也是开着,本来也卖芳芳带过来的蔬菜,现在就是在旁边再添几个盆子的事,能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了不起我自己吃了也就是了。

“这……会有人买吗?”大李媳妇挺怀疑的。

我说,“管它呢,就放着卖卖,要是卖不了我就自己吃了。”

若是能卖起来,这何尝不是一桩赚钱的买卖,大李这边自己可以去捕鱼钓黄鳝摸螺蛳什么的,还可以从别人手里买,乡下这东西一般价格都比较便宜,到了城里没准能翻一番,大李能挣钱,我也能从中间挣点差价。

如果我将来念大学去了外地,那个铺子是要留给芳芳的,趁着现在把品种规模什么的弄大一些,将来芳芳也不用怎么折腾,只要好好经营就行。

学校那边一块不远就是居民区,不愁没人来买东西,以后东西品种多了,我可以把旁边的铺子也租下来,打通了墙壁开个自选型的超市,生鲜、百货什么的都带着卖卖。

也不枉费芳芳对我的情谊!

“成啊,那就试试,就是费点功夫的事,也别钱不钱的,真要卖出去了你再象征性的给我些钱。”大李大喇喇的,为人十分直爽。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大李怕这些龙虾不新鲜,后面又去抓了不少。

我跟哥忙了两天终于把田里的秧全插好了,我累的腰也直不起来,心里寻思着等明年再插秧的时候,还是花些钱雇人吧,省的自己遭那个罪。

我们在家待了三天,这期间林兴国竟然一次也没回来,不知道又去哪边野了。

妈似乎忌惮着房产证的事,也没为难我们,就是在我们要走的时候,开口向我们讨钱,理由十分的冠冕堂皇,她是我们的亲妈,现在我们都大了,出钱给亲妈养老是应该的事。

我和哥对看一眼,哥肯定是愿意的,我也没拒绝。

我们一人给了五块,妈嫌少,我就拿房产证说事,还说了以后田里的稻子收了成,除掉上缴的那部分之外,剩下的全给他们,我和哥一颗米也不要,妈这才松了口气。

揣了十块钱,放我们走了。

我们又去了大李那边,他们夫妻帮着把黄鳝、龙虾、螺蛳都装在了麻袋里,哥拎着,我们就赶回城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