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回家路shang
“救命啊!快来人呀!……”
一双双求救的手,在长江中心被浪涛冲打的时隐时现。
一艘满载着旅客的船只,被风浪卷入江底,情况十万分火急……
岸上的旅客,有人拿起纸卷的广播,向附近的船只呼喊:
“紧急呼叫!紧急呼叫!有人落水,请求过往船只协助前往搭救……”
有的旅客,奋不顾身逃进江中,顶着风浪,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救援。
望着那一幕幕惊人的场面,一个个落水旅客与性命拼搏,渴望生存的挣扎,我束手无策。
我不会游泳,落到水中必死无疑。多亏先生的交代,保住了我这条性命。回想起后果,惊吓出一身冷汗。
先生真乃神人,要知此事的经过,还得从头讲起;
豫东平原的八月中秋,月出得很早,当夜幕完全降临的时候,明镜般的月亮已经悬在天穹上,如水的清辉瀑布般倾泻在广袤的罗李村大地上。村庄的树木、房屋、田野结为一体,仿佛变成了襁褓中的婴儿,温顺地躺在这硕大无比的摇篮中。
忙了一天的李隐山先生,这时才和家人一起坐下来,在月光下,边赏月边吃晚饭,全家人围到一起有说有笑,热热闹闹。
单就一人不lou声色,悄悄地坐在一旁,面朝门外,不说不笑也不cha话,好像有什么严重的思想包袱似的,隐山先生看了一眼,喊叫一声:“王二!”
“哎!”王二这才回过头来,即刻站起身,喊叫一声:“先生。”
他是隐山先生请来的,为自己雕刻木板印刷著作书籍的工匠师,四十多岁,中等偏高身材,一张瘦长的脸,黑黑的,那卷曲的头发后面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又黑又浓的眉毛下,一对很大的凸起的眼睛,眼睛里射出和善带点好奇的目光。王二家住长江以南的福建地,一个偏僻的山沟。家里有父母,妻子及子女。
他工作勤奋,手艺高超,雕刻木板精益求精,印刷技术能工巧匠,刊印著作书籍,简介干净,使人看去一目了然,而且人也老实,很得李先生的信任。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王二已经来李先生家雕刻木板印刷三年有余。眼见八月中秋节来临,常言道:“人逢佳节倍思亲。”不由得心中思念起年迈多病的父母,勤劳贤惠的妻子及一双活波可爱的子女,即向主人隐山先生请假。
李先生虽然知道雕刻印刷书籍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念起王二思念家乡亲人迫切,人之常情,也不是不尽人意,本想即刻允许,但,还是没有立即答应。
没有答应是有原因的,不是先生不尽人情,纯属另有原因。李先生平时爱民如子,有着一颗对人关切慈善的心,特别是对自己的手下、帮工、家人等更为关心,无微不至,处处想得周到。
印刷匠王二提出回家探亲一事,怎敢儿戏,即刻对王二做了面相观察测算吉凶,根据大运干支,测算其途中吉凶,不好!观年柱;王二此行必有凶煞,冒犯太岁有血光之灾,不易回乡,流年吉凶有句谚语,“太岁当年坐,冒犯必有祸。”故,对王二回去探亲之事没有当即答复。
可是,王二怎知吉凶,一直想不通,感到先生不够仁义,晚饭坐在一旁闷闷不乐,李先生喊叫,才不得已答应一声。
…………
人的心里一旦有了想家的念头,如同烈火燃烧,万马奔腾,怎能压得住,于是,我接二连三的多次向主人提出回家探亲,使隐山先生左右为难,无奈不得不同意我回家探亲。
我得到了先生的同意,心里异常兴奋,感激涕零,激动得热泪盈眶而出,当即向先生叩头谢恩,先生赶忙扶起道:“赶快回屋准备一下吧,明天赶早走吧?”
我点了点头,这颗激动的心早已飞往家乡。
一说要回家,我哪里睡得着,天还没亮就起床了,我走出房屋抬头看了看,此时此刻万物仍是混沌、潮润的、隐隐约约蓝色中沉睡。
我背着行装踏着满是沙子的院子里的小路,这个时候的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意识到与家人相聚后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意识到与早起的晨风、鸟儿、以及椭圆形的刚刚出现的太阳之间的默契。
我愉快地走向大门,刚刚迈出大门,抬头见先生携同夫人已经在此等候,我惊讶地喊叫一声:“先生早!”心想;先生这么客气,对我一个打工的外来人员还起早欢送。
“不是起早相送,而是对你负责。”李先生语重心长地道:“你知不知道多次请假为何不允?”
我摇了摇头,怎知其中原因,一直站着,没作回答。
“不是先生不懂人之常情,也不是印刷书籍忙碌。”李先生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道:“完全为了你的安全。”
“为了我的安全。”我重复了一句,以为有什么大事呢,耽误我的赶路,赶紧回句客气话:“谢谢先生的关心,,我会照顾自己的。”说完,背起包袱赶路要紧。
“慢着,等一会儿再走,我有话交代。”隐山先生喊叫一声道:“实属此时不易回家探亲,我做为主人对工人负责,临行前特做一番交代。”
我只好停止脚步,有些着急地回头向隐山先生道:“先生还有什么交代,快讲,王二还要抓紧时间赶路。”
“我观你此行有血光之灾,杀身之祸。”隐山先生见我着急,开门见山,直接了当地讲道:“可是你归心似箭,心里着急,我也阻拦不住。”
“血光之灾,杀身之祸!”我闻听先生所言,吓得脸色蜡黄,突然心跳加快,可事已至此,又不能不回,我这颗心早已跑回家乡,怎么办呢?
正在着急,忽然想起,先生能掐会算,既然知道吉凶,一定有破解之法,即央求道:“还请先生指教一二,赐予破解之法。”
“我就是为此事特早早起床,来到大门前等待。”隐山先生捋了捋胡须道;“破解之法没有,不过,先生送你四句话,希望你铭记在心,千万不可大意。”
“哪四句话?先生请讲,王二一定铭记在心。”我十分恳切地表决心。
“一定要牢记,必须尊照执行,决不可疏忽,以避凶免灾。”隐山先生脸色变得阴沉,很郑重、严肃地向我讲了四句话:
叫你上,你莫上。
叫你下,你莫下。
头上流油你别擦。
斗谷三升米。
我听后当即点头答应,即可把四句话铭记在心。
隐山先生对我负责,又让我背诵一遍,而后才对我放行。
我感到隐山先生对他手下的佣人够关心的,当即叩头致谢,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辞别先生,背着行李快速赶路。
一路上,我默默地念着四句话,可是,怎么也不解其意,不由得我自言自语地道:“这是什么意思?既不押韵,又不顺口,既不像诗,又不像词。到底是什么?”
于是,我摇了摇头,心想,先生临行前反复交代,一定有他的道理,还是小心为妙。
我昼行夜宿,脚不停步,一连走了数日。一日,天气晴朗,淡淡的白云轻轻地漂浮在空中,我趁着天气晴朗低头快步赶路,突然一条大江拦住了去路,啊!原来是宏伟壮观的万里长江。
我走到江边观看;江水荡漾着右岸湛清的山峦和城垣似的绿荫倒影,抖动着长绸似的朝霞,浪涛一个跟一个,雪崩似的重叠起来,卷起了巨大的漩涡,狂怒地冲击着堤岸,发出哗哗的响声。
这时,江岸上黑压压站满了众多客旅贾商,一个个等待着过江的渡船,他们大部分都是赶在中秋节前与家人团聚,唯恐耽误时间,心急如焚,急于渡江,争先恐后,都想早一步登上渡船。
船家老远看到江岸上站了黑压压的等待渡江的人群,心里暗自高兴,这下可给自己带来了空前未有的好生意。
船家加快速度,争取多拉快摆,赶在其它船只的前面,好给自己多创利润。
渡船很快到了岸边,船家搭上跳板,站在跳板两边招呼着先下后上。谁知,岸上等待的旅客心里着急,未等到船上的旅客下完,就赶紧往上拥挤。
船家见状,发起火来,把不听招呼挤上来的人员统统赶下,等船上的旅客下完,最后一名也下了船,船家这才喊叫一声;“快上!”
岸上的旅客闻听快上,如同开了闸的洪水,势不可挡,我也被挤上了船,由于人多,我差点被挤掉水里,好歹船家在旁边帮忙,拉起我的胳膊,喊叫一声:“快上”
“快上?”为何船家喊叫快上?我犯了嘀咕,先生临行前交代,“叫你上,你莫上。”我即刻回头往下挤去。
“你为何又要下去?难道忘记了什么东西?快点,马上要开船了。”船家站在跳板的边沿阻止道:“快上吧!”
我即刻回绝道:“你的嘴巴太臭了,你叫我上,我偏下去。”
“怪人,不知好歹的家伙,让你上,你不上。”船家气得摇了摇头,把跳板赶紧拉起,喊叫一声;“开船!”
船上的旅客太多了,压得渡船直摇晃,我看了看是严重超载。
我回过头来,看了看岸上,还有众多旅客没有登上渡船,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渡船向江心驶去。
这时,我回想起先生的话,“叫你上,你莫上。”尊照先生的话我没上,可也没见什么动静啊?先生的测算到底灵不灵?
我产生了疑问。先生是人,不是神,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能掐会算,前知千年,后晓八百,那是谣传,全是假的。
唉,既然下来了,还后悔什么!只好耐心的等待下一趟吧!
我无聊地再次向江中望去,长江,一望无际,没有湖水的清流,缺乏大海的神奇,但它独特的风格深深地吸引着我,特别是晴空下的长江,更有一种令人说不出的风韵。
突然,一阵风刮起,长江xian起汹涌波涛,拍打得岸堤啪啪地直响,一个浪涛打去,江心那艘渡船向上起伏又向下栽去,我瞪着大大的眼睛观看,怎么再也没有看到那只渡船浮起。
紧接着传来船家的呼救声,“救命啊!快来人呀!……”
渡船被浪涛卷入江底,会游泳的旅客,即刻lou出头来,被浪涛冲打得一起一浮,不会游泳的沉入江底再也没有浮起。
即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欲知后事
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