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阳鸟

第130章

黑夜的自赎

戚晚的世界里充满了疑点, 这也是她对外面世界的看法,除了余钺之外她觉得每个人都像是谜语人,比如黎湘, 比如辛念, 连在剧组聊得投契的“于莉”居然也藏了那么大的秘密。

这次见辛念,戚晚的疑惑更深,她实在搞不懂辛念在隐瞒什么, 自己和她会有什么利益冲突需要她这样做。

临走之前, 辛念似乎还不放心, 一直追问她还想起什么。

戚晚并没有都告诉辛念,选择留一手, 同时觉得奇怪, 今天明明是自己约的,想跟辛念确定一些旧事,怎么现在却被辛念反客为主了?

她能感受到辛念的紧张和关心, 但仔细想来这根本毫无道理, 十几年没有联系, 彼此之间早就陌生成路人, 何来关心?

思来想去,辛念关心的应该是她到底想起了什么。

戚晚自觉不是自己太多心,身为一个资深精神病患者,多疑一向是她的特点, 她就是网上人们常常拿来开玩笑的那种“被害妄想症”,这也是精神分裂的一个分支。

不管别人怎么劝, 这种特质她是戒除不掉了, 更多的是在心里安慰自己, 防着点就好。

戚晚有时候也会反思, 写悬疑类小说和有一个做刑警的男朋友会不会加重自己的病情?

余钺也是多疑的,他对刑事案件和犯罪嫌疑人尤其如此,脑洞也大,她有很多灵感就是从余钺的观点中得来。

这样几重Buff叠加下来,以至于在普通生活里,戚晚也能处处感受到疑点,触碰到问号,哪怕是网上看到一件别人身上的故事,她都能立刻找到疑点。

回到家里,戚晚一边洗漱一边还在回味辛念的表现。

这个“角色”一下子鲜活起来,很适合放在她新文里叶家四姐妹的大姐身上——对三个妹妹十分重视,身兼母职的女汉子,有抱负,但因为要照顾妹妹们以及女性在职场上的受制和现实打压,始终没有实现,从充满热情到甘为平庸。

奇特的是,虽然戚晚对辛念的印象十分模糊,却因为一顿饭的时间勾起许多细节记忆,她竟然还记得辛念紧张时的小动作小表情,都过去这么久了辛念竟然一点都没变。她知道自己这些小动作已经将她出卖了吗?

接着戚晚又想到辛念紧张的几个点,第一个是因为她提到霸凌。

辛念否认了,但同时也在隐瞒一些东西。

戚晚忍不住想,难道霸凌确实是存在的,只是在辛念的认知里她不愿承认?还是说她们对那个男同学还做了其他事?

既然拍了照片,会不会有进一步勒索呢?这样的桥段在学生霸凌群体中可太常见了。

戚晚还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原本和班里两个女同学关系要好,会一起上厕所一起放学回家。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两个女同学越走越近,还逐渐孤立她。

戚晚在人际关系上是敏感的,却也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她觉得奇怪,觉得不舒服,却并不觉得受伤。

直到那两个女同学开始变本加厉,还发动其他同学一起不理她,她才知道自己被集体“冷暴力”了。

然而到了学校组织春秋秋游活动之前,那两个女同学又跑来主动与她和好,还会笑着说出“我们决定继续跟你玩啦”这样的中二台词。

戚晚有些高兴,因为终于不用被针对了。

等到了春秋秋游活动上才发现,她们跟她和好只是因为想吃她从家里带来的零食——母亲安闲会给她装满一书包吃的。

然而活动结束了,她们又开始孤立她。

她们虽然没有动手动脚,但这种语言和行为上的冷暴力就是一种校园霸凌。

戚晚又想到辛念和郗晨。

她们是怎么成为朋友的呢,明明性格相差很多。

说是“互补”也只是比较好听的说法,性格南辕北辙的人反而更容易出现矛盾吧?

似乎她欣赏辛念,就是因为辛念身上的无所畏惧,辛念看到的世界和她是不一样的,她看到的世界充满疑点,辛念却总能发现惊叹号,如同超级马里奥游戏里面顶砖块找蘑菇的机制一样。

那么郗晨呢?

郗晨的世界好像充满了陷阱,她很漂亮的,顶着那样的美貌就等于背着一颗地雷。

戚晚摊开草稿纸,笔尖乱划着,脑洞也随之打开。

假设叶家姐妹曾经霸凌过一位男同学,当然不能是无缘无故的,要设置一些不得已的理由,读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而这名男同学后来也实施了报复,用同样的手法对付叶家姐妹。这就从一个小雪球滚成了大雪球,本来只是一件小事,最终酿成……酿成什么呢?

不不不,这太想当然了。

叶家四姐妹要有性格差异,如果想的都一样又何必写四个人?

大姐女汉子,敢冲敢做,是比较善良的那个。

二姐高冷美人,寡言少语,是韧性最高的那个。

三姐……暂时略过。

四妹书呆子,神经兮兮,心里有着阴暗面,且住着小恶魔。

假设现在有一个命案,四个姐妹牵扯其中,那么入局的先后顺序会是什么呢?

按照性格和行为模式来看,容易招惹是非的是二姐,她可能是起因。

想办法并出谋划策的应该是四妹,她可能是想追求刺激,释放心里的恶意。

大姐知道了,虽然慌乱,却选择保护两个妹妹。

三姐应该是最晚近来的,很被迫,不得已才共进退。

戚晚将笔放在人中上,嘟着嘴架着它,同时双手托腮,眼睛往上看。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动静。

先是门铃,然后是开门的声音。

戚晚放下笔,朝门口看去,来人果然是余钺。

他有这里的密码锁,但他还是习惯了先按门铃,以免突然进来吓到她。

余钺买了很多蔬菜和肉,戚晚将东西接过来拿到厨房,随即就听余钺问:“几天没出屋了?”

戚晚:“才出去过,你要是再早来会儿就要扑空了。”

余钺笑了笑,先去厨房洗手,并将食物分拣出来。

戚晚端着水杯靠在一旁看着他:“小余警官不忙么?”

余钺:“小余警官明天放假。”

戚晚凑过去:“那你要陪我么?”

余钺:“当然。”

戚晚笑弯了眼,将头靠在他肩上。

余钺问:“今天去哪儿了?”

戚晚答:“见一个老同学。”

余钺有点惊讶:“怎么突然想起见同学了?”

戚晚:“想到一些事情,找人问问。”

沉默片刻,余钺停下动作,正色地看向戚晚:“先跟我说说。”

戚晚叹气:“放心,我没有犯病,我去证实过了,这次想起来的东西八九不离十。”

余钺这才松口气。

戚晚又道:“那个老同学叫辛念,你有印象么?”

余钺想了想:“好像听你说过。你说你有一个朋友名字是谐音,代表信念。”

戚晚恍惚了一下,她什么时候说过?

她很快又道:“辛念变化很大,我记得她以前想做社会新闻记者,但现在失业了。我感觉她经历了一些打击。可能是有机会接触到某些社会案件的真相,却因为种种压力不能报道。”

余钺没接话,只是笑。

戚晚盯着他的侧脸,又道:“我最近有一个新灵感,不过还没确定,你给我点意见呗?”

余钺“嗯”了声,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戚晚说:“有四个女生共同犯罪,她们是四姐妹……”

“四姐妹,还共同犯罪,在国内么?”余钺将她打断。

戚晚翻白眼说:“哎我知道你听到bug了,先等我说完。她们四个人中间有一个是法医,但具体属于公检法司哪个部门我还没想好,不一定要警察编制。”

听到“法医”二字余钺的眉头已经皱起来。

直到听到戚晚说:“如果,我是说如果哦,事发之后身为法医的姐妹帮助另外三人清理或伪造现场,通关率有多大?”

余钺回道:“这问题太笼统了,你起码要告诉我一个具体案件,地点是户内户外,天气情况怎么样,属于哪个季节,有没有下雨下雪,是在山上还是在海边,还有那些作案工具,作案手法等等。最主要的一条,有没有目击者。”

听听,职业病又来了。

戚晚先是瞪他,正要瞎掰的同时,脑海中却再度浮现出那幅画面。

她又收敛了表情,好像被某种力量驱使着一般,说:“案发地点室内,外面下雨了,很大的雨。”

余钺看过来:“那案件起因呢?”

戚晚:“起因是因为二姐长得很漂亮,天仙一样,于是引起一个黑恶势力老大的注意。”

余钺:“继续。”

戚晚:“老大要逼良为娼,二姐想反杀。于是就在老大的办公室里,二姐给老大下了药,但这件事女汉子大姐也知道了,她选择帮助妹妹。”

余钺已经开始觉得离谱,只用眼神示意。

戚晚继续道:“四妹是那种……哦,你就当做是我这种性格好了,有点精神病,有点分裂,经常胡思乱想。四妹脑洞很大,在正常社会生活里没有地方去发泄,就只能内耗,正好遇到这件事,帮她开启新世界的大门,实现那些异想天开的念头。”

余钺:“你是说,四妹帮两个姐姐想办法通关?”

戚晚:“作为姐妹当然要这样了,但是她虽然有这份心,却能力有限。这个时候,做法医的三姐出现了,三姐也很纠结,一边是职业信仰,另一边则是姐妹亲情。直到三姐知道二姐经历了什么,三姐决定选择后者。”

戚晚描述完,余钺思考片刻,这样问道:“三姐是法医,年纪起码要二十几岁。那她两个姐姐年龄会更大。我就说我知道的真实情况,成年女性的忍耐力会强于未成年,作案冲动会比男性低,尤其是这种精心策划的案件。冲动犯罪往往是男性居多,大部分女性犯罪背后都能深挖出一连串长期隐忍的故事。”

戚晚:“你是说二姐的故事太单薄了?”

余钺:“是有点简单,你描述的也不够。生活里这样的案件也有,但犯罪概率非常低,比较常见的就是选择报警。”

戚晚顺着思路想了想,的确如此,按照常理来说这个设定有很多漏洞,非常不贴合现实,显然她妄想出来的画面刺激感是足够了,但逻辑上还需要推敲。

余钺这时又道:“再说你这个四妹的设定……”

余钺欲言又止,看了她一眼笑了。

戚晚:“干嘛,说啊。”

余钺:“你说就和你的性格一样,这就很难成立了。我觉得你的性格,不会帮助姐姐们犯案。”

戚晚眨了眨眼睛:“为什么不会,为了亲情啊!”

余钺:“家人协同作案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很多人反而会选择举报犯罪,不一定为了亲情就要选择包庇。”

戚晚:“所以在你看来,我不会包庇亲人,我会选择伸张正义?”

余钺:“是不是伸张正义我不知道,但你应该不会参与。如果一定要参与进去,还需要更强烈的动机。目前还没有看到。”

戚晚好一会儿没说话,只是盯着余钺。

余钺笑着问她在看什么,她也回答不上来。

然而在这一刻,她却清晰地认识到一件事,余钺真是很了解她,比她自己都要了解她,当她想当然地认为她可以为了虚构出来的姐姐去参与犯罪时,余钺随随便便就找到不合理的地方点破。

是啊,如果真是她,她参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可她举报的可能性也不大。

想到这里,戚晚忽然有点头皮发麻,又问:“那么三姐呢?”

余钺说:“三姐是我目前感觉设定最薄弱的一个。老大老二虽然各有漏洞,但性格和动机都是鲜明的,一个是被控制而反抗,一个是将姐妹亲情看得比法律还要重要,另一个年纪最小,但主意最多。可这个三姐,似乎就像是一个工具人,为了帮助三人通关而设定出来的,目前完全不知道她是什么性格。”

戚晚:“如果就是你这样的性格呢?”

余钺笑道:“我?那我可能会大义灭亲。”

戚晚笑不出来:“一定要大义灭亲吗,有没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你犹豫了,你选择帮她们遮掩。毕竟死掉的那个是坏人啊!”

余钺没有接话,只是注视着她。

戚晚又补充道:“你看有很多警察都受不了金钱的**,为名为利为立功,他们原来也是有过理想抱负的,也没想过要做黑警啊。还有一些影视剧会给黑警设定一个理由,比如最亲的亲人患有绝症需要钱……”

余钺却打断她:“人活着还是要坦然一些,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我真选择走这条路,也是我自己想清楚了。”

戚晚:“小余警官,你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呀。”

余钺叹道:“这么说吧,如果是真实发生的,我有三位亲人都牵扯进去。我在帮她们的同时,也会辞去自己的职务。不管将来有什么后果,我都接受。”

戚晚彻底不说话了。

待两人收拾好厨房,又一起回到客厅。

戚晚窝在余钺怀里看着电视,但剧情完全没看进去。

外面响起雷声,将戚晚唤醒。

戚晚说:“要下雨了。”

余钺接道:“开春第一场雨。”

戚晚:“我记得林新也经常下雨,而且那边下的比春城大。”

余钺:“我也记得。”

戚晚看向余钺,见他在笑,便问:“你笑什么?”

余钺说:“有一年林新下了场特大暴雨,十几年来最大的一次。那天我印象很深,我还送你去了公交车站,记得么?”

戚晚怔住了。

有这回事吗?

戚晚:“下大暴雨我还出门?”

余钺:“当时还没下,但天已经很闷了,你说你去了图书馆,要回家陪妈妈吃饭。”

戚晚努力去回想,却一无所获。

余钺揉了揉她的后脑勺:“好了,想不起来就算了。”

戚晚又靠回余钺身边,嘴里喃喃道:“我记得小时候和我妈的关系很好,她很爱我,我也很爱她。我真不懂,她为什么要想不开……”

随即她又说:“等过几天我想回趟林新,给我妈扫墓。”

作者有话说:

红包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