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鹭起

第二十九章 山水之间(一)

(二十九)山水之间(一)

晚间,林济琅带回一个好消息,主上让阿鸾好好过完伏假,回京了再入宫。

仅剩的三日假期,林翱成天带着他们上山打猎、湖边垂钓。阿鸾体弱畏热,也就只跟着他们说说笑笑,坐在帷帐里歇息养神。

李擎兄妹三人偶尔也一起,有天傍晚垂钓时晏如陶不请自来,李擎要把钓竿让给他,不想林翡的动作比他快,站起来冲晏如陶招招手,轻声道:“晏郎君,来这边。表兄那里一条鱼都没上钩过。”

“我……我那是……”

“嘘——”阿慕仰起圆嘟嘟的脸,轻声细语地说,“阿兄,鱼每次都被你吓跑——”

李擎只得压下声音,语调却降不下来:“她那边有树荫和水草,鱼自然多!我那是怕阿鸾中暑才将好位置让给她们,要不我怎会一条鱼都没有?”

晏如陶拍拍他的肩:“那你慢慢钓。”

说罢美滋滋地向林翡那边走去,留下一脸不敢置信的李擎。阿鹭上次让自己回避就算了,怎么这下连阿适也“抛弃”自己?

他愤愤不平地坐下,阿峻劝慰道:“阿兄,你平心静气下来,否则真要空手而回了。”

他气极,正欲反驳,阿慕又冲他“嘘”了一声:“阿兄,你再说话,我也去表姊那边。”

林翡是花?你们是蜂蝶吗?一个二个都往她那里凑,亲妹妹也要倒戈?

他憋了一肚子气,下定决心要钓条大的。

晏如陶向林翱

、林翊问好,林翡将阿鸾放在一旁的钓竿递给他,待他坐下,她小声说:“阿鸾一直想当面道声谢。”

他看看帷帐里正在安睡的阿鸾,转过头对林翡说:“等她睡醒,不急,我也给她带了薄礼。”

林翡没想到他如此细致,又是真心关怀阿鸾,心中一暖,不自觉流露出温柔的笑:“多谢晏郎君!”

同样的几个字,从前恨不得打断她,但此刻她的语气和笑容,加上并肩而坐的距离,让晏如陶面皮发烫:“不必客气,不必客气……”,故作镇定地将竿抛了出去。

将二人言行收入眼底的林翱面无表情地提醒:“还没挂饵。”

晏如陶愣了愣,然后手忙脚乱地收竿。

结果提得太猛,鱼线被甩到身后,钩住了帐幔。

他欲哭无泪,难得的温馨场面被自己毁得一干二净,好在林翡没有笑话他,还站起来帮他一起整理。

阿鹤本来也想起身帮忙,被阿兄轻飘飘看了一眼,又乖乖坐下继续钓鱼。

李擎远远看见晏如陶慌乱的模样,幸灾乐祸:“哈哈哈哈,让他非要去那边钓!”

阿慕弯腰,把他的饵料、竹篓收到一起,指着旁边:“阿兄,你过去。”

“……”

阿鸾隐约听到说话声,睁开惺忪的眼睛,看到帐外站着两个人,她只看得到大半个身子,认得出阿姊的衣服。

她理了理裙子走出去,看到晏如陶,很是意外,笑着一揖:“晏郎君好。近日诸事,

多谢郎君出手相助,阿鸾感激不尽。”

晏如陶正面红耳赤地收拾,看阿鸾被吵醒了,很是过意不去:“怪我一时走神,竟吵醒你了。”

林翡摸摸她的头:“睡了两刻钟,也够了。”

晏如陶从怀里拿出一方宝石盖子的勾莲双连盒,打开后递给阿鸾,里面有一对白玉双螭鸡心佩。

“前日收拾行李瞧见了,想着近来事多,螭可辟邪镇灾,你们姊妹连心,恰好一人一枚。”

阿鸾虽年幼,可也知这是稀罕物件,不敢贸然收下,去看阿姊。

林翡被盖子上的宝石晃了眼睛,心中诧异——这就是他说的“薄礼”?

他确是一番好心,又出手大方,可若收了这礼,她与阿妹回家定会被阿娘训斥。给人家送礼都来不及,竟还敢收如此贵重的礼!

见她们犹犹豫豫不愿收下,晏如陶有些急:“只是一点心意,替阿鸾镇镇,保个平安。”

说罢将盒子往阿鸾手里一放,她小心翼翼捧住,生怕跌掉。

林翱怕推推搡搡地不好看,又看李擎正垂头丧气拎着东西往这边过来,于是开口道:“还不谢谢晏郎君?”

二人道谢完,李擎已快到面前,阿鸾将盒子收了起来。

林翱没忍住,添了一句:“晏小郎君倒比我这亲兄长还上心。”

李擎听到了这句,顿觉找到知己,将篓子一扔,冲过来攥住他的手:“阿鸿表兄,你也有同感!我刚被阿慕赶过来,咱们这做兄长的啊,

还不如他一个没妹妹的讨到的好脸多!”

晏如陶听了这话难掩笑意,最近她确实对自己和善多了。

林翱却没好气地将李擎搡开,坐下来继续钓鱼:“那是你!阿鹭、阿鸾向来同我亲近。”

李擎:钓什么鱼,我看我是鱼!

贺宁示意秋露将架子灯挪近一些,她借着烛火看那对鸡心佩,又听长子说完经过,十分困惑,扭头去问:“玉平,你说晏小郎君这是何意?”

他正伏案给阿鹤列书单,放下笔走过来一瞧:“晏小郎君也太过慷慨,这白玉和雕工皆非凡品,比咱们前日送给长公主的谢礼都贵重。”

林翱倒是猜到他用意,只是此时谁也不好告诉,弄巧成拙反而不美,只好说:“他见惯了长公主府里的珍宝,想来是大方惯了。况且,我听阿岭说,晏郎君还差点认阿鸾做义妹。既要入宫,多个人关照自然是好事。”

贺宁也想不到更好的解释,将盒子推给女儿们:“既然送你们辟邪,就穿上绦带佩戴好。阿鹭练武时记得摘下。”

次日清早,林家人一起送林翱回军营,他尤其不舍幼妹,一双眼就没离开过她。

道别的话说尽,他一把抱起阿鸾,强笑道:“可比阿鹭小时候轻多了。”

阿鹭也配合着玩笑:“从前阿兄也没笑话过我,如今是有比较了。”

阿鸾两只纤细的胳膊搂住兄长的脖子,蹭蹭他的脸颊,轻轻在他耳边说:“阿兄放心,好好

保重。”

林翱的心似被融化一般,忍住鼻酸点点头,将妹妹搂得更紧了些。

放下阿鸾,他又看了看含泪的阿娘,想起昨夜她为自己收拾行囊时说的话,“你呀,一季只得见一回面。等阿鸾进了宫,也不知一季见不见得到一面。你好歹还在我跟前长到了十五六岁,阿鸾要在我眼见不到的地方慢慢长高、长变了模样……”

林翱摸摸阿鸾的头,看着她清澈无邪的眼睛,百感交集:“阿鸾,剩下的伏假好好陪陪阿娘。”

随后翻身上马和家人挥手作别,林翡也骑上马,要再送兄长一程。

等林翡返回时,日头已高,是个万里无云的大晴天。

她心中郁郁,实在提不起精神快马加鞭。先送走了阿兄,再过十余日又要送走阿鸾,不知何时才能阖家团聚。

路过平翠湖东边的小树林,发现前方似乎有人牵着马站在小路尽头,她眯眼看去,像是李擎。

“我一大早去找你,舅母说你送阿鸿表兄。”

“何事?”

“阿鸿表兄回了军营,自然由我来带着你们找乐子。明沁御苑附近有座无名小山,很有野趣。阿适说那里有条小河,鱼不少,我们去捞上一些,在山上烤鱼吃!”

林翡兴致缺缺:“你们去吧。”

“舅母和我们说了阿鸾要入宫的事。其实,我们是想找个时机让阿鸾和宫中的贵人们先见见,日后也好有个照应。”

林翡正为入宫一事烦闷,蹙着眉头:

“早见又能如何?”

“你想啊,正经入了宫再结识,不过说说场面上的话,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哪敢有什么私交?在这自在山水间可不同,有阿适在中间穿针引线,加上阿鸾本身就叫人喜欢,提前结识些皇子公主,也多一份安心。”

这肯定是晏郎君的主意,他擅长交际,想出这个法子也确是为了阿鸾考虑,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替我谢谢晏郎君费心,阿鸾还是趁这些日子多陪陪耶、娘。”

见林翡欲离开,李擎急了:“那山上有新鲜的鳜鱼!”

林翡疑惑地看向他。

每回伏假到庄子上,蔬果肉类倒好说,但新鲜鱼虾没那么容易运进来。这也是为何他们有时会去垂钓。

当然,门阀贵族也会垂钓,却不是为了鱼,有时还会将钓上来的鱼放回去,再写首诗。毕竟他们家大业大,兴许附近就有好几个庄子,随便一个都能挖池养鱼养虾。

李擎近日就没钓上来过鱼,馋的时候问自家阿娘。“旁边就是平翠湖,何不撑条船去捞鱼?这里没见人捞过,鱼肯定很多!”

结果被阿娘羞辱了一番:“你动脑子想想为何别人不去捞!平翠湖旁边多少山庄别院,人家去坐画舫赏湖景,你就在旁边撒网捞鱼?你不嫌丢人,我还怕被耻笑!”

听完他的解释,林翡还是不太明白:“那你去山上捞不就好了,何必喊我们同去?”

李擎舔舔嘴唇,笑得有些

拘谨:“这不,你扎枪还挺准的嘛,到时候一扎一条鱼,就不用费劲捞了。阿鹭你别走啊——等等我——”

刚进正厅,林翡就看见一副热闹景象,竟是晏如陶登了自家门。阿娘将他奉为上宾,姑母和表弟、表妹也都一起说笑着。

林翡愣在原地的工夫,李擎已经追了进来:“你别恼呀,用我那杆枪,不会污了你的宝枪!”

林翡懒得同他费口舌,同晏如陶还有姑母一家见礼,谁知阿娘张口就说:“明日你带着阿鸾、阿鹤,同晏小郎君他们一道去山上玩耍。”

她回过头去瞪李擎,还学会先斩后奏了?

晏如陶看到她的神情,猜到李擎没能说服她,于是解释道:“只有六皇子和元芝公主同去。”

本来他是只准备邀相熟的六皇子,不曾想被卧在莲池小舟上躲阴凉的元芝听见,央求带她同去。

她和生母凌美人、兄长八皇子不同,是个古灵精怪的性子,很对晏如陶的脾气,于是顺手就捎带上了。

林翡一听没有五皇子,心下稍安。六皇子年纪不大,薛翰也与阿耶共事,再加上阿娘好像已经允准,于是点点头。

李擎拍了拍自己的嘴,早知阿适一句话就能搞定,自己何必啰唆那么多,徒惹阿鹭不喜。

山涧里流淌下来的水很是清凉,林翡濯手完捡了几块扁平的石头,侧身弓腰,教阿鸾、阿鹤打水漂。

正玩得起兴,阿鸾拽拽她的裙边:“阿姊,表

兄来了。”

她回过身看到李擎背后那杆枪,直咬后槽牙——这人竟来真的!

李擎下马,没脸没皮地双手奉上长枪:“阿鹭,随便扎!”

她接过来,冷冷看着他:“朝你身上随便扎?”

李擎连忙闪开:“阿鸾、阿鹤还在,莫要说笑!”

林翡卸掉枪头,追着李擎在河滩上跑,他深一脚、浅一脚地逃命,听着后面稚童的笑声,大声辩解:“阿鹭——我只是想吃条鳜鱼——”

“阿姊,小心一点,石头多!”

李擎:“被‘追杀’的是我,阿鸾你让谁小心一点???”

晏如陶他们到的时候,看到两人赤手空拳正在比画。

本来阿鹭追了一阵,看李擎求饶的模样,心中连日的郁气已消散得所剩无几,可是阿鸾、阿鹤似乎很是兴奋,看热闹看得极其开怀,她索性就扔掉枪杆,勾着嘴角对浑身戒备的李擎说:“来,点到为止。”

李擎挨了几掌也不敢还手,好不容易挨到晏如陶他们来,高喊道:“阿适救我——”

林翡一回头,看到一行人马正在不远处驻足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