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追凶

第242章 那只狗

陶月月说:“用不着测DNA这么麻烦,野狗圈地盘,都会留下自己的气味,可以根据气味找到那只狗。”

陈实说:“是哦,我也是思维惯性,忽视了最简单的办法。”

陈实当即给特警队打电话,挂断之后,陶月月说:“陈叔叔,牵几条警犬来会不会太夸张,凶手应该就在附近吧!”

“我考虑到这点了,这回用个新玩艺儿!走,我们先到现场去!”

二人来到发现断手的现场,等了不一会儿,一辆车停在附近,几个身材壮硕、面孔黝黑的汉子走下来,看他们走路的姿势就知道是特警。

“陈队长!”领头的特警打声招呼。

“已经不是队长了,东西带来了吧!”

“带来了。”

他们掏出一个扫描器样的东西,那东西是电子警犬,原理类似质谱仪,能分析空气中的微量粒子。

取样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他们从那个洞里取了不少土样,依次扫描,记录下数据。

另一边,警察将抓获的那些狗取了尿样,放在小杯子里,二人随特警赶回去,一一比对,当比对完最后一个,领头的特警皱起眉头,陈实问:“怎么了?没有匹配的?”

“都是狗尿,成分差不多,近似的有不少,完全匹配的却没有。”

“我来试试吧!”陶月月说。

陶月月对着现场取的土壤闻了闻,然后捧起那些小杯子,用手扇着闻气味,狗尿刺鼻得很,但其中也有微小的差别,为了确保不弄错,陶月月每闻一个比对样本,再对着原始样本闻一闻。

几人静静地等她说出结果,陶月月说:“我觉得我们还没找到那条狗!”

陈实说:“几位,麻烦你们多呆一会。”

“没事,不麻烦。”

陶月月说:“陈叔叔,那条狗今天会不会去工地那边?”

“对了,如果它经常去工地,应该有人目击到吧,我们去打听打听。”

二人又回到现场,跟门口的小卖部打听,但店主并没有注意过一条狗的行踪。

陶月月说:“报警人是谁呀?”

“匿名,是个男人。”

陶月月环顾工地内,说:“他是什么时候报警的?”

“晚上!”

“为什么要匿名?害怕被人报复?可警方也不会公开报警人的身份啊……什么人会在晚上来工地?陈叔叔,我们会不会想错了,那不是什么野狗!”

“是有人养的狗?”

“对!你看见这儿有很多废旧金属和水泥袋子,报警人有可能是晚上来这儿的拾荒者,狗是他的!”

“有这种可能!”

陈实离开工地,四下环顾,来到一家超市,要求调出昨天监控,果然,昨晚七点左右,一个背着蛇皮袋的男人走进工地大门,身后跟着一条狗,期间狗进进出出了几次。

狗最后一次进来的时候,嘴里叼了一样东西,陶月月和陈实把眼睛凑上去看,狗嘴中的东西虽然脏兮兮的,但分明是个断手。

“哈,找到了!我叫那批警察先撤了吧!”

二人去附近打听这名拾荒者的下落,一个卖葱油饼的大爷给他们提供了些线索,说那个流浪汉住在三里街一间公厕后面。

他们找到那地方,陶月月很纳闷,居然有人住在这儿的。

公厕后面有一堵墙,中间有半米不到的距离,里面堆着几个装着垃圾的蛇皮袋,支了一个小帐篷,当陈实走进去的时候,小帐篷里就钻出一条脏兮兮的狗冲他吠叫。

睡在帐篷里的人被吵醒,揉揉眼睛爬出来,说:“找谁?”

陈实伸手准备掏证件,才想起来自己已经不是警察了,叫月月掏,陶月月说:“你好,我们是警察,昨晚是你报的警吗?”

流浪汉愣了一下,“你们怎么找到我的?”

“监控啊!”

“华子,过来……”流浪汉叫住那条狗,揉揉它的脑袋,“那只手是我家华子叼的,我不知道它从哪找到的,怕惹上麻烦,所以报警的时候也没留名字。”

“它平时是你喂它,还是它自己找吃的?”

“我有口吃的就分它一点,它自己也经常往外跑,翻翻垃圾堆什么的。”流浪汉摸摸狗头,“我吧主要是怕你们把华子带走,我实在离不开它呀!”

他对狗的这种感情,令陶月月想到了方野。

陈实说:“老哥,我们就是查案,不会把狗抓走的。”

流浪汉讪笑,“可我确实不知道啥线索呀,就看见一个断手,怪可怕的,你说我在外流浪,哪遇到过这事!”

陈实看看表,“中午了,你还没吃饭吧,请你吃一顿吧!”

流浪汉犹豫了一下,说:“行吧,别太破费!”

流浪汉挑来挑去,选择了一家沙县小吃,进了门,陈实点了鸭腿饭和鸽子汤,流浪汉受宠若惊地说:“这太豪华了,弄碗面就成了!”

“没事,我们也吃!”

“一起啊……”陶月月小声说,这辈子还没和流浪汉一起吃过饭。

饭菜上来,陈实问:“来点啤酒吗?”

流浪汉笑笑,“不要这么客气嘛!”

陈实叫服务生拿啤酒过来,陶月月说:“我也要……”陈实说:“你算了吧!”

流浪汉一边吃喝,一边拿饭菜喂旁边的狗,陈实和他闲聊着,原来这个男人身世也挺凄惨,以前自己创业,他妻子连同妻子家里的人都靠他养着,拿他当大老板,他起早贪黑地照顾生意,却不够妻子一家人挥霍的。

他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就写了封信说要去个没人的地方自杀,跑了,流浪了大半个中国。

“苦是苦了点,不过现在很自由呀,一人吃饱全家不愁,我除了捡破烂偶尔也去干干零工,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到鹤岗买套房,在那里定居下来。”流浪汉笑着说。

“你也挺不容易的,这段往事要是写出来也是一部精彩的小说呢。”

陶月月挺佩服陈实的,和一个流浪汉吃饭聊天,居然没有丝毫隔阂,这一点她还无法做到。

也许好警察就该像他一样吧,身上总是散发出一团温暖的光。

陈实说:“我们现在在查那个东西的来历,就想知道华子它每天会去什么地方,这样我们有个大致的范围,能把狗借我们用用吗?或者你俩跟我们一起,我可以付你一些误工费!”

流浪汉喜笑颜开,“还误工费,这顿饭就够了,行吧,我下午带你们去找找!”

243章 断手的主人

吃完饭,流浪汉牵上狗带他们去附近几个小区转了转,这些都是狗子平时活动的范围,陈实谢过,然后和陶月月在这一带溜达起来。

经过一个小区的单元楼时,陶月月站住朝上面看,陈实问她在看什么,陶月月说:“手应该是从楼上丢下来的吧!如果丢在路上,很容易就会被人看见,多半是不起眼的地方。”

“找一找吧!”

陈实掏出手机,用地图搜索这附近,“这个小区侧面有个院墙,外面是停车场……这儿有个绿化带……这边有条阴沟,这几个角落全部搜一遍!”

他们来回奔波了几个小时,陶月月不时朝上方看,今天天气晴朗,阳光反射在那一排排窗户上,每一扇窗户都有可以有凶手囚禁受害者的地方。

她暗想,凶手应该不是一天24小时在家里,所以那囚禁的人才有机会扔出断手,向外界求救。

“喂,月月,看这边!”陈实叫道。

只见绿化带附近的地面上有一排狗的脚印,脚印终点处有一个印迹,大小和那个手掌差不多。

“找到了!”陈实兴奋地说,“就在这栋楼上,我现在就叫人!”

随后,警察赶来,称赞他们父女二人联手查案神速无比,不到一天时间就锁定了位置。

陶月月说:“从那个落点来看,多半是七层以上,在2号单元楼。”

警察把物业找来,说明情况,得编一个挨家挨户检查的理由,双方商量了一下,就以调查房间出租情况为由。

陶月月问物业:“这个小区往外租房的人多么?”

“挺多的,因为小区比较老了,好些人已经在其它地方买了房。”

小区很安静,远离马路,陶月月心想,也确实是一个变态会喜欢的藏身之处。

随后,警察和物业一起上楼排查,结果查完整个2号单元楼,并没有可疑人员,于是他们又扩大范围,把1号和3号也都调查了一遍。

天色不知不觉暗了下来,原来满怀信心的警察们受到了打击,有人说:“会不会那只手压根不是从这栋楼丢出去的。”

陈实摇头,“前天下过雨,地面还有点软,地上那个印迹绝对是高空抛物砸出来的。”

“陈队长,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万一那只是一块骨头,被狗叼走了呢?”

陈实沉吟了一阵,说:“你们先下班吧!”

走出单元楼,陶月月一直沉默不语,她径直回到刚刚发现落点的地方,趴在地上仔细地观察,陈实说:“我看过了,这肯定是只手,不会错的。”

陶月月站起来说:“也许……我们刚刚已经见到凶手了。”

“和我想的一样!凶手一定是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支配欲强的人,现实中往往显得很懦弱……”陈实回顾着刚刚打开门的那些男性业主,“回去慢慢查这些业主的信息吧!”

“陈叔叔,咱们会不会已经打草惊蛇了?”

“应该!”

“那凶手会怎么做呢?跑路的话,就是不打自招;悄悄把受害者杀掉,处理掉;或者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

“如果我是凶手……”陈实摩挲着下巴思考着,“我会开始盘问受害者,问警察是怎么发现的,对她进行控制,让她不要说漏嘴!”

“回去看看吧!”

“行!”

二人折返回2号单元楼内,一层楼一层楼地走,仔细倾听门后面的动静。

楼道里很静谧,这种偷偷潜入的感觉好像作贼一样,让人有些紧张。

已经是傍晚,一扇扇防盗门里传来电视声、做饭声。

一间屋子里传来激烈的争吵声,陈实把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一会,摇头说:“只是普通的夫妻吵架。”

另一间屋子里也传来了可疑的声音,陶月月听了听,说:“不是!”

一直走到顶楼,仍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陶月月意识到他俩考虑得太简单,凶手如果囚禁了受害者,屋内肯定会进行隔音处理。

二人只得铩羽而归。

隔日一早,陶月月早早赶到分局,大家正在调查那几栋楼里住户的资料,先排查有前科的,让人吃惊的是,看似普通的小区里面,居然藏着不少有前科的人员。

当然都只是一些逃税漏税、违反交规、打架斗殴之类的违法行为。

还发现了两名有吸毒前科的。

有警察问陈实:“要不要先把这些有前科的人问一问。”

陈实摇头,“跑得太勤,凶手会起疑,有把握了再去吧!”

陶月月说:“我有一个想法!昨天开门的人里面,会不会有手的主人!”

“那怎么会,受害者怎么会自己来开门,平静地和警察交谈,况且手的主人多半已经遇害了吧?”有警察说。

“不是的,我觉得我们忽视了一件事,凶手想要做什么!切掉手是为了收藏?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城里其它地方杀人,把手带回来不是更方便?切手不是为了收藏,切手甚至不是目的本身!”

“呃……”大部分人并不理解陶月月的话。

陈实说:“小王,我叫你查城里近几年未侦破的命案,查了吗?”

一名警察回答:“昨天查了一整天,没有手部缺失的尸体。”

看来陈实明白了陶月月的话,陶月月继续说:“因为那个女人还活着,从断手的营养情况看,她是被当成奴隶一样养了起来,长时间的囚禁她的身心已经完全屈从于凶手,她昨天开门和我们说话了,很平静,就像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妇,所以我们绝对想不到。”

“斯德哥尔摩效应吗?”

陈实说:“这种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查这些名单中,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女人。”

“不用查了,我已经想起来了!”陶月月说,“昨天有个用左手递身份证给我们的女人,她穿的是一件毛衣,袖子很长,我当时就有点起疑。”

陶月月拿起名单看了看,指出其中一个名字,“赵丽娟!应该是她!”

警察们立即开始查赵丽娟的履历,关联查询中显示她是外地户口,当打电话到她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询问时,警方得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

赵丽娟已经失踪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