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糟糠弃夫

第一百五十四章 又打仗了

慕长生脸色阴沉,眼中似有不屑,冷冷地说道,“这就不得而知了。”

萧轼又问道,“那你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慕长生看着前方,目光坚定,沉声说道,“自然是一网打尽!”

那就好!萧轼放下心来。

他就怕慕长生被什么兄弟不能自相残杀之类迂腐的理由所困,而下不了手。

大皇子当初要杀他们时,可没下不了手。

但他还是提醒道,“大皇子可比三皇子精明多了,这么长时间,他说不得手里也有了火炮。”

慕长生缰绳一勒,冷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更得速战速决!”

说完,快马加鞭朝城外奔去。

出了城,到了京郊,慕长生先去接管三皇子的人马。

可还未到营地,就有探子来报。

三皇子的这七万禁军也反了。

随行的文官武将纷纷看向慕长生,看他如何应对。

慕长生冷着脸,沉默片刻后,吩咐道,“去给他们的主将主帅送信,若他们肯放下兵器投降,以往过错不再追究,从此揭过这一页。若他们和齐王等人合作,或是负隅顽抗,休怪我无情!”

说完,调转马头回营。

一回营,便召集众将商议军务。

王公公的人很快送来大皇子、齐王等人驻地的准确位置信息。

慕长生部在西京郊距京十里之处,大皇子在西北京郊距京大概十五里,距慕长生部大概十五里之处。

之所以是这个距离,萧轼猜测,也许大皇子认为,这是在火炮射程之外吧!

一想到这个,萧轼就暗戳戳地想笑。

他当时试射的时候可是留了一手的,炮管角度故意调低,射程这才十里左右。

可若是将炮管角度调到四十五度,十五里……完全没问题。

而唯一的问题就是炮弹数量不是很充足。

一听竟然能打到十五里之外,慕长生没有丝毫犹豫,下令让萧轼指挥火炮营即刻炮轰大皇子驻地。

至于炮弹……慕长生沉思片刻后,说道,“无妨,你只管炮轰大皇子,弹药……我会让工匠抓紧赶制。”

他们这边只等着天亮,等光线好了,便炮轰大皇子部,未曾想,还不到卯时,探子突然来报,大皇子部正向他们快速扑来。

萧轼冷笑道,“看来大皇子果真有火炮了。”

就是不知道他们哪一方的射程更远?

不过,管他呢!

先发制人再说!

萧轼一手拿着望远镜,一手指挥炮兵装填弹药,等举着火把的大皇子部离他们差不多十三里距离时,他立马放下望远镜,亲自一一调整炮管角度。

然后十几门火炮齐射,实心弹一枚枚朝大皇子部的辎重射去。

炮轰了一会儿,天渐渐发亮。

萧轼看着望远镜里扔下辎重,四散逃窜的大皇子部士兵,冷笑一声。

这火炮一定要试射才行,可最近京城京郊都未曾听到过炮弹爆炸的声音。

大皇子就算有火炮,若没有试射过,就算上了战场又如何,不怕炸膛吗?

等大皇子先锋部队的官兵跑远了,萧轼又令炮兵再次装弹,然后将炮管角度调整至四十五度,直接将炮弹打到大皇子驻地去。

等大皇子驻地浓烟滚滚,慕长生又亲率骑兵,手持萧轼改装过的强弩一路追杀大皇子溃军。

果然,如慕长生之前所料,他们才走不久,三皇子部的大军就来了。

萧轼又立马调转炮管朝三皇子部炮轰。

等炮弹终于全部轰完,三皇子部也是损伤惨重,官兵们四处逃窜。

随后,叶明宣将军率领三万禁军乘胜追击。

萧轼这边不敢松懈半分,立马回城赶制弹药。

而炮管,自有慕长生和王公公的心腹严加保护。

两日后,慕长生和叶明宣将军回了驻地。

不仅将带出去的兵马几乎如数带回,还各自带回了降兵。

慕长生带回两万余降兵,叶明宣将军则带回一万余人。

这下,慕长生部人数超过十一万了。

不久,探子来报,齐王大军与大皇子三皇子残兵会和,号称四十万,向慕长生部营地逼近。

最后在在距离二十里之处驻扎。

而此时,萧轼带着赶制的弹药赶了回来。

京城到底不是延州等小地方,这里工匠众多,物资丰富,又有王公公和许大人的全力相助,才两日一夜的时间,竟也赶制出来差不多一万五千枚各式弹药。

虽然绝大多数是石弹、瓦弹……

而威力强大的开花弹数量很少。

因为,火药几乎都用来制作引燃剂了。

但是,这些足够对付齐王、大皇子的四十万大军了。

这回慕长生又是先发制人,大军护着火炮营朝大皇子、齐王大军营地快速移动。

等移到只有十三里时,许是得到了消息,大皇子、齐王营地兵马突然往南撤退。

慕长生当机立断,令火炮营炮火齐射。

萧轼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不断地计算着距离、调整炮管角度,追着齐王部炮轰。

等大皇子、齐王大军逃出射程,火炮营暂停休息。

慕长生接过望远镜扫了一圈战场,正要领兵追击,齐王派说客来了。

愿意与慕长生南北分治!

一听这荒唐之言,众军官皆是冷笑不已。

一群心思各异的乌合之众,一场炮轰下来,还不知能剩下多少呢!

竟还敢大言不惭地谈什么南北分治?

真是想得美!

齐王的说客走后不久,又有一个什么淮王私下里派人过来求和。

说什么当初反叛,只是被齐王逼迫,不得不从。

如今只想回封地,望慕长生放他一马。

这样的人,慕长生自然不会放。

也根本不予理会。

随后,又有三皇子的一个旧部,领着五千多兵马投降来了。

这样的人,慕长生还是接受的。

按他的话说,都是大康士兵,没必要赶尽杀绝。

不过,接受虽然是接受,但必须像之前带回来的降军一样,编制打散,混入各军各营。

可处理完这些事情,齐王大皇子大军已逃远。

慕长生不再追击,原地驻扎,守护着京城。

可萧轼这时心急如焚。

见他嘴唇都快咬破了,慕长生挥散众军官,等大帐里只剩他俩时,低声问道,“发生何事了?”

萧轼附在他耳边,低声说道,“炮管只怕扛不住了。”

慕长生不是很理解他说的这话,问道,“这是何意?”

萧轼眉头紧皱,小声说道,“当时造这批炮管时,我担心会被大皇子、会被朝廷利用,锻造的时候,我特意留了一手,炮管使用次数是有限的,超过多少次……会炸膛的。”

慕长生剑眉一皱,脸色变得凝重,问道,“还能使用多少回?”

萧轼摇了摇头,又轻叹一口气,“我估计……最多再坚持一场战事。”

哎!早知道会是这样,他当初就不应该动那个心思,留这么一手的。

慕长生摸着他的脸,勾唇轻笑道,“能再坚持一场战事已经足够了。”

萧轼忧心忡忡地说道,“齐王和大皇子兵马如今最少也有三十万,虽说他们是乌合之众,可我们只有十一万啊!我们的这些兵马也不都是精锐。从延州带过来的只是地方驻军,一路收的游兵散将就更不用说,更别说,还有那么多降军,只怕心都不齐,这仗不好打啊!”

慕长生摇头轻笑道,“他们的兵马比我们更杂,而且将领更是心思各异,何况……就是没有火炮营,我也有信心打败他们。”

萧轼将信将疑地问道,“真的?”

慕长生笑道,“真的!除了过年这几日,其余时间,我哪一日没有操练士兵?就算是地方驻兵,就算是游兵散将,也好过齐王等人的乡兵。何况……蔡彪率领的虎虏军马上就要到了。”

萧轼心下大喜,忙问道,“真的?”

慕长生掐着他的下巴,狠狠地亲了一口,笑道,“真的。自从那日立为储君,我便派人八百里加急,奔赴北疆,给蔡彪送信,让他领兵增援。”

萧轼又问道,“大概会有多少人?”

慕长生脸上的笑容散去,表情变得凝重,“为了防止燕军突袭,易州大军主体不能动。蔡彪大概……能带来三万兵马吧!”

三万足够了!萧轼放下心来。

虽然这些并不是正宗的虎虏军,但怎么也比地方乡兵要强。

他们俩正说着话,探子又来报。

齐王和大皇子兵马在离他们二十里处安营扎寨。

见齐王大皇子按兵不动,萧轼立马赶回京城,加紧打造新的炮管。

虽然慕长生信誓旦旦说必定能战胜齐王和大皇子。

但世事难料,还是要多做些准备为好。

回了京城,王公公的人送信过来。

皇上虽然清醒时间少,昏迷时间多,但看情况,还能撑一段日子。

可这消息送过来还不到半刻钟,丁五突然冲进工房,神色和平日里颇有些不一样。

萧轼顿时心一沉,脑袋嗡嗡作响。

必定是出大事了!

手里的尺子一落,声音发着颤,问道,“是慕长生出事了吗?”

丁五摇头。

萧轼高悬的心顿时落了地,稍缓了片刻,又急切地问道,“是宝儿和吴了吗?”